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江阴市实验小学吕秋萍本课获2008年无锡市“三立杯”青年教师优质课展评一等奖【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2课【教材简析】《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诉人们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成功必须目标专一、锲而不舍的深刻道理。这篇课文的脉络很清晰,第一、二自然段由“滴水穿石”的奇观引出观点:如果我们也能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第三、四自然段用中外名人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业的三个事例证明这一观点,并通过“水滴”与“雨水”作对比,从反面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第五自然段揭示“水滴石穿”给予我们的启示。【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明白只要具有了“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就一定能实现美好理想的道理,并感情朗读。2、感知文章特点,即表明观点和正反论证的方法。3、进行摆观点、举例子的说理片段练习。【教学重难点】学习说理文表明观点和正反论证的方法,并能当堂进行摆观点、举例子的说理文片段练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作业纸【教学特色】把握文体特点,引领学生学习论证方法;注意读写结合,帮助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生读题)二、学习自然现象,揭示观点A、学习滴水穿石的奇观1、滴水穿石又叫作“水滴石穿”,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就有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观,屏显,同学们,大家看,这就是滴水穿石的景观。我们一起读一读。(生读第一句)2、作者把这个景观称为“一大奇观”,我们都知道,奇观就是出奇少见的景象,那该怎样读好这个词?再读“一大奇观”。这一大奇观是谁创造的呢?(小水滴)那么微小、柔弱的水滴怎么会把如此坚硬、厚重的顽石滴穿,形成奇观的呢?请同学们用心读读课文第一小节,待会请你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生读书4、生交流,师相机点拨*你找得很多,很全,听听其他同学的观点,能不能抓住其中的一点说说是它是怎么滴穿石头的?*我听明白了,小水滴花的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不断地锲,不断地雕,不断地琢,不知疲倦,不肯放弃,这就是持之以恒。板书持之以恒*今天滴在这里,明天滴在这里,一直滴在这里就是“总是”,还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说一说?板书目标专一*说得真好,看来你很会联系上下文来读书,你从哪里看出小水滴是目标专一的?5、刚才,通过读文章,我们明白了小水滴必须认准目标,还要持之以恒,付出不懈的努力才能滴穿石块,最终形成奇观。此时,在你的心中,小水滴还是微不足道的吗?是怎样的?是呀,小水滴仿佛真的是有生命的,它富有灵性,认准目标不动摇;它具有韧性的,不达目的不停止。6、小水滴真了不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我们叹为观止,当作者亲眼看到这一幕时,也被震撼了,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齐读水穿石”的精神。(生读关键词)接下来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故事,好好地读,读出自己心中的这份敬佩,这份感动。10、生练读生交流读*刚才你在读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地方没有读出味道来:“不教一日闲过”,教就是让的意思,不让一天白白地度过,也就是说,每天都要有收获。这是多大的决心呀,他是这么勉励自己的,也是这样做的,90多岁之后,还有6百多幅作品问世。同学们,想欣赏他的作品吗?你们看,他的作品色彩鲜明热烈,造型简练质朴,晚年的作品笔法依旧纵横雄健,这和他每天勤加练习是分不开,他可是真的做到了“不教一日闲过”,能把这份决心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读好吗?11、三个例子陈述完毕,作者又一次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大家把书拿好,我们再来读:“你看……”四、回归全文,初步认知文章结构特点1、课文差不多学完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整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的呢?文章一开始,先用滴水穿石的自然现象,引出了观点——齐读第2小节;接下来,作者又选取了三个事业有成的名人的典型例子,进一步从正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齐读第3小节;接着,作者还用雨水的失败,又一次从反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是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自己的观点,——齐读第5小节。(板书观点正面反面总结)2、整篇文章,作者的观点鲜明,所选的例子也很恰当,很充分。五、小练笔——学习摆观点,举例子论证的手法1、今天,我们也要来学着作者通过举例来说明观点的方法写一段话。请同学们围绕这一观点,也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它。昨天,老师已经请同学们了解、搜集了一些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物,请你们选择一个人物的事例写下来,写例子要注意,语言要简练,但是要写清楚他的目标,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最后获得的成就。为了节约时间,在写观点的时候,可以像老师,直接就写观点几就可以了,看明白了吗?2、学生写,老师巡回指导3、交流。【设计意图:阅读和习作相当于两条腿,这两条腿能健康、协调地迈步,就能让学生在“语文”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稳。说理文的文体在教材中选编得比较少,但是进入了高年级,而且将进行读后感的写作学习,学生将进行说理文的写作尝试。在课堂上针对本文用正反例子论证观点的方法,设计了练笔的环节,让学生掌握说理文“摆观点,举例子”的基本方法,便于老师当堂检测,为课后习题中“写读后感”的要求也打下了基础。】4、最后,让我们再来读读作者的观点,将“滴水穿石”的启示铭记在心。生齐读启示板书22滴水穿石的启示观点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一大奇观举例正面李时珍立志学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