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

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1.(4分)根据题目写出或选择相应的汉字或拼音。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ɡuī()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________(大放异彩大显神威)。隶书庄众典雅,蚕头燕尾,厚重拙朴;草书恣()意奔放,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楷书简爽端庄,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1)(2分)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ɡuī()宝恣()

(2)(1分)找出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3)(1分)根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答案】瑰zì众改为重大放异彩

【解析】(1)ɡuī——瑰,瑰宝:喻特别珍贵的精神财富。

恣——zì,恣意:放纵,不加限制。

(2)庄众——庄重,意为:风度、仪表、举止或谈吐不随便,沉着稳重。

(3)大放异彩:闪耀着无比灿烂的光辉,散发出奇异的光彩或色彩。比喻有着优异的表现或是突出的成就。

大显神威: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因为是用来形容“书法”,所以应用“大放异彩"。

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朗润勋章混为一谈美不胜收

B.瘫痪绝别怪诞不经花团锦族

C.气概篷勃大相径庭翻来复去

D.阴蔽岐斜神采奕奕人声顶沸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易错字。

B.绝别——诀别,花团锦族——花团锦簇;

C.篷勃——蓬勃,翻来复去——翻来覆去;

D.阴蔽——荫蔽,岐斜——攲斜,人声顶沸——人声鼎沸;

故选A。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A.他初见杭州西湖,就赞叹其美不胜收,似人间仙境。

B.土坡上面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和臭椿树苗。

C.他机灵的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好主意。

D.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正确;

B.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正确;

C.灵机一动: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与前面的“机灵”语义重复;

D.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正确;

故选C。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不仅在国际上产生强烈的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的共鸣。

B.一家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人有“手机依赖症”。

C.“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序不当,将“国际上产生强烈的反响”与“国内引发强烈的共鸣"调换位置;

C.成分残缺,在句末添加“的意识”;

D.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或“因为”;

故选B。

5.(2分)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我抬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星。

②这些眼睛每一次闪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③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片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

④我常常出神地凝视那些美丽的星星。

A.②③①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分析各句子语境的逻辑关系可知,因为我的房间外面有一片没有被遮掩的蓝天,所以我才可以抬头看见星星。我常常凝视那些美丽的星星,星星就像是眼睛,星星的闪烁如同眼睛的眨动,就像给我祝福。故排序为:③①④②。故选C。

6.(2分)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B.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一般来说,按阳历算在每年四月五日前后。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

C.《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被称为“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红烛》等。

D.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孤"“寡”“卿"都是古代帝王的自称。

【答案】B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A.“纪传体通史”有误,应为:编年体通史;

C.《红烛》是闻一多的作品;

D.“卿"是古代帝王对臣子的爱称;

故选B。

7.(共10分)古诗文填空。

(1)念天地之悠悠,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4)会当凌绝顶,___。(杜甫《望岳》)

(5)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6)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7)此夜曲中闻折柳,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9)政入万山围子里,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0)有约不来过夜半,___。(赵师秀《约客》)

【答案】独怆然而涕下不畏浮云遮望眼化作春泥更护花一览众山小

深林人不知马上相逢无纸笔何人不起故园情商女不知亡国恨

一山放出一山拦闲敲棋子落灯花

【解析】本题考查诗文默写。

默写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8.名著阅读。(共4分)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①“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么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②人间的真话本来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片话:祥子也明白了她的意思,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他并不想马上就续娶,他顾不得想任何的事。可是她既然愿意,而且是因为生活的压迫不能不马上提出来,他似乎没有法子拒绝。

(1)上述语段(①中的“她”是(人名)_____________,小说刻画了她(A勤劳俭朴B好逸恶劳C粗俗刁泼D温婉端庄)的性格特点(选两项);

(2)语段②中的“她"是(人名),小说中她最终的结局是___。

【答案】①虎妞BC②小福子上吊自杀了

【解析】考查对名著《骆驼祥子》相关人物的理解掌握。

根据文段(1)中的语言描写“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要不我揪耳朵灌你",粗俗的语言描写,举止粗鲁,可判断“她”是虎妞。虎妞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她长得虎头虎脑,外表丑陋,小说中说她像一个大黑塔,不讲仁义,粗俗凶悍。她在书中是一个有些矛盾的人物,一方面她是一个车厂主的女儿,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她的灵魂之中,好逸恶劳、不讲仁义、粗俗凶悍;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车夫的妻子,待人泼辣,不讲理,但是对祥子,她的确是真诚的。

根据文段(2)中“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可判断“她"是小福子。小福子是祥子最喜欢的人,是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先是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军官被调走后她又回到了娘家,母亲已被父亲打死,父亲又酗酒成性,家里没有经济来源,看着两个弟弟挨饿被迫走上了卖身的道路。最后被父亲卖到了窑子里,等不到祥子接她,不堪非人的待遇,自己上吊自杀了。

据此作答即可。

9.综合性学习。(6分)

文学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伴随我们成长。为此,七年级(3)班开展“走进文学部落”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2分)班级要布置一个文学角,准备设计一块文学展示墙,请你为展示墙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2分)现征集名家作品进行展示,请你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并阐述推荐理由。

示例:我推荐杨绛的《我们仨》,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在老人深切追思中我们感受到了生者的坚强。

①《荷叶母亲》②《再塑生命的人》③《秋天的怀念》

我推荐_____________,理由:

(3)(2分)以下是第一、二小组推选出的作品,作为文学小组负责人,请你根据文章题目的共同特点为展示墙拟写两个四字建军的栏目名称以便分类展示作品。

第一组:《外婆的手》《家的味道》《送给母亲的纸船》《兄弟》

第二组:《岁月留痕》《刹那芳华》《牵着光阴的手》《记忆,在时光深处永恒》

栏目一:

栏目二:

【答案】(1)走进一片书海,沾染一身书香。

(2)示例:我推荐《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讲述了一位虽重病缠身,却仍贴贴入微地照顾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并在临终前还挂念儿女的母亲的故事。歌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地怀念,以及对母亲的愧疚、悔恨之情。

(3)栏目一:亲情萦怀栏目二:岁月如歌

【解析】(1)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具有语言精炼、内容醒目、便于记忆的特点。拟写宣传标语可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拟人、双关等。只要能做到紧扣主题、用语简明、有号召性即可。本题的主题是“文学部落",主要目的是“陶冶性情,滋润心灵,让文学伴随我们成长”。拟写时要注意把握主题,可以采用对偶手法。示例:经典润心田,书香溢校园。

(2)本题考查拟写推荐语的能力。此题从待选作品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篇(部),根据其内容或主旨拟写推荐语,要简洁而生动。如:《荷叶·母亲》通过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及关爱,抒发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和赞美之情。《再塑生命的人》主要写了安妮·莎莉文老师对“我"的教育,塑造了一个循循善诱,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3)本题考查的是拟写栏目标题。要根据所给文章,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再拟写。根据栏目一选择的四篇文章看,第一篇《外婆的手》应该是要叙述和外婆有关的事情,第二篇《家的味道》要叙写家中发生的事情,表达对父亲情深的感谢,第三篇《送给母亲的纸船》要表达对母亲的爱,第四篇《兄弟》要是表达兄弟情深的。故根据这几篇题目可知,可拟写的栏目名称为:感悟亲情。栏目二中的几篇文章都是有关岁月馨香的,故可给栏目拟题:岁月留香。

二、阅读理解(完成10--22题,共36分)

古诗文阅读(完成第10--14题,共16分)

(一)古诗鉴赏(共4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⑴(2分)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左迁"是贬官的意思,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叫“左迁”。

D.诗中将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己,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⑵(2分)王昌龄左迁龙标是在什么季节?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答案】⑴B

⑵暮春(春天)杨花、子规、明月

【解析】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所以“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表述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诗歌大意: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结合“杨花落尽”可知季节是春天。由内容可知,这首诗描绘的景物有杨花、子规、明月。

(二)古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1--14题,共12分。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浅子书》)

【乙】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悉。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襪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襪(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11.(4分)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②意与日去()

③年与时驰()④孙叔敖疾()

12.(2分)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13.(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4.(2分)《诫子书》跨越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如果让你从文中选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11.致:达到。去:丧失。驰:疾行,指迅速逝去。疾:生病。

12.D

13.(1)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2)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14.示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用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告诉我们提高修养、培养品德的方法。

【解析】1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2)句意:意志随岁月而丧失。去:丧失。

(3)句意: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4)句意:孙叔敖生病了。疾:生病。

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意思是“只能悲哀困守在自己破败的房子里,那时再悔恨难道还来得及吗";表达了作者希望儿子不虚度年华,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的愿望;本项理解有误;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有办法;广才:增长才干;

(2)淫慢:放纵懈怠;励精:振奋精神;险躁:轻薄浮躁;治性:修养性情。

14.本题考查拓展延伸。从文中选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说明理由即可。

示例:选择“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我的座右铭。理由:这两句话带给我很大的启发,告诉我学习与为人都要以心静、节俭为本,这样才能有所得,有所成。

【点睛】参考译文:

【甲】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品德。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丧失。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又怎么来得及?

【乙】孙叔敖生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畏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

现代文阅读(完成15—22题共2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共10分)

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②专家推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现在,无能耗的“雪能源”正在北半球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来年夏天,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据报道,日本北海道的美呗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但美呗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2米。一间雪库可积存100吨,足以满足夏天需要。

③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即使攥成雪团,内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的空间,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这些化学成分就会吸附在上面,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可滤除90%以上的甲醛等有害成分。

④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是一种超软水。它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研究表明,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天饮12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从而加速人的衰老,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

⑤目前已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表明,户外4米高的雪堆,盖上30厘米厚的木屑、树叶等,到8月份仍可保持2.5米高度。同样方法,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按照高25米,边长100米规模堆放,可存雪20万立方米,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作贡献。

15.(2分)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

16.(2分)本文说明了雪有哪些功能?

17.(3分)请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语言给第④段中的“超软水"下一个定义,即什么叫“超软水”?

18.(3分)“雪"除了具有文中所说的神奇功能之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很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请选择一个方面举例说明。

【答案】15.雪

16.雪有制冷、空气净化、保健、保温等作用。

17.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的冰状水,就是“超软水”。18.示例:正面:地面积雪对声波的反射率及低,能吸收大量声波,为减少噪音作出贡献。负面:地面积雪过厚会造成雪崩等自然灾害。

【解析】15.本题考查说明对象。

文章第①段内容说明了雪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无须额外的清洁能源。文章第②段内容说明了雪可以作为能源供人们使用。文章第③段内容说明了雪可以用于空气净化。文章第④段内容说明了雪水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文章第⑤段内容说明了雪的储存方式和恒温作用。通篇文章都在介绍雪,故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雪。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概括。

根据文章第②段“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来年夏天,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可知,雪储存起来再通过特殊方式送入各户达到制冷的目的,即雪有制冷作用;

根据文章第③段“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可知,雪有空气净化的作用;

根据文章第④段“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是一种超软水。它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可知,雪是一种超软水,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

根据文章第⑤段“同样方法,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按照高25米,边长100米规模堆放,可存雪20万立方米,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可知,雪可以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即保温作用。

17.本题考查下定义。

分析文章第④段“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是一种超软水。它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可知,作为“超软水”的雪水有三个特点:①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②不含钾、钠等矿物质;③具有很强的渗透力。“超软水"也应该具有这三个特点,即“超软水”的定义: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的冰状水。

18.本题考查拓展延伸。本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现象,举例说出雪对日常生活的正面影响或负面影响。

示例:正面:以低温杀死农作物害虫,保证开春后农作物良好成长。负面:雪面的太阳光反射性很强,容易造成光污染。

(二)阅读《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完成19--22题,共10分。

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①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地长大,也一年年地沉默。

②就这样一路读到了初二,她的班级来了位朱老师。一天,放学后她正整理书包准备回家,朱老师走了进来。

③“小樱!"老师亲切地叫着她的小名,“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吗?”

④“什么忙啊?"她紧张地问道,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惊恐。

⑤“老师想请你帮忙给花浇浇水,老师太忙了,小樱来帮帮老师好吗?”

⑥“好的!好的!"她激动得脸都红了。

⑦朱老师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山茶、丁香、凤仙花……她特别偏爱的,却是一株不认识的植物,它有着清秀挺拔的枝干,长着狭长的叶子。她一直渴望知道,它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⑧终于有一天,当她再次给它浇水时,惊喜地发现,花开了!“好看吧?这是百合。”不知何时,老师已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揽住了她的肩膀。她无言地点了点头。“它的花盆好看吗?"老师接着问。

⑨她下意识地注视着花盆,她从没注意过的花盆,那竟是一只废弃的破脸盆。

⑩“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老师温柔地对她娓娓道来。她仔细端详花,那是一朵纯白的喇叭形的花,优雅地立在枝头,如天鹅般顾盼生姿;而花盆破旧,锈得连边都没有了。那一刻,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使她豁然开朗。

从那以后,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成绩突飞猛进,优秀得令人望尘莫及……

是的,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

(选自《作文升级》)

19.(2分)当老师提出让小樱帮忙时,小樱心里充满莫名的恐惧,是因为___;后来“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意思是___。

20.(2分)用横线画出老师与小樱几次对话中对小樱影响最大的一句话。

21.(3分)“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联系上下文,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2.(3分)读了本篇文章,联系现实,说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19.她很自卑;她不像以前那么自卑

20.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

21.一个人的外表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只要有自信坚持去做,就一定能成功。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为自己外表的不足而自卑,要相信自己内心的自信力量。

22.示例:我们要从人的内心去发现他的美,而不能只停留在外表去判断他的好与坏。

【解析】19.本题考查理解内容。

结合第①段“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地长大,也一年年地沉默"可知,当老师提出让小樱帮忙时,小樱心里充满莫名的恐惧,是因为她很自卑、沉默,以为没人重视她;

结合第⑩段“‘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老师温柔地对她娓娓道来。……那一刻,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使她豁然开朗”可知,后来“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意思是她不像以前那么自卑。

20.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老师与小樱有多次对话,对小樱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是第⑩段“‘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老师温柔地对她娓娓道来。……那一刻,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使她豁然开朗”。

21.本题考查理解语句。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小樱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就变得自卑、沉默。后来,老师与她多次谈话,慢慢鼓励她,“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种子指一个人的内心,不要自卑于外表,内心要自信、坚强,这样人生才会变得精彩。

22.本题考查阅读启示。结合人物小樱的前后变化,围绕“内心美、坚强、自信”等作答即可。

示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人们往往重视的只是外表,而忽略了内心,其实,只有纯洁的心灵才是真正的美。心灵美是一种美德。大哲学家弗郎西斯·培根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显美丽。是的,其实每一种美德都是出自善良的内心,它让人们肃然起敬。无论一个人的形体和容貌是否美,人们都会为他的心灵的闪光点而感到自豪。

三、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

请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不少于5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例文:

照片里的故事

一张照片,记载着一个故事;一张照片,讲述了一段经历;一张照片,勾起了一份回忆;一张照片,饱含了一份情感……望着照片上那个天真帅气的我,我带着笑容陷入了回忆。

这张照片是我七岁那年的六月一日儿童节,妈妈到学校给我照的。它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记得小时候每年六一儿童节我们都要表演节目,就连我这个活泼淘气的男孩子也会经常“被迫"上台表演一些唱歌、跳舞等节目。

那个六一儿童节,演出时间快到了,我央求妈妈给我买一瓶我的最爱——百事可乐,给我排解紧张的心情。那个味道,简直是琼浆玉液,让我至今难以忘怀。要说起百事可乐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的饮料,但你有所不知,从小父母就不让我喝这饮料,说是对小孩子身体不好,至今我也没明白到底对身体哪不好。

三两下喝完饮料我登上了舞台,紧张的心情慢慢缓解。随着音乐声响起,我的手和脚随着旋律动了起来,但是有些跟不上音乐的节奏,动作总是比别的小朋友慢半拍。我的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大脑一片空白。就在那一瞬间,我注意到人群中妈妈和老师的身影,他们双手为我竖起大拇指!顿时一股勇气油然而生,我慢慢的调整动作幅度,似乎和音乐声融合在一起了。而此时,母亲为我拍下了一张“最帅气”的照片。

对了差点就忘了,我们跳的是民族舞蹈,我跳的时候,就像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跑……

生活会为我们写下许许多多回忆,我将他们存放在一张张照片之中,每一张照片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

照片,使我们回到过去,回味那已流失的美好光阴。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照片里的故事"。题目的中心词是“故事”,即之前真实或虚构的事;修饰限制的词是“照片里的",即定格在照片这个特定场景形成时发生的。“照片”记录了过去的一个瞬间:照片上有什么人和物?在什么情景下拍摄的?人物的神情、动作怎么样?每一张照片背后都可能有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作文时可运用细节描写照片背后的真实且有意义的故事写出来。体裁上,较适合写记叙类的文章。写法上,题目适宜运用倒叙和插叙的方法,先简要描述照片的内容,然后追述照片背后的故事。结尾要有所感悟,挖掘出照片对自己思想所起的作用,写出自己的感悟。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抒写自己的情感体验或人生感悟作文。

()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

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1.(4分)(1)(2分)瑰zì(2)(1分)众改为重(3)(1分)大放异彩

2.(2分)A

3.(2分)C

4.(2分)B

5.(2分)C

6.(2分)B

7.(共10分)独怆然而涕下不畏浮云遮望眼化作春泥更护花一览众山小深林人不知马上相逢无纸笔何人不起故园情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山放出一山拦闲敲棋子落灯花

8.(4分)①虎妞BC②小福子上吊自杀了

9.(6分)

(1)(2分)走进一片书海,沾染一身书香。

(2)(2分)示例:我推荐《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讲述了一位虽重病缠身,却仍贴贴入微地照顾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并在临终前还挂念儿女的母亲的故事。歌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地怀念,以及对母亲的愧疚、悔恨之情。

(3)(2分)栏目一:亲情萦怀栏目二:岁月如歌

10.(4分)

⑴(2分)B

⑵(2分)暮春(春天)杨花、子规、明月

11.(4分)致:达到。去:丧失。驰:疾行,指迅速逝去。疾:生病。

12.(2分)D

13.(4分)

(1)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2)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14.(2分)示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用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告诉我们提高修养、培养品德的方法。

【点睛】参考译文:

【甲】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品德。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丧失。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又怎么来得及?

【乙】孙叔敖生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畏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

15.(2分)雪

16.(2分)雪有制冷、空气净化、保健、保温等作用。

17.(3分)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的冰状水,就是“超软水”。

18.(3分)示例:正面:地面积雪对声波的反射率及低,能吸收大量声波,为减少噪音作出贡献。负面:地面积雪过厚会造成雪崩等自然灾害。

19.(2分)她很自卑;她不像以前那么自卑

20.(2分)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

21.(3分)一个人的外表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只要有自信坚持去做,就一定能成功。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为自己外表的不足而自卑,要相信自己内心的自信力量。

22.(3分)示例:我们要从人的内心去发现他的美,而不能只停留在外表去判断他的好与坏。

23.(50分)

【例文】:

照片里的故事

一张照片,记载着一个故事;一张照片,讲述了一段经历;一张照片,勾起了一份回忆;一张照片,饱含了一份情感……望着照片上那个天真帅气的我,我带着笑容陷入了回忆。

这张照片是我七岁那年的六月一日儿童节,妈妈到学校给我照的。它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记得小时候每年六一儿童节我们都要表演节目,就连我这个活泼淘气的男孩子也会经常“被迫"上台表演一些唱歌、跳舞等节目。

那个六一儿童节,演出时间快到了,我央求妈妈给我买一瓶我的最爱——百事可乐,给我排解紧张的心情。那个味道,简直是琼浆玉液,让我至今难以忘怀。要说起百事可乐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的饮料,但你有所不知,从小父母就不让我喝这饮料,说是对小孩子身体不好,至今我也没明白到底对身体哪不好。

三两下喝完饮料我登上了舞台,紧张的心情慢慢缓解。随着音乐声响起,我的手和脚随着旋律动了起来,但是有些跟不上音乐的节奏,动作总是比别的小朋友慢半拍。我的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大脑一片空白。就在那一瞬间,我注意到人群中妈妈和老师的身影,他们双手为我竖起大拇指!顿时一股勇气油然而生,我慢慢的调整动作幅度,似乎和音乐声融合在一起了。而此时,母亲为我拍下了一张“最帅气”的照片。

对了差点就忘了,我们跳的是民族舞蹈,我跳的时候,就像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跑……

生活会为我们写下许许多多回忆,我将他们存放在一张张照片之中,每一张照片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

照片,使我们回到过去,回味那已流失的美好光阴。

()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

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1.(4分)根据题目写出或选择相应的汉字或拼音。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ɡuī()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________(大放异彩大显神威)。隶书庄众典雅,蚕头燕尾,厚重拙朴;草书恣()意奔放,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楷书简爽端庄,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1)(2分)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ɡuī()宝恣()

(2)(1分)找出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3)(1分)根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朗润勋章混为一谈美不胜收

B.瘫痪绝别怪诞不经花团锦族

C.气概篷勃大相径庭翻来复去

D.阴蔽岐斜神采奕奕人声顶沸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A.他初见杭州西湖,就赞叹其美不胜收,似人间仙境。

B.土坡上面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和臭椿树苗。

C.他机灵的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好主意。

D.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不仅在国际上产生强烈的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的共鸣。

B.一家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人有“手机依赖症"。

C.“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5.(2分)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我抬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星。

②这些眼睛每一次闪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③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片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

④我常常出神地凝视那些美丽的星星。

A.②③①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

6.(2分)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B.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一般来说,按阳历算在每年四月五日前后。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

C.《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被称为“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红烛》等。

D.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孤"“寡”“卿"都是古代帝王的自称。

7.(共10分)古诗文填空。

(1)念天地之悠悠,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4)会当凌绝顶,___。(杜甫《望岳》)

(5)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6)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7)此夜曲中闻折柳,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9)政入万山围子里,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0)有约不来过夜半,___。(赵师秀《约客》)

8.名著阅读。(共4分)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①“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么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②人间的真话本来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片话:祥子也明白了她的意思,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他并不想马上就续娶,他顾不得想任何的事。可是她既然愿意,而且是因为生活的压迫不能不马上提出来,他似乎没有法子拒绝。

(1)上述语段(①中的“她”是(人名)_____________,小说刻画了她(A勤劳俭朴B好逸恶劳C粗俗刁泼D温婉端庄)的性格特点(选两项);

(2)语段②中的“她"是(人名),小说中她最终的结局是___。

9.综合性学习。(6分)

文学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伴随我们成长。为此,七年级(3)班开展“走进文学部落”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2分)班级要布置一个文学角,准备设计一块文学展示墙,请你为展示墙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2分)现征集名家作品进行展示,请你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并阐述推荐理由。

示例:我推荐杨绛的《我们仨》,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在老人深切追思中我们感受到了生者的坚强。

①《荷叶母亲》②《再塑生命的人》③《秋天的怀念》

我推荐_____________,理由:

(3)(2分)以下是第一、二小组推选出的作品,作为文学小组负责人,请你根据文章题目的共同特点为展示墙拟写两个四字建军的栏目名称以便分类展示作品。

第一组:《外婆的手》《家的味道》《送给母亲的纸船》《兄弟》

第二组:《岁月留痕》《刹那芳华》《牵着光阴的手》《记忆,在时光深处永恒》

栏目一:

栏目二:

二、阅读理解(完成10--22题,共36分)

古诗文阅读(完成第10--14题,共16分)

(一)古诗鉴赏(共4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⑴(2分)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左迁"是贬官的意思,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叫“左迁”。

D.诗中将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己,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⑵(2分)王昌龄左迁龙标是在什么季节?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二)古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1--14题,共12分。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浅子书》)

【乙】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悉。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襪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襪(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11.(4分)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②意与日去()

③年与时驰()④孙叔敖疾()

12.(2分)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13.(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4.(2分)《诫子书》跨越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如果让你从文中选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请说出你的理由。

现代文阅读(完成15—22题共2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