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延项目工程管理部管理制度样本_第1页
绥延项目工程管理部管理制度样本_第2页
绥延项目工程管理部管理制度样本_第3页
绥延项目工程管理部管理制度样本_第4页
绥延项目工程管理部管理制度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省XX高速公路工程土建XX标工程管理部管理制度XXX集团有限公司XXX高速公路工程土建XX经理部目录TOC\o"1-3"\h\u235091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 1316871.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1228941.1.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 1173911.1.2编制内容 215971.1.3施工组织设计修改 550601.2施工组织设计审批 6195301.2.1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流程: 687851.2.2报审施工组织设计材料 6204501.2.3技术难度 6278881.3施工组织设计发放和实行 7180392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制度 85122.1专项施工方案审批 8103642.1.1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8218752.2专项施工方案审批流程 11108142.3专项方案管理 1186993施工图审核管理制度 15319593.1普通规定 15309023.2审核程序 16101663.3审核内容 1769273.3.1总体审核 17182753.3.2专业审核 18227794.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2090654.1技术交底过程管理 20157944.2技术交底方式和记录 21236914.3技术交底工作规定 22265154.4技术交底格式 23157955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2530365.1技术资料形成和管理 25197675.1.1技术资料签字 25279855.2工程记录 25269875.2.1技术工作台账和目录 2513045.3技术资料范畴 26211425.4技术资料管理规定 26223365.5文献管理 27219575.6技术资料保管、使用规定 27309386工程变更设计管理制度 29100106.1普通规定 29152496.2设计变更分类 30121516.3设计变更重点 30212676.3.1路基土石方工程 30288686.3.2桥涵工程 31109676.3.3路面工程 31320276.3.4其她工程 3258916.4设计变更手续办理 3283536.5变更资料管理与征收创效管理办法 3285677隐蔽工程检查及旁站制度 3368698成品保护实行制度 35318228.1普通规定 35275418.2详细细则 36116098.2.1混凝土成品保护 3764538.2.2专业工程成品保护 37251718.3管理办法 37164719工程日记填写制度 39714010大临设施(非标)检查、管理验收制度 4186310.1检查、验收

41351310.2

保养及维修制度 432425311施工现场带班制度 441745011.1目 442058511.2合用范畴 442567411.3术语、定义 442975411.4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领导小组 441673511.5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职责权限 45102811.6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 45691711.7有关规定 462499711.8考核规定 461268811.9附则 471699112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50267013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52364313.1测量复核职责 521960113.2工作内容 522336813.3测量质量控制 54746513.4测量仪器管理 562762414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582642415调度管理制度 62424515.1总则 62327115.2调度职责 62429015.3工作内容及规定 621402416工程竣工文献编制制度 65710616.1普通规定 652480016.2竣工文献管理 66251816.3竣工文献内容 662680016.4编写与绘制 671404316.5质量规定 682569817节能减排制度 701924017.1目 702520617.2参照文献 701142017.3职责分工 70132017.4管理规定 712482117.5附件:节能减排目的 761585418工程管理人员考核制度 791327218.1总则 792094318.2工程管理人员职责 791797918.3工程管理人员考核 802193518.4工程管理人员奖罚 80667918.5附则 82250119项目收尾管理制度 84114819.1总则 843015119.2组织机构及职责 8438719.3管理程序 852960219.4管理内容 8519019.5结束确认 88119819.6项目撤销 891382919.7工程保修管理 901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引和组织施工全面技术经济文献,是项目部工程项目管理根据,是指引现场施工法规。为做好施组编制和管理工作,使施组可以有效指引现场科学合理组织施工,特制定本细则。1.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1.1.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1.项目经理是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第一负责人,负责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在施工调查、设计文献审核后及时编制施组,要依照项目状况分别编制总体实行性施组和重点单位工程(专项)施组。2.编制完毕施工组织设计应做到格式规范,内容完整,重点突出,方案可行,办法详细、针对性强,具备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数据精确无误,文字简要扼要,逻辑性强,图表清晰。3.实行性施工组织设计核心是施工布置、施工办法、施工顺序、工期安排、核心工序工艺设计以及重点辅助施工设施设计,要做到重点突出,简洁实用。4.对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工程项目,要进行专门性研究,必要时组织专项会议,邀请有经验专业人员参加,集中群众智慧,制定切实可行方案。5.在各种重要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要进行充分方案比选,保证施工方案先进性、经济合理性。要特别注重构造计算、工序能力计算、暂时工程设计等。文字、图纸、计算书必要签字齐全。6.在编制前项目经理组织召开由项目总工程师、各职能部门参加施组研讨会,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充分发挥本项目技术、管理要素,提高编制质量。7.“实行性施工组织设计”应在工程中标后、“施工调查”结束之日起30日内编制成稿报批;如建设单位另有详细规定,应满足建设单位时间规定。“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重难点分某些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应在项目实行前30日内编制成稿报批;如建设单位另有详细规定,应满足建设单位时间规定。1.1.2编制内容根据《XXXX集团第XX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技术管理办法》。规范原则,统一格式。详细内容要涉及附表、附图等要素。施工组织设计内容重要涉及如下内容:1.编制根据、编制范畴及设计概况;(1)编制根据,重要涉及①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部规章制度;②国家对本项目批复文献;③本项目采用原则、规范、规程等;④有关部与地方政府关于合同、纪要等;⑤有关部对本项目批复文献;⑥勘察设计合同以及合同有效构成文献;⑦科学研究及实验成果⑧当前行业建设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施工装备水平;⑨施工组织调查报告;⑩建设单位编制指引性施工组织设计、招标文献以及本单位投标文献等。(2)编制范畴,重要涉及:①本标段正线起止地点、里程、长度等。(3)设计概况,重要涉及:①项目建议书批复状况;②勘察设计及各阶段批复状况;③批复建设规模,工期。2.工程概况简要简介项目工程状况,重要技术原则,着重简介与施工组织关于工程特点、控制工程机重难点工程,重要涉及:(1)线路概况;(2)重要技术原则;(3)重要工程项目和数量、工程特点、控制和重难点工程分析和对策等。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性简要简介项目施工条件,区域地理和社会环境因素等,重要涉及(1)自然特性(2)交通运送状况;(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运用状况等;(4)本地建筑材料分布状况;(5)其她关于状况(含地方卫生防疫,地区性疾病、民风民俗等)。4.总体施工组织安排(1)施工总体目的;(2)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队伍布置和任务划分;(3)开竣工日期及总工期;(4)总体施工顺序及重要阶段工期安排;(5)施工准备、征地拆迁和建设协调方案;(6)重要进度指标及分项工程施工进度筹划;(7)工程接口及配合、核心线路及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总体施工组织形象进度图、施工进度筹划横道图、网络图等图表5.暂时工程和过渡工程涉及大型暂时工程和过渡工程及驻地与营房等小型暂时设施设立详细方案、原则、规模、能力、重要工程数量和重要设备数量,并附施工总平面布置等。6.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涉及高风险工程)施工方案涉及工程概况,施工办法,施工装备,施工顺序和作业空间规划,劳动及作业组织方式,核心工序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施工难点和应注意问题等。7.施工方案涉及拟定施工方案、选取施工装备、制定施工顺序和作业组织方式。各专业工程按施工顺序分别制定施工方案和技术办法,并突出质量控制,检测办法和手段,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8.资源配备涉及重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分年度重要材料设备筹划、核心施工装备数量及进场筹划、劳动力筹划、资金使用筹划等。9.管理办法涉及原则化管理、质量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办法、工期控制办法、投资控制办法、环保办法、水土保持办法、文物保护办法、文明施工办法,节约用地办法,冬季施工办法、夏季施工办法、雨季施工办法、路基桥梁沉降控制办法及观测办法、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信息化管理等。10.节能减排办法按照“四节一环保”办法进行编制。11.引用设计文献与施工规范,涉及本段使用设计文献及引用现行有效工程建设原则规范。12.进一步研究解决问题及建议。13.施工组织图表:涉及附表、附图、附件。1.1.3施工组织设计修改1.施工组织设计应实行动态管理,实行中因工程条件或其他有关因素发生重大变化,要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完善,施组修改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2.遇有下列状况,应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目的值发生变化;施工设计图纸发生重大变更;现场施工环境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施工队伍、机械设备等方面发生重大调节;项目部总工程师以为其他需要修改状况。3.按照谁编制谁修改原则,施组由原编制项目部负责修改,其她单位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修改。4.施工组织设计主体施工方案发生重大变化,或上级施组管理部门规定换版时必要进行换版;其她状况需要修改时,以修改页形式附于原施组后,修改页中要注明原施组中作废内容。5.施工组织设计修改后,应报公司工程管理部审批后方可组织实行。修订后应重新对项目关于人员进行技术交底。1.2施工组织设计审批1.2.1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流程: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后应上报公司工程管理部,由工程管理部负责组织公司各部室进行评审。2.评审合格后由公司工管部部长签认,并负责组织各部室进行签认。3.经各部门签认后委管项目施组由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报公司工管部审批。1.2.2报审施工组织设计材料涉及:施工组织设计(在扉页与目录之间装订:拟定重要施工方案研讨会纪要、本单位评审纪要和依照评审纪要进行修改状况阐明)、核心施工图纸(可为电子版)、施工技术调查报告(必要时,应有现场重点工程位置图片和声像资料)等资料。附件:各种重要施工方案比选资料,机械设备、劳动力等资源配备数量计算资料,构造计算、工序能力计算、暂时工程设计等资料。1.2.3技术难度如工程项目具备一定技术含量和施工难度,若需要公司组织专家评审时,可按审批制度报请公司工程管理部组织评审,以便顺利组织施工。1.3施工组织设计发放和实行(一)施组通过审批后,按照合同规定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规定,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和部门。并将施组报公司工程管理部备案。(二)标段“实行性施工组织设计”发至项目部领导及其有关生产部门、作业队负责人;“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重难点分某些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发至项目部领导及有关生产部门、现场施工作业队负责人、技术主管、安全质量管理人员等。(三)施工组织设计实行前应由项目经理牵头,向项目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交底。施组交底应留存完整书面交底记录。(四)项目现场必要按照施组安排组织施工,不得无端随意更改,施组实行动态管理。项目工程管理部技术人员应定期检查施工组织设计执行状况,对不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现象应及时制止。2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制度专项施工方案是实行性施工组织设计必要补充和延伸,是保证明行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特殊、重点和难点施工项目得到有效控制重要办法。为进一步加强专项施工方案管理,使其更加规范化、原则化,更具备指引性和可操作性,有效指引施工现场科学合理组织施工,特制定本细则。2.1专项施工方案审批2.1.1专项施工方案编制2.1.1.1编制规定(1)项目专项施工方案由项目部总工负责组织编制。(2)编制完毕专项方案应做到格式规范,内容完整,重点突出,方案可行,办法详细、针对性强,具备可操作性,数据精确无误,文字简要扼要,逻辑性强,图表清晰。(3)涉及到河道、铁路等专项方案,要通过关于部门审查,并办理施工允许。2.1.1.2编制内容:(1)编制根据★①设计文献,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原则及安全规程,施工组织设计。②施工合同和投标文献。③成熟“工法”和有关工程技术总结。④施工调查报告。⑤本单位管理水平、队伍素质、专业化限度和施工能力。⑥编制原则:安全、可靠、先进、经济、合用,满足合同工期和阶段性工期目的规定,并留有余地。(2)工程概况★重要阐明工程总体概况,涉及:工程范畴、工程规模、所在位置、自然条件、重要技术原则、工程地质和水文状况;项目特点、难点、重点分析,安全风险及危险源分析;投标、合同承诺相应条款及业主特殊规定,必要时应配图阐明。(3)施工安排★阐明施工方案总体思路,选取技术方案理由。重要可参照如下内容:①拟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行重要人员;②选取施工机械;③拟定施工办法;④拟定施工工艺流程;⑤核心施工构造设计;⑥拟定物资采购,建筑材料、预制加工品、施工机具、生产工艺设备等需用量、供应商;⑦拟定安全施工办法,涉及自然灾害、防火防爆、劳动保护、特殊工程安全、环保等办法。(4)施工办法★依照工艺流程顺序,提出各环节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对易发生质量通病项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应作重点阐明,并绘制详细施工图加以阐明。对具备安全隐患工序,应进行详细计算并绘制详细施工图加以阐明。(5)进度安排与控制工期安排:依照工艺流程顺序,编制详细进度,以横道图或网络图表达。保证办法重要涉及组织办法、技术办法、经济办法及合同办法等。办法内容应简要并具针对性,普通不重复论述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内容。(6)质量原则与控制①质量原则。对主控项目和普通项目分别规定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办法、检查数量、检查频次、检查验收办法和合格原则等。②保证办法。重要涉及对人员控制、材料设备控制、施工设备控制、施工办法控制、技术资料控制等,办法内容应简要并具针对性,普通不重复论述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内容,阐述针对风险采用施工办法和办法,结论与否达到保证安全。(7)安全文明施工和环保针对项目特点、施工现场环境、施工办法、劳动组织、作业使用机械、动力设备、变配电设施、架设工具以及各项安全防护设施等制定保证安全施工、保护环境,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从方案执行角度采用防止办法,办法内容应简要并具针对性,普通不重复论述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内容。(8)必要设计计算、安全验算★对达到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分某些项工程施工方案,必要附具详细计算过程以及安全验算成果。详细简介计算根据、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附列参照书目,计算、复核签认齐全。(9)施工图表★①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②重要工程数量表、重要机械设备配备表、重要物质材料数量表③重要工序施工方案示意图④大型暂时设施设计图注:带“★”条目必要包括,其她条目依照实际状况简要编制,条目顺序可以灵活调节。注:带“★”条目必要包括,其她条目依照实际状况简要编制,条目顺序可以灵活调节。2.2专项施工方案审批流程1.施工方案审核:项目部负责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报公司有关部门审核。2.专项施工方案审定经各部门签认后专项施工方案报公司工程管理部审定。3.专项施工方案审批经工程管理部审定专项施工方案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2.3专项方案管理(一)专项施工方案评审完毕后,项目部建立管理台账并按规定存档。(二)项目部必要严格按照批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调节专项方案。专项方案实行前,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编制人员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逐级进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交底,并应与工程项目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相结合。(三)项目部总工程师应当不定期巡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行状况。项目部技术安全终端监督负责人负责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行状况进行现场监督、监测。(四)专项施工方案一经批准,即应严格遵循执行,任何单位或个人未获得审批部门批准不得变更修改。实行过程中如因环境条件、重大设计变更或业主、监理单位另有规定期,应重新编制或优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按规定审批流程重新评审,作废原方案应收回。方案调节后,应由原交底人对技术交底、安全交底进行修改或补充,并重新交底实行。(五)关于详细规定应按照《XXX公司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XXX公司程〔〕271号)和《XXX公司第XX工程有限公司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规定办理。附件1危险性较大分某些项工程一、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二、土方开挖工程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基坑(槽)土方开挖工程。三、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涉及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负荷10KN∕㎡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及以上;高度不不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物联系构件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构造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四、起重吊装及钢构造安装工程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办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起重吊装工程。2.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工程。3.起重机械设备自身安装、拆卸。五、脚手架工程1.搭设高度24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2.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高脚手架工程。3.悬挑式脚手架工程。4.吊篮式脚手架工程。5.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工程。6.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工程。六、拆除、爆破工程1.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工程。2.采用爆破拆除工程。七、高空、水上、潜水作业八、高墩、大跨、深水和构造复杂桥梁工程九、隧道工程十、铺轨、架梁工程十一、既有线工程十二、其他1.建筑幕墙安装工程。2.钢构造、网架和索膜构造安装工程。3.人工挖扩孔桩工程。4.地下暗挖、顶管及水下作业工程。5.预应力工程。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有关技术原则危险性较大分某些项工程。7.其她危险性较大工程。3施工图审核管理制度设计文献涉及线路平面图、线路纵断面图、线路诸表、无砟轨道设计图、设计阐明、变更设计和其他有关专业设计图。设计文献审核涉及现场核对和图纸核对。领略设计意图、明确设计原则,核对施工图纸互相间一致性、系统性及其与现场实际相符性,并核对施工图纸能否满足工程施工需要,重点对设计文献中拆迁工程、工程设计方案、工程办法、大型暂时工程等进行现场核对、为编制实行性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与设计变更等提供根据。3.1普通规定(一)审核工作应在开工前系统、全面地进行。施工过程中应依照实际状况对有关文献及时进行补充审核。(二)审核工作应与施工技术调查、施工复测相结合,通过对书面文献全面阅读与现场核对,把握其精确性、完整性、可实行性。(三)审核目:熟悉设计文献、理解设计意图、发现纠正设计文献中疏漏与错误,为实行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优化施工方案与设计变更提供根据。(四)审核办法:分工负责,互相协作。先总体后公司部,先原则后细节,先分专业后沟通衔接。(五)审核重点:重点工程与项目总体平、纵断面相对关系,构造物、特殊路基技术安全规定及其设计图纸与施工方案对的性;工程数量;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可行性;大临工程设计等。已审核记录编号(六)设计文献“已审核”章由各项目部依照需要刻制,并由专人统一管理与使用,其他人员不得使用。详细格式如右,“已审核”为宋体小初红字,“记录编号”为宋体小四红字,详细审核记录编号用手写黑字。印章尺寸5cm×3cm,其中上部5cm×2cm,下部2cm×1cm+3cm×1cm。3.2审核程序审核工作由现场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行。收到设计文献与图纸后,由项目总工程师制定审核筹划,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并明确审核目、办法、内容与重点、审核任务分工。现场项目工程部,负责设计文献与图纸详细审核工作。详细审核程序如下:(一)技术人员按照任务分工,分专业、分单位工程对设计文献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二)项目总工程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会审,审核中发现问题,由专业技术人员填写“设计文献审核登记表”并签字确认,项目总工程师进行复核,复核后在“设计文献审核登记表”中填写复核记录并签字确认。(三)审核没有问题,在设计文献上加盖“已审核”章,由项目总工程师在“设计文献审核登记表”上签字承认后,将设计文献交付使用。(四)审核中发现问题,在“设计文献审核登记表”中对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提出变更建议。项目部要在设计文献上注明存在问题状况,并组织向技术人员进行交底。(五)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将汇总问题及意见统一报至监理、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予以确认,并积极联系以尽快获得解决回答意见。在问题未获得明确回答前,有关设计文献不得交付使用。(六)需要设计变更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报至建设、设计与监理单位。设计变更后,对原文献加盖“作废”章,设计变更后文献,仍需按本制度再进行审核。(七)经建设、设计单位确认修正意见,应当在原设计文献上用红笔修改,加盖“订正”章以作标记。如有新文献代替,应当在新文献上加盖“有效”章,原文献予以作废,并及时回收,统一解决。对新发“有效”设计文献应及时进行设计变更交底。(八)设计文献未经审核无误并签字确认,不得使用。3.3审核内容3.3.1总体审核1.设计文献互相间一致性、系统性、与否存在差、错、漏、碰。重点是各专业接口互相衔接。2.线路总体、路基、桥梁工程等平面及纵断面参数计算与否对的。里程、曲线半径、曲线长度、夹直线长度、长短链和建筑物之间关系;平面图数据与交桩资料、专业图核对,结合纵、横断面及专业图、查看有无改进设计条件。设计标高与既有建筑物之间关系,设计标高与水位标高关系,建筑物纵向尺寸与其相相应平面图相应关系。3.地界、拆迁图:设计地界与平、纵、横断面对照,注意桥涵出入口、基本扩大开挖及附属建筑增扩某些;改移道路及河道与实地对照;拆迁工程范畴和数量变化。4.设计图规定施工办法、工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与否是成熟技术,与否需要进行攻关实验或中间扩大实验;施工办法与否恰当;与否与公司技术能力相适应。5.给排水设计图:总图、管道平面图、构造大样图互相符合性;平面布置、坐标、标高、数量核对;与设备关系对照。3.3.2专业审核1.路基工程(1)设计方案和工程办法合理性、可行性、与否有助于现场实行。(2)设计方案和工程办法与否与现场环境相协调。(3)大型暂时设施和过渡工程设立位置、规模和数量与否合理、能否满足工程施工需要。(4)取、弃土场设立与否合理、能否满足工程施工需要。设计土石方调配:土石比例,取、弃土场位置和运距、运送条件和实际对照(有无变化),对环境影响。2.桥梁工程(1)桥涵位置地形、地貌、水文和地质资料。(2)桥梁构造、孔跨、跨度和设计位置与既有铁路、公路及建筑物等位置关系。(3)桥涵平立面位置、设计高程和重要构造尺寸协调状况。(4)设计方案和技术办法可行性。(5)设计重要工程数量、材料、设备品种、规格精确性。(6)设计征用土地限界及既有建筑物拆迁补偿数量精确性.(7)设计排水系统及导流设备位置合理性。四、审核文献解决(一)所有设计文献与图纸经审核确认有效可以使用,都应当加盖“有效”章并及时交付使用。(二)设计文献审核记录及审核问题上报解决记录应妥善保管,建立设计文献审核记录台帐。(三)作废文献及图纸应当统一保存管理,建立作废文献及图纸目录清单。4.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技术交底是工程建设重要程序,是工程建设技术管理重要内容。各项目部要提高对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结识,按照原则化管理规定,完善技术交底程序、规范交底内容,切实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为建设精品工程、安全工程奠定基本。4.1技术交底过程管理施工技术交底是项目总工程师及技术人员根据设计文献和设计技术交底纪要,将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技术原则、测量资料、材料设备及工装配备、安全办法及施工注意事项等向参加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传达过程。施工技术交底应分级、分阶段进行。(一)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对项目部各部室及技术人员按工程总体和专业工程进行技术交底。重要内容涉及:工程概况、图纸、实行性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施工顺序及重要节点进度筹划安排;施工现场调查状况、施工场地布公司、大临设施及过渡工程方案;重要施工技术方案、工艺办法,采用新技术、新构造、新材料和新施工办法;工程重难点、重要危险源;重要工程材料设备、重要施工装备、劳动力安排及资金需求筹划;工程技术和质量原则,重大技术安全环保办法;设计变更内容、施工中应注意问题等。(二)作业队技术负责人向班组长及全体作业人员技术交底,重要内容涉及:作业原则、施工规范及验收原则,工程质量规定;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先后顺序;施工工艺细则、操作要点及质量原则;质量问题防止及注意事项;施工技术办法和安全技术交底;浮现紧急状况下应急救援办法、紧急逃生办法等。(三)各分部、分项工程、核心工序、专项方案实行前,项目部工程管理部负责人必要会同技术人员向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并对交底后实行状况进行检查验收。(四)项目部技术人员负责桥、隧、涵等构造物测量放样技术交底,;交底资料经项目工程管理部负责人复核、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测量队在技术交底后进行施工放样。(五)项目工管部对技术人员交底状况进行自查;审核作业队技术交底台账并定期抽查某些技术交底,核算技术交底筹划执行状况,监督技术交底制度贯彻实行。4.2技术交底方式和记录(一)项目部应在项目准备阶段制定项目技术交底筹划,依照以往工程经验列出本项目需要进行重点技术交底工作清单,界定各级技术人员交底权限,依照工程进展适时安排技术交底工作。设计变更批复后应及时进行变更内容技术交底(二)技术交底方式有会议交底、书面交底和口头交底。会议交底应有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和书面交底资料留存。分某些项工程技术交底都必要进行书面交底,交底后应有签字留底,并登记台账。台账内容重要为:交底日期、工程部位、内容摘要、交底人、接受人。台账宜按照单位工程进行分列,项目部施工技术管理部门应留存项目所有技术交底台账。口头交底只容许作为现场书面交底补充和强调,在应急状况下对非核心工序可先在现场进行口头交底,随后应在当天补上书面交底,将交底状况在工程日记中记载清晰,并获得接受方签字确认。4.3技术交底工作规定(一)施工技术交底前,要作充分准备(熟悉设计图纸、关于规范规程及技术安全原则),拟定交底提纲,向接受交底人员分发书面资料,仔细核对交底内容范畴,所有技术交底须执行技术复核制。(二)技术交底内容要通过复核,并签认完整。技术交底是具备较高技术含量工作,技术人员应仔细阅读设计图纸及规范、规程,不得将设计文献、原则图不加标注、审核、分解而简朴地复印下发。应对原图和资料分解,重新组合并附加解释,对也许疏忽细节要特别阐明,提出工艺原则、质量原则和克服通病办法。(三)交底内容必要全面、清晰,特别是要结合伙业环境、地质状况、季节变化提出明确规定;结合伙业环境明确工序强制原则、普通原则、作业安全注意事项等。(四)特殊施工过程、核心工序和采用“四新”技术作业要编制作业指引书进行交底。(五)对作业层交底须做到分工序(或分项工程)、分工种、分季节、分作业时段,交底到作业班组及所有作业人员。(六)技术交底下发后应跟踪贯彻,并按技术交底检查、监督、指引施工,重点交底要进行实行效果记录和分析,要不断提高交底水平和交底质量。4.4技术交底格式技术交底书交底单位名称:第页共页编号:工程名称设计文献图号施工部位交底日期技术交底内容:1.技术交底范畴;2.设计状况;3.开始施工条件及施工准备工作;4.施工工艺;5.质量原则;6.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技术办法;7.成品保护办法;8.其她应注意问题。附件及附图:1.作业指引书;2.平面布置图;3.构造尺寸图;4.桩位图;5.施工程序图;等等。交底人:复核人:接受人:5技术档案管理制度5.1技术资料形成和管理5.1.1技术资料签字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原始记录等各种技术资料均应进行编号,编制或制表、计算人,复核或审核人,批准人要签字齐全并标注签字日期。技术检查记录中被检查人和检查人要签字齐全并标注签字日期。5.2工程记录按单位工程建立工程日记,专人负责逐日记录(采用黑色签字笔),笔迹应正规不潦草、不乱涂,每页要有记录人及复核人签字。工程日记记录内容应由项目总工程师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明确界定。测量记录要有专用记录本并用铅笔记录,记录项目应正规完善(名称、日期、天气、地点、人员、仪器编号等),每次记录应签字齐全;采用非手工记录,测量后要将关于数据打印输出,留存备查。需要编入工程竣工文献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均应符合与建设单位订立合同条款及国家、行业有关文献规定。各类表格应填写完善、文字清晰、签章齐全。各种会勘纪要、设计变更记录要有专人负责收集、保管完善。5.2.1技术工作台账和目录项目工程管理部应依照各自职责建立健全有关技术作台账和目录,重要有:工程数量台账、设计变更台账、收方计量台账、验工计价台账、计量设备台账、技术会议纪要台账、技术交底台账、设计文献审核台账、隐蔽工序检查台账、特殊过程控制记录台账、检测实验台账、设计文献及原则图目录、技术原则规范目录、技术文献收发台账等。5.3技术资料范畴(一)合同文献及招、投标书。(二)施工设计文献(含设计变更文献),施工技术会议纪要、合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上级单位关于技术文献及内业资料关于规定。(三)国家、行业及地方颁布工程建设原则、规范、细则、规定、原则图、设计图纸、技术手册、科技情报资料。(四)施工调查资料。(五)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专项技术办法、工艺设施设计、作业指引书、工法、科研成果,施工操作技术细则及规定。(六)开(复)工报告,技术交底,特殊工序检查资料,材料及外购成品、半成品合格证,实验检测资料,各种施工过程控制记录、施工测量资料、工程日记,资料管理目录、台账,项目工程技术总结,竣工文献,工序验收及竣工交验资料。(七)其他技术资料(含文字、图纸、照片、录音、录像及电子版资料存储器)。5.4技术资料管理规定(一)项目部施工技术部门应依照工程特点、工期规定等设专职或兼职文献资料管理人员。(二)对技术文献有效性要进行标记。标记根据是建设、设计单位书面告知、设计文献审核成果、上级单位文献、书面告知及国家颁布各项规范等。需保存作为参照无效技术文献应有作废标记,并注明作废日期和根据。5.5文献管理原则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规范、原则和各类施工技术书籍管理(一)施工现场合使用各种原则设计图纸、工程建设原则、规范由项目经理部统一组织购买、管理使用。(二)项目部接到公司施工技术管理部门通报后,应按公司《体系文献汇编》关于规定,及时清理本单位所管理使用有关资料。(三)项目部应定期检查所属各作业队工程建设原则、规范使用状况。同步定期将本项目所使用工程建设原则、规范目录上报公司工程管理部核查。5.6技术资料保管、使用规定(一)资料管理人员应熟悉和掌握本项目技术资料状况,各类技术资料均应按专业分类立卷,并编制卷内目录,补充资料要与原设计配套,设计变更要在原图上注明。技术资料收发、借阅、使用应履行签字手续,要有专人管理。(二)项目部及作业队应针对拥有技术资料建立如下目录(数量较大时应建立分级目录):1.项目技术资料总目录;2.项目技术台账目录;3.建设单位及监理方技术文献目录;4.设计文献目录;5.规范、原则及原则图目录;6.施组、方案、专项办法目录;7.公司、子分公司技术管理文献目录;8.项目部技术管理文献目录;9.工程日记本目录;10.测量记录本目录;11.竣工文献需要技术资料目录;12.其她各类技术资料目录。(三)工程竣工移送后,应按科技档案管理规定,清理设计文献及各项资料,分别按留用、归档、上交、销毁等方式予以解决。1.按照国家、行业及公司有关规定,凡对施工技术有指引意义文献资料整顿成册,交公司档案部门归档。供此后工程查阅。2.未作废原则图交回公司技术资料室供此后工程使用。3.已标记作废使用磨损严重设计文献和原则图以及其他剩余无保存价值、不归档设计文献,登记造册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可就地销毁,并做好销毁记录,参加人员签字齐全。(四)停缓建工程设计文献和施工记录由项目部整顿立卷,交公司装箱保存或按照与建设单位订立合同文献及公司规定办理。6工程变更设计管理制度设计变更是指施工图经审核修改批准后至工程正式验收前变更施工图活动,对提高设计质量和工程质量、调节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本单位和社会效益及改进工程使用条件能起到巨大作用,是工程技术工作重要内容之一。6.1普通规定(一)项目应高度注重设计变更工作。设计变更必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要本着优化设计,减少成本、增长效益和保证工程质量、构造安全、施工进度原则进行。设计变更由王世学进行整顿。(二)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化设计文献。自设计单位交出施工图至工程竣工验收交接期间需要变更原设计必要按规定程序进行,未经批准设计变更不得据以施工。(三)项目部为变更索赔责任主体,应把调差索赔作为实现经济效益目的重要手段。项目部必要全面掌握政策、法规,全面研究合同条款、投招标文献,确立调差索赔目的,建立调差索赔目的台帐。施工过程中,依照工程进展不断寻找和发现索赔机会,全面收集调差索赔证据和理由,编制调差索赔文献,加强与设计、监理、建设单位有效沟通,向建设单位和关于单位提出调差索赔祈求和报告。参建工程队负责详细工作,完毕资料收集、整顿工作。(四)设计变更技术资料由项目部准备。其重要内容有:拟设计变更项目情势变化资料;初步设计变更方案设想和关于检算资料;工程量增减及预算;按合同或建设单位规定填报关于设计变更报表。6.2设计变更分类在施工单位审核图纸完毕后,由于设计等因素,设计失误浮现无法进行施工状况,施工单位向设计单位提交图纸审查意见,设计单位审核无误后,由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所提交审查意见进行回答,符合条件设计单位将图纸进行变更解决。由于某些因素,图纸与现场实际状况严重不符,现场无法施工时,由施工单位向设计单位提交报告,设计单位核算无误后,出设计变更图纸。由于施工因素,导致后续无法施工时,施工单位向设计单位提交报告,设计单位核算后,进行变更解决。6.3设计变更重点6.3.1路基土石方工程1.原地面地形地貌,特别是标高、断面(变坡点及桩号加以区别)、地表植被、构筑物、水塘、淤泥等与设计文献数量差;2.地基解决和加固方案变化;3.原地面回填和沉降数量;4.土石成分变化;5.土石方调配方案,特别是运距变化;6.取、弃土点变化和相应防护,施工便道、征地拆迁费用等;7.环保;8.边沟、天沟开挖及数量;9.路基填筑材料及取、弃土石成分区别。如掺石灰等。6.3.2桥涵工程1.原地面地形地貌,特别是标高、断面、地表植被、构筑物、水塘、淤泥等与设计文献数量差;2.地基解决和加固方案变化,基底换填数量和用量;3.基本开挖土石成分变化,有水开挖与无水开挖变化,暂时挡护工程方案等;4.桩基钻孔地质岩层与设计地质资料区别;5.承台顶面覆土暨承台埋设提高基底标高;6.桩径与墩台身尺寸统一等;7.小跨度、非高墩,具备支架现浇条件悬浇持续梁改为支架现浇,同步从工期角度建议加大悬浇节段长度,减少节段数量(在挂蓝加工前、梁体施工前)8.涵洞位置、角度与相接涵、道路等顺接;9.为避开迁改难度较大管线、构造物,达到工期可控,调节简支梁跨度。6.3.3路面工程1.路床与桥面标高与平整度验收状况;2.底基层、基层强度和原则变化;3.混合料生产能力提高;4.摊铺方式或混合料掺量变化。6.3.4其她工程1.防护工程基本开挖;2.防护工程方案变化;3.工程施工所在地地方与村民规定增长工程,地方摊派;4.暂时工程及半永久性工程及配套设施、过渡方案等。6.4设计变更手续办理工程设计变更按照国家、行业、地方关于部门及与建设单位所订立合同规定及规定办理。6.5变更资料管理与征收创效管理办法按照“事前有策划、过程有跟踪、效益最大化”原则开展工作。按照投标阶段、出图阶段、施工阶段、收尾阶段不同工作内容开展策划和实行。变更索赔收入实行“谁变更、谁受益”原则进行利润分派。项目部由专人管理设计变更资料,建立设计变更台账。台账重要内容是:设计变更编号、工程名称、地点、分类、原设计状况、变更内容摘要、变更增减额、建议单位及日期、批准单位、金额及批准日期等。7隐蔽工程检查及旁站制度隐蔽工程是项目施工管理核心环节,也是工程质量控制重点和难点。履行和实行隐蔽工程旁站检查制度,是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防止和杜绝质量通病、质量缺陷、质量隐患及事故发生,保证工程质量始终处在受控状态和一次达标需要。

1.认真做好隐蔽工程旁站检查组织,明确隐蔽工程项目和检查规定,贯彻值班制度及旁站检查人员,项目部领导及管理、技术、质检、实验人员要明确责任,加强沟通,互相支持配合,共同把好旁站检查关、质量关。

2.隐蔽工程检查应及时。先由该项目主管技术人员自检合格后,填写检查证,备齐关于附件资料,提前约请有权签证监理工程师复检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隐蔽工程检查证必要按规定表格和规定填写,字体工整,数据精确,填报份数满足规定,签证手续齐全有效。影响安全基本工程,签证后应及时封闭,以免地质变化危及构造安全。

3.隐蔽工程旁站检查应严格。凡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如路基基底解决、特殊路基解决、挡(护)墙基坑及砌筑;桥涵基本施工、基底换填加固;各类工程钢筋布置和防水层;混凝土圬工及预埋件等等,现场除进行认真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外,还必要实行严格旁站检查,整个实行过程必要记录在案,在施工日记中详细描述,重要内容涉及:检查项目、时间、地点、施工队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旁站检查人、施工办法及工艺原则,质量控制状况等,以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性。

4.隐蔽工程未经技术、质检人员和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而自行覆盖,应揭盖补验,由此导致经济损失由施工负责人承担。专职质检工程师或现场监理工程师因工缺席,可由委托同级技术人员或现场监理工程师代检签证,并做好记录。

5.旁站检查人员必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验收规范、设计文献、工艺规定进行监控和管理。对不按施工技术规程操作、质量工艺原则施工行为或违背规定不听劝阻,旁站检查人员有权停工并实行经济惩罚。问题严重,可以建议撤换队伍。对现场发生突发事件或解决不了问题,应及时报告关于领导和上级进行解决。

6.强化监督检查职能,严格岗位责任追究制度。旁站检查人员对隐蔽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要加强现场旁站检查人员监督检查,防止擅自离岗和脱岗。对因失职、失职导致质量通病、质量缺陷、质量隐患和事故及经济损失负责人要按关于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和惩罚。

7.定期进行旁站检查工作评估。依照施工进度适时进行检查,加强互相沟通,对检查成果奖惩兑现,并及时通报,以实现可持续改进。8成品保护实行制度搞好成品保护,是一项关系到保证工程质量,减少工程成本,按期竣工重要环节。工程施工期间,各工种交叉作业频繁,对成品,易浮现二次污染,影响工程进度,为切实做好成品保护工作,特制定本细则。:

8.1普通规定(一)全体施工人员应树立良好成品保护意识,自觉保护自己劳动成果。

(二)做好施工地段暂时性标志、标牌及批示牌安放工作,并派专人在施工起止点进行交通维护。(三)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按对的施工流程组织施工,即从合理施工程序、客观上起到成品保护作用,是进行成品保护有效途径之一。(四)对成品直接进行保护。有效成品保护办法重要有护、包、盖、封等四种办法:1.护就是提前保护,以防止成品也许发生损伤和污染。2.包就是进行包裹,以防止成品被损伤或污染。3.盖就是表面覆盖,以防止堵塞、损伤。4.封就是公司部封闭。(五)加强成品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必要充分注重成品保护工作。道理很简朴,虽然生产出来产品是优良品、上等品,若保护不好,遭受损伤或污染,那也就将会成为次品、废品、不合格品。因此,成品保护,除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采用有效对策、办法外,还必要加强对成品保护工作监督检查。此项工作将由负责生产项目副经理、施工技术负责人和材料主管直接负责管理。

8.2详细细则(一)钢筋成品保护

钢筋在运送和存储过程中做好上盖下垫,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装卸钢筋时不得从高处抛掷。钢筋加工设立专用加工场。场内钢筋按照牌号、炉罐号、规格、检查状态分别标记存储。

钢筋焊接时必要做到各种焊材分类存储、妥善管理,并采用防止锈蚀、受潮变质办法;雨天、雪天不适当进行现场施焊,必要施焊时,采用有效遮蔽办法,焊后未冷却接头不得碰触冰雪。采用机械连接钢筋,加工后套筒和丝头进行保护,不得损坏丝扣,丝扣上不得粘有泥浆等污物。

安装钢筋时,保证其在模板中位置对的,不得倾斜、扭曲,也不得变化保护层规定厚度。钢筋安装就位后,进行检查验收,做好记录并妥善保护,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递送材料。对于有防锈规定材料,必要妥善保护,运送、装卸过程中采用不损伤材料绑带、麻绳索及多吊点刚性吊架,或结实多点承托,不得在地上或其她钢筋上拖拽、掉落或受冲击荷载。(二)模板支、拆保护

模板进场保持整洁,放置合理,吊运时防止碰撞。模板吊运就位时平衡精确,不得碰撞其他路面,施工中调节模板时,注意保护模板下面砂浆找平层。拆除时按程序进行,禁止使用大锤敲击,防止砼墙面及门口等处浮现裂纹、掉角现象。冬期施工时,做好保温办法,防止浮现质量通病。8.2.1混凝土成品保护对于生产出来混凝土构造物,应加以保护,不得在其表面上堆放带有污染或腐蚀性物品。不得在混凝土表面或棱角上用锤敲打。禁止在施工过程中把生重物直接从空中丢到混凝土面上。定期对已完毕混凝土构造物进行检查。若发现损伤或经污染混凝土产品,应及时修复。8.2.2专业工程成品保护专业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按图施工禁止随意改动。专业材料,设备进入现场应妥善保管,堆放整洁、严密,禁止随意拆除。专业工程各种设备、器件,禁止磕碰与踩踏。各道工序完毕后方能去掉包装、在竣工验收前所有彻底清理一遍,使其干净、整洁。注意工种配合,保护好各类成品。8.3管理办法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必要充分注重成品保护工作。道理很简朴,虽然生产出来产品是优良品、上等品,若保护不好,遭受损伤或污染,那也就将会成为次品、废品、不合格品。因此,成品保护,除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采用有效对策、办法外,还必要加强对成品保护工作监督检查。一方面加强教诲,提高全体员工成品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建立成品保护工作组织机构和制度,成立以现场生产副经理经理为组长成品保护工作小组,对成品保护工作进行领导和监督。工管部、安质部负责成品保护办法制定和监督。各架子队队长和技术主管负责管段内成品保护办法贯彻,并监督管段内各专业作业班组施工范畴内作业面上成品保护。9工程日记填写制度第一条工程日记是工程开工至竣工交验反映施工全过程综合性技术资料,其内容填写要及时、真实、精确,使之成为真正原始凭证,可以满足关于规定规定。第二条工程日记填写内容涉及如下详细项目:1、开、竣工日期,施工勘测资料,工程进度安排及上级关于批示。2、施工组织、施工办法、机具配备及使用状况。3、每日完毕重要工作量及安全、质量状况。4、工程材料进场品种、数量,每日使用重要材料规格、数量及工地实验成果。5、气候状况,实测施工现场当天最高、最低气温。6、施工中发生问题,如变更设计、变更施工办法、施工与施工图设计状况及解决办法,质量、安全、机械、设备事故分析解决等。7、关于领导在技术方面建议或决定,监察、监督和上级检查发现问题及解决成果。8、其他事宜,如:停水、停电、停复工、灾害等状况。9、以破土动工为实际开工日期,在开工前应集中记录施工前具备开工条件。第三条项目应按单位工程建立工程日记;由各种项目共同施工单位工程,要以项目所承担工程量各自建立工程日记。第四条工程日记由项目施工现场总工程师,依照工程实际状况和规定内容,逐日详细填写,不得日后补写回忆录。第五条工程日记中年、月、日、星期、风力、风向、实测气温必要填写齐全,特别是实测气温,施工进入冬期施工前,必要按关于规定,每日实测气温不少于3次,以此鉴定与否进入冬期施工,采用相应办法保证混凝土质量。第六条工程日记必要用碳素笔填写,字要写得工整,尽量不涂改,如有涂改可在错误处划掉并更改并在更改处加盖名章。有内容当天没有发生时可填写“无”或盖“此项内容今日空白”章。第七条对工程日记内容填写不全,该记不记,除按关于规定对总工程师进行惩罚外,还要追究项目长、安全、质量检查人员责任。第八条工程日记填写要能反映施工现场实际状况,如:施工地段、施工人员、施工机械、技术交底状况、转序及隐蔽工程签认记录。10大临设施(非标)检查、管理验收制度10.1检查、验收

1、大临设施定期检查分为两种检查方式,第一种方式:大临设施寻常检查。第二种方式:大临设施定期检查。

1)大临设施寻常检查是按设施部位、内容进行巡视检查,为了“观测”系统正常运营状态,这种办法事实上是一种不定量运营管理。

寻常在用重要大临设施,由现场技术人员和施工班组班长以感官为主借助便携式仪器,按照一定频率对大临设施核心部位进行技术状态检查和监视,理解大临设施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并告知维修人员及时对大临设施进行必要安全维护和调节,检查成果记入施工日记中。在寻常检查过程中发现大临设施异常现象和隐患,掌握大临设施安全隐患初期信息,为维修人员提供大临设施安全隐患点、部位、项目和内容,防患于未然,保证大临设施可以正常安全使用。寻常检查作业内容比较简朴,作业时间也较短。

2)大临设施定期检查是为了维持生产设备原有性能,通过简朴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周期和办法,对暂时设施上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防止性周密检查过程,以使大临隐患和缺陷可以得到初期发现,初期防止,初期解决。大临设施定期点检重要是指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检查小组对大临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周期以每月一次,保证施工过程中大临设施正常安全使用,依照寻常检查人员提供信息,对有大临设施存在安全隐患部位进行详细地检查。

定期检查重要目是确认大临设施缺陷和隐患,定期掌握大临设施使用状态,为大临设施消除安全隐患提供根据,保证大临设施安全使用性能。

3)设备寻常巡检和设备寻常点检其实是一种岗位,重要负责大临设施设备与否正常运营,检查大临设施有无异常现象,为维修提供更好根据,缩短维修时间,尽快消除安全隐患,施工中大临设施正常安全使用。

2、大临设施检查重要环节

大临设施检查内容因大临设施种类不同而差别较大,但各类大临设施任何检查,都必要做好如下几种环节工作。

1)拟定检查点

普通应将大临设施核心部位和薄弱环节列为检查点。但核心部位和薄弱环节拟定与大临设施构造、工作条件在施工生产中所起作用有很大关系。

2)拟定检查项目

拟定检查项目就是拟定各检查点内容,如施工便道质量等。

3)编制大临设施检查表

为了指引大临设施维修,需要将各检查点、检查项目、检查周期、检查内容等编制成规范表格,作为定期检查人员进行检查作业根据。这种表格称为大临设施检查表。大临设施检查表是考查检查工作执行状况、记录大临设施使用状况,又是维修控制和管理中重要技术文献。相应特殊构造,可自行对该表进行变化,但不缺失重要内容。

4)做好检查管理工作

制定关于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责贯彻,奖罚分明;加强信息反馈和管理,定期汇总、整顿各种点检记录,并按规定分类归档。

安全质量部门要做好寻常和定期检查、考核和奖评工作,同步,还要着重解决和防止四个问题:①防止不到现场谎检;②防止判断不精确误检③防止已列入检查点重要部位漏检;④防止查出问题总得不到解决虚检。

5)验收管理

对项目部大临设施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工序施工,由项目部技术人员及安质人员对每道项目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保证每道工序合格验收。大型暂时设施完毕施工后应由项目部经理、总工程师、安质环保部门、工程管理部等有关部门进行总体验收,验收合格签证后方可投入使用,对验收不合格大临设施应制定办法进行整治,直至满足安全使用规定。

10.2

保养及维修制度大临设施保养及维修形式重要以寻常保养维修为主。寻常保养维修:大临设施寻常保养工作由该施工工艺段工班组重要负责,大临使用过程中认真检查。大临设施使用过程中注意检查重要便道位置平整性状况、地基基本沉降量观测等,一旦发现大临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维修,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11施工现场带班制度11.1目为规范我标段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贯彻安全责任,防止事故发生,增进安全生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施工公司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建质[]111号)、《关于印发<XXX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挂牌督办暂行办法>等制度告知》(XXX股份成本[]107号),XXX公司、X公司精细化管理关于规定,制定本制度。11.2合用范畴本制度合用衡阳市滨江新区耒水以北基本设施项目第四标段所有工程。11.3术语、定义项目负责人是指工程项目项目经理、书记、副经理、总工、安全总监及项目各部门负责人和各架子队队长、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专职质量员、技术员。施工现场是指各类工程项目施工作业活动场合。项目负责人带班生产是指项目负责人在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活动。项目负责人每人每月带班生产时间不得少于本月施工时间80%。11.4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领导小组为彻底贯彻贯彻有关文献精神,衡阳市滨江新区耒水以北基本设施项目第四标段成立以项目经理潘绪明为组长,常务副经理芦海洋为常务副组长,其她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项目各部门负责人及各架子队队长、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专职质量员、技术员为成员施工现场带班领导制度小组。11.5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职责权限1、检查贯彻技术、质检、安全等管理人员跟班作业状况,保证现场管理人员有效到位;检查专项施工方案及其安全办法贯彻状况。2、轮流带班领导要把保证安全生产作为第一位责任,全面掌握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生产状况,加强对重点部位、核心环节、危险源点检查,并指引现场人员安全作业;3、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和险情,及时制止违章违规行为,禁止违章指挥;4、当现场浮现重大安全隐患或遇到险情时,及时采用紧急处置办法,并及时下达停工令,组织涉险区域人员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5、填写带班生产工作日记并签字归档备查等。11.6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1、带班领导要把保证安全生产作为第一位责任,切实掌握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状况,认真贯彻安全生产管理有关规定,以风险工点带班为主。2、排查隐患,并规定有关人员及时贯彻整治;现场无法整治隐患问题,必要下达整治告知单;限期整治并按期复查验收。3、严格贯彻制止“三违”有关规定,及时制止违章违纪行为,在现场发现违章问题,及时纠错并按规定予以惩罚。4、解决生产中突发问题,禁止超能力组织生产。5、现场发生危及职工生命安全重大隐患和严重问题时,带班领导要及时采用停产、撤人、排除隐患等紧急处置办法。11.7有关规定1、现场带班领导要高度注重,认真履行带班职责,严格执行现场带班人员规定,进一步现场靠前指挥,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2、架子队队长需离开施工现场时,应向项目经理请假,委托项目有关负责人负责其外出时项目寻常工作。3、现场带班人员要认真记录检查问题,并由现场负责人签字。4、现场带班人员在巡逻中所发现违章行为,一并予以责任领导进行惩罚。5、各架子队要严格执行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把重要精力用在安全生产上,切实进一步一线真抓实干,为员工创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11.8考核规定1、现场带班人员未按规定执行,每次扣罚负责人200元。2、现场带班人员请假后,架子队未及时安排人员导致空岗,每次扣罚架子队负责人500元。3、带班期间浮现安全事故,一并予以严肃解决和惩罚。4、对限期整治隐患问题未及时整治,每次扣罚负责人300元;因防控办法或整治办法制定不合理导致后果,视情节予以负责人不低于1万元惩罚。5、架子队未制定每月报项目负责人轮流带班筹划,惩罚1仟元。6、由项目经理部负责对带班执行状况进行监督考核。7、项目经理部每月进行一次考核。11.9附则本制度由XXX公司XX市XX新区工程项目经理部编制并负责解释,本制度自下发之日开始施行。附表1:现场带班人员安排表附表2:现场带班巡逻登记表附表1:项目负责人现场带班人员安排表现场带班负责人其她人员时间备注附表2、现场带班巡逻登记表项目:带班领导日期项目进展地点重要施工活动检查内容问题整治状况整治时限带班人签字整治成果12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为加强项目仪器设备管理,依照项目详细状况,参照XXX公司有关规章制度,特制定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产权属于项目仪器设备,无论来自何种渠道或使用何种经费购买均属于本办法管理范畴。2、对于新购买仪器设备验收,由工程管理部关于人员进行严格实验验收和技术验收,做好验收记录。3、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操作规程,使用、维护、维修制度,要有专人负责使用和维修保养,并建立相应制度。4、管理人员对所管仪器设备负有所有保管责任,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准擅自使用、移动、借出和调走仪器设备。5、切实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防事故等四防工作。依照仪器设备不同性质规定,分别做好防尘、防潮、放热、防冻、防震、防锈等工作。6、按照仪器设备检定周期进行检定,禁止超期和未检使用。7、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做好防雨办法,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要停止使用。8、制定相应仪器设备报废制度。属于下列状况之一者可以申请报废;1)有效期限已超过耐用器,的确已丧失功能无使用价值仪器设备;2)确因质量低劣或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或修复价值昂贵没有修复价值仪器设备。3)过期、裁减仪器设备,已经不符合规定,失去现时使用价值。9、仪器设备报废要经总工和项目经理审批,审批后放回库房。13工程测量管理制度13.1测量复核职责项目部负责寻常施工测量工作,负责精密网控制点保护工作,按建设单位有关测量原则、规范和设计单位提出精度原则规定,负责施工过程中各阶段测量放样工作。协助上级单位在项目部测量工作。项目部负责测量仪器设备保养、标定,负责加密控制网测量资料整顿与管理,并在公司工管部统一组织下按规定进行竣工测量。13.2工作内容施工测量工作范畴涉及:工程开工前交接桩;施工复测;建立重要建筑物控制网;工序各部施工放样;竣工测量。(一)交接桩工程中标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上级技术主管部门测量工程师和项目部有关人员参加,积极联系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时进行交接桩。交桩资料应涉及:国家三角点、GPS点、导线点位置、数据图表;中线(基线)桩表、线路资料图表、水准点表水准基点表等。交接时,应按交接书面资料所列桩橛现场逐点交接并查看状况,各类桩点应完好无损,稳定可靠,并在现场作明显标记,以利查找。必要时应携带仪器找桩或补点。对于无法补测国家点、GPS点缺失应在交接记录中注明,由设计单位补测或报建设单位解决。交接签认时,书面资料必要真实、齐全,桩点布置和密度应符合测规规定,对于现场未找到或已被破坏桩点,应视为废桩;交接记录应写清存在问题或解决意见,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二)施工复测复测目是核对设计交桩对的性,应在开工前完毕。在组织施工复测时,依照工程需要,应对中桩,基线桩,导线桩,水准基点桩加密,加密时应满足施工规范和施工放样需要。每位技术人员应养成妥善保护各类桩橛习惯,发既有桩位在施工影响范畴内,应及时测设外移桩或护桩。复测完毕后应按照规范规定整顿测量成果书,经测量工程师签认、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审批,经批准后测量成果书方可使用,并及时做好标记。(三)控制测量重点工程(隧道、地铁、大型站场、机场、试车场、建筑群、特大桥、大型立交桥等)应建立独立施工控制网,以提高精度便于放样。针对详细工程,应选取适当平面控制网类型:对于隧道、地铁、地下工程、桥梁、大型立交桥等工程应优先采用GPS网,也可选用测设以便、平差简易导线网;站场机场试车场可采用基线控制网;高速铁路(公路)客运专线应按有关规范规定优先采用GPS网,加密测量宜采用闭合于国家三角点或GPS点附合导线网。(四)施工放样施工放样引用经审批复测和控制网测量成果,各种控制点在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护,破坏后应采用原测量精度补设。采用水准测量进行高程放样时,放样点应尽量设为转点,并应来回观测,以来回高差闭合差作为控制测量误差根据,并应满足规范规定。(五)竣工测量单位工程竣工后,应及早进行单位工程竣工测量,以核算工程各部件中线、标高、几何尺寸与否符合规范、验标及图纸规定。合同范畴内所有工程竣工测量应以控制建筑物轴线(中线)为基准进行系统联测,并与相邻合同段轴线(中线)衔接。13.3测量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内容涉及测量复核制度、质量控制运作、测量成果交验。质量控制核心是测量复核制,各级测量机构及人员都必要遵循复核制基本规定,在测量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一)测量工作必要严格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以保证测量工作质量,防止错误,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同步必要做到:1.在测量工作各个程序中实行双检制,其中:(1)项目部测量队至少有2人对关于设计文献和监理签认控制网点测量资料进行核对,核对成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须经项目部工程管理部复核签认,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方可使用。(2)测量外业工作必要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放样测量必要坚持采用两种不同办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运用已知点(涉及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在施工放样前必要坚持“先检测后运用”原则。(3)测量后,测量成果必要采用2人独立平行计算进行互相校核,项目部测量队长对2人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2.所有工点、工序范畴内测量工作,项目部测量队应自检复核和签认;对分工衔接上测量工作,项目部测量队要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3.项目部测量队组织对控制网点施工用桩及重大工程放样进行复核测量,经项目总工程师现场进行检查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合格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承认。(二)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要对项目部测量队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进行检查,并完善检查记录;(三)测量记录与资料必要分类整顿、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献构成某些归档。详细涉及1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关于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献。2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3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4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文献。(四)控制测量、每项单位工程施工测量必要分别使用单项测量记录本。测量记录统一使用水准仪簿、全站仪簿。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录项目在现场记录清晰,不得涂改,不得凭记忆补记、补绘。记录中不准连环更改,不合格时应重测。手簿必要填列页次,注明观测者、观测日期、起始时间、终结时间、气象条件、使用仪器和觇标类型及编号,并详细记载观测时特殊状况。凡划去观测记录,应注明因素,予以保存,不得撕毁。(五)内业计算前应复查外业资料,核对起算数据;计算书要书面整洁,计算清晰,格式统一;计算者、复核者要签认;(六)项目部测量队应设专人管理原始记录和资料,建立台帐,及时收集,按控制测量、单位工程分项整顿立卷;因人事变动所涉及测量记录和资料,应由测量队长主持办理交接手续;工点工程竣工测量完毕后,测量队应将所有测量记录资料整顿归档;项目工程竣工,线路贯通竣工测量完毕之后,项目部测量队应将项目所有测量记录和资料档案,分类整顿装订成册,上交项目经理部工程管理部,经验收合格后,双方办理交接手续;项目经理部工程管理部按交工验收规定将测量记录资料编入竣工文献。13.4测量仪器管理(一)仪器维修仪器损坏维修时,原则上应送至近来原仪器厂家维修部门进行修理。(二)仪器检定各项目使用中各类测量仪器计量检定工作应按规定按就地就近原则送计量检定部门检定。经检定为不合格仪器设备应停止使用并即时送修。(三)仪器使用和保管外出使用仪器应指定专人保管,负责寻常保养,调转时应由专人携带。外业测量前,测量技术人员负责对仪器技术状态进行普通性检查和校正,并符合规范规定。(四)仪器台账与检定证书使用仪器应建立台账。以每台仪器为对象,将各仪器历次和当前有效检定证书统一建档保管。14施工测量复核制度1工程施工前必要做施工定位测量及复测工作以保证建筑物、线路、信号、管线、设备等位置和高程限界规定,施工复核测量按五个环节进行:1.1设计交桩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项目测量专业工程师及项目技术人员对设计交桩进行复测并依照施工需要布设标段内测量控制网,项目部测量专业工程师把复测成果及时提报给监理工程师,复测成果经监理承认。表1水平角角值较差限差(″)仪器型号光学测微器2次重叠读数之差同一测回2个半测回间角值较差限差或各测回同方向2倍视轴差(2C)互差不同测回角值较差限差或各测回同方向值互差DJ1196DJ231310表2距离观测限差测距仪精度级别测距中误差(㎜)同一测回各次读数互差(㎜)测回间读数互差(㎜)来回测平距较差(㎜)DJ1<5572mDDJ25~101015注:mD为仪器标称精度。表3导线测量限差水平角检测较差(″)15闭合差(″)长度检测较差(㎜)mD水平角未平差相对闭合差4km1/15km1/10000水平角平差相对闭合差4km1/240005km1/0注:n为置镜点数,mD为仪器标称精度。表4高程测量限差(㎜)项目来回测高差不符值附合路线闭合差检测水准点水准测量(左右线路)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加桩水准测量100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100普通三角高程测量困难地段300150隧道顶800400注:K为相领水准点间线路长,D为边长,L为附和路线长度,R为测段长,均以千米计。1.2工程细部施工放样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测量及复核,形成测量记录。2项目部负责加强对测量用控制点保护,防止移动损坏,一旦发生移动和损坏,要重新进行补测加点,加点后按原程序进行复测,保证精度满足规定。3用于本工程测量仪器和设备,必要送到具备检定资格单位或部门检定和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检查合格证在项目质量负责人处备案备查,同步建立有关台帐存于质量工程师处,项目技术人员要对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进行寻常校准,形成寻常校准记录存于工程管理部。4工程因故停建或缓建时,应按照工程竣工测量规定,做好中线和水平基桩测量、固桩工作,重新开工前要对控制桩位进行复测。5测量原始记录、资料、计算书、图表必要真实完整,不得涂改,并应妥善保管。6认真贯彻执行测量成果复核制。项目办理交接桩手续后,项目总工程师应组织好现场施工调查和控制点复测工作,并做好定位复测工作,复测无误后进行各分某些项工程定位放线、施工测量。所有测量记录必要填写工作项目、日期、天气和操作者姓名,通过第二人复核计算并签字。测量成果,必要二人独立计算、互相核对,未经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