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投沙包组织与竞赛规则_第1页
沙漠投沙包组织与竞赛规则_第2页
沙漠投沙包组织与竞赛规则_第3页
沙漠投沙包组织与竞赛规则_第4页
沙漠投沙包组织与竞赛规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64/XXXXX—XXXX沙漠投沙包组织与竞赛规则本文件提出沙漠投沙包比赛的基本术语,规范了沙漠投沙包比赛的场地、器材、参赛队员、裁判人员、赛事组织、比赛规则、裁判规则等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沙漠场地举办的投沙包比赛项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的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7487-2019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9664-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T36731-2018临时搭建演出场所舞台、看台安全GB/T33170.3-2016大型活动安全要求第3部分:场面布局和安全导向标识GB/T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3术语和定义3.1沙包沙包是指用厚布织成的特定大小的小袋中填入干细沙、玉米粒或者塑料颗粒物等材料,形成的以方形和圆形为主的游戏器具。也指沙包游戏,即通过投掷沙包组织开展的民间体育游戏活动。3.2投沙包特指参与者被组织起来,以沙包投准或投远为目标,按照一定规则完成沙包投掷动作的一种体育游戏活动。3.3沙漠投沙包沙漠投沙包是指按本规则要求在沙漠场地上进行的投沙包健身休闲体育比赛活动。4场地器材4.1场地2DB64/XXXXX—XXXX4.1.1可使用标准的田径场地或单设的沙漠投沙包专用场地,单设的沙漠投沙包场地为总长度不少于60米,总宽度不少于20米扇形区。4.1.2单设的沙漠投沙包场地要求地面平整,实测坡度不超过0.5%,松软沙层厚度不超过5厘米。4.1.3沙漠投沙包场地各类标线要标注清晰,颜色与沙漠明显区分。4.1.4在投掷区域应施划起掷线,供参赛队员在完成沙包投掷动作时,规范自己脚不能跨线。4.1.5在起掷线上划定宽度为1-2米的区域为投掷区。4.1.6沙包投远比赛中,在落地区域距离投掷起掷线垂直距离10、20、30、40、45、50、55米处分别划出投掷距离计数分割线。4.1.7应设置适当的观众区域,比赛区与观众区之间宜采取必要的隔离。观众区域避免设在投掷线的另一端。(见附录A)4.2器材4.2.1比赛用沙包由赛事组织方统一提供,可为圆形或方形。同一项比赛,沙包规格一致。4.2.2成人用方形沙包规格宜在9厘米×9厘米-15厘米×15厘米之间,圆形沙包直径宜在9厘米-15厘米之间。沙包重量须为250克-500克。4.2.3儿童用方形沙包规格宜在5厘米×5厘米-8厘米×8厘米之间,圆形沙包直径宜在5厘米-8厘米之间。沙包重量须为150克-250克。4.2.4沙包投掷盘做为靶盘类似于飞镖盘,颜色鲜艳,可记环数,平放或竖立在沙包投掷线外固定区域。4.2.5皮尺,用来测量沙包投远比赛中的沙包投掷距离。皮尺刻度精确到0.1cm。4.2.6信号旗,用以裁判员向参赛人员发出信号或裁判员之间发出信号。可用信号旗颜色区分不同信4.2.7运动员号码布由比赛组织方统一配发。固定在参赛人员的胸前和背后。5赛制安排5.1赛事组别5.1.1沙漠投沙包比赛设置沙包投远赛和沙包投准赛。参赛者可以兼报两个项目。5.1.2参赛者按照性别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按照年龄分为儿童组(4岁-12岁)和成人组(18岁-5.1.3比赛设置女子沙漠沙包投远比赛,女子沙漠沙包投准比赛,男子沙漠沙包投远比赛,男子沙漠沙包投准比赛。5.1.4女子可参加同龄男子组的比赛。5.1.5比赛可设置儿童组沙漠沙包投远比赛,儿童组沙漠沙包投准比赛。5.1.6根据赛事规模和报名情况,儿童组比赛亦可分成小童组(4岁-8岁)和大童组(9岁-12岁)。5.1.7沙包投远赛和沙包投准赛均可设置亲子比赛,每组由一位家长带领一个孩子参加,参与家长为父亲还是母亲均可。5.2竞赛编排5.2.1单项比赛参赛人数较多,超过32人或32组(亲子赛)的,可由竞赛委员会决定,通过小组赛、淘汰赛和决赛三轮决出名次。3DB64/XXXXX—XXXX5.2.2单项比赛参赛人数超过12名/组,不到32人/组的,可由竞赛委员会决定,通过小组赛和决赛两轮决出名次。5.2.3单项比赛参赛人数不超过12名/组,可由竞赛委员会决定,一轮赛制决出名次。5.2.4分组情况通过抽签方式决定,抽签方式由裁判长或大会组委会决定,可通过扑克抽签、号码抽签等简便易行的方式进行。6竞赛规则6.1赛前准备6.1.1在分组赛前适当时间,根据报名的参赛人员数量决定分组安排,由电脑随机安排分组。每名参赛人员的参赛顺序由电脑随机确定。6.1.2分组赛开始前20分钟,完成全部参赛队员检录工作。6.1.3各参赛队队员均须佩戴组委会提供的统一样式和颜色的号码布。6.1.4准备阶段,参赛队员应按参赛顺序做好比赛准备。参赛队员须手持沙包在投掷区等待裁判发令,脚尖不得压住投掷线。6.2比赛进行6.2.1发令裁判确认参赛队员准备完毕后,高举发令旗发出“准备就绪”信号,然后吹哨同时放下发令旗,参赛队员开始投掷。6.2.2投远比赛中,场地裁判在沙包投掷出落地后迅速确认落地点,插旗标示,并和记录裁判负责计量沙包投掷距离。6.2.3裁判丈量投掷线后缘至沙包着地点后缘之间的垂直距离。6.2.4投远比赛中,裁判在测量结束后,应大声宣布参赛队员投掷的米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6.2.5投准比赛中,地裁判在沙包投掷出击中沙包投掷盘后,用可涂擦记号笔或图钉等标志固定位置,检查环数后,大声向记录员和运动员宣布环数。6.3胜负判定6.3.1每一轮赛次,每位参赛人员有三次沙包投掷机会。沙包投远赛以投掷距离最远的一次作为成绩;投准赛以三次投掷加起来的环数作为成绩。6.3.2沙漠沙包投远比赛以各参赛队员分组赛投掷距离进行总排名,距离最长者为第一名,其次第二名,依次类推。6.3.3沙漠沙包投准比赛以各参赛队员分组赛投掷三轮总环数进行排名,环数最多者为第一名,其次第二名,依次类推。6.3.4亲子比赛中,二人成绩相加为最后成绩。7犯规与判罚7.1参赛队员应原地投掷,应从投掷区内将沙包投出。否则判定犯规,成绩无效。7.2参赛队员应用单手从肩上方投出沙包,只有当沙包落地以后,才允许离开投掷圈。否则判定犯规,成绩无效。7.3参赛队员进入投掷区开始投掷时,身体不得出该区域,否则判定犯规,成绩无效。7.4沙包必须完全落在划定的赛道落地区域内或沙包投掷盘上,否则判定投掷失败。4DB64/XXXXX—XXXX7.5上述判定犯规或投掷失败,本次投掷机会用尽。8弃权与申诉8.1在规定检录时间内2次点名未到场为弃权,点名时间间隔不少于10分钟。8.2中途退出比赛为弃权,无成绩。8.3对参赛队员参加比赛资格提出异议,应在大会开始前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委员会未作出裁决前,应允许该参赛队员参加比赛。8.4参赛队若对比赛结果有异议,可在比赛结果宣告后30分钟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仲裁委员会依据仲裁条例做出裁决。9裁判人员及其职责9.1裁判人员设置沙漠投沙包比赛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1人,裁判员若干人。9.2裁判长职责9.2.1全面负责沙漠投沙包比赛的裁判工作,保证规则能够贯彻执行;处理发生于比赛期间与本规则未做出明文规定的问题。9.2.2检查所有相关的比赛成绩,处理有争议的问题。9.2.3对有关比赛的抗议或异议做出裁决。有权对有不当行为的参赛队员给予警告或取消比赛资格。9.2.4有权做出重赛的时间安排决定。9.2.5对每场的工作进行检查和总结,处理犯有严重错误或不称职的裁判员,必要时可停止其职务与工作。9.3副裁判长9.3.1协助裁判长领导裁判工作,做好裁判员队伍的事务管理。9.3.2当裁判长缺席时,代理裁判长职务,或受裁判长的委托处理有关问题。9.3.3根据裁判长的安排,负责编排、记录和公告工作,负责场地、器材等设备的检查管理。9.4检录裁判9.4.1根据竞赛日程安排的检录时间,召集参赛队员到检录处。9.4.2根据规则、规程规定,检查参赛队员的参赛证、服装号码牌等是否符合规则。9.4.3按预定时间和路线准时、安全地将参赛队员带入赛场交赛场裁判管理。9.5发令裁判9.5.1检查参赛队员所参加的比赛或组别是否有误,组织参赛队员按其被编排的分组情况和比赛顺序9.5.2向参赛队员发出出“准备就绪”信号,然后吹哨同时放下发令旗,参赛队员开始投掷。9.6检查裁判9.6.1全面监督参赛队员在比赛中的行为。5DB64/XXXXX—XXXX9.6.2如发现参赛队员或其他人员犯规,应举红色小旗示意,并立即以书面报告交裁判长;如无犯规情况,即举绿色小旗示意。9.7场地裁判9.7.1在沙包落地区域确立沙包投掷落地或落在标靶伤的位置。负责和测定裁判一起测量距离和检查环数。9.7.2视比赛规模和场地情况,场地裁判可兼任检查裁判。9.8测量裁判投远比赛中负责和场地裁判一起测量沙包投掷距离,并做出记录。投准比赛中负责和场地裁判一起判定沙包投掷标靶的环数,并做出记录。9.9记录员记录由裁判长提供的每个项目的全部成绩,并将成绩表交竞赛部门。9.10宣告员对比赛中各种信息予以宣告,对成绩的宣告应该记录宣告时间。6DB64/XXXXX—XXXX(规范性附录)沙漠投沙包比赛场地平面图7DB64/XXXXX—XXXX参考文献[1]白殿一等.标准化文件的起草[M],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9.[2]GB37487-2019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S].[3]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S].[4]GB30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