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知识一全国公共高级营养师必修之脂类_第1页
医学知识一全国公共高级营养师必修之脂类_第2页
医学知识一全国公共高级营养师必修之脂类_第3页
医学知识一全国公共高级营养师必修之脂类_第4页
医学知识一全国公共高级营养师必修之脂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营养师培训中心第一节营养学概论成都中医药大学营养师培训中心主讲人:

胡鹏博士主办方:三、脂类脂类(lipid)是指生物体内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的一大类化合物。脂肪和类脂总称为脂类。营养学上重要的脂类一般包括:甘油三酯、磷脂、固醇类。食物中的脂类95%的是甘油三酯、5%是其他的脂类。1、脂类的分类

按结构分为:中性脂肪(脂肪)

类脂:固醇、磷脂、糖脂共性的基本成分:脂肪酸

甘油1、脂类的分类

按结构分为:中性脂肪(脂肪)

类脂:固醇、磷脂、糖脂共性的基本成分:脂肪酸

胆固醇结构式胆固醇油酸酯(1)脂肪的分类按食物来源分:

动物性脂肪(猪油、牛油、鱼油等)植物性脂肪(菜油、花生油、色拉油等)按存在的部位分:体内脂肪:可变脂(动脂、储存脂)

固定脂(定脂、基本脂)食物脂肪:可见脂肪

不可见脂肪中性脂肪的结构三酰甘油(TAG),也称为甘油三酯(TG)。

结构上:1分子甘油+3分子脂肪酸

(2)脂肪酸的分类分类依据:碳链长度饱和程度双键位置空间结构营养价值

☆脂肪酸

(1)按碳链的长短:长链脂肪酸(含14碳以上)中链脂肪酸(含8-12碳以上)短链脂肪酸(含2-6碳)CH2-CH2-CH2-COOH(2)按饱和程度:

不饱和脂肪酸(USFA)(脂肪链含双键)饱和脂肪酸(SFA)(脂肪链不含双键)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

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亚油酸、亚麻酸-CH2-CH2-CH2-COOH-CH2-CH=CH-COOH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1、具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2、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的发生3、对视力具有保健作用(DHA)4、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单不饱和脂肪酸预防冠心病、降低血糖和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3)按空间结构顺式脂肪酸(两个氢原子在链的同侧)反式脂肪酸(两个氢原子在链的不同侧)天然食物中油脂多为顺式脂肪酸,少数反式脂肪酸多存在于牛奶和奶油中。人工黄油:植物油双键+氢——单键,同时由顺式——反式,同时由液态变为固态。反式脂肪酸:LDL↑;HDL↓

(4)按不饱和脂肪酸第一个双键的位置Δ编号系统321n或ω编号系统123如果第一个不饱和键在n或ω编号系统的3位,即n-3或ω-3n-3和n-6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重要的营养学意义如:n-3多不饱和脂肪酸:

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主要来源于植物油、鱼油

n-6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前体)、花生四烯酸(AA),主要来源于植物油。

CH3-CH2-CH=CH-CH2-COOH

(5)按人体营养需要:

必需脂肪酸(essentialfattyacid,EFA)

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α-亚麻酸,亚油酸功能:(1)构成线粒体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磷脂合成)。(2)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亚油酸—花生四烯酸)(3)参与胆固醇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亚油酸)。(4)参与动物精子的形成。(5)维护视力(DHA)。

(3)类脂的分类类固醇及固醇:胆固醇和胆固醇酯(CE)

磷脂(PL)

糖脂消化:甘油三酯、胆固醇酯吸收:血液:甘油,短、中链脂肪酸淋巴:乳糜微粒(甘油三酯、胆固醇)2、脂类的消化吸收脂类的消化条件

乳化剂(胆汁酸盐等)的乳化作用;②各种脂酶的催化作用

部位

主要在小肠上段通过消化吸收脂类物质入血,成为血脂。血脂指血浆中的脂类,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游离脂酸附:脂类的在血中的存在形式与运输

由于脂类不能独立在血液中存在,故脂类实际上是以脂类与蛋白质(载脂蛋白)结合成为脂蛋白的方式,在血液中运输和存在。人体脂蛋白有以下4种: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抗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附:脂肪的分解代谢在脂肪酸进行线粒体时需要肉碱的帮助,故肉碱成为减肥食品和运动饮料的添加剂。附:脂肪的合成代谢糖、脂肪等食物均可转化为自身的脂肪储存,肝、脂肪组织、小肠是脂肪合成的主要部位。

肝脏:肝内质网合成的TG,组成VLDL入血。

脂肪组织:主要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脂肪,也利用CM或VLDL中的FA合成脂肪。

小肠粘膜:利用脂肪消化产物再合成脂肪。*脂肪肝的成因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量可达40%-50%,脂肪肝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肝脏脂肪合成过多;VLDL合成障碍;

(1)脂肪A储能、供能(禁食24hr,50%;禁食72hr,85%)B构成机体组织皮下脂肪、脏器周围的脂肪、构成生物膜(脂肪、脂蛋白、磷脂等)C维持体温的正常(皮下脂肪具有保温隔热作用)D保护作用(脂肪组织对体内的器官有支撑衬垫作用,可保护内脏器官免受外力的作用)E节约蛋白质3、脂类的生理功能F内分泌作用G其它,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维生素D、胆汁酸、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的原料。此外磷脂和胆固醇与神经兴奋的传导有关。1.增加饱腹感;2.改善食物感官性状:增加食物的色、香、味;促进食欲;用油脂烹调加热后温度高,缩短食物的成熟时间,使原料保持鲜嫩。3.提供必需脂肪酸;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和转运。附:食物脂类的功能:(2)类脂A磷脂B胆固醇3、脂类的生理功能

磷脂不仅可以和脂肪酸一样提供能量,更重要的是为细胞膜的构成成分。因具有极性和非极性双重特性,所以可以帮助脂类或脂溶性物质,如脂溶性维生素、激素等顺利通过细胞膜,促进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流。磷脂的生理功能:

磷脂作为乳化剂,使脂肪均匀悬浮在体液中,有利于脂肪的吸收、转运和代谢。磷脂在胆汁中与胆盐、胆固醇形成微胶粒,有利于胆固醇的溶解和排泄。

磷脂的缺乏会造成细胞膜受损,出现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增加,皮肤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高引起水代谢紊乱,产生皮疹等。

胆固醇酯R-C-OOIIHO卵磷脂游离胆固醇(易沉积)(不易沉积)磷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原理

最重要的固醇是胆固醇,它是细胞的重要成分,人体内90%的胆固醇存在于细胞中。胆固醇还是人体许多重要活性物质的合成材料,如胆汁、性激素(睾酮)、7-脱氢胆固醇、维生素D3、黄体酮、前列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前体物或成分。胆固醇

人体内的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内源性胆固醇,二是外源性胆固醇。

胆固醇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影响胆固醇吸收的因素1、胆汁酸是促进胆固醇吸收的重要因素。2、胆固醇在肠道中的吸收率随食物胆固醇含量增加而下降。3、高脂肪膳食易于导致血胆固醇升高。4、植物食物中的谷固醇和膳食纤维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从而可降低血胆固醇。(3)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提供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亚油酸、α-亚麻酸。功能:A构成膜系统B合成前列腺素C参与胆固醇代谢D参与精子形成E维护视力3、脂类的生理功能附:食物脂类营养价值的评价1.消化率2.必需脂肪酸的含量3.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4.脂类的稳定性因此,评价食物中脂类的营养价值时,应综合考察4方面的指标。每日膳食中脂肪的适宜摄入量(AI)是以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即热比值表示;不同人群因需要必需脂肪酸的不同,这一比例也不同:儿童和少年脂肪能量占总摄入能量的比率为25%一30%,成人为20%一25%。膳食中脂肪的绝对量应该由总能量供给决定。膳食脂肪适宜摄入量4、膳食脂肪参考摄入量

及脂类食物来源膳食脂肪酸间应该有合理的比例:总脂肪供能20%-30%前提;膳食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供能分别为<10%、l0%和10%,即<1:1:1。n-6:n-3适宜比值为(4-6):1。膳食能量的3%-5%应该由必需脂肪酸,即亚油酸和α-亚麻酸提供。18岁以上人群每天不超过300mg胆固醇。4、膳食脂肪参考摄入量

及脂类食物来源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都含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常用蔬菜类脂肪含量很少,一般都在1%以下。动物性食物含脂肪最多的是肥肉,高达90%。脂肪的食物来源:猪、牛、羊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项目肥瘦猪肉肥瘦羊肉肥瘦牛肉瘦猪肉瘦羊肉瘦牛肉蛋白质含量101118171720脂肪含量60292020~30146胆固醇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不含胆固醇,而含植物固醇。胆固醇,肥肉比瘦肉高。内脏则更高,脑中的含量特别多。卵磷脂,富含于脑、心、肾、骨髓、肝、卵黄、大豆中。脑和神经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