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_第1页
扬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_第2页
扬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_第3页
扬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_第4页
扬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印发《扬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平安保障规划》的通知扬府办发〔2008〕47号

关于印发《扬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平安保障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进一步改善我市城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提升城市水管理水平,保障城市饮用水平安,市政府组织制定了《扬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平安保障规划》,并已经专家组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八年三月二十九日

第一章总

那么

第1条

城市饮水平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保障饮水平安是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和《水法》的重要举措,为改善扬州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建立扬州市城市饮水平安保障体系,为水源地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特编制本规划。第2条

规划编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参考《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十一五”规划》、《扬州市“十一五”水利开展规划》、《宁镇扬泰通地区区域供水规划》、《扬州市市域供水规划》、《扬州市2005年和2010年供水规划》等。第3条

以保障城市饮用水的水质、水量平安为目标,以饮用水水源地平安建设为重点,分析评价城市饮用水水源饮水平安度,针对存在的问题,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防治并重、注重实效和强化管理等原那么制定规划。第4条

规划总目标为查明全市集中式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根本情况,分析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存在的供水、水资源、水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扬州市实际情况,规划提出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平安的治理方案。第5条

近期〔2010年〕根本解决建制市和问题突出的县级城镇及乡镇区域供水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平安保障问题。第6条

远期〔2020年〕全面解决建制市和县级城镇、乡镇区域供水的集中式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平安保障问题。满足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对饮用水平安的要求。第7条

本次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平安规划的范围包括扬州市城区、宝应县城区、仪征市城区、高邮市城区、江都市城区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

第二章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及评价2.1根本情况第8条

扬州市地处江淮下游,南濒长江,坐拥淮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境内河网密布,水运交通兴旺,占据着得天独厚的江河地利。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98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第9条

扬州现辖广陵区、维扬区、邗江区、开发区、宝应县、高邮市、江都市、仪征市。全市人口458.64万,市区人口116.81万。扬州市2006年人口密度691人/km2,全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8.1%。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0.16亿元,成为长江三角洲综合实力较强的中心城市之一。第10条扬州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000.2mm,Cv为0.26,Cs为0.52,丰水年(20%)降水量为1222mm,平水年(50%)降水量为989.0mm,一般干旱年(75%)降水量为827.5mm,特殊干旱年(95%)降水量为625.7mm。扬州市平水年份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12.2亿m3。平水年份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8亿m3,但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主要在承压水。扬州市主要开采层为Ⅱ、Ⅲ承压,可开采量为1.65亿m3/a。

第11条

全市有水厂67座,自来水年供水量9043万米3,供水人口376.22万。自来水厂分成三类,即市属自来水厂,县〔市〕属自来水厂,乡镇自来水厂,形成三个层次的供水圈。第12条

市属水厂3座,扬州市一水厂、扬州市三水厂、扬州市四水厂,建设总规模40.5万米3/日。供水范围为市区,供水人口65.7万。扬州市第一、第三水厂的源水取自廖家沟万福闸,四水厂的源水直接取自长江,取水口位于瓜州西南1公里。第13条

县〔市〕属水厂6座,企业自备水厂2座,总规模48.5万米3/日,供水人口53.40万,供水范围为城区及周边乡镇。江都市有第一、二两座水厂,规模9万米3/日,供水人口14.9万,源水取自与京杭大运河相通的高水河和芒稻河。高邮市有第一、二两座水厂,规模9.5万米3/日,供水人口10.6万,高邮两个水厂的源水均取自京杭大运河。宝应县有水厂1座,规模10万米3/日,供水人口17.1万,水厂源水取自京杭大运河。仪征市有县属水厂1座,企业自备水厂〔化纤厂水厂、油港水厂〕2座,总规模71万米3/日,供水人口10.8万,三个水厂源水均取自长江。第14条

乡镇水厂,全市共有77个乡镇,乡镇水厂56座,供水人口257.12万。其中:江都市有13个乡镇水厂,高邮市有19个乡镇水厂,宝应县有14个乡镇水厂,仪征市有10个乡镇水厂。乡镇水厂有三分之二取用地下水,约为16.3万米3/日,其它取自地表水。2.2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现状第15条

扬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有9个,全是河道型,在长江水系的有4个,在淮河水系有5个,4个中型的,5个小型的。扬州市城区与江都市分别有2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宝应县、高邮市及仪征市各有一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全部为常年供水,工程已建,工程运行状况良好。第16条

以长江为水源的水厂有扬州第四水厂、仪征水厂、仪征化纤厂自备水厂、仪征油港自备水厂,这些水厂的取水口位于长江仪征水道,取水的现状河势总体稳定,源水水质优良,达Ⅱ类水质标准。第17条

以京杭大运河为水源的水厂有江都第一、二水厂,高邮一、二水厂以及宝应水厂。京杭大运河是南水北调的东线干流,其南起江都抽水站,北迄宝应小涵洞,扬州段全长120公里,其源水为长江水。现阶段汛期会出现上游水回流长江现象,带来上游污染物。第18条

扬州一、三水厂源水取自廖家沟,廖家沟是淮河入江泄洪的主要河道之一,它北接邵伯湖,南连长江,距入江口20公里,上游万福闸关闭后,廖家沟水由长江补给,水质同长江水,为Ⅱ类标准。第19条

历史上城市集中式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主要以城市建成区供水为主,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大力推进,区域联网供水快速开展,城市集中式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供水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建成区,已经拓展到了相邻的乡镇、农村,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拓展、跨区域联网供水的格局。第20条

扬州市长江瓜洲水源地设计枯水流量4620m3/s,廖家沟水源地设计枯水流量927m3/s,大运河宝应水源地设计枯水流量11m3/s,长江仪征水源地设计枯水流量4620m3/s,大运河高邮水源地设计枯水流量11m3/s,高水河江都水源地设计枯水流量199m3/s,芒稻河江都水源地设计枯水流量500m3/s,相应保证率为97%,总设计供水量为74037万m3/a,相应保证率为97%,设计枯水流量可以满足设计供水量。第21条

根据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资料,统计得到汛期、非汛期及全年的水质情况,统计数据说明,扬州市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总体良好。第22条

目前扬州市还没有针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专门制定的法律法规,法制尚不健全。第23条

目前还没有批准实行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应急预案,局部自来水公司与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了应急预案,还没有得到批准。第24条

工程和根底设施管理部门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管理别离,水量调度与水质管理别离,源水管理与城市供水系统管理别离。如果出现突发性事件,牵涉部门多,每一个主管部门的信息都很不完整,应急反响将大打折扣,统一行动难。第25条

扬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分别由扬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扬州分中心,各个城市自来水公司分别进行监测。1〕监测方式:江苏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扬州分中心,各个城市自来水公司全部为传统的人工采集瞬时水样;扬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长江瓜洲水源地建有水质自动监测站,其余6个水源地是采用的传统的人工采集瞬时水样方法。2〕监测工程及频次:地表水水水源地常规监测工程主要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要求的29项。水质自动站选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四项指标监测。扬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频次为每月一次,工程为29项,敏感时期进行加测,10天一次,监测几项主要指标;江苏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扬州分中心,监测频次为每月一次,工程为29项,特殊情况进行加测,根据情况确定频次,监测几项主要指标;城市自来水公司全面监测频次为每月一次,工程为29项,根据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情况增加选做工程,主要指标监测频次为每周一次;特殊进行加测,根据情况确定频次。3〕仪器设备:现有仪器设备主要有精密天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等,根本满足常规监测工程及频次的需要。扬州市环境保护局已配备移动监测车,在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域内已建Ⅰ类水质自动监测站1个。4〕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全市未建立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信息管理系统,针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平安信息管理系统尚处于空白,各个部门的监测信息还没有很好地综合利用。2.3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源平安现状评价第26条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平安现状评价是根据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平安现状评估技术体系,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平安现状进行评价,针对水质状况、水量保证率、供水设施状况等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平安现状进行分级〔划分为平安、根本平安、不平安三级〕。第27条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源水量平安现状评价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平安现状评价的水量评价指标〔地表水〕有:〔1〕工程供水能力:反映取水工程的运行状况〔2〕枯水年来水量保证率,表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来水量的变化情况平安性能指数分为5级,指数1、2、3、4、5分别表示平安性为优、良、中、差、劣。水量平安评判的原那么为对最差的工程赋全权。以平安性评价最差〔指数最大〕的作为评判结果。扬州市城市饮用水源工程供水能力为≥95%,枯水年来水量保证率≥97%,因此,扬州市城市饮用水源水量平安评价指数为1,平安性为优。第28条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平安现状评价根据水利部的统一要求,地表水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29个工程,分汛期、非汛期和年度三个时段;按年均值,对扬州市7个城市集中式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各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根本工程水质类别为Ⅱ类,扬州长江瓜洲水源地与长江仪征水源地主要超标工程为氨氮,其他各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补充工程都达标。临时监测结果说明,廖家沟水源地及大运河上的水源地每到汛期淮河行洪时短时间内水质达不到标准。

表2.1

2006年上半年扬州市局部饮用水源区及保护区水质达标情况表水功能区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长江仪征饮用水水源区

达标

氨氮超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长江扬州饮用水水源区

达标

氨氮超标

未达

达标

达标

未达扬州市水源取水口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月塘水库仪征饮用水水源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三江营调水水源保护区

达标

未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里运河宝应调水保护区

达标

氨氮、BOD5超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里运河高邮调水保护区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里运河江都调水保护区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表2.2

2006年下半年扬州市局部饮用水源区及保护区水质达标情况表水功能区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长江仪征饮用水水源区

未达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长江扬州饮用水水源区

达标

未达

未达

达标

达标

达标扬州市水源取水口

DO超标

未达

达标

未达

达标

未达月塘水库仪征饮用水源

达标

达标

未达

未达

达标

达标三江营调水水源保护区

BOD5超标

未达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里运河宝应调水保护区

DO超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里运河高邮调水保护区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里运河江都调水保护区

氨氮、DO超标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第29条

根据现有的调查资料,扬州市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量能够满足要求,水质总体情况良好,符合饮用水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水资源易受污染,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存在平安隐患。由于地表水水质日益恶化,水体功能萎缩或丧失,大局部内河和湖泊的水质已经不能满足饮用水水源地的要求,因而呈现非常典型的水质型缺水的特点。虽然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在长江、大运河等流域性河道上上,也采取了控制污染的措施,但是内河受到污染的水体是流动的,有可能形成对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微污染。〔2〕用水水源平安保障体系建设薄弱,法制不健全,管理、保护力度不够。已划分的水源保护区大局部也没有进行切实保护,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机构和保护规定健全的比例还比拟低。在体制上,水利、建设、环保、卫生、农业等多部门均对饮用水源有相应的管理职能,但工作缺乏协调。对取水口与排污口的布设缺乏统筹考虑,一局部城市的排污口设在取水口上游,对取水口水质平安造成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3〕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能力有待提高。扬州市地处长江、淮河流域下游,上下游工业企业、码头林立,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多为开放式水源地,易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交通运输特别是水上交通运输的易燃易爆品、石化产品、有毒有害危险品等,伴随交通事故也威胁到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平安。此外,扬州市大局部城市饮用水源结构单一,应急后备水源地尚未建立,有效的应急保障体系还未形成,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躲避突发性水污染风险事故和连续干旱年、特殊干旱年及战备等情况的能力有待提高。〔4〕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体系有较大缺陷。现有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站网存在大量盲区,满足不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多方位、高水平监控的要求。监测工程以无机物和BOD5、COD、TOC等有机污染综合指标为主,有毒有机物的检测根本未纳入日常分析工程,有毒有机物污染资料缺乏,既不利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系统、客观的评价,更不利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有效监管。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以实验室监测为主,实验室监测能力与水污染的严峻形势、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自动监测、移动监测网络尚未建立,无法适时掌握保护区水域水质变化情况,预警能力较为薄弱。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信息通报协调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信息化根本处于空白。第三章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3.1扬州市水功能区划情况第30条

扬州市水功能区划情况。水功能一级区划是对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进行总体控制。扬州市进行一级区划的有骨干河道48条,湖泊5个,水库1座。〔1〕保护区扬州市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第一站,局部列为保护区的河段有:长江江都三江营调水水源保护区,长度7km;淮河入江水道扬州调水水源保护区,长度49.5km,扬州市区东部的自来水供水水源在此保护区内;大运河、高水河扬州保护区,南起江都抽水机站,北迄宝应县小涵洞,长度120km,该河段是江都、高邮、宝应三县〔市〕城区的饮用水源区。保护区的水质管理目标为Ⅱ~Ⅲ类。〔2〕保存区扬州市在一级区划中划定的三个保存区均在长江沿线,分别是:长江六合保存区扬州段,长江仪征十二圩保存区,长江扬州滨江保存区,扬州市三个保存区共长46km,位于长江右岸,目前的水质均好于Ⅲ类,水质管理目标定为Ⅱ类。〔3〕开发利用区扬州市地处经济兴旺地区,开发程度较高,在规划范围内水域除保护区、保存区外,均为开发利用区。3.2扬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第31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和法规性文件要求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2007年2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标准》。第32条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原那么为:〔1〕与水功能区相结合;〔2〕水量、水质保护并重;〔3〕符合水源地特点;〔4〕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5〕因地制宜、便于监管。根据扬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情况,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第33条

扬州市市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长江瓜州水源地取水口上游五百米至下游500m、向对岸500m至本岸背水坡堤脚外1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1500m、下延5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10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准保护区。长江瓜州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总长度1000m,二级保护区总长度为2000m,准保护区总长度为3000m;一级保护区水域面积0.5km2,二级保护区水域面积1km2,准保护区水域面积1.5km2;一级保护区陆域面积0.1km2,二级保护区陆域面积0.2km2,准保护区陆域面积0.3km2。廖家沟水源地取水口上游1000m至下游500m,及其两岸背水坡堤脚外1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5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10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准保护区。廖家沟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总长度1500m,二级保护区总长度为2500m,准保护区总长度为3000m;保护区水域面积为保护区范围内的所有水域面积;一级保护区陆域面积0.3km2,二级保护区陆域面积0.5km2,准保护区陆域面积0.6km2。第34条

江都市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高水河江都水源地取水口上游1000m至下游500m,及其两岸背水坡堤脚外1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5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10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准保护区。高水河江都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总长度1500m,二级保护区总长度为2500m,准保护区总长度为3000m;保护区水域面积为保护区范围内的所有水域面积;一级保护区陆域面积0.3km2,二级保护区陆域面积0.5km2,准保护区陆域面积0.6km2。芒稻河江都水源地取水口上游1000m至下游500m,及其两岸背水坡堤脚外1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5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10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准保护区。芒稻河江都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总长度1500m,二级保护区总长度为2500m,准保护区总长度为3000m;保护区水域面积为保护区范围内的所有水域面积;一级保护区陆域面积0.3km2,二级保护区陆域面积0.5km2,准保护区陆域面积0.6km2。第35条

高邮市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高邮一水厂取水口与二水厂取水口之间的距离为2.4km,高邮一水厂取水口取水口上游1000m至下游500m,高邮二水厂取水口取水口上游1000m至下游500m,及其两岸背水坡堤脚外1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5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10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准保护区。大运河高邮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总长度3000m,二级保护区总长度为3400m,准保护区总长度为3000m;保护区水域面积为保护区范围内的所有水域面积;一级保护区陆域面积0.6km2,二级保护区陆域面积0.68km2,准保护区陆域面积0.6km2。第36条

宝应县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大运河宝应水源地取水口上游1000m至下游500m,及其两岸背水坡堤脚外1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5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10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准保护区。大运河宝应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总长度1500m,二级保护区总长度为2500m,准保护区总长度为3000m;保护区水域面积为保护区范围内的所有水域面积;一级保护区陆域面积0.3km2,二级保护区陆域面积0.5km2,准保护区陆域面积0.6km2。第37条

仪征市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仪征市城市取水口与仪征油港自备水厂取水口之间的距离为1.5km,长江仪征饮用水源地仪征市城市取水口上游五百米至下游500m、向对岸500m至本岸背水坡堤脚外1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一级保护区,仪征油港自备水厂取水口上游五百米至下游500m、向对岸500m至本岸背水坡堤脚外1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1500m、下延5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1000m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准保护区。仪征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总长度2000m,二级保护区总长度为2500m,准保护区总长度为3000m;一级保护区水域面积1km2,二级保护区水域面积1.25km2,准保护区水域面积1.5km2;一级保护区陆域面积0.2km2,二级保护区陆域面积0.25km2,准保护区陆域面积0.3km2。扬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见表3.1~3.3。

表3.1

扬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区划表城市名称

饮用水水源地名称

水源地所在功能区名称

一级保护区

起始~终止位置

长度/km

水域宽度/m陆域宽度/m

面积/km2

水质目标(2010年)

水质目标(2020年)

扬州市

长江瓜洲水源地

长江扬州饮用水水源区取水口上游0.5km至下游0.5km处

1.0

5001000.1

Ⅱ类

Ⅱ类扬州市

廖家沟水源地

入江水道扬州调水保护区

取水口上游1km至下游0.5km处

1.5

河道堤防之间的区域2000.3

Ⅱ类

Ⅱ类宝应县

大运河宝应水源地

里运河扬州调水保护区取水口上游1km至下游0.5km处

1.5

河道堤防之间的区域

2000.3

Ⅱ类

Ⅱ类仪征市

长江仪征水源地

长江仪征饮用水水源区

取水口上游0.5km至下游0.5km处

2.0

500100

0.2

Ⅱ类

Ⅱ类高邮市

大运河高邮水源地

里运河扬州调水保护区取水口上游1km至下游0.5km处

3.0

河道堤防之间的区域

2000.6

Ⅱ类

Ⅱ类江都市

高水河江都水源地

里运河扬州调水保护区取水口上游1km至下游0.5km处

1.5

河道堤防之间的区域

2000.3

Ⅱ类

Ⅱ类江都市

芒稻河水源地

入江水道扬州调水保护区

取水口上游1km至下游0.5km处

1.5

河道堤防之间的区域2000.3

Ⅱ类

Ⅱ类

表3.2

扬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区划表城市名称

饮用水水源地名称

水源地所在功能区名称

二级保护区

起始~终止位置

长度/km

水域宽度/m陆域宽度/m

面积/km2

水质目标(2010年)

水质目标(2020年)

扬州市

长江瓜洲水源地

长江扬州饮用水水源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1500m、下延500m2.0

5001000.2

Ⅲ~Ⅱ类

Ⅲ~Ⅱ类扬州市

廖家沟水源地

入江水道扬州调水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500m2.5

河道堤防之间的区域

2000.5

Ⅲ~Ⅱ类

Ⅲ~Ⅱ类宝应县

大运河宝应水源地

里运河扬州调水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500m2.5

河道堤防之间的区域

2000.5

Ⅲ~Ⅱ类

Ⅲ~Ⅱ类仪征市

长江仪征水源地

长江仪征饮用水水源区

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1500m、下延500m2.5

500

1000.25

Ⅲ~Ⅱ类

Ⅲ~Ⅱ类高邮市

大运河高邮水源地

里运河扬州调水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500m3.4

河道堤防之间的区域

2000.68

Ⅲ~Ⅱ类

Ⅲ~Ⅱ类江都市

高水河江都水源地

里运河扬州调水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500m2.5

河道堤防之间的区域

2000.5

Ⅲ~Ⅱ类

Ⅲ~Ⅱ类江都市

芒稻河水源地

入江水道扬州调水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500m2.5

河道堤防之间的区域

2000.5

Ⅲ~Ⅱ类

Ⅲ~Ⅱ类

表3.3

扬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区划表城市名称

饮用水水源地名称

水源地所在功能区名称

准保护区

起始~终止位置

长度/km

水域宽度/m陆域宽度/m

面积/km2

水质目标(2010年)

水质目标(2020年)

扬州市

长江瓜洲水源地

长江扬州饮用水水源区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1000m

3.0

水功能区在河流中的边界

1000.3

Ⅲ~Ⅱ类

Ⅲ~Ⅱ类扬州市

廖家沟水源地

入江水道扬州调水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1000m

3.0

河道堤防之间的区域

2000.6

Ⅲ~Ⅱ类

Ⅲ~Ⅱ类宝应县

大运河宝应水源地

里运河扬州调水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1000m

3.0

河道堤防之间的区域

2000.6

Ⅲ~Ⅱ类

Ⅲ~Ⅱ类仪征市

长江仪征水源地

长江仪征饮用水水源区

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1000m

3.0

水功能区在河流中的边界

1000.3

Ⅲ~Ⅱ类

Ⅲ~Ⅱ类高邮市

大运河高邮水源地

里运河扬州调水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1000m

3.0

河道堤防之间的区域

2000.6

Ⅲ~Ⅱ类

Ⅲ~Ⅱ类江都市

高水河江都水源地

里运河扬州调水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1000m

3.0

河道堤防之间的区域

2000.6

Ⅲ~Ⅱ类

Ⅲ~Ⅱ类江都市

芒稻河水源地

入江水道扬州调水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m、下延1000m

3.0

河道堤防之间的区域

2000.6

Ⅲ~Ⅱ类

Ⅲ~Ⅱ类

第四章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平安保障规划4.1供水规划第38条

规划近期水平年:2010年;规划远期水平年:2020年。第39条

按照城市与水源地两条主线,以实现城市饮水平安为目标,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建设为手段,通过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调整、保护与建设,实现城市饮水平安保障。综合采用保护与治理、开源与节流、预防与修复的各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实现城市饮水平安目标。第40条

供水规划参考建设厅编制的《宁镇扬泰通地区区域供水规划》。城市集中供水将逐步实现向区域供水、城乡联网供水格局开展,通过统一规划、优化供水水源、整合供水资源、发挥规模效益,即逐步扩大市属、县〔市〕属水厂的供水范围,逐步关闭区域供水管网到达的乡镇小水厂和工矿企业自备水厂。〔1〕2010年供水规划根据扬州市城市规划条件,至2010年全市总规划水量220.5万m3/d,其中158.5万m3/d利用原有供水设施,宝应水厂10万m3/d,高邮水厂9.5万m3/d,江都水厂9万m3/d,邵伯及邵伯油田水厂6.5万m3/d,中闸水厂2万m3/d,扬州水厂50.5万m3/d,仪征及仪化、油港水厂71万m3/d,剩余62万m3/d,需要新开发水源或在原水源地扩建。新建扬州五水厂30万m3/d,扩建仪征水厂5万m3/d,扩建江都水厂10万m3/d,向宜陵方向敷设,扩建邵伯水厂1万m3/d,扩建江都中闸水厂6万m3/d,扩建高邮水厂10万m3/d,扩建宝应水厂10万m3/d。〔2〕2020年供水规划根据扬州市城市规划条件,至2020年全市总规划水量为340万m3/d,其中220.5万m3/d利用原有供水设施,宝应水厂20万m3/d,高邮水厂19.5万m3/d,江都水厂19万m3/d,邵伯及邵伯油田水厂7.5万m3/d,中闸水厂8万m3/d,扬州水厂70.5万m3/d,仪征及仪化、油港水厂76万m3/d。剩余119.5万m3/d需要新开发水源或在原水源地扩建。扬州五水厂扩建50万m3/d,扩建仪征水厂10万m3/d,扩建江都二水厂10万m3/d,扩建中闸水厂12万m3/d,扩建邵伯水厂2.5万m3/d,扩建高邮二水厂15万m3/d,扩建宝应水厂20万m3/d。4.2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平安保障工程第41条扬州市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平安保障工程。2010年扬州市区日需水量为63.11万m3/d,流量为7.3m3/s,其中,根据水厂规模,廖家沟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为20.5万m3/d,流量为2.37m3/s,长江水源地规划供水量为50万m3/d,流量为5.79m3/s,二个水源地规划供水量均小于保证率为97%的设计枯水流量,因此,不需要建设新的水源工程,水源水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2020年扬州市区日需水量为107.67万m3/d,流量为12.46m3/s,其中,根据水厂规模,廖家沟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为20.5万m3/d,流量为2.37m3/s,长江水源地规划供水量为100万m3/d,流量为11.57m3/s,二个水源地规划供水量均小于保证率为97%的设计枯水流量,因此,不需要建设新的水源工程,水源水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扬州市长江瓜洲水源地有冲刷现象,需抛石护坡,石方量约2000方,需投入20万元。扬州廖家沟水源地下游有淤积,淤积量在2.5万m3左右,需清淤费用15万元。城市主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根据保护需要设置隔离防护设施,包括物理隔离工程〔护栏、围网等〕和生物隔离工程〔如防护林〕,防止人类活动对水源保护区水量水质造成影响。扬州瓜洲水源地护网长6000m,需投入18万元,扬州廖家沟水源地护网长6000m,需投入18万元。第42条

江都市城区饮用水水源地平安保障工程。2010年江都市城区日需水量为22.61万m3/d,流量为2.62m3/s,高水河江都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为4万m3/d,流量为0.463m3/s,芒稻河江都水源地规划供水量为10万m3/d,流量为1.157m3/s,二个水源地规划供水流量均小于保证率为97%的设计枯水流量,由于江都沿江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有关部门规划在三江营建取水工程,以长江作为水源地,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为5万m3/d,流量为0.579m3/s,供水流量小于保证率为97%的长江设计枯水流量4620m3/s,水源水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2020年江都市城区日需水量为49.96万m3/d,流量为5.78m3/s,高水河江都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为4万m3/d,流量为0.463m3/s,芒稻河江都水源地规划供水量为20万m3/d,流量为2.31m3/s,三江营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为20万m3/d,流量为2.31m3/s,三个水源地规划供水流量均小于保证率为97%的设计枯水流量,水源水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江都市芒稻河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有江都建乐造船厂、长荣船厂,前进造船厂、仙城港等砂石码头,这些船厂、码头的存在给水源地平安带来严重隐患,需要整治与清理。江都市高水河水源地有淤积,淤积量1万m3,需清淤费用6万元,江都芒稻河水源地有淤积,淤积量1.5万m3,需清淤费用9万元。江都芒稻河水源地护网长6000m,需投入18万元,江都高水河水源地护网长6000m,需投入18万元。第43条

高邮市城区饮用水水源地平安保障工程。2010年高邮市城区日需水量为22.57万m3/d,流量为2.61m3/s,高邮大运河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为19.5万m3/d,流量为2.26m3/s,水源地规划供水流量小于保证率为97%的设计枯水流量,水源水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2020年高邮市城区日需水量为35.76万m3/d,流量为4.14m3/s,高邮大运河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为34.5万m3/d,流量为3.99m3/s,水源地规划供水流量小于保证率为97%的设计枯水流量,水源水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高邮城区水源地保护范围内有转船站、砂石码头,这些船厂、码头的存在给水源地平安带来严重隐患,需要整治与清理。高邮大运河水源地只需进行河道正常维护,局部有淤积,需要清淤费用1.5万元。大运河高邮水源地需要护网长8400m,需投入25万元。第44条

宝应县城区饮用水水源地平安保障工程。2010年宝应县城区日需水量为23.79万m3/d,流量为2.75m3/s,宝应大运河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为20万m3/d,流量为2.31m3/s,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规划供水流量小于保证率为97%的设计枯水流量,水源水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2020年宝应县城区日需水量为43.18万m3/d,流量为5.00m3/s,宝应大运河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为40万m3/d,流量为4.63m3/s,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规划供水流量小于保证率为97%的设计枯水流量,水源水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宝应县自来水公司水源地上下游各3公里范围内,有建材、煤炭等码头、水上加油站等64处,还有居民区和菜场等,这些船厂、码头及居民区的存在给水源地平安带来严重隐患,需要整治与清理。宝应大运河水源地需进行河道正常维护,局部有淤积,需要清淤费用1.5万元。大运河宝应水源地护网长6000m,需投入18万元。第45条

仪征市城区饮用水水源地平安保障工程。2010年仪征市城区日需水量为20.11万m3/d,流量为2.33m3/s,仪征长江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为20万m3/d,流量为2.31m3/s,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规划供水流量小于保证率为97%的设计枯水流量,水源水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2020年仪征市城区日需水量为33.04万m3/d,流量为3.82m3/s,仪征长江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为30万m3/d,流量为3.47m3/s,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规划供水流量小于保证率为97%的设计枯水流量,水源水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仪征市水厂和仪化公司水厂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有万里长丝工贸、沙窝村个体经营码头、南京港股份化工罐区及码头、仪征化纤的码头,扬州农药集团的码头,这些仓库、船厂、码头的存在给水源地平安带来严重隐患,需要整治与清理。仪征长江水源地护网长7500m,需投入23万元。4.3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站网规划第46条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测原那么。在常规监测工程的根底上,逐步按需要开展水体沉积物、水生生物等类型的特定监测工程。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经济开展水平、水域的实际情况及潜在风险等,酌情增加或强化具有特征性的监测工程,更好地监控本地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状况。监测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国家、行业等正式公布的标准分析方法或其它经过验证并符合相关要求的分析方法。第47条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测工程分为常规监测工程与特定监测工程二大类。常规监测工程分为必测工程与间测工程二类,特定监测工程主要分为水体沉积物、水生生物、鱼体残毒、污染毒性试验四类。必测工程为每次采样均必须监测的工程;间测工程〔据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实际情况,某些间测工程可定为必测工程〕适用于近期规划2010年〔每年监测4次〕,2020年间测工程拟全部确定为必测工程;特定监测工程据实际情况选择监测。表4.1

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常规监测工程表水源地类型

必测工程

间测工程河道型

水位或流量、水温、pH、悬浮物、总硬度、电导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氯化物、硫酸盐、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六价铬、汞、砷、镉、铅、铜、铁、锰、大肠菌群、细菌总数

浑浊度、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硫化物、阴离子外表活性剂、总有机碳、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多氯酚、苯系物、硝基苯类、烷基苯类、挥发性卤代烃、二〔4,5〕恶英、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等

湖泊型及水库型

水位、水温、pH、悬浮物、总硬度、透明度、总磷、总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氯化物、硫酸盐、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六价铬、汞、砷、镉、铅、铜、铁、锰、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叶绿素a

地下水

水位、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砷、汞、镉、六价铬、铁、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

色、嗅和味、肉眼可见物、浑浊度、碳酸氢盐、石油类、碘化物、细菌总数、硒、铍、钡、镍、六六六、滴滴涕、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铅、铜、锌、阴离子外表活性剂等表4.2

特定监测工程表类型

监测工程水体沉积物有机质、底泥耗氧量、粒径分布、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多氯酚、苯系物、硝基苯类、挥发性卤代烃、二〔4,5〕恶英等水生生物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高等水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水体生产潜力〔AGP〕、初级生产力〔以O计〕、叶绿素a等鱼体残毒

铜、铅、锌、汞、镉、砷等重金属,挥发酚、石油类;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多氯酚、烷基苯类、苯系物、硝基苯类、挥发性卤代烃、二〔4,5〕恶英等。污染毒性实验

藻类24hLC50值、蚤类24hLC50值、鱼类96hLC50值、AOD毒性试验等。第48条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频次确实定应结合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到达全面反映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域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在充分调查研究现状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的根底上,对于水质较好且较稳定的水域,监测频次可适当降低;对于水量、水质变化较大或平安隐患相对较为突出的水域,监测频次可适当加大;对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必须立即实施跟踪监测,监测频次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同规划水平年的常规采样频次见表4.3,不同监测工程的监测频次见表4.4。表4.3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常规采样频次表水源地

2010年2020年备注地表水

12次/年

36次/年

12次/年为每月监测1次,36次/年为每月上、中、下旬各监测1次。地下水

12次/年

36次/年

表4.4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测工程监测频次表监测工程

2010年2020年必测工程

12次/年

36次/年间测工程

4次/年

6-12次/年特定工程

1次/2年

1次/年第49条

实验室监测能力规划①实验室用房:按照实验室计计量认证、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等规定要求,大力推进实验室现代化建设。在现有监测条件的根底上,合理规划,扩建或改造各实验室用房,方案在2010年扬州市实验室用房面积不小于600m2,2020年达500~1000m2。②实验室仪器设备:考虑到社会开展需求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管的迫切性、重要性,方案分配适当配备一些性能优越、技术先进、国内一流或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档仪器设备。为了解决目前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有机毒物监测能力缺乏,优先配置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流动注射分析仪、等离子发射光谱、TOC测定仪及高速离心冷冻机等。表4.5

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规划表序号

仪器设备

序号

仪器设备

1

流动进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2

分析天平〔十万分之一〕2

气相色谱仪13

等比例采样器3

液相色谱仪14

浊度计4

TOC测定仪

15

pH现场测定仪5

等离子发射光谱

16

溶解氧现场测定仪6

流动注射分析仪

17

电导率现场测定仪7

生物毒性分析仪

18

色度计8

气相色谱-质谱联机

19

高速冷冻离心机9

液相色谱-质谱联机

20

微波消解仪10

总α、总β测定仪

21

盐度计11

生物显微镜

第50条

移动监测能力规划移动监测作为水环境监测分析的辅助手段之一,主要用于水污染应急监测、配合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督性监测检查等。尤其是水污染事故,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它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途径,都是突然发生、来势凶猛,在瞬时或短时间内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给人民的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恶性事故。为减轻水污染事故产生的危害,以及为决策部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强化移动监测能力建设很有必要。对于移动监测,要求建立配置合理、响应迅速的全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监测网络,扬州市至少配备一个移动监测实验室,适应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督管理要求及经济社会开展需要。移动实验室配置监测车、测流系统、水质多数测定仪、COD测定仪、便携式分光光度计、车载通讯传输设备等。

表4.6

移动监测仪器设备配置规划表序号

仪器设备

1

移动监测车〔水电系统、实验台〕2

测流系统3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4

车载TOC测定仪5

便携式分光度计6

水质多参数现场测定仪7

快速BOD测定仪8

COD快速测定仪9

简易快速检测水质试剂系列10

便携式计算机11

车载卫星通讯系统12

等比例采样器13

常规采样设备14

样品保存系统15

小艇第51条

自动监测能力规划为了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预警、预报能力及水平,必须加强水环境自动监测能力的建设,逐步设立水质自动监测站,进一步确保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平安。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一种以在线自动监测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实施水质自动监测,可以实现水质在线适时自动监测和过程监控,实现及时掌握断面水质状况、预警预报水质污染事等目的。自动监测站的具体规划配置见表4.7。

表4.7

水质自动监测站配置实施规划表类别

仪器设备

Ⅰ类

监测站根底设施〔水电系统、面积40m2〕

水样自动采集系统

水质多参数测定仪〔常规五参数的测定〕

化学需氧量或高锰酸盐指数自动测定仪

TOC自动测定仪

氨氮自动测定仪

总磷自动测定仪*

总氮自动测定仪*

便携式计算机

数据控制传输系统Ⅱ类

监测站根底设施〔水电系统、面积20m2〕

水质多参数测定仪〔五参数的测定〕

氨氮自动测定仪

学需氧量或高锰酸盐指数自动测定仪

便携式计算机

数据控制传输系统为了实时监测、控制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水量平安现状,提高风险预警预报能力,在已有监测系统根底上,完善现有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测体系。对突发性污染事故、水质水量变化和水源工程平安等情况进行监控和预报。需要规划建设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站网,建立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数据库和平安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必要的监测信息传输、处理和发布体系,以便实施动态监控和管理。扬州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系统建设规划成果见表4.8,规划2010年前建设Ⅱ类自动监测站7处,需要投资301万元,规划2020年前建设Ⅰ类自动监测站5处,需要投资640万元,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系统建设需要总投资941万元。

表4.8

扬州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系统建设规划表城市名称

饮用水水源地名称

水平年

站点名称

类型

投资/万元扬州市

长江瓜洲水源地

现状

长江瓜洲站水质监测站

2010

长江瓜洲站自动监测Ⅱ类站

43

2020

长江瓜洲站自动监测Ⅰ类站

128扬州市

廖家沟水源地

现状

廖家沟扬州站

水质监测站

2010

廖家沟扬州站

自动监测Ⅱ类站

43

2020

邵伯站

自动监测Ⅰ类站

128宝应县

大运河宝应水源地

现状

大运河宝应站

水质监测站

2010

大运河宝应站

自动监测Ⅱ类站

43

2020

淮宝界站

自动监测Ⅰ类站

128仪征市

长江仪征水源地

现状

长江仪征站水质监测站

2010

长江仪征站自动监测Ⅱ类站

43

2020

仪六界站

自动监测Ⅰ类站

128高邮市

大运河高邮水源地

现状

大运河高邮站

水质监测站

2010

大运河高邮站

自动监测Ⅱ类站

43

2020

江都市

高水河江都水源地

现状

高水河江都站

水质监测站

2010

高水河江都站

自动监测Ⅱ类站

43

2020

江都市

芒稻河水源地

现状

芒稻河江都站

水质监测站

2010

芒稻河江都站

自动监测Ⅱ类站

43

2020

三江营站

自动监测Ⅰ类站

128合计

941第52条

信息管理系统规划。与水环境监测系统的综合性监测信息系统相协调,建立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平安监控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数据库建设、监控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预警预报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以及监控〔管〕中心建设等,加快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化进程,适应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督、管理和保护要求。扬州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平安信息管理建设规划成果见表4.9。2010年前建设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数据库和监控管理系统7套,需要投资70万元。2020年前建设监控数据采集、传输系统7套及监控(管)中心7处,需要投资85万元,扬州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平安信息管理建设总投资225万元。表4.9

扬州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平安信息管理建设规划表城市名称

饮用水水源地名称

水平年

监控信息管理建设投资/万元

监控数据采集、传输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数据库建设

监控管理系统

监控(管)中心建设扬州市

长江瓜洲水源地

现状

2010

5

5

2020

10

15扬州市

廖家沟水源地

现状

2010

5

5

2020

10

5宝应县

大运河宝应水源地

现状

2010

5

5

2020

10

15仪征市

长江仪征水源地

现状

2010

5

5

2020

10

15高邮市

大运河高邮水源地

现状2004

2010

5

5

2020

10

15江都市

高水河江都水源地

现状

2010

5

5

2020

10

15江都市

芒稻河水源地

现状

2010

5

5

2020

10

5合计

70

35

35

85第53条

根据科学技术的开展,可以进一步采用生物监测技术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进行连续监测。与理化监测相比,生物监测有自己的特点:生物监测能反映各种污染物的综合影响;理化监测是定期采样,结果不能反映采样前、后的情况,而水中生物,聚集了整个生长期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有些水生生物对污染物很敏感,有些连精密仪器都测不出的微量元素的浓度,却能通过“生物放大”作用在生物体内积累而被测出。采用水污染的生物测试的方法可以测试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微污染状况。4.4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内容及防护措施第54条

水源地保护是实现优质供水的前提,可靠的水源是平安供水的保证。在水量方面,应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注意防止过量开采,防止水源枯竭;在水质方面,应通过有效手段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水环境,加强对水源污染治理的监督与管理,维持水源良好的水质。水源保护措施包括法律法规措施、管理措施及技术措施。第55条

加强水源保护的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水源保护法规;积极宣传水源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全民的水源保护意识,自觉依法保护水源;加大水源保护执法力度,严格依法办事,做到令行禁止。第56条

实行流域或区域内污染源统一管理,严格控制流域内污染源,实行污染物总量排放控制。合理规划流域内城镇和工业区布局,对容易造成污染的工厂,化工、石油、矿冶、电镀等应尽量放在城镇及水源地下游,消除其对水源污染的潜在威胁。第57条

加强水利工程的统一调度,防止水源污染事故的发生。行洪期关闭扬州闸,以防古运河河水进入大运河影响水源水质。不同部门的水质监测信息共享,以利于及时进行科学调度。

第58条

加强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减少面源污染。加强流域内人畜卫生管理、限制使用持久和剧毒农药、采用精耕细作以减少施肥等措施。第59条

配合经济方案部门制定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实行取水统一管理。制定合理的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实行取水许可制度,防止滥肆开采。采取各种节水措施和开源措施,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第60条

加强对水源水量和水质的监测与管理工作。在水量方面,对地表水源要进行水文观测和预报;对地下水源要进行区域地下水动态观测。在水质方面,应进行水源污染调查研究与评价,建立水源污染监测网,及时掌握水体污染状况和各种污染物的动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对水源的污染。提高水源保护技术水平。在对水源污染进行调查分析的根底上,应针对污染物在不同类型水源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污染范围、程度、开展趋势等进行研究,建立针对不同水源的水质模型,掌握水源水质的预测方法。第61条

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排放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含汞、镉、铅、砷、硫、铬、氰化物等污染物的建设工程;新建、扩建化学制浆造纸、制革、电镀、印制线路板、印染、染料、炼油、炼焦、农药、石棉、水泥、玻璃、冶炼等建设工程;排放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有机毒物控制名录中确定的污染物;建设高尔夫球场、废物回收〔加工〕场和有毒有害物品仓库、堆栈,或者设置煤场、灰场、垃圾填埋场;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其他建设工程,或者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活动。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改建工程应当削减排污量。第62条

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除禁止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规定的禁止行为外,禁止:〔一〕设置排污口;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或者煤炭、矿砂、水泥等散货装卸作业;设置水上餐饮、娱乐设施〔场所〕,从事船舶、机动车等修造、拆解作业,或者在水域内采砂、取土;围垦河道和滩地,从事围网、网箱养殖,或者设置集中式畜禽饲养场、屠宰场;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其他建设工程,或者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活动。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旅游等经营活动的,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第63条

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除禁止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及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规定的禁止行为外,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其他建设工程,禁止在滩地、堤坡种植农作物,禁止设置鱼罾、鱼簖或者以其他方式从事渔业捕捞,禁止停靠船舶、排筏,禁止从事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第五章扬州城市饮用水应急备用水源规划5.1扬州市城区饮用水应急备用水源规划第64条

扬州市城区饮用水可能的应急备用水源有长江瓜洲水源地、廖家沟水源地、城市地下水。长江瓜州水源地,属长江水系,廖家沟水源地,属运河水系,工程规模中等,均为河道型水源地,运河最终汇入长江,有一定的水力联系,运河入江口在长江瓜州水源地的下游,如果运河出现污染事故,一般不至影响瓜洲水源地取水,如果长江出现水污染事故,由于廖家沟水源地距长江较远,一般运河水位较高,开启万福闸后,可以防止取水后江水流入廖家沟水源地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增加平安性,防止长江事故污染对廖家沟水源地的影响,可以在廖家沟的下游适当地方建备用橡胶坝工程。扬州现有地下水开采能力较大,特别紧急情况下可用地下水应急。第65条

2010年扬州市区日需水量为63.11万m3/d,应急需水量20万m3/d,二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证率为97%的设计枯水流量都比应急需水量大,长江瓜洲水源地规划供水量为50万m3/d,能够满足应急供水需要。廖家沟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为20.5万m3/d,也能够满足应急供水需要。第66条

2020年扬州市区日需水量为107.67万m3/d,应急需水量32.3万m3/d,二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证率为97%的设计枯水流量都比应急需水量大,长江瓜洲水源地规划供水量为100万m3/d,能够满足应急供水需要。廖家沟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为20.5万m3/d,不能够满足应急供水需要,缺少11.8万m3/d。可以采用地下水作为应急备用水源,每天开采11.8万m3补充供给。虽然市区有57口井,但是,地下水量不能够满足开采要求。在今后封井的时候不要进行填埋,将井口进行封闭,管理权由主管部门掌握,在紧急情况下开启作为应急水源,有方案地在高校、医院、重要机关、大型小区打一些备用井,其管理权由主管部门掌握,在紧急情况下开启作为应急水源。建议将润扬森林公园及周边地区改建成为湿地型蓄水库,紧急情况下用水库的水,局部采用地下水,实行联合供水,平时将润扬森林公园作为湿地,对源水进行净化。5.2江都市城区饮用水应急备用水源规划第67条

江都市现有二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其一为高水河江都水源地,另一个为芒稻河水源地,二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都属于运河水系,现状供水规模相当,单独一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可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生活用水和必需的生产用水,二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虽然同属于运河水系,但是由于其间有工程措施将二者分开,因此,当其中一个发生事故,可以不影响另外一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芒稻河水源地通长江,如果运河水系发生紧急污染事故,那么关闭芒稻闸,可以保证芒稻河水源地的水质,且由于其与长江是连通的,因而水量也可以得到满足,当长江发生紧急污染事故,根据情况可以通过开闸放水,控制水流方向,防止长江水污染对芒稻河水源地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关闸及关闭芒稻河水源地,只用高水河水原地。第68条

2010年江都市城区日需水量为22.61万m3/d,应急需水量6.8万m3/d,高水河江都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为4万m3/d,芒稻河江都水源地规划供水量为10万m3/d,三江营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为5万m3/d,如果高水河江都水源地出现紧急情况,可以由芒稻河江都水源地及三江营水源地联合供水,供水能力为15万m3/d,能够满足要求;如果三江营水源地出现紧急情况,可以由芒稻河江都水源地及高水河水源地联合供水,供水能力为14万m3/d,能够满足要求;如果芒稻河江都水源地出现紧急情况,可以由三江营水源地及高水河水源地联合供水,供水能力为9万m3/d,能够满足要求。第69条2020年江都市城区日需水量为49.96万m3/d,应急需水量15万m3/d,高水河江都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为4万m3/d,芒稻河江都水源地规划供水量为20万m3/d,三江营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为20万m3/d,如果高水河江都水源地出现紧急情况,可以由芒稻河江都水源地及三江营水源地联合供水,供水能力为40万m3/d,能够满足要求;如果三江营水源地出现紧急情况,可以由芒稻河江都水源地及高水河水源地联合供水,供水能力为24万m3/d,不能够满足要求;如果芒稻河江都水源地出现紧急情况,可以由三江营水源地及高水河水源地联合供水,供水能力为24万m3/d,能够满足要求。5.3高邮市城区饮用水应急备用水源规划第70条

高邮市只有一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在大运河上,大运河是通航河流,大运河高邮水源地有发生污染事故的危险,高邮城周围没有适宜的独立于大运河的地表水源作为应急水源,高邮目前有大量地下水井,通过适当管理,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作为应急水源。高邮市地下水开采层为松散岩类孔隙第Ⅱ、Ⅲ、Ⅳ承压含水层组。在条件具备的时候可以将三阳河作为高邮市备用水源。第71条

2010年高邮市城区日需水量为22.57万m3/d,应急需水量6.8万m3/d,需要从地下开采6.8万m3/d作为应急水源。第72条

2020年高邮市城区日需水量为35.76万m3/d,应急需水量10.8万m3/d,需要从地下开采10.8万m3/d作为应急水源。5.4宝应县城区饮用水应急备用水源规划第73条

宝应县只有一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在大运河上,大运河是通航河流,大运河宝应水源地有发生污染事故的风险,宝应城周围没有适宜的独立于大运河水系的地表水源作为应急水源,宝应目前有大量地下水井,开采能力较大,通过适当管理,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作为应急水源。在条件具备的时候可以将潼河作为宝应县备用水源。第74条

2010年宝应县城区日需水量为23.79万m3/d,应急需水量7.2万m3/d,需要从地下开采7.2万m3/d作为应急水源。第75条

2020年宝应县城区日需水量为43.18万m3/d,应急需水量13万m3/d,需要从地下开采13万m3/d作为应急水源。5.5仪征市城区饮用水应急备用水源规划第76条

仪征市只有一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在长江上,水量可以得到保证,但是存在航运事故风险及上游化工、石化企业污染事故的风险,需要建设城市饮用水应急备用水源地。选择根据仪征的实际情况,地下水水量不丰富,不宜作为城市饮用水应急备用水源地,仪征境内的枣林水库和月塘水库有条件作为作为仪征的城市饮用水应急备用水源地,由于二水库独立于长江水系,不受江水的影响,且水质较好,有条件成为应急备用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枣林水库的兴利库容与集水面积是月塘水库的兴利库容与集水面积一半不到,能够提供的水量不够多,比拟下来,宜选择月塘水库作为仪征的城市饮用水应急备用水源地。第77条

根据区域供水规划,2010年仪征市城区日需水量为20.11万m3/d,应急需水量6.1万m3/d,月塘水库兴利库容982万立方米,如果蓄水40%,蓄水量为392万立方米,可以应急供水61天。第78条

根据区域供水规划,2020年仪征市城区日需水量为33.04万m3/d,应急需水量9.9万m3/d,月塘水库兴利库容982万立方米,如果蓄水40%,蓄水量为392万立方米,可以应急供水40天。5.6应急备用水源地保护第79条

仪征市月塘水库作为仪征的应急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整个水库流域作为保护区,按照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