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计算机硬件技术与软件系统_第1页
银行计算机硬件技术与软件系统_第2页
银行计算机硬件技术与软件系统_第3页
银行计算机硬件技术与软件系统_第4页
银行计算机硬件技术与软件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银行计算机系统概述1.1计算机和银行信息化1.1.1计算机与计算机文化1.1.2计算机与银行信息化1.1.3银行信息化的发展概况1.2银行业的信息属性1.3国外银行计算机系统的发展简况1.3.1国外银行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回顾1.3.2国外银行计算机系统应用概况1.4我国银行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历程1.4.1试点阶段1.4.2试验阶段1.4.3探索阶段1.4.4大规模推广阶段1.4.5深度开发阶段1.4.6产品定制、个性化服务阶段1.5银行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特点1.5.1硬件技术1.5.2软件技术1.5.3计算机网络技术1.6现代银行计算机系统的特点及分类1.6.1后台处理系统1.6.2前置处理系统1.6.3柜面业务系统1.6.4自助服务系统1.7未来银行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趋势1.7.1大集中1.7.2多中心化1.7.3标准化1.7.4网络化图11〓中国国家金融网络(CNFN)的拓扑结构习题第2章银行计算机系统硬件技术2.1硬件技术的特点2.2硬件设备图21〓银行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硬件设备2.2.1服务器图22〓机架式服务器图23〓刀片服务器图24〓塔式服务器图25〓机柜式服务器2.2.2组网设备图26〓网卡图27〓双绞线图28〓同轴电缆图29〓光纤图210〓卫星通信2.2.3互联设备图211〓路由器图212〓集线器图213〓交换器图214〓调制解调器磁带设备图215〓ATM取款流程图2.2.5ATM机2.2.6销售点终端(PointOfSale,POS)图216〓POS的结构2.3综合布线系统2.3.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2.3.2银行综合布线系统图217〓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数据中心的园区主干连接图图218〓开发楼水平布线图习题第3章银行常用程序设计语言3.1结构化程序设计基本原理3.1.1程序设计基本要素图31〓人与计算机解题的基本模式图32〓数据变量的设置3.1.2算法设计初步图33〓求和算法的程序流程图3.1.3数据结构初步3.1.4程序设计方法初步图34〓NS图的基本控制结构示意图35〓传统程序流程图表述图36〓NS图表述3.2银行常用程序设计语言图37〓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和分类3.2.1COBOL语言概述3.2.23.2.3面向对象程序语言概述习题第4章银行常用操作系统4.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图41〓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4.2UNIX操作系统4.2.1概述图42〓Ken.Thomson和D.M.Rittchie图43〓UNIX的发展历程4.2.2UNIX的主要变种4.2.3UNIX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体系结构图44〓UNIX系统4.2.4UNIX操作系统的网络功能4.2.5UNIX的优点、缺点和发展前景分析4.3Linux操作系统

4.3.1概述4.3.2Linux的特点4.3.3Linux的版本4.3.4Linux的功能4.3.5Linux系统的组成图45〓Linux的系统组成4.3.6Linux的主要服务4.3.7Linux的应用现状4.3.8对Linux未来的分析和展望4.4银行常用的IBM操作系统简介图46〓AS/400的体系结构Linux基本操作图47〓Sheel命令提示符习题第5章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与应用5.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5.2银行业务与计算机网络5.2.1银行本身就是一个金融网络5.2.2货币本身就是信息的一种形式5.2.3计算机网络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5.3计算机网络与信息高速公路5.3.1信息高速公路5.3.2银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图51〓银行三级机构建制图52〓银行计算机网络三级层次结构图53〓一般省、市分行网络结构样板5.4大、中型计算机网络构成体系5.4.1网络的系统环境5.4.2网络软件5.4.3同步大、中型计算机网络互联图54〓主机间文件传输联网方式图55〓主机与微机间文件传输联网方式5.5异种计算机网络应用5.5.1TCP/IP应用图56〓TCP/IP结构图图57〓RISC/6000小型机与PC机联网的具体配置5.5.2IBM机和UMSYSB系列机的联网5.6银行计算机网络应用举例图58〓各级计算中心的应用环境5.7计算机网络安全习题第6章数据库技术6.1数据库技术6.1.1数据库基本概念6.1.2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图61〓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例子6.1.3常见数据库产品6.1.4银行数据库特点6.2数据仓库6.2.1数据仓库的概念及特点6.2.2数据仓库技术6.2.3数据仓库的设计6.2.4几个数据仓库解决方案6.3数据挖掘6.3.1数据挖掘基本概念6.3.2数据挖掘技术6.3.3数据挖掘在银行中的应用6.4数据备份技术6.4.1数据备份的必要性6.4.2数据备份技术6.4.3备份恢复6.4.4银行系统的恢复策略6.5数据库安全6.5.1DBMS的安全性控制图62〓安全模型6.5.2数据库加密6.5.3银行系统的数据安全管理习题第7章银行计算机软件系统7.1综合业务系统7.1.1银行综合业务系统的发展背景7.1.2银行综合业务系统的介绍及分类图71〓银行柜面业务处理系统工作流程图72〓对公业务处理系统处理流程图73〓储蓄业务处理系统处理流程图74〓储蓄批量处理子系统功能模块图75〓电话银行系统结构图76〓资金清算处理系统网络框架图77〓工资转账系统示意图7.1.3银行综合业务系统案例分析图78〓UFJ银行综合运行管理系统图79〓DHCIOS银行综合业务系统7.2银行管理信息系统7.2.1银行管理信息系统概述7.2.2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图710〓银行CRM系统结构图711〓银行CRM系统的数据流向图712〓华夏银行CRM7.2.3办公自动化系统(OA)图713〓办公自动化主要功能图714〓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图715〓人民银行分支行办公自动化系统数据仓库与商业智能图716〓数据仓库系统体系结构图717〓银行业数据仓库应用的体系和分类图718〓商业智能系统架构习题第8章电子银行系统8.1银行卡8.1.1电子货币的基本概念8.1.2银行卡8.2自助银行设备8.2.1ATM支付系统8.2.2POS支付系统8.2.3中国银联ATM系统8.2.4中国银联POS系统8.3网上银行8.3.1网上银行的概念8.3.2网上银行的发展阶段8.3.3网上银行迅速发展的原因8.3.4网上银行的构成图81〓较为完整的网上银行部组织构成简图8.3.5网上银行的功能与特点8.3.6网上银行的主要业务8.3.7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体系8.4移动银行8.4.1移动银行简介8.4.2移动银行组成图82〓移动银行的组成8.4.3移动银行的服务8.4.4移动银行服务的发展习题第9章数据大集中和灾难备份技术9.1数据大集中技术9.1.1数据大集中的含义9.1.2国内银行数据大集中的进展情况9.1.3数据大集中的必要性

9.1.4数据大集中的模式图91〓集中模式示意图图92〓管理数据集中9.1.5数据大集中的实施案例图93〓中行数据大集中的系统整体架构9.2灾难备份系统图94〓9.11事件图95〓典型的灾难备份系统9.2.1灾难备份技术图96〓DAS的存储结构图97〓直接连接的共享式存储系统的存储结构图98〓NAS的存储结构图99〓SAN的结构9.2.2灾难备份建设的基本流程9.2.3银行业灾难备份系统的建设案例习题第10章银行计算机系统建设案例分析10.1中国国家金融通信网(ChinaNationalFinancialNetwork,CNFN)图101〓中国国家金融网络示意图图102〓国家处理中心(NPC)结构图103〓城市处理中心(CPC)结构10.2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10.2.1支付系统的概念与发展10.2.2CNAPS的金融应用系统10.3银行会计报表处理系统10.3.1系统说明10.3.2系统结构图104〓会计报表处理系统结构图工作流程图105〓会计报表处理系统的工作流程10.4银行系统计算机“2000年问题”解决方案分析10.4.1“2000年问题”的起源10.4.2“2000年问题”涉及的范围10.4.3“2000年问题”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10.4.4解决“2000年问题”的工作原则和步骤习题附录A实验实验一熟悉电脑各部件图A1〓主板部件分布图图A2〓接口面板实验二程序设计方法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实践图A3〓程序界面图A4〓计算器界面实验三银行常用操作系统的实践:初识Linux(一)实验四银行常用操作系统的实践:初识Linux(二)实验五熟悉与本行业有关的网站图A5〓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首页图A6〓中国人民银行网站首页图A7〓中国银联首页图A8〓中国信用卡之窗首页实验六银行数据库系统的实践:初识SQL实验七熟悉个人网上银行的操作图A9〓个人网上银行登录界面图A10〓招商银行一网通主页附录B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暂行规定(试行)参考文献

成本会计复习资料11秋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业务处理题(共50分)11秋成本会计简答题重点(供参考)1.如何测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完工率)?2.简述产品的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3.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清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4.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简述成本会计的职能及包括的具体内容。6.什么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其结构怎样?7.分项逐步结转有何特点?有何优缺点?8.简要回答定额法的优缺点。9.什么是成本会计的对象?工业企业及各行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什么?10.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11.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主要有哪些?对于工业企业计提的各种折旧费用按其用途应分配计入哪些成本费用账户?12.简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13.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哪些基础工作?14.什么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其特点是什么?15.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16.定额比例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17.定额法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18.什么是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有几种?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11秋成本会计计算分析题重点(供参考)

1、计算本月固定资产折旧额,并编制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2、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核算。3、按约当产量法,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定额比例法计算和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4、外购电费的会计处理。5、可修复、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及会计分录的编制。6、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进行成本还原等。7、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和连环替换分析法,计算分析原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8、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9、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填报计算并结转半产品成本及计算产成品成本。10、根据资料,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和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11、制造费用的发生和分配(按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时比例.按年度计划分配率)。

12、简化分批法

13、根据资料,计算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和计划降低率;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

11秋计算分析题例题解析(参考)1、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

在材料费用核算当中我们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有关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原材料费用的分配重点要求同学们掌握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在企业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原料及主要材料费用的分配才允许使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和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05年1月、03年7月)某企业本月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2000千克,本月实际产量为:A产品200件,B产品100件。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产品5千克,B产品日期项目数量(千克)单价(元)1日期初余额200303日购入材料500325日领用材料300—10日购入材料6003511日领用材料600—12日领用材料100—18日购入材料9003020日领用材料1000—30日期末余额200—要求(1)月末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

(2)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分配率保留小数两位)(3)根据分配结果编制材料领用的会计分录。

(1)领用材料的平均单价=(200*30+500*32+600*35+900*30)/(200+500+600+900)=31.82

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2000*31.82=63640元(2)分配材料费用:

材料定额耗用量:A产品:5*200=1000千克

B产品:8*100=800千克

分配率=63640/(1000+800)=35.36

应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35.36*1000=35360元

B产品:63640-35360=28280元(3)编制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A产品

35360

—B产品

28280

贷:原材料

63640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06年7月)某企业生产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种材料,其实际成本为10000元,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8元、B产品4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600件、B产品800件。要求: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1)A产品定额费用=8*600=4800元B产品定额费用=4*800=3200元原材料分配率=10000/(4800+3200)=1.25A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4800×1.25=6000(元)B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3200×1.25=4000(元)(2)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6000

——B产品

4000

贷:原材料

10000

2、外购电费的会计处理(11年7月)某厂本月实际耗用外购电12000度,每度单价1.00元,其中基本生产产品耗用动力电8000度,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800度,辅助生产耗用动力电2000度,辅助生产照明用电600度,厂部管理部门照明用电600度。基本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机器小时为3000小时;B产品机器小时为2000小时。(该厂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辅助生产不设置“制造费用”总帐科目)要求:(1)分配基本生产动力费;(2)编制有关会计分录。(1)动力费分配率=(8000*1)/(3000+2000)=1.6

A产品负担动力费=3000*1.6=4800元

B产品负担动力费=2000*1.6=3200元(2)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4800

—B产品

3200

辅助生产成本

2600

制造费用

800

管理费用

600

贷:应付帐款

12000

3、计算本月固定资产折旧额,并编制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07年1月、11年7月)企业本月生产产品用固定资产情况如下:月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机器设备类2000万元,运输及传送设备类200万元,房屋建筑类1000万元。

本月固定资产增加:(1)购进机器设备一台,安装完毕交付生产使用,购入原价10万元,发生安装费用0.2万元。(2)购进运输及传送设备一台,原始价值12万元,该设备尚未交付生产使用。

本月固定资产减少:(1)生产用机器设备一台报废,其原始价值8万元,已提足折旧。

(2)出售一不适用的运输及传送设备账面原始价值为6万元,已提折旧2万元,售价5万元。

本月固定资产修理:对某项机器设备进行经常修理。修理领用材料计划成本差异率为10%,支付修理人员工资费用15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修理费用1000元。本月对另一项设备进行大修理,月末完成全部修理工作,共发生修理费用21000元,其中修理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2500元,修理人员工资费用3100元,用现金支付其他修理费用总计5400元,该项修理费用从本月起在6个月内摊销完毕。(以上修理均在辅助车间进行)

该企业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12%,运输及传送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9%,房屋建筑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6%。要求:计算本月固定资产折旧额,并编制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及发生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的会计分录。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2000*12%/12+200*9%/12+1000*6%/12=265000(元)提取折旧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265000

贷:累计折旧

265000

发生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会计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

1370

贷:原材料

200

材料成本差异

20

应付工资

150

银行存款

1000

借:待摊费用

21000

贷:原材料

12500

应付工资

3100

现金

5400

借:辅助生产成本

3500

贷:待摊费用

3500

4、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05年1月、07年7月、08年1月)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5000元,提供修理工时25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5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15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5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为1050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74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4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5400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1600吨公里。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写出计算过程)。(1)对外分配劳务量:修理:2500—500=2000(小时)

运输:7400—400=7000(吨公里)

(2)分配率:修理=5000/2000=2.5(元/小时)

运输=10500/7000=1.5(元/吨公里)

(3)对外分配金额:

基本车间:应分配修理费=1500×2.5=3750(元)

应分配运输费=5400×1.5=8100(元)

行政管理部门:

应分配修理费500×2.5=1250(元)

应分配运输费1600×1.5=2400(元)(4)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11850

管理费用

365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5000

——运输10500

某企业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在交互分配前,供电车间本月生产费用为36400元,机修车间为33600元。本月供电车间供电110000度,其中机修车间耗用10000度,产品生产耗用80000度,基本生产车间照明耗用8000度,厂部管理部门耗用12000度。本月机修车间修理工时为10600小时,其中供电车间600小时,基本生产车间7000小时,厂部管理部门3000小时。要求:根据资料分别采用交互分配法和计划分配法(假定每度电计划成本为0.345元,每修理工时计划成本为3.46元,成本差异记入管理费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据以编制会计分录。

交互分配法(11年7月)(1)

互分配前的分配率供电:36400/110000=0.33元/度机修:33600/10600=3.17元/小时(2)

交互分配供电车间的机修费:600×3.17=1902元机修车间的电费:

10000×0.33=3300元(3)

对外分配金额供电车间=36400+1902-3300=35002元机修车间=33600+3300-1902=34998元(4)

对外分配率供电:35002/100000=0.35元/度机修:34998/10000=3.5元/小时(5)

对外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耗电:80000×0.35=28000元车间照明耗电:8000×0.35=2800元生产产品机修:7000×3.5=24500元管理部门耗电:12000×0.35=4200元机修:3000×3.5=10500元(6)

会计分录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3300

—供电

1902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1902

—机修

3300

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车间

52500制造费用

2800管理费用

1470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5000

—机修

35000

计划成本法(09年7月、10年1月)(1)供电车间:

机修车间:机修耗电:10000×0.345=3450元

供电车间机修费:600×3.46=2076基本生产车间生产耗电:80000×0.345=27600元

基本生产车间机修费:7000×3.46=24220元基本生产车间照明耗电:8000×0.345=2760元管理部门耗电:12000×0.345=4140元

管理部门机修费:3000×3.46=10380元合计:37950

合计:36676元(2)

产实际成本供电:36400+2076=38476元机修:33600+3450=37050元(3)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供电:38476-37950=526元机修:37050-36676=374元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2450

—机修

2076

基本生产成本

51820

制造费用

2760

管理费用

1452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7950

—机修

36676借:管理费用

9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526

—机修

374

5、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核算(04年1、7月,05年7月,06年1月,07年1、7月、08年7月,09年7月,10年1月,10年7月)

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

生产耗用原材料13590元,其中直接用于甲产品生产4500元,用于乙产品生产3200元,用作基本生产车间机物料1210元;直接用于辅助生产2700元,用作辅助生产车间机物料930元;用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1050元。

(2)

发生工资费用78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3400元,管理人员工资1300元;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1100元,管理人员工资5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

(3)

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4)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643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2740元,辅助生产车间1530元,行政管理部门2160元。

(5)

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59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2600元,辅助生产车间1400元,行政管理部门1900元。

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产品1670小时,乙产品1685小时。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负担3104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会计分录,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和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列示明细科目)(1)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500——乙产品

32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1210——辅助车间

930辅助生产成本

2700管理费用

1050贷:原材料

13590(2)借: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34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1300

——辅助车间

500辅助生产成本

1100管理费用

1500贷:应付工资

7800(3)借:基本生产成本

476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82

——辅助车间

70

辅助生产成本

154

管理费用

210

贷:应付福利费

1092(4)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740

——辅助车间

1530

管理费用

2160

贷:累计折旧

6430(5)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2600

——辅助生产

1400

管理费用

1900贷:银行存款

5900(6)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930+500+70+1530+1400=4430

借:辅助生产成本

4430

贷:制造费用——辅助生产

4430(7)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2700+1100+154+4430=8384借:制造成本——基本车间

5280

管理费用

3104贷:辅助生产成本

8384(8)分配结转基本车间制造费用:1210+1300+182+2740+2600+5280=13312分配率=13312/(1670+1658)=4(元/小时)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670*4=6680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658*4=6632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6680

——乙产品

6632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3312

6、制造费用的分配(按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时比例、按年度计划分配率)

按生产工时比例(05年1、7月,06年1、7月,07年7月、09年1月、11年7月)某企业在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时,发生制造费用56000元。根据资料统计提供的生产工时:甲产品生产工时20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14000小时;丙产品生产工时30000小时。要求:(1)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2)编制结转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列示明细科目)(1)制造费用分配率=56000/(20000+14000+30000)=0.875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20000×0.875=175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4000×0.875=12250(元)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0000×0.875=26250(元)(2)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7500

——乙产品

12250

——丙产品

26250贷:制造费用

56000按年度计划分配率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200元;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000件,乙产品18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该月实际产量为:甲1200件,乙1000件;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100元。12月份实际产量:甲900件,乙800件,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6200元。

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

(2)计算并结转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计算并结转12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对计划制造费用与实际制造费用差额进行调整。(1)年度计划分配率: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4000*4=96000小时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000*6=108000小时年度计划分配率=163200/(96000+108000)=0.8(2)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200*4=384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000*6=4800元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840+4800=8640元“制造费用”科目11月末余额=—150+9100—8640=310元

(借方余额)结转1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840——乙产品

4800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8640(3)12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900*4=288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800*6=3840元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2880+3840=672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880——乙产品

3840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6720调整差额=310+6200—6720=—210元(贷方差额)分配率+210/(900*4+800*6)=0.025甲产品调减制造费用=3600*0.025=90元乙产品调减制造费用=4800*0.055=12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0——乙产品

120贷:制造费用

210或:12月份分配的制造费用=310+6200=6510元分配率=6510/(900*4+800*6)=0.775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600*0.775=279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800*0.775=372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790——乙产品

3720贷:制造费用

65107、可修复、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及会计分录的编制

(04年7月,05年1、7月,06年1月,08年1月,10年7月)某工厂费用分配表中列示甲产品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为:原材料2130元,直接工资850元,相应福利费119元,制造费用1360元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资料如下:不可修复废品5件,每件原材料定额100元,每件定额工时为30小时,每小时工资及福利费3元,制造费用4元。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价值按计划成本计价共160元,并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12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要求:(1)、计算甲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2)、计算甲产品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3)、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4)、登记“废品损失”会计帐户。解:(1)、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5×100+5×30×3+5×30×4=1550(2)、废品净损失=2130+850+119+1360+1550-160-120=5729(3)、会计分录如下:①结转可修复废品成本

②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4459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1550贷:原材料

213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1550

应付工资

850

应付福利费

119

制造费用

1360③材料入库

④过失人赔偿

借:原材料

160

借:其它应收款

120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6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20⑤结转废品净损失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5729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5729

(4)、登记“废品损失”会计帐户废品损失—甲产品①

4459

160②

1550

120

5729

0

8、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09年1月)某企业生产的甲种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一次投人,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该种产品月初原材料费用2000元,本月原材料费用15000元,人工费用1500元,制造费用1000元,本月完工产品150件,月末在产品50件。要求:按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000+15000)/(150+50)=85(2)分配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50×85=12750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50×85=4250(元)(3)完产品成本=12750+1500+1000=15250(元)

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和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04年1月,05年1、7月,06年7月,07年1、7月、08年7月)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费用。甲产品单件工时定额20小时,经三道工序制造。各工序工时定额:第一工序4小时,第二工序8小时,第三工序8小时。各工序内均按50%的完工程度计算。本月完工200件,在产品120件,其中第一工序20件,第二工序40件,第三工序60件。月初加本月发生费用合计分别为:原材料16000元,工资及福利费7980元,制造费用8512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1)计算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2)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1、第一道工序:4*50%/20*100%=10%

20*10%=2件

第二道工序:(4+8*50%)/20*100%=40%

40*40%=16件第三道工序:(4+8+8*50%)/20100%=80%

60*80%=48件

合计66件2、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6000/(200+120)=50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200*50=10000元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20*50=6000元工资及福利费费用分配率=7980/(200+66)=30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200*30=6000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66*30=1980制造费用分配率=8512/(200+66)=32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00*32=6400在产品制造费用=66*32=2112

3、完工产品成本=10000+6000+6400=22400

在产品成本=6000+1980+2112=10092定额比例法(09年7月)举例:某企业丙产品月初在产品费用为:原材料2000元,工资及福利费800元,制造费1500元。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原材料12000元,工资及福利费4000元,制造费用6000元。完工产品2000件,原材料费用定额5元,工时定额2小时。月末在产品500件,原材料费用定额4元,工时定额1小时。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加工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其计算分配结果如下:完工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2000×5=10000(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500×4=2000(元)

2000+12000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1.17

10000+2000完工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10000×1.17=11700(元)月末在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2000+12000-11700=2300(元)完工产品定额工时=2000×2=4000(小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500×1=500(小时)

800+4000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率=

=1.07

4000+500完工产品实际工资及福利费=4000×1.07=4280(元)月末在产品实际工资及福利费=4000+800-4280=520(元)

1500+6000制造费用分配率=

=1.67

4000+500完工产品实际制造费用=4000×1.67=6680(元)月末在产品实际制造费用=1500+6000-6680=820(元)完工产品实际成本=11700+4280+6680=22660(元)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2300+520+820=3640(元)

9、计算、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进行成本还原(08年1月、08年7月、10年1月、10年7月)某企业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分两个生产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一生产步骤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生产步骤,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核算。

第一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800件,第二生产步骤完工产成品1000件,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成本资料见表1、2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成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01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390006939405049989本月生产费用4000010374630056674生产费用合计7900017313

10350106663完工半成品成本6600015000900090000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130002313135016663

成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01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9000110860010708本月生产费用900004446270097146生产费用合计9900055543300107854完工半成品成本9450050003000102500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45005543005354要求:(1)计算、填空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2)进行成本还原,在产品成本还原表中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3)编制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一生产步骤

90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

90000

成本还原项目还原分配率半成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94500

50003000102500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6600015000900090000成本还原1.05-94500693001575094500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693002075012450102500还原分配率=94500/90000=1.05结转产成品成本借:产成品

102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

102500

10、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填报计算并结转半产品成本及计算产成品成本。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为产成品。该企业为了加强成本管理,采用分步法按照生产步骤(车间)计算产品成本。该企业本月(10月)份第一和第二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不包括所耗半成品的费用)为:第一车间:原材料费用63000元,工资及福利费30000元,制造费用61000元。第二车间:工资及福利费37000元,制造费用88500元。本月初半成品库结存半成品400件,其实际总成本为103000元。本月第一车间完工入库半成品500件,第二车间从半成品库领用半成品700件。出库半成品单位成本按加权平均计算。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350件。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月初在产品定额总成本。第一车间:原材料费用19000元,工资及福利费11000元,制造费用23000元,合计53000元。月末在产品定额总成本:第一车间:原材料费用28000元,工资及福利费13000元,制造费用26000元,合计67000元。但其中本月初库存半成品400件的实际总成本为:原材料费用45000元,工资及福利费17000元,制造费用41000元,合计103000元。第二车间月初、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总成本各为:

月初在产品定额总成本:原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