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德育教育融于日常教学 让红色基因扎根幼小心灵 论文_第1页
把德育教育融于日常教学 让红色基因扎根幼小心灵 论文_第2页
把德育教育融于日常教学 让红色基因扎根幼小心灵 论文_第3页
把德育教育融于日常教学 让红色基因扎根幼小心灵 论文_第4页
把德育教育融于日常教学 让红色基因扎根幼小心灵 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德育教育,融于日常教学让红色基因,扎根幼小心灵摘要: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的旗帜永不褪色,传承红色基因,更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让青少年从小开始接受红色基因教远大、心怀家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长大后才能成为实现中华腾飞的主力军。中国人崇尚红色,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红色是最古老的颜色,也是中国人最关注的颜色。远古时,我们的老祖宗由于对太阳、火和血液的崇拜,所以喜欢植物生长,只有在红色的太阳照耀下,万物才能生机勃勃。火能驱赶野兽,而血则代表着人的生命,好巧不巧的是这三种事物都是红色的,于是老祖宗就将对自然化到了对红色的崇拜上。红色是火焰,红色是鲜血。而新中国的成立,更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红的热血换来的。对于共产党而言,红色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红色是忠诚,爱国爱党,矢志不渝;红色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驻,让生命之花绽放,让人生的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历史不会忘记那些英勇无畏,前赴后继,用鲜血扭转乾坤,用生命铸造新中国的共和国卫士。两万五起抵御日寇的八年抗战,抗美援朝的五次战役,抗洪抢险中的奋不顾身,非典、新冠疫情面前的生命守护……这是人类史上的一次次惊天壮举,这是一部又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优秀的中华儿女创造了无与伦比的骄人业绩,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一代代爱国英雄和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铺就了一条条通往实现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的旗帜永不褪色,我们才能跑好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接力。事实上,加强红色教育,既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的过程,也是青少年开阔视野操、提高修养的过程,只有加强青少年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充满希望和活力。传承红色基因,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关怀和切切嘱托,也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红色基因要一代代地传承,红色教育就必须从青少年抓起,把红色基因的种子进血液,浸入心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一名班主任,我们责无旁贷。一、利用学校日常学习和生活,融入红色教育。从孩子们踏入校园,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我就告诉他们,鲜艳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让孩子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周一的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中,每周的班队会主题活动时,我都会向学生讲授国旗、国歌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的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起人生观、价值观,长大后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另外,我还会利用班级的墙壁,张贴一些名言警句;在班级每期的黑板报中开辟红教育专栏广播、宣传栏等向学生进行红色教育。二、立足语文学科教学,渗透红色教育。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传承红色文化,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汉字是中华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世界上唯字教学中,让学生领略汉字之美,这可以说是国学的基础,语文老师特别是小学启蒙老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学生走进中国汉字。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不仅且承载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作为语文老师,还要重视书法教学,正如歌中唱的“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使学生认识到学写字、写好字是扬祖国传统文化,是热爱祖国灿烂文化,更是热爱自己祖国的一种表现。(二)绽放“红色经典”的生命之花。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很多的“”课文,也被称为“火红岁课文”。例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文中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课堂上我问同学们,为什么“周”?有的同学说因为当时的中国贫穷,没有钱,没有先进的武器,打不过外国人;有的同学说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胆小怕事,不敢惹外国人……听了同学们的分析,于是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二十世纪初的清政府是腐败无能的。从鸦片战争开始,先后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人民生活内局势非常混乱,因此当时的中国人,即使是在自己的领土上也常常被外国人欺负,却都敢怒不敢言。讲完之后,我于是引导大家思考: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却无能为力的少年周恩来,此时才真正深刻体会到了伯父说的哪句话: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啊,落后就要挨打!为了同胞不再受欺凌,为了祖国更加强大,更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于是,少年的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的远大志向。说到这里时,我还特生们,具有如此博大胸襟的周恩来,当时却只有12岁。我一看同学们都被震撼了,激起了共鸣,便抓住时机,继续引导:后来的周恩来,有没有实现最初的志向的人?那么,与当时的周恩来年龄相仿,肩负新时代历史使命的我们,现在又应该怎么做呢?然后让同学们自由讨论,畅所欲言。一节语文课,同学们不仅收获了知志教育。«七律•长征»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最经典红课文,整首诗仅用56字,便高度概括了长征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学了这些课文我便告诉孩子们,红色基因是什么?红色基因就是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情怀;红色基因就是伟大的长征精神,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所以,上好”课文,就会在孩子幼心灵里播下红色基因的种子,从而树立起为祖国强大、为民族振兴而努力拼搏奋斗的远大理想。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比赛中,将红色熏陶潜移默化。我们寿县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以培养“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学有特”的合格人才为办学宗旨,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还开展了各项丰富多彩的红色活动。一、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主要通过唱红歌、讲红色故事,将红色教育与艺术形式有机融合;三、四年级举行朗诵红色诗歌阅读红色经典,描绘家乡祖国新貌等活动,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五、六年级体验红色之旅,追寻先烈足迹,向榜样学习,参加演讲,撰写征文,传承红色基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无论是学校,还是省市各级举办的各类活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准备,从不放过一次让学生接受红色教育的机会。我的班级曾在《放飞中国梦,传承好传统》主题班队会中获得一等奖;在县举办的“关爱家园”征文比赛中,我们班陈诗婷同学的征文获得了一等奖;去年疫情期间,孩子们不能到校,在家上网课,我们班孔«面对疫情,我在»在安徽省第四届校园读书动中获得三等奖。另外,我们班柏妍悦、滕凤旭同学的«致敬,我心目中的英雄»、«粮票里的旧时光,二维码中的»在校举办的“百年光”讲故事比赛中也分别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孩子们在完成这些实践活动中,既陶冶了道德情操,品质,深深扎根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红色基因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