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标签是安装了天线的微小计算机芯片样本_第1页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标签是安装了天线的微小计算机芯片样本_第2页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标签是安装了天线的微小计算机芯片样本_第3页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标签是安装了天线的微小计算机芯片样本_第4页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标签是安装了天线的微小计算机芯片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线射频辨认技术标签是安装了天线微小计算机芯片,这种标签能存储并传播电子产品编码(EPC)。研究人员表达,通过在牛耳朵上植入RFID标签,标签可以记录下这头牛详细资料,如它饲养状况、年龄、体重及患病治疗状况。同步这些标签可以自动读取,并能将这些数据直接送入到计算机数据库中去。近年来涌现大量食品安全问题重要集中在肉类及肉类食品上,由于牲口流行病时有发生,如疯牛病、口蹄疫以及近来肆虐禽流感等,如果防控不当,将给人们健康带来危害。采用了RFID系统之后,可提供食品链中肉类食品与其动物来源之间可靠联系,从销售环节如超市、餐馆里肉类食品可以追查到它们历史与来源,并能始终追踪到详细养殖场和动物个体。在对肉类食品来源辨认解决方案中,可以应用RFID芯片来记载每个动物兽医史,在养殖场中对每个动物建立电子身份,并将所有信息存入计算机系统,直到它们被屠宰。然后,所有数据被存储在出售肉类食品RFID标签中,随食品一起送到下游销售环节。这样,通过在零售环节中超市、餐馆等对食品标签辨认,人们在购买时就能清晰地懂得食品来源、时间、中间解决过程状况等信息,就能放心地购买。2、使用RFID技术会带来便利和优势

RFID系统可以在复杂多环节供应网络中跟踪产品供应状况,是抱负高效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使众多行业受益非浅。RFID解决方案在简化食品供应物流管理方面,能为顾客带来益处,范畴覆盖从农场家畜及新鲜农作物,到人们在餐馆里食用食品以及在超市中购买包装食品。

RFID解决方案可保证任何供应链高质量数据交流,让食品行业实现两个最重要目的,第一,彻底实行“源头”食品追踪解决方案。第二,在食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度能力。

RFID系统可提供食品链中食品与来源之间可靠联系,保证到达超市货架及餐馆厨房食品来源史是清晰,并可追踪到详细动物或植物个体及农场。RFID是一种100%追踪食品来源解决方案,因而可回答顾客关于“食品从哪里来,中间解决环节与否完善”等问题,并给出详尽、可靠回答。可有效监控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3、使用RFID也许存在技术问题

当前应用RFID在食品安全中,有诸多优势和便利之处,同步也许存在如下几种问题:

1、全球统一物品编码问题及频段原则问题

食品供应涉及面很广,从原产地到加工厂、包装、检疫甚至餐厅等环节。如果编码不统一,又或者整个链上频段不统一,势必给读写、查询、跟踪及回溯带来很大不便甚至无法实现RFID带来了任何便利。

2、成本问题

如果说当前什么影响RFID爆发式大规模应用,价格是一种很重要因素。真做到单件产品无论蔬菜鸡蛋都贴有RFID标签,势必规定tag价格非常低,像当前条码同样,成本能做到基本忽视时,大规模爆发应用也就随之发生了。

3、信息链问题

采用RFID食品标签技术可以对食品供应链全过程中产品及其属性信息、参加方信息等进行有效标记。进行食品跟踪与追溯规定在食品供应链中每一种加工点,不但要对自己加工成产品进行标记,还要采集所加工食品原料上已有标记信息,并将其所有信息标记在加工成产品上,以备下一种加工者或消费者使用。这好比一种环环相扣链条,任何一种环节断了,整个链条就脱节了,而供应链中跨环节之间联系比较脆弱,这是实行跟踪与追溯最大问题。

4、使用RFID技术详细方式

针对当前各国对于食品安全跟踪与追溯强烈规定,有效地发挥RFID这一标记系统,甚至可以做成全球统一标记和通用商务原则,可以通过向供应链参加方及有关顾客提供增值服务,来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对食品安全跟踪与追溯更能起到较好增进作用。

前面讲了,RFID解决方案可保证任何供应链高质量数据交流,能让食品行业实现两个最重要目的,第一,彻底实行“源头”食品追踪解决方案。第二,在食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度能力。把RFID应用于食品安全管理,必要从其源头就插入RFID,这里从RFID解决方案两个目的层面讲一下阐述应用RFID详细方式:

1)在食品或原材料源头由公司加入RFIDTag,写入食品或原材料在源头基本信息,如产地、出产日期、储存办法及食用办法等。

2)从原产地出来商品到达食品加工厂,在这个阶段,加工厂再把加工好或包装后信息写入。

3)检疫局检疫信息、仓储入库信息写入。

4)出库分销到地方代理机构,直到超市、餐饮、快餐以及饭店,再将这一层信息写入实现跟踪链最后环节。

5)最后食品到达餐桌。

通过这个流程能实现个从整个链上可以追踪食品各环节。

详细实行过程中运用RFID食品标签有两种办法来进行追踪:一是从上往下进行跟踪,即从农场、食品原材料供应商-加工商-运送商-销售商-POS销售点,这种办法重要用于查找导致质量问题因素,拟定产品原产地和特性;另一种是从下往上进行追溯,也就是消费者在POS销售点购买食品发现了安全问题,可以向上层层进行追溯,最后拟定问题所在,这种办法重要用于问题产品召回。

RFID系统通过为每一件货品提供单独辨认身份及储运历史记录,从而提供了一种详尽而具备独特视角供应链,实现了上述两个目的。

实际闭环应用上,现阶段可以把RFID与条码结合起来。运用RFID+条码技术,可以对改进老式工作模式,实现饲养公司对产品全程控制和追溯,开发一种完整产业链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实现食品安全是项目核心,就是将RFID+条码技术贯穿于食品安全始终(种猪——饲养——屠宰——分割——小包装——运送——餐桌),全过程严格控制产业链,形成公司闭环生产,保证向市场提供优质放心肉食品。例如在生猪饲养阶段,用RFID芯片代替本来耳圈,而等猪被屠宰上市,猪肉包装就使用条码技术了。生猪为什么要使用RFID而不是条码?由于猪每天都要活动,条码是有也许被蹭掉。并且RFID在屠宰之后可以回收再使用。而被销售猪肉一旦发生质量问题,依照猪肉包装条码就可以实现全程追踪和监管。

而在大宗物流上,货品信息记录在托盘或货品箱标签上。这样RFID系统可以清晰地获知托盘上货箱甚至单独货品各自位置、身份、储运历史、目地、有效期及其他有用信息。RFID系统可觉得供应链中实际货品提供详尽数据,并在货品与其完整身份之间建立物理联系,顾客可以便地访问这些完全可靠货品信息。

上面所述是RFID前端数据写入和采集某些,实现信息融合查询依托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

5、使用RFID后对比和效果

RFID通过辨认每一种货品、货箱及托盘,智能标签为运营商提供了清晰理解分销链能力,从而辨认任何每一件货品,检查货品状态及来源史,并将货品发送到供销网络中任何地点。重要是,该系统使得供应链中普通“被动”货品也能“告知”物流网络关于货品需求状况、来源、货品名称、到达目地、到达时间等信息,并在通过每一种阅读器时,真实地提供上述信息。RFID解决方案可在潜在巨大供应链网络中,对每一件货品提供高效、详尽控制,在从农场到消费者冰箱整个食品供应链中,创立一系列可靠货品信息。在每一种生产阶段及分销到最后消费领域过程中,RFID解决方案提供了针对每件货品安全性、食品成分来源及库存控制合理决策工具。

6、简朴简介某些实行实例

对于繁忙快餐行业,由于大量食品供应规定使用简朴易用自动化解决方案,因而对高效供应链系统规定要非常迅速、精准。快餐行业由于高度紧张工作环境以及需要严密控制成本,因而对物流管理极为苛刻,RFID解决方案内在强大管理功能正好可满足快餐行业规定。下面以快餐牛肉为例来阐明实行案例:

对于来某公司养殖基地牛,不但可以追溯到一头牛自身某些详细状况,甚至可以追溯到它父本母本以及饲养过程中饲料、药物投入。如果发现这头牛父本母本浮现了疫情,或这头牛饲养过程中投入饲料或药物浮现了问题,就可以运用RFID系统进行跟踪与追溯。咱们当前只要与超市等连锁店订立合同,就可以实现对牛肉产品全程安全质量跟踪与追溯。虽然将来哪一块牛肉产品出了质量问题,也可以及时追溯到是哪头牛浮现了问题,从而尽量减少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带来损失。

每头牛在养殖期间,就给加入了RFID标签,这个标签就像它身份证同样,是终身不变。标签上面记载着这头牛来自哪个省、市、县、乡、村,饲养者即养殖场名称或个体户姓名,检疫证号码等信息,每头牛这些基本信息是在一定期期就被写入此RFID标签;最后进入屠宰程序时就被录入通道入口处与屠宰车间和分割车间也会写入RFID标签,并把这些信息与网络衔接。此RFID食品标签涉及养殖信息、屠宰车间形成条码信息和分割车间补充厂商信息及产品其她如检疫信息等。依照此标签就可以追溯食品“源头”以及实现跟踪链透明化管理。

7、总结

在食品安全管理问题迫在眉睫今天,把RFID较好应用于食品链上有很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应用RFID在食品链中各个环节加入信息及与条码结合方案,对解决食品安全透明化管理及追溯有很重要意义。射屡屡谱范畴由于射频辨认系统产生并辐射电磁波,因此这些系统被合理地归为无线电设备一类,射频辨认系统工作时不能对其她无线电服务导致干扰或削弱。特别是应保证射频辨认系统不会干扰附近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移动无线电服务(警察、安全服务、工商业)、航运和航空用无线电服务和移动电话等。

射频辨认系统工作频率选取,要顾及其她无线电服务,不能对其服务导致干扰和影响。因而普通只能使用特别为工业、科学和医疗(ISM—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应用而保存频率范畴。这些频率范畴在世界范畴内是统一划分,如图1所示。下面对ISM频率范畴各个频段分别给以简朴简介。

除了ISM频率外,在135kHz如下整个频率范畴也是可用(在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及在日本:<400kHz),由于这里可以用较大磁场强度工作,特别合用于电感耦合射频辨认系统。

对射频辨认系统来说,最重要频率是0~135kHz,以及ISM频率6.78MHz、13.56MHz、27.125MHz、40.68MHz、433.92MHz、869.0MHz、915.0MHz(在欧洲不使用)、2.45GMHz、5.8GHz以及24.125GHz。一、频率范畴9~135KHz

135KHz如下范畴没有作为工业、科学、医学(ISM)频率范畴保存,因此被其她无线电服务大量使用。依照这个频段电磁波传播特性,占用这个频率范畴无线电服务可以相称小技术费用持续地达到半径为1000公里以上距离无线通信。这个频率范畴典型无线电服务是航空和航海导航无线电服务(LORANC、OMEGA远程导航系统、DECCA导航系统)、定期信号和频率原则服务以及军事无线电服务。因此,人们在中欧用频率77.5kHz可以收到美国Mainflingen发射台时间信号。一种用这种频率工作射频辨认系统将使阅读器周边几百米内所有无线电钟都失效。

为了防止此类冲突,将来欧洲电感应无线电系统允许证条例220ZV122,在70至119kHz之间规定了一种保护区,不容许射频辨认系统占用。二、频率范畴6.78MHz

频率范畴6.765~6.795MHz属于短波频率。依照这个频段电磁波传播特性,白天只能达到很小作用距离,最多几百公里。在夜间,可以横贯大陆传播。这个频率范畴使用者是不同类别无线电服务,例如,无线电广播服务、气象无线电服务和航空无线电服务以及新闻等。

这个频率范畴在国际上已由国际电信联盟指派作为ISM波段使用,并将越来越多地被射频辨认系统使用。三、频率范畴13.56MHz

频率范畴13.553~13.567MHz处在短波范畴中间。依照这个频段电磁波传播特性,容许昼夜横贯大陆联系。这个频率范畴使用者是不同类别无线电服务机构,例如新闻机构和电信机构)。

在这个频率范畴内,除了电感射频辨认系统外,其他ISM应用尚有遥控系统、远距离控制模型系统、演示无线电设备和传呼机。四、频率范畴27.125MHz

频率范畴26.565~27.405MHz在整个欧洲大陆以及美国、加拿大分派给民用无线电电台使用。容许发射功率高达4W未注册和不收费无线电设备供私人顾客之间在远到30km距离进行无线电通信。

介于26.565~27.405MHz之间ISM波段大概处在民用电台无线电频带中间。除了电感耦合射频辨认系统之外,在这个频率范畴内ISM应用涉及有:电热治疗仪(医疗用)、高频焊接装置(工业用)、远动控制模型和传呼装置。

在安装工业用27MHz射频辨认系统时,要特别注意附近也许存在任何高频焊接装置。高频焊接装置产生很高场强,将严重干扰工作在同一频率射频辨认系统,在规划医院27MHz射频辨认系统(例如出入系统)时,应当特别注意也许存在电热治疗仪。五、频率范畴40.680MHz

频率范畴40.660~40.700MHz处在VHF频带内较低端。电磁波传播限制为表面波,建筑物和其她障碍物导致衰减并不明显。邻接于这个ISM波段频率范畴被移动商业无线电系统(林业管理、高速公路管理)和电视广播(VHF频带)占用。

在这个频率范畴内ISM重要应用是:遥测和遥控。当前没有射频辨认系统工作在这个波段,它们属于对这种类型系统不合用频带。在这个范畴电感耦合射频辨认系统可达到作用距离明显地不大于所有可供使用较低频率范畴,而在这个频率范畴内7.5m波长必定不适合构建较小和价格便宜反向散射应答器。六、频率范畴433.920MHz

频率范畴430.050~440.000MHz在世界范畴内分派给业余无线电服务使用。无线电业余兴趣者用此频率范畴进行语言和数据传播以及通过无线电中继站或家用空间卫星通信。

在这个UHF频率范畴内,波传播近似于光波。遇到建筑物或其她障碍物时,将浮现明显衰减和入射电磁波反射。

随工作方式和发射功率不同,无线电业余兴趣者使用系统可以达到30和300公里之间距离。使用空间卫星还可以连通全世界。

ISM波段433.050~434.790MHz大体位于业余无线电频带中间,已经大量地被各种ISM应用占用。除了反向散射射频辨认系统外,尚有小型电话机,遥测发射器(涉及那些家庭应用,例如无线室外温度计)、无线耳机、未注册近距小功率无线对讲机,无锁钥出入系统(汽车中央闭锁装置用手持发送器)以及许多其她应用都填满了这个频带。遗憾地是,在这个频带中,范畴广泛ISM应用互相干扰非同寻常。七、频率范畴869.0MHz

自1997年末以来,频率范畴868~870MHz在欧洲容许短距离设备使用,因而,欧洲邮政、电信会议43个成员国中也可觉得射频辨认系统使用。

某些远东国家也在考虑对短距离设备容许使用这个频率范畴。八、频率范畴915.0MHz

这个频率范畴在欧洲还没有提供ISM应用。在欧洲之外(美国和澳大利亚),频率范畴888~889MHz和902~928MHz已可使用,并被反向散射射频辨认系统使用。与此邻近频率范畴被按CT1+和CT2原则生产D—网络电话无绳电话占用。九、频率范畴2.45GHz

ISM频率范畴2.400~2.4835GHz与业余无线电兴趣者和无线电定位服务使用频率范畴某些地重叠。这种UHF和较高SHF传播特性是准光线。建筑物和障碍物都是较好反射器,使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衰减很大。

作为这个频率范畴内典型ISM应用,除了反向散射射频辨认系统外,重要是:遥测发射器以及PC机无线网络PCLAN系统。十、频率范畴5.8GHz

ISM频率范畴5.725~5.875GHz与业余无线电兴趣者和无线电定位服务使用频率范畴某些地重叠。

这个频率范畴内典型ISM应用是:用于大门启闭(在商店或百货公司)或非接触厕所冲洗移动传感器以及反向散射射频辨认系统。十一、频率范畴24.125GHz

ISM频率范畴24.00~24.25GHz与业余无线电兴趣者、无线电定位服务以及地球资源卫星服务使用频率范畴某些地重叠。

在这个频率范畴内,重要使用移动信号传感器,也使用传播数据无线电定向系统。当前尚没有射频辨认系统工作在此波段内。十二、射频辨认系统工作频段

射频辨认系统工作频段如表1所示。并非表1中所有频率在射频辨认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重要采用RFID频率为有如下四个:13.56±.007MHz,915±13MHz,2450±50MHz,5800±75MHz。表1射频辨认系统工作频段工作频率范畴说明<135kHz低频电感耦合6.765~6.795MHz中频(ISM),电感耦合7.400~8.800MHz中频,仅用于电子防盗13.553~13.567MHz中频(13.56MHz,ISM),电感耦合,无接触辨认卡中广泛使用,国际原则有ISO14443(产品MIFARE,LEGIC,...),ISO15693(产品Tag-It,I-Code,....),ISO18000-3物品管理等26.957~27.283MHz中频(ISM),电感耦合,仅在特别应用中采用433MHzUHF(ISM),反射散射耦合,少量RFID使用868~870MHzUHF,反射散射耦合,新频段,系统正在开发902~928MHzUHF(SRD),反射散射耦合,已有各种应用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2.400~2.500GHzSHF(ISM),反射散射耦合,各种系统采用(车辆辨认:2.446..2.454GHz)5.725~5.875GHzSHF(ISM),反射散射耦合,少量RFID使用自动辨认简介

自动辨认特指通过机器进行辨认。近年来,自动辨认技术在许多服务领域、货品销售与后勤分派方面、商业部门、生产公司和材料流通领域得到了迅速普及和推广。自动辨认技术目是提供关于个人、动物、货品和商品有关信息。

至今已有25年历史条码——纸带,在辨认系统领域引起了一场革命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今天,这种条码——纸带在越来越多状况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需求了。条码虽然很便宜,但它局限性之处是存储能力小以及不能改写。

一种技术上最佳解决方案是将数据存储在一块芯片里(实际应用中,已不但限于硅芯片,例如:声表面波SAW芯片或其他存贮介质)。在寻常生活中,具备触点排IC卡(电话IC卡、银行卡等)是电子数据载体最普遍构造。然而,对IC卡来说,在许多状况下,机械触点接触是不可靠。数据载体与一种专用阅读器之间数据通过非接触传播将灵活得多。电子数据载体工作时所需要能量通过阅读器非接触地传播来获取。依照使用能量和数据传播办法,咱们将非接触辨认系统称作射频辨认(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系统。

随着射频辨认技术发展,从事射频辨认系统产品开发公司数量明显增多。射频辨认系统多样性也得到了不断丰富,新近浮现无芯片电子标签概念突破了老式射频辨认技术界限。随着国际上“AutoIDCenter”推出电子物品代码EPC(ElectronicProductCode)概念实行,射频辨认技术产品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

自动辨认技术门类

近年来,非接触射频辨认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立跨学科专业领域。这个专业领域与任何老式学科都不相似。它将大量来自完全不同专业领域技术综合到一起:如高频技术、电磁学、通信学、半导体技术、数据保护和密码学、电信、制造技术和许多专业应用领域。自动辨认系统简介(一)

一、条码系统

条码是一种特殊二值代码。这种代码以平行排列线条和分隔间隙构成了数据。这些条码是按照事先规定图序排列,表达有关字符数据元素。由宽和窄线条或间隙构成序列可以用数字或字母来解释,通过激光扫描读出。也就是说,通过照射在黑色线条和白色间隙上激光不同反射来读取数据。二、光学符号辨认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使用光学符号辨认器(OCR—OpticalCharacterRecognition)。人们可以按照正常方式来阅读、也可以由机器自动地来检测。光学符号辨认系统最重要长处是:信息密度高,在紧急状况下也可以用眼睛阅读数据。

今天,光学符号辨认系统应用领域是:生产领域、服务和管理领域、以及银行部门。银行用于登记支票,扫描图书资料识读(如超星数字图书通过扫描方式,采用PDG影像格式,将原有纸质图书内容数字化解决后进入计算机,这种解决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差错,其文字提取即采用OCR技术)。然而,光学符号辨认系统推广应用,由于其适应环境因素能力、价格以及同其她辨认办法相比较为复杂而受到限制。三、生物计数测量法

生物计数测量法名称来自Biometrics,意即“生物体计数与(身体)测量科学”。在辨认系统意义上,生物体计数测量法是通过不会混淆某种人体特性比较来辨认不同个体办法。在实践中,普通是指手印法和指纹法、语音辨认法以及眼底视网膜辨认法。

1.语音辨认

近来,为了辨认个体,发展了一种能从支票最下面一行符号中找出说话人个人数据辨认办法。其原理为:说话人使用一种与计算机相连接麦克风说话,计算机将说话人语音转变成数字信号,再由辨认软件检测这些数字信号。

辨认说话人目是:依照她语音特性审查她本人所表白身份。将其声音特性与已存储参照式样作比较。在状况相符时,能引起一种反映(例如:开门)。

2.指纹辨认法

在刑事侦查中,人们早在世纪之交为辨认犯罪分子已经使用了指纹法。在这方面涉及到指尖乳突与皮嵴比较(它们不但可以从手指自身获得,也可以从嫌疑人所接触过物体上获得)。

用指纹法辨认时,大多是为了出入检查,要将指尖放在一台特殊阅读器上。阅读系统依照读入图形计算出一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存储参照图形相比较。当代指纹辨认系统用不到半秒钟就能辨认和验证出指纹真伪。四、IC卡

人们所说IC卡(芯片卡)是一种数据存储器系统,必要时,还可具备附加计算能力(CPU卡)。为了使用以便,人们将这种电子数据存储器装入一种象信用卡大小塑料卡片内。1984年,第一张IC卡开始作为预付电话费存储卡使用。工作时,将IC卡插入阅读器,阅读器接触弹簧与IC卡触点产生电流接触,阅读器通过接触点给IC卡提供能量和定期脉冲,阅读器与IC卡之间数据传播是通过双向串行接口(I/O)进行。依照IC卡内部构造区别为两种基本类型:存储器卡和微解决器卡。

IC卡最重要长处之一是:可防止其内部存储数据被恶意地存取解决。IC卡能使几乎所有与信息或钞票交易有关服务变得更加简便、安全和经济。因而,1992年全世界发售了2亿张IC卡。1995年,已有6亿张IC卡,其中有5亿张存储卡和1亿张CPU卡。可以看出,IC卡市场是增长最快微电子技术市场之一。

接触式IC卡缺陷是:触点对腐蚀和污染缺少抵抗能力。经常会使阅读器由于发生故障而增长维护费用。此外,自由开放阅读器(如小电话间)无法防止被污损或破坏。

1.存贮器卡

对存储器卡来说,是经时序逻辑电路以存储器(大多是一种可擦写只读存储器——EEPROM)方式进行存取。使用这一系统能集成某些简朴安全算法,例如数据流密码。存储器卡功能大多数是针对某些特殊应用,使用灵活性受到较大限制。但是存储器卡价格非常便宜,因而,存储器卡一方面在对价格敏感公众场合使用。

2.CPU卡

CPU卡包具有微解决器。这个微解决器与一种分段存储器(ROM段、RAM段和EEPROM段)相连接。

掩膜编程只读存储器(ROM)中包具有微解决器操作系统,是在芯片制造过程中装入。只读存储器容量和功能在生产时已决定,使用中也不能重写。在芯片EEPROM中有应用数据和专用程序代码。其存储范畴只能在操作系统控制下进行读写。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是微解决器暂时工作存储器。存储数据信息在断开电源后消失。

CPU卡是非常灵活,当代IC卡操作系统也可以使各种应用集成在一张卡里(多功能卡)。专用应用程序是在IC卡生产后才装入其EEPROM中,可通过操作系统进行初始化。CPU卡一方面应用于安全敏感领域。这方面一种例子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手机IC卡或新电子钞票卡。此外,CPU卡编程特性使其可以不久适应新开辟应用领域。五、射频辨认卡

射频辨认系统与上述IC卡有着密切关系。数据存储在电子数据载体(称为电子标签或应答器)之中。然而,电子标签能量供应以及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数据互换不是通过电流触点接通而是通过磁场或电磁场进行,这方面采用了无线电和雷达技术。射频辨认是无线电频率辨认简称,即通过无线电波进行辨认。

同其她辨认系统相比,射频辨认系统具备许多长处。因而,射频辨认系统开始占领了巨大销售市场。这方面例子有诸多,例如非接触IC卡用作短距离公共交通车票。自动辨认系统简介(二)

关于辨认系统之间比较(如下表所示),表白了射频辨认系统与其她系统弱点和长处。这里还表白了接触IC卡与射频辨认系统之间密切关系,但对后者来说,避免了与触点接通易受干扰(破坏、污染、只有一种插接方向、插入费时等等)缺陷。系统参数条码光学符号辨认语音辨认生物计数

测量法IC卡射频辨认系统典型数据量/字节1~1001~100--数据密度小小高高很高很高机器阅读可读性好好费时间费时间好好个人阅读可读性受制约简朴容易简朴容易困难不也许不也许受污染/潮湿影响很严重很严重--也许(接触)没有影响受光遮盖影响所有失效所有失效-也许-没有影响受方向和位置影响很小很小--一种插入方向没有影响用坏/磨损有条件有条件--接触没有影响购买费/电子阅读设备很少普通很高很高很少普通工作费用

(例如:打印机)很少很少无无普通(接触)无未经准许复制/修改容易容易也许

(录音)不也许不也许不也许阅读速度

(涉及数据载体使用)低-4s低-3s很低>5s很低>>5~10s低~4s不久数据载体与阅读器

之间最大距离0~50cm<1cm

(扫描器)0~50cm直接接触直接接触0~5m微波AB半无源标签

(Semi-passivetag)射频辨认标签一种,用电池来驱动芯片电路,但从阅读器形成电磁场中获取能量来进行通讯。也称为半积极标签。闭路系统

(Closed-loopsystems)在闭路系统中,用射频辨认系统追踪物体始终处在系统内部,决不会离开系统控制,因此对射频辨认技术所使用原则没必要与外部系统兼容。编程器

(Programmer)用于将电子数据写入电子标签或查阅电子标签内存储数据。表面声波

[SAW(SurfaceAcosticWave)]是运用信号收发器上压电晶体具备将其表面接受到低能微波信号转换成超声波信号,并通过信号模式化反射用于自动辨认一种技术。标签

(Tag)一种射频辨认设备通称。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所标记物品代码。RFID标签普通被称为电子标签。它按勉励能量分为无源标签、有源标签和半无源标签。标签呼喊

(Tagtalksfirst)是被动超高频射频辨认系统中阅读器确认标签一种办法。当标签进入阅读器有效阅读范畴内,及时反射给阅读器一种信号告知阅读器标签浮现。标签碰撞

(Tagcollision)当各种电子标签同步向阅读器反射信号时,就产生了碰撞。标签启用

(Commissioningatag)在标签内存入所追踪产品信息,普通是向其内存写入产品编号等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输入数据库。标签容量(Tagcapacity)电子标签编程时所能写入字节数或逻辑位数。标头

(Header)EPC代码构造中最高一种字段。EPC代码总长、构造和功能完全由标头值决定。波幅(Amplitude)是指电磁波在一种周期内最大振幅绝对值。波幅模式化

(Amplitudemodulation)是指将波幅数字化办法,如用“1”表达一种较大波幅,用“0”表达一种普通波幅,这样可以通过变化波幅来表达一种二进制数。CTop产品电子代码

[ElectronicProductCode(EPC)]EPC用一组数字来惟一地标记单品,EPC所相应货品信息存储在网络数据库中,EPC是获取这些信息指针。超高频

[Ultra-highfrequency(UHF)]普通指300MHz到3GHz之间波段。UHF提供了高带宽与优良频段,但UHF电波对物料穿透性不是较好,因此传播中比相对低频率电波需要更强能量。冲突

(Collision)无线电信号互相干扰。冲压片

(Die)是通过向半导体片冲压而形成微解决器。传感器

(Sensor)是一种能记录其周边物理环境变化,并把这些变化转换成电信号装置,如运动探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传感器可以与射频辨认系统结合使用。传播控制合同

[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TCP)]为了连接不同类型计算机而开发一套正式通讯规则。TCP是建立在因特网合同(IP)之上面向连接合同,普通在TCP/IP组合中见到,它增长了通讯可靠性以及流控制。穿透力

(Penetration)指某种无线电波穿越非金属物体能力。纯标记

(Pureidentity)与明确物理或逻辑实体关于标记,不依赖于任何详细编码载体。DTop带宽

(Bandwidth)某一限定期间内,在某一通信渠道可以通过数据量。导向

(Orientation)是将标签置于阅读器天线电磁波束有效覆盖范畴内,以便于阅读器与标签通信。低频标签

(Low-frequencytags)以125KHz频率与阅读器通信标签。电磁波

(Electromagneticwaves)以波形式发射出能量。各种电磁波涉及无线电波,伽马射线和X射线。电磁波频谱

(Electromagneticspectrum)电磁波整个频率范畴。电磁干扰

[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无线系统或无线产品对其相邻系统或产品产生影响。电磁兼容性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系统或产品性能可与其她电磁设备一起使用而不会导致电磁干扰。电磁辨认标签

[ElectromagneticID(EMID)tag]一种可与外部阅读器进行无线通讯存储设备。射频辨认标签是电磁辨认标签一种。电感式耦合

(Inductivecoupling)用于标签和阅读器之间进行数据传播办法。电子产品码全球网络

[EPCglobalNetwork(orEPCNetwork)]是基于网络关于电子产品代码一系列技术和服务。它涉及实名服务(ObjectNameService),分布式中间件(Savants),电子产品码信息服务和物理标示语言。电子产品码搜索服务

(EPCDiscoveryService)是EPCglobal提供一种网络服务,容许公司搜索阅读某个EPC标签所有阅读器。电子产品码信息服务

(EPCInformationService)是EPC网络一种构成某些。它是一种网络服务可以让公司把与EPC关于信息存储在安全网络数据库中,让不同顾客群按授权级别访问这些数据。电子产品码信息服务涉及电子产品码搜索服务。电子商品防窃系统

[Electronicarticlesurveillance(EAS)]有“on”或“off”两种状态简易电子标签。当一件商品被合法购走或借出,标签失电。当有人携带贴着没有失电标签商品通过一种门禁区域时,报警器发出声音。电子数据互换

[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EDI)]在商业网络上共享数据一种广泛承认办法。动态数据

(Dynamicdata)经常持续变化数据,例如环境温度。读写

(Read-write)可以读出并覆盖已存储信息能力。具备读写能力RFID标签芯片比同类只读芯片贵。对象分类代码

(Objectclass)是GID一种字段,被EPC管理实体使用来标记一种物品种类或类型。对象名称解析服务

[ObjectNameService(ONS)]一种系统,用于查找惟一产品电子代码,并将计算机指向于EPC相应商品信息。ONS类似于域名服务系统(DNS),后者是将计算机指向INTERNET上站点。多次访问法

(Multipleaccessschemes)为了提高阅读机运用率和效率并防止碰撞而采用访问阅读器办法。惯用多次访问法有分时多次访问法(TDMA),分频多次访问法(FDMA),分区多次访问法(SDMA)和分码多次访问法(CDMA)。多功能阅读器

(Agilereader)是一种可变频或具备各种通信方式射频辨认阅读器。多路调制器

(Multiplexer)是一种电子装置可以使阅读器拥有各种天线。每个天线按照预定顺序扫描阅读区域,这样可以减少阅读器数目同步消除了各种阅读器之间互相干扰。多路通讯方案

(Multipleaccessschemes)容许几台无线电发射器同步工作在同一种频谱中办法。ETopEPC信息服务

(EPCinformationservice)为访问和持久保存EPC有关数据提供一种原则接口,已授权贸易伙伴可通过原则接口对EPC有关数据进行读写,具备高度复杂数据存储与解决过程,支持各种查询方式。EPC中间件

(EPCmiddleware)是一种分布式网络软件,作为internet网络与阅读器之间中间件可用于解决和管理有关阅读器所有信息和事件。FTop防冲撞

(Anti-collision)也称为防冲突,是一种用于防止一种阅读器读取范畴内,或者两个及两个以上阅读器交叠区域内标签无线电信号之间互相冲突技术。防冲撞算法重要用于保证标签或阅读器不同步发送或接受信息。非接触式智能卡

(Contactlesssmartcard)是带有射频辨认芯片信用卡或其他用途卡。阅读器可以对其进行无线阅读,从而加快结账,以便顾客。分贝

[Decibel(dB)]是天线接受率测量单位。服务器

(Server)用于解决并满足文献、页面或其她数字传播祈求计算机。GTop高频标签

(High-frequencytags)工作于13~56MHz之间标签。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用于存储数据并迅速检索近来访问数据存储器。工厂编程

(Factoryprogramming)有些只读标签在制造时必要将它们辨认号写入其上面芯片,这一过程就叫工厂编程。工厂写入数据是不能被改写。功率容量

(Powercapacity)天线发射所能承受最大射频功率,单位为瓦(W)。工业,科学和医学(ISM)频带[Industrial,Scientific,andMedical(ISM)bands]电磁波频谱一组未授权频率。对于那些使用工作在ISM频带频率通讯设备,不必从政府购买允许证。工作周期

(Dutycycle)是阅读器向外发射能量时间长度。规则(Protocol)是规范通信系统一系列规定。HTop回射

(Backscatter)是阅读器与被动标签之间进行通信一种办法。被动标签使用回射法接受阅读器无线电波,然后以与载体同样频率反射回阅读器。反射回信号通过了模式化解决以便传播数据信息。IInternet工程任务组

[The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IETF)]由网络设计师、运作商、供应商和研究学者构成开放、国际性、关注于internet构架发展组织团队。Internet合同

[InternetProtocol(IP)]广泛应用在以太网上TCP/IP合同组网络层。用于链接到某一种网络上计算机之间数据包发送。JTop极向回转天线

(Circular-polarizedantenna)超高频阅读器天线采用极向回转法发射无线电波。由于天线是回转式,因此增长了阅读标签机会。但是,极向回转天线阅读距离比线性天线短。激活

(Excite)阅读机发射无线电波与被动标签天线耦合产生能量唤醒了芯片,以便于它向阅读器反射信号。集成电路

[Integratedcircuit(IC)]是芯片或微芯片别称,各种IC构成了计算机大脑。极化

(Polarisation)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电场强度方向。检查码

(Checksum)是加在射频辨认标签微解决器内存数据区一种数码。在数据传播先后通过检查这个数码以拟定标签上所存数据与否完好无损。晶片

(Wafer)一块小而薄圆形半导体材料,如纯硅片。硅晶片直径普通是8到12英寸。静态数据

(Staticdata)不会变化数据,如与产品物料成分有关数据。纠错规则

(Errorcorrectingprotocol)是阅读器用来对的解读从标签读取数据一系列规则。纠错码

(Errorcorrectingcode)是储存在射频辨认标签上一种数码,能让阅读器解读出丢失或读错数据。纠错模式

(Errorcorrectingmode)是阅读器与标签之间传送数据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自动改正读错数据或解读出丢失数据。KTop可读写标签

(Read-writetag)标签上信息既可以被阅读也可以被改写或写入新信息,但是有些数据区信息如储存产品序列号区域不能被改写。可扩展标记语言

[eXtensiblemarkuplanguage(XML)]一种被广泛接受INTERNET共享信息方式,计算机可以使用它而不受所运营操作系统约束。可视传播技术

(Line-of-sighttechnology)它需要商品被机器“看见”才可以自动辨认。条码和光学字符辨认是两种常用可视传播技术。可一次编程标签

(One-timeprogrammabletag)也称顾客编程标签,射频辨认标签只能写一次但可以读多次。空读

(Phantomread)当阅读机读到一种标签浮现信息,但事实上这个标签并不存在,这个现象就叫空读。空中通信规则

(Airinterfaceprotocol)是规范阅读器与标签之间互相通信规则。LTop敏捷阅读器

(Agilereader)是可以阅读不同类型RFID标签阅读器通称,例如由不同厂商制造,或可以工作在不同频率下阅读器。流控自装配

(FluidicSelf-Assembly)由Alien科技公司申请专利一项制造办法,其工艺涉及很小微芯片在一种特殊液体中一种底座上流动,底座上有用来固定住芯片孔。逻辑门

(Logicgate)微芯片电路上小型开关,使芯片可以执行某些任务。滤值

(Filtervalue)是EPC代码中可选某些,它不是纯标记一某些,而是用于迅速过滤和预选所标记物品基本物流类型附加数据,如货箱、货盘等。MTop盲区

(Nullspot)是指无法接受无线电波阅读器阅读区域。贸易项目

(Tradeitem)指需要获取预先定义信息一种产品或服务,它可以在供应链任意环节进行标价、订购或开据发票,以便于所有贸易伙伴进行相应交易。名称权威指针

(NAPTR)可完毕特定字符串到新域名标记或者URI解析转换一种新DNS资源记录类型,它使DNS可以完毕更为广泛查询服务。命名空间

(Namespace)也称为名称空间,是用于解决名称冲突。它为XML文档元素提供了一种语境,并容许开发者按一定语义进行元素解决。模块(Die)一块微小正方形硅,集成电路蚀刻在上面,咱们普通称之为硅芯片。模仿数据

(Analogdata)由持续变化物理量所示信息,如电磁波长度或高度。模式化

(Modulation)是让无线电波按照某种模式变化用来传送数据信息办法。惯用模式化办法有波幅,频率和阶段模式化。NTop内存

(Memory)是射频辨认标签上芯片储存产品数据空间。内存单元

(Memoryblock)是射频辨认标签内存空间按用途或功能划分而成子存储空间。能量级别

(Powerlevel)是从阅读器或标签辐射出射频能量大小。能量级别越高,阅读距离越远。OTop耦合

(Coupling)电路之间能量传递。电感耦合和电容耦合是阅读器和标签之间能量传递两种方式。欧洲商品编码

[EuropeanArticleNumbering(EAN)]遍及欧洲,亚洲和南美洲使用条码原则。它由EAN国际组织管理。PTop牌照

(Licenceplate)指只储存有成品序列号射频辨认标签。碰撞

(Collision)指无线电信号之间互相干扰。频率

(Frequency)在给定期间内,一种完整波形浮现次数。1kHZ等于1秒钟内浮现1000个完整波形。频率范畴

(Frequencyrange)指天线合用最低至最高频率。频率跳动

(Frequencyhopping)是一种防止阅读机互相干扰技术。频移键控

[FrequencyShiftKeying(FSK)]一种在不同频率间通过切换来传送数据办法。QTop嵌体

(Inlay)是具有射频辨认芯片和天线小框架,事实上是半成品射频辨认标签,标签制造商将它与印有阐明文字纸标签粘贴在一起构成了射频辨认标签。全球贸易项目代码

[GlobalTradeItemNumber(GTIN)]为贸易项目提供惟一标记一种代码。EPC设计于GTIN保持着连贯性。全球位置码

[Globallocationnumber(GLN)]指标记法律实体、功能实体、物理实体代码。RTop任务管理

(Taskmanagement)一种用于组织和自动执行一系列任务自定义软件办法。STop射频辨认

[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用无线电波辨认惟一商品办法。射频辨认对于条码来说巨大长处是激光必要“看到”条码才干识读,而无线电波不需要可视传播技术就可以穿过例如纸板和塑料这样物质。典型射频辨认系统涉及射频标签和阅读器两某些。射频辨认标签

(RFIDtag)是由天线和芯片做成不同形状用于辨认它所附著物品标签。射频辨认标签芯片上储存著它所辨认物品信息,它可以从阅读器接受信息,也可以向阅读器发送信息。

时分多址通讯技术[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TDMA)]:一种解决两个阅读器之间信号冲突问题办法。使用此算法可保证阅读器在不同步间阅读标签。实时内存事件数据库

[Real-timeIn-memoryEventDatabase(RIED)]存储频繁使用数据一种办法,这样可以迅速访问这些数据。实体标记语言

[Physicalmarkuplanguage(PML)]是一种以计算机可以理解方式对产品、过程和环境进行描述新型原则化计算机语言。数据传播速度

(Datatransferrate)是指在给定期间内从射频辨认标签传播到阅读器字符数。数据区

(Datafield)是射频辨认标签上芯片分派给特定类型信息内存区域。数据区保护

(Datafieldprotection)是防止射频辨认标签上数据区内存储信息被改写办法。输入/输出

[Input/output(I/O)]是阅读器上用来与其他装置相连接口。双频道

(Duplex)是能同步双向发射数据信号频道。TTop天线

(Antenna)发射或接受电磁波装置。天线接受率

(Antennagain)是指无损耗原则天线所需输入能量与给定天线在给定方向、相似距离内产生同样磁场强度所需输入能量比。天线接受率越高,能量输出越强,阅读距离越远。条形码

(Barcode)是辨认某一产品制造商和类别原则化办法。调制

(Modulation)通过变化一种波频率、相位或振幅来传播数据。统一建模语言

[UnifiedModelingLanguage(UML)]一种开放、用于大型而复杂计算机系统原则建模办法。通用标记符

[Generalidentifier(GID)]是EPC编码中一种通用标记类型,属于96位EPC代码,并且不依赖任何已有和既有规范或标记方案。UTopVW位

(Bit)数字信息最小单位,一种单独1或0。一种96位EPC由一串96个1和0字符构成。无芯片射频辨认标签

(ChiplessRFIDtag)是不用半导体微解决器射频辨认标签。有些无芯片射频辨认标签使用塑料或传导薄膜代替半导体微解决器,尚有些使用可以反射无线电波特殊材料。微波

(Microwave)波长为0.1—100厘米或频率在1—100GHZ电磁波。微波标签

(Microwavetag)指频率在5.8千兆赫射频辨认标签。微波标签数据传送速度很高并且阅读距离也很远,但是它消耗很大能量并且价格也很贵。微波天线

(Microwaveantenna)用于发射和接受微波信号。唯一辨认码

[UniqueIdentifier(UID)]指辨认无线电波收发器序列号。微芯片(Microchip)是一种由许多互相连接电子晶体管和其她某些构成微电子半导体设备,也称为“芯片”或“集成电路”。物理标记语言

[PhysicalMarkupLanguage(PML)]以计算机可以理解方式来描述商品一种办法。PML基于广泛接受可扩展标记语言,后者以所有计算机都可以使用形式在因特网上共享数据。无线电波

(Radiowaves)在电磁频谱中处在低频末端电磁波。无线电收发器

(Transponder)无线电发射器-接受器,当接受到预定信号时被激活。RFID标签普通被称为无线电收发器。无源标签

(Passivetag)RFID标签一种,它不使用电池,是从读写器产生电磁场中获得能量,也称为被动式标签。XTop线性极向天线

(Linear-polarizedantenna)是超高频阅读器使用一种天线。这种天线发射无线电波能量沿著一条狭窄波束传播。线性极向天线发射无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