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_第1页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_第2页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_第3页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_第4页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学科(专业):护理学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而提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的相关的建议,旨在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实验研究所调查的对象选自于西安第一医院、西安第二医院在2018年期间收治的13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并且对于这13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该课题的研究,在对于这13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以前已经征求了家属的同意。采用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观察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于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一般治疗。结果护理前,两组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水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护理干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及心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临床护理论文类型:理论研目录TOC\o"1-3"\h\u20891绪论 1240841.1背景及意义 1207481.2研究目的及目标 111331.3关键词及定义 1179521.4文献回顾 2111222研究设计 46162.1一般资料 456812.2研究方法 4185692.3观察指标 53482.4统计学处理 5236813研究结果 668253.1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641213.2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610243.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6163424讨论 7187265推论及建议 8113765.1推论 891685.2建议 8156515.2.1心理护理 823715.2.2饮食护理 8228605.2.3运动指导 956045.2.4健康教育 9154135.2.5用药指导 9200755.2.6定时沐浴 931741致谢 1011161参考文献 111276网络学院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1219611毕业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121绪论1.1背景及意义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约4000万,其中约40%的患者为老年人,低血糖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急性并发症,轻者会出现心悸、烦躁、出汗等症状,较易抢救,而约95%以上的重症患者因脑组织血流中断或减少而出现意识障碍,发生低血糖昏迷,甚至造成器官永久性损害。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糖量过高,很容易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因此,临床在治疗老年糖尿病时,往往不只是控制血糖含量,还须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对于老年糖尿病人进行临床护理,能够大大的提高老年糖尿病人治疗的效果。截止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的学者对于老年人糖尿病人临床护理相关的研究比较匮乏,所以不能够更好的为老年糖尿病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上的借鉴,所以对于该课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更好的对于老年糖尿病人进行临床护理,提高老年糖尿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实践的意义。1.2研究目的及目标(1)研究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目标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而提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的建议。1.3关键词及定义护理:护理是指病人在医治以后进行一系列的护理,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病人康复,但是这种方式是有偿的。在病人医治以后,需要对于病人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观察,这样有助于了解病人的病情,并且在心理和精神以及生体方面进行照顾,能够有效的帮助病人康复,并且还会减少病情的恶发。通过对于病人进行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于医院的满意度,减少医患关系发生的概率。所以护理对于病人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老年糖尿病:所谓的老年糖尿病是超过60岁的老年人得糖尿病的老人,老年人糖尿病会产生其他并发症,所以对于老年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其他并发症的影响,然而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大大的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效果。1.4文献回顾国内外有关的学者对于高血压老年临床护理进行了相关研究,具体的研究的结果如下所示:纪昆(2019)认为:糖尿病属于综合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特征。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有缺陷,生物作用受到了极大损伤,如不进行有效的病情控制,可能危及生命,引发各种并发症。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医务人员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满足患者的合理诉求,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在糖尿病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中,加入优质护理,构建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目的是改善不同患者的情绪状态,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并使后续诊疗计划的实施变得高效[1]。梁玮(2019)认为:糖尿病的常见症状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这种慢性疾病尚未研究出治愈的办法。不同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征不同,护理人员需要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2]。方慧(2019)认为: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能对患者的病情控制、情绪变化、身心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广泛推广这种优质护理模式,更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确立,促进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长期发展[3]。王俊思(2019)认为:为患者制定运动方案,指导患者进行太极拳、散步等运动,确保患者在每日进行适当运动的同时又不超出身体承担范围,同时教会患者日常自我监测血糖,运动进行专业评估,针对实际情况制定饮食方案、治疗方案等,为患者制定针对性运动计划,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如指导患者选择散步、打太极、慢跑等运动,运动量不可过度,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理、身体状态[4]。承罗露(2019)认为: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加强对皮肤、足部的护理,并每日协助患者翻身及个人洗护卫生等,确保病房内环境干净、整洁,在行侵入性操作前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步骤进行,预防感染,同时避免下肢静脉瘀血情况的发生[5]。王琳瑞(2019)认为:随访时叮嘱患者需按时回院复查,并针对患者的自我生活习惯及家庭情况等进行指导,与患者家属沟通,确保患者在与院外也可遵循医师嘱咐,改善生活习惯。能够更好的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6]。刘芯(2018)认为:全程护理干预是在患者接受治疗的同时实施全程的心理、身体、人文护理结合为一体的护理干预措施,该护理干预通过给予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减少患者因缺乏疾病知识而对糖尿病产生的心理不安、恐惧等情绪,有利于患者心理情绪的疏通,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对后续护理的治疗依从性[7]。安晶晶(2018)高血糖是并发症的主要驱动因素,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2型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风险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和血压与糖尿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密切相关[8]。2研究设计2.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研究所调查的对象选自于西安第一医院、西安第二医院在2018年期间收治的13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并且对于这13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该课题的研究,在对于这13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以前已经征求了家属的同意。纳入标准:(1)糖尿病诊断标准相符;(2)意识清楚;(3)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存在理解、沟通障碍;(2)肝、肾、肺等脏器伴严重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研究方法本次调查研究选取13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该课题的研究,在对于这13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以前已经征求了家属的同意。为了更好的对于该课题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本次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并且对于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进行了以下方式处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并且定期的进行服用药物,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基础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体质弱,因此医护人员除了基础的口腔及皮肤清洁外,还应按摩骨突部位,并定时为患者翻身,以免出现褥疮。②心理护理: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因疾病本身难于控制及病程长,极易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这时,医护人员应耐心、积极与患者多沟通,详细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缓解患者紧张心理,增强患者抗病信心,以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③胰岛素应用护理:再给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注射胰岛素时候先对于药品的日期进行检查,防止药物过期,按照规定使用一定的药物计量进行注射。进行胰岛素注射时,应选取疏松的皮肤部位,并消毒后按照顺序进行注射,注射部位应按要求进行变动,以免长期注射同一部位导致皮肤组织硬化、脂肪萎缩,进而降低胰岛素吸收率。④生活护理:为保证碳水化合物得到最佳利用,以降低胰岛素需求,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同时,须注意的是,因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体弱,运动不可过量,以免加重病情;应定时对擦拭患者身体,保证皮肤清洁,以免并发感染等;还须按照血糖测量标准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水平。⑤饮食护理: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必须关注的重点,医护人员应叮嘱患者禁食甜的、油腻的食物,并少食用脂肪、胆固醇类食物,可多食用含水溶性食物纤维的食物。还应叮嘱患者三餐饮食应适量,摄入脂肪、胆固醇量应在医嘱范围内,可多食用含糖低类纤维食物,以补充营养。⑥健康宣教: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他们的智力和记忆力有所减退,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反复、耐心地为他们进行简单、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以加深患者对于糖尿病知识的了解[9]。在保证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有所深入了解后,再为患者讲解血糖仪使用方法,确保患者能够自行测量血糖,并做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相关血糖指标的记录。同时,应让患者及其家属多注意心、脑血管等其他并发症的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10]。2.3观察指标观察血糖改善情况,护理前后各测量一次,包含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护理后评价患者心功能,指标包含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统计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例数;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包含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2.4统计学处理为了确保本次研究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所以采用SPSS17.0软件对于调查的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并且计量资料采用(±s)形式表示;并且进行了相关的检验,结果显示本次研究的数据结果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3研究结果3.1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通过表1得出的结果可以得出:老年糖尿患者在经过临床护理以后,空腹血糖含量为4.9±2.3,餐后血糖含量7.3±1.6,明显低于对照组。所以可以得出老年糖尿患者经过临床护理空腹血糖含量以及餐后血糖含量明显降低。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组别例数空腹血糖(mmol/L)餐后血糖(mmol/L)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658.6±2.24.9±2.311.3±2.87.3±1.6对照组658.8±1.97.6±1.511.6±2.510.7±1.93.2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通过别人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出:老年糖尿患者经过临床护理以后,室性心律失常为4例、室上性心律失常为2例,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所以研究表明,老年糖尿患者经过临床护理以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降低。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组别例数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观察组654(6.2)2(3.0)6(9.2)a对照组656(9.2)9(13.9)15(23.1)3.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通过表3调查的数据可以得出:老年糖尿病患者经过临床护理以后满意率达到了93.8%,然而对照组仅为78.5%。这说明通过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能够大大的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于临床工作的满意度,这样有利于减少护患事故发生的概率。表3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比较组别例数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观察组6542(64.6)19(31.2)4(6.2)61(93.8)对照组6537(56.9)14(21.6)14(21.5)51(78.5)4讨论目前,临床上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其发病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多数患者呈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也有少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肥胖、疲乏无力。老年糖尿病患者较多,这些老年糖尿病患者还会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例如冠心病,冠心病的引发原因为冠状动脉血管腔在动脉粥样硬化影响下发生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后,二者相互影响,使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预后较差。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时,越来越认识到护理的重要作用。在良好护理作用下,可将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消除,延缓病情进展,且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不过,由于传统护理方法较为单一,多数护理措施在医嘱下达后开展,导致护理效果并不理想。护理干预属于全新护理模式,其基本特征为整体性、个性化、连续性,强调将护理重点放在“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上,给予患者意愿上最大限度的尊重,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干预模式下,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之前,会先对患者实际需求全面分析,再针对性的制订个体化的护理方法,尽力满足患者需求,让患者以积极的、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参与治疗,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中,观察组血糖、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及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的观察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良好。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时,应用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延缓病情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所以应该加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这样才能够使得老年糖尿病患者提前康复,大大的提高了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5推论及建议5.1推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自身观念较为落后,往往在出现疾病预兆后不进行及时的诊治,直至病情严重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后才来就医,部分患者不遵循医嘱自行停药导致血糖波动,加重血管损伤导致并发症的提前发生。所以对于糖尿病治疗饮食、运动及教育要放在首位,阐明及早治疗对于糖尿病控制的重要性,并对老人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防止抑郁,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本研究中,观察组血糖、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及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的观察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良好。因而患者应当严格控制饮食,减少乃至停止对于糖分的摄入,对于有条件的老年患者,医生还应当积极鼓励其下床进行适当的有氧锻炼活动,以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活动,从而更好控制体重、血脂以及血糖。5.2建议5.2.1心理护理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大多数不了解自身疾病,且缺乏正确认识,容易导致焦虑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时,语言要温和、文明,以鼓励方式让患者主动倾诉心中所想,患者倾诉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适时给予患者必要的指导,使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得到缓解,并能以良好心态面对疾病、参与治疗。5.2.2饮食护理结合患者饮食习惯,针对性地制订科学的饮食方案。食物中的纤维素、钙含量要丰富,严格控制脂肪、盐、糖的摄入量,尤其是盐,每天摄入量要控制在6g以内,“三高”食品禁止食用,如动物内脏、腌制品、肥肉等,同时,浓茶、咖啡等饮品绝对禁止,嘱咐患者多喝白开水。向患者讲解烟酒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协助患者戒烟戒酒。每天多元化搭配患者食用的食物,保证既符合饮食要求,又营养充足。患者如伴有肥胖,每天饮食总热量要严格控制,以使体重维持在适宜状态。5.2.3运动指导运动的适当开展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且血糖水平更容易控制在合理范围,预防心绞痛。通过交流,了解患者喜爱的运动方式,为患者提供几种适合的运动,如太极拳、慢跑等,让患者自由选择,确定后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体质等制订每天适宜的运动量,并嘱咐患者长时间坚持。需注意,患者每次运动时,需要有家属或护理人员陪伴左右,密切观察患者运动时的情况,预防不良情况的发生[11]。5.2.4健康教育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年龄偏大者占据大多数,在充分尊重患者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将疾病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给患者,使患者对疾病形成正确的认知,更多地了解自身疾病,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5.2.5用药指导向患者全面讲解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将每种药物的服用剂量、服用方法、服用时间告知患者,并强调药物服用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预防不必要的担心,保证患者用药安全。5.2.6定时沐浴沐浴具有镇静作用,也可使患者情绪、病情得到缓解,护理人员要将沐浴的作用讲解给患者,协助患者养成定时沐浴的习惯。沐浴过程中,嘱咐患者及家属适当的调节水温,控制在35~40℃,防止不良症状的发生,保证沐浴安全;同时,家属要控制患者的沐浴时间,不可过长。参考文献[1]纪昆.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1(51):115.[2]梁玮,赵慧华,黄慧群,卞华.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21,34(12):1075-1078+1099.[3]方慧,唐茂婷,施雁.延续性护理在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21,34(12):1096-1099.[4]王俊思,白姣姣,孙皎,明月.老年糖尿病患者嵌甲矫正护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