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厂“1扩3”工程项目建议书_第1页
重庆水厂“1扩3”工程项目建议书_第2页
重庆水厂“1扩3”工程项目建议书_第3页
重庆水厂“1扩3”工程项目建议书_第4页
重庆水厂“1扩3”工程项目建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涪陵城区位于重庆直辖市中偏东部长江之滨,乌江与长江交汇处,地处三峡水库腹地,是重庆中部的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交通枢纽,乌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兴建,为涪陵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渝涪高速公路的贯通、城区移民迁建防护工程的建设、涪陵长江大桥和桥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为涪陵区今后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涪陵李渡片区系涪陵“一城四片”之一,也是继主城区之后发展空间最大,规划面积最大,规划人口最多的片区。随着涪陵师院、朝华科技、榨菜集团等学校、大型工矿企业迁至李渡,李渡工业园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尽管目前李渡水厂1万吨/日的供水能力尚有一定的富余,但为了确保学校、工矿企业竣工投入使用后的正常供水,李渡水厂“1扩3”工程的建设已迫在眉睫。涪陵区自来水公司作为项目业主,随即承担了“涪陵李渡水厂“1扩3”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任务。一、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1.1编制依据及基础资料(1)《重庆市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涪陵李渡片区道路控制性详细规划》(3)《涪陵主城区供水方案研究》(4)《重庆市涪陵区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7讨论稿)(5)源水水质检测报告2编制原则(1)在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城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城市供水现状,合理选择水量预测方法及用水指标,确定合理的供水规模。(2)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落后,满足2000年后国家对供水行业技术进步和水质规划的要求。(3)深入调查研究各水厂现状及发展趋势,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满足近、远期水厂发展变化的需要。(4)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尽量少征地;注重环保,无二次污染。(5)推广、采用安全、节能的工艺及设备,力求做到投资省,能耗低,占地少、运行安全、可靠,使工程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3编制范围本项目业主单位为重庆市涪陵区自来水公司,该项目建议书编制范围为新建涪陵李渡水厂3万m3/d规模的取水工程(干式深井泵房),在原水厂厂区内扩建2万m3/d规模的净水工程,配套的输配水管网工程。二、概况2.1城区概况涪陵城区历史悠久,战国时期曾为巴国国都,是巴王的墓陵所在地;乌江古称涪水,故而得名。1983年10月撤县设市,1987年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996年撤地设市,1997年3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设立重庆直辖市,涪陵遂成为其一个区。涪陵城区以江南旧城为中心,江东、李渡(包括黄旗)、南岸浦三片为副中心,沿长江水轴形成相对独立的“一城四片”组团式山地城市。根据《重庆市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文本》(以下简称《规划修编文本》),2005年建成区面积22km2,城市人口31万人(包括暂住人口3万人),2010年建成区面积40.3km2(1)江南片区:规划面积14.5km2,规划人口30万人,规划性质以城市行政、商贸、金融、科技信息中心为主的城市综合居住区。(2)江东片区:规划面积2.9km2,规划人口2.5万人,规划性质以机械、仪器、轻纺、建材等轻污染或无污染为主的工业、居住区。(3)李渡片区:规划面积16.22km2,规划人口约12.5万人(因李渡可发展用地较多,专业规划可按16万人考虑),规划性质以城市商贸、体育中心及机械、食品、轻纺、建材等轻污染或无污染工业为主的城市综合区。(4)南岸浦片区:规划面积6.6km2,规划人口5万人,规划性质以发展运输量大的加工业和大型仓库为主的综合区。(5)江北片区:规划面积1km2,规划人口0.5万人,规划性质为移民居住及城市旅游点。2自然条件2.2.1气象(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2οC,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为28.7οC,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为7.1οC,极端最高气温42.2οC,最低-2.7οC。(2)降雨涪陵气候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盛夏炎热,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70mm(3)风向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7%;次导风向为北风,频率为6%。最小风速0.3m/s,平均风速1.4m/s,最大风24.4m/s,多年平均风速1.4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2m/s。(4)其它年平均无霜期315天,年平均日照为1297小时,年平均雾日32.2天。2.2.2水系水文涪陵水资源丰富,长江、乌江流经城区。长江最小年平均迳流量3290m3/s,最枯流量为2400m3/s;乌江最小年迳流量为315m3/s2.2.3地形地貌、地震涪陵城区为长江河谷侵、剥蚀地貌,南岸片区主要为顺向层状岸坡地带,地形坡度10—15ο,坡面上仅有阁水溪、石谷溪和红光桥等三条较大冲沟;江东片区总体上为斜切顺向坡,地形坡度为10—15ο,以砂岩为骨架,在反倾向一面形成陡坡交替出现,形成陡坡或陡崖,斜切顺向坡与逆向陡坡交替出现,形成不对称山脊与凹沟有序排列的单面山地形。三、供水现状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供水现状及供水范围李渡片区现有李渡水厂一座,1999年建成,水厂规模为3万m3/d,目前供水能力为1万m3/d,以长江水为水源,浮船取水。李渡水厂供水范围主要为李渡片区,现有居住人口5万人,供水人口约2.5万人,供水普及率约50%。3.2存在的问题根据《重庆市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文本》的要求,在2010年李渡片区用地约16.22km2,人口约12.5万人。随着朝华科技、华龙万吨榨菜厂、三海兰陵集团、涪高中及在建中的特色工业园区、涪陵师院、新盛食品、恒生地基实业、特色农贸市场等一大批企业、学校相继落户李渡,为李渡供水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李渡片区在今后几年内将有大的发展和变化,经济发展和城区建设都将进入一个快车道。作为市政公用供水行业,涪陵自来水公司根据李渡片区供水现状,结合涪陵区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7年),早准备,早规划,早建设,按照适当超前建设的原则,扩建李渡水厂(由1万m3/d扩建为3万m3/d),以确保为李渡片区经济发展服好务。3.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综上所述,扩建涪陵李渡水厂,是符合重庆市涪陵区近期建设规划要求的;是满足李渡片区经济发展需要的;是彻底解决该片区供水普及率偏低的需要;是提高该片区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扩建涪陵李渡水厂为李渡片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工程规模4.1用水量预测4.1.1预测期限及范围用水量预测期限为2010年,工程用水量预测范围限于李渡片区。4.1.2按综合用水指标法预测结合1997年涪陵城城区最高日综合用水量为467L/人.d。由于李渡片区原有供水设施不完善。供水能力不足,客观上抑制了居民对自来水的正常需求,限制了耗水量较大但效益较好的某些工业的发展,使得综合用水量指标偏低较多。本项目实施后,将大大改善用水条件,刺激用水量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因此设计综合用水量指标应高于现值;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该指标在一定时期内会急剧升高。但随着人们节水意识的不断增强,生产工艺的改进,技术的发展,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等都将不同程度地降低人均综合用水量。综合上述各种影响因素,并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综合用水指标建议采用如下:综合用水量指标表4—1涪陵城区现状最高日综合用水量(L/人.d)467(1997年)本设计建议最高日综合用水量指标(L/人.d)550(2010年)根据上述设计最高日综合用水指标及分区规划人口即可推算出李渡片区预测年限的用水量,计算结果详见表4—2。综合用水指标法预测表表4—2年份综合用水指标(L/人.d)规划人口(万人)供水普及率(%)最高日用水量(万m3/d)201055012.5956.534.1.3按各类用水量分项计算法预测据有关统计资料,涪陵城区生活用水约占55%,工业、商业及其它用水约占45%。考虑到李渡片区是以城市商贸、体育中心及机械、食品、轻纺、建材等轻污染或无污染工业为主的城市综合区,建议规划期各阶段设计平均日生活用水定额和供水普及率如下。表4—3项目年限平均日生活用水定额(L/人.d)供水普及率(%)201021095按上述定额,考虑工业及其它用水量,综合用水量计算结果如下:各类用水量分项计算法预测表表4—4序号年份项目2010年备注1规划人口(万人)12.52供水普及率(%)953供水人口(万人)11.8754平均日生活用水量定额(L/人.d)2105平均日生活用水量(万m3/d)2.496工业及其它行业用水量(万m3/d)2.047漏损及未预见水量(万m3/d)0.91(5+6)×20%8平均日用水量(万m3)5.445+6+79日变化系数1.310最高日用水量(万m3/d)7.074.2工程规模的拟定李渡片区现有的李渡水厂总规模为3万m3/d,目前供水规模为1万m3/d。根据表4—2,4—4最高日用水量预测结果为:2010年为6.53—7.07万m3/d。综上所述,扩建李渡水厂至3万m3/d已势在必行。下一步工作可结合李渡片区的发展适时超前新建水厂来满足该片区供水的需要。五、工程总体方案扩建李渡水厂仍选择长江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取水点仍为现有取水点,只是将现有浮船取水改建为干式深井泵房取水。净水工程则充分利用原李渡水厂厂区内预留地。管网则可顺着原输配水管网进行复线铺设,以满足李渡片区生产、生活用水需要。5.1进厂原水新建3万m3/d供水规模的泵房一座,长江原水经干式深井泵房输送至净水厂。5.2净水工程在李渡水厂厂区内扩建2万m3/d的净水构筑物。5.3输配水工程扩建的李渡水厂输配水管网仍沿南北主干道、东西干道输水,中途充分利用原加压站和调节水池。六、净水厂工程方案6.1工艺流程选择净水工艺流程的选择,应符合工艺先进、技术可靠、经济合理、高效低耗、管理方便的原则,并宜根据原水水质、工程规模、出水水质要求及远期目标来综合确定。李渡水厂最终规模为3万m3/d,属中小型规模,根据国家有关标准,李渡水厂出厂水质应达国家二类水司标准。针对上述原水水质和供水水质要求,拟采用如下净水工艺流程:长江原水取水泵房配水混合井斜管沉砂池加药絮凝平流沉淀池气水反冲洗滤池加氯清水池送水泵房市政管网、用户6.1.1混合混合是进行絮凝和沉淀的重要前提,良好的混合对提高絮凝沉淀的效果,降低药耗是必不可少的。混合方式基本分二大类:水力和机械。前者如管道混合、管式静态混合器和管道喷射式混合器混合;后者如水泵混合和浆板式机械混合。管道混合不需专门设备,一次投资及运行费用最省,但混凝剂不易分布均匀,混合效果较差,且流量变化时,混合效果差异较大;管式静态混合器效果虽好,但水头损失小;机械混合效果最好,不受水量、水质等因素变化的影响,能耗也较低,但需设混合池并增加机械设备,有一定的维护工作量。设计推荐采用后者。6.1.2絮凝目前,国内外常见的絮凝形式主要为机械絮凝和水力絮凝。机械絮凝效果较好,能适应原水水量、水质的变化,能耗、矾耗也较低。其缺点是机械设备加工、维修养护工作量大,造价较高。水力絮凝的形式主要有孔室旋流、网格、栅条、折板等到,这几种形式絮凝效果均不错。国内已广泛采用,且都已颁布了有关设计标准。根据原水水质特点,结合以往的工程实践经验,对絮凝反应,采用折板形式比较合适,更能有效地扰动水流,增加颗粒碰撞机会,使絮凝效果更稳定,再配以斗底排泥,排泥较彻底。6.1.3沉淀沉淀池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原水水质、水量、水厂平面和高程布置要求等,综合考虑确定。目前国内大、中型水厂采用最多的是平流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的优点主要是构造简单,沉淀效果稳定,对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性强,潜力大,矾耗低,操作管理方便,但占地面积相对大;斜管沉淀池的主要优点是沉淀效率高,池体小,占地少,需定时更换,对生产有一定的影响,矾耗也较平流沉淀池为高,排泥较平流池复杂,相关排泥系统的工艺及自控设备造价很高。考虑到本项目建议实施的初衷和社会饮用水水质越来越高的需求,建议书推荐平流沉淀池。此外,此池型的采用还有利于自来水厂将来对部分供水进行深度处理,以满足城市分质供水的较高要求。6.1.4过滤根据过滤流向、滤料材质及其级配、阀门的设置、配水系统的形式以及冲洗方式的不同,滤池的构造形式也多种多样。目前采用较多的有虹吸滤池,普通快滤池和平共处气水冲洗洗均粒滤料滤池。虹吸滤池不需大型阀门,不需另设冲洗设施,易操作,造价低。但由于冲洗强度小且控制不易,影响冲洗效果,使出水水质不稳定。普通快滤池有成熟的运转经验,运行稳妥可靠,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冲洗较干净,出水水质好,单池面积也可做得较大,但由于采用单一水反冲洗,冲洗强度,耗水量高,相应冲洗水泵功率也较大。气水冲洗洗均粒滤料滤池,冲洗效果好,过滤周期长水质稳定;水冲洗强度较小,过滤周期大,可大大节省反冲洗水量。本工程推荐采用气水冲洗洗均粒滤料滤池。6.1.4附属建筑充分利用原建筑物。6.2项目进度计划2004年6月前完成项目建议书;2004年11月前完成可研及评审工作;2005年1月前完成初设及报批工作;2005年2月前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