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知识培训_第1页
黄曲霉毒素知识培训_第2页
黄曲霉毒素知识培训_第3页
黄曲霉毒素知识培训_第4页
黄曲霉毒素知识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黄曲霉毒素知识培训一、何为黄曲霉毒素?二、黄曲霉毒素是如何产生的?三、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四、产毒菌株及自然分布五、毒性及作用机理六、如何防治黄曲霉毒素?七、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八、生活中的黄曲霉毒素目录第2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蒙牛黄曲霉毒素事件

2011年圣诞节这天,有媒体报道,蒙牛乳业有限公司某批次利乐包装的牛奶黄曲霉素M1超标——国标限值0.5微克/千克,实测值1.2微克/千克。超标140%。蒙牛随即承认了这一事实,并进行了道歉。。第3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南山奶粉黄曲霉毒素事件7月20日,光明乳液旗下的南山奶粉陷入了“致癌风波”。广州市工商局网站公布了2012年第二季度第二次流通环节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样检验情况,光明、南山等多个品牌齐登“黑榜”,南山婴幼儿奶粉则被检出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M1超标。南山奶粉是国内的知名品牌,此次查出含有强致癌物,无疑给广大消费者当头一棒,继三聚氰胺之后,黄曲霉毒素――一个拗口生僻的化学名词,近日迅速进入人们视野。黄曲霉毒素究竟为何物?其危害有多大?应该如何防范?第4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何为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种肝毒素。温特曲霉也能产生该毒索,但产生量较小,黄曲霉在自然界分布甚广,无论是土壤,还是腐败的有机物、储藏的粮食以及各种食品上都有它们的存在。第5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何为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在自然界中多来自于谷物、坚果中的霉变成分,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在自然界所有物质中毒性名列第一。黄曲霉毒素共分为17种,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B2、G1、G2以及由B1和B2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M1、M2等。其中致癌作用最强的属黄曲霉毒素B1,大家应该都知道氰化钾,看谍战片的时候,被抓住的间谍将其抹一点在嘴唇上就能丧命,而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它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第6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何为黄曲霉毒素?第7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何为黄曲霉毒素?中文名称:二呋喃香豆素性质:

为一类含氧杂环类抗菌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第8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黄曲霉毒素主要有4种:即B1、B2、G1、G2。其中B1被认为是主要的有毒物质,有2种这些毒素的代谢产物M1和M2。其中黄曲霉毒素B1主要存在于农产品,动物饲料,中药等产品中。黄曲霉毒素M1是动物摄入黄曲霉毒素B1后在体内经羟基化代谢的产物,一部分从尿和乳汁排出,一部分存在于动物的可食部分,如乳、肝、蛋类、肾、血和肌肉中,其中以乳最为常见。黄曲霉毒素M1的毒性和致癌性与黄曲霉毒素B1的基本相似。由于牛乳及其制品是人类、特别是婴儿的主要食品,所以其危害性更大。一、何为黄曲霉毒素?第9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黄曲霉毒素是如何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发现于1960年,在英格兰由于当时称为火鸡x病的一种新疾病而死了十多万只雏火鸡。许多雏鸭和小牛在吃了生霉的巴西花生粉后很快死掉,产生此剧毒物质的霉菌就是黄曲霉,因此该毒素被适当地称为黄曲霉毒素。第10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经常在玉米、花生、棉花种子、一些干果中常能检测到。其中以花生和玉米污染最严重。家庭自制发酵食品也能检出黄曲霉毒素,尤其是高温高湿地区的粮油及制品种捡出率更高。二、黄曲霉毒素是如何产生的?第11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黄曲霉毒素是如何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可发生在多种食品上粮食(稻谷、小麦、大麦等)水果玉米、花生、棉籽油肉类蔬菜花生和玉米在收获前就可能被黄曲霉污染,使成熟的花生不仅污染黄曲霉而且可能带有毒素,玉米果穗成熟时,不仅能从果穗上分离出黄曲霉,并能够检出黄曲霉毒素。第12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曲霉属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霉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25℃~32℃)、湿度(80%-100%)条件。当霉菌处于高温、高湿或处于与其它霉菌竞争的应激情况时,就会产生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性极毒的物质,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霉变的食品及饲料中;黄曲霉毒素耐高温,在烹调及常规处理中很难将其破坏,对人畜危害极大。二、黄曲霉毒素是如何产生的?第13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黄曲霉毒素是如何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属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物,剧毒,同时还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菌丝生长时产生毒素,孢子可扩散至空气中传播,在合适的条件下侵染合适的寄生体,产生黄曲霉毒素。第14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黄曲霉毒素是如何产生的?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黄曲霉的农作物之一,黄曲霉毒素对花生具有极高的亲和性。黄曲霉的侵染和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不仅发生在花生的种植过程(包括开花、盛花、饱果、成熟、收获)中,而且在加工过程(包括原料收购、干燥、加工、仓储、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

第15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黄曲霉毒素是二氢呋喃香豆的衍生物,依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和产生的衍生物有20余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P1、Q1等17种相关化合物已经过系统鉴定其结构。但饲料中污染的黄曲霉毒素是B1、B2、G1、G2等四种,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为二呋喃氧杂奈邻酮,但化学结构不同的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有所差异,其中B1最强,然后依次是:M1>G1>G2>M2>B2。第16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黄曲霉毒素耐热,B1毒素在268~269℃时才分解。高压0.103Mpa(120℃)2h降低1/3~l/4,4h降低1/2。加入强碱和5%次氯酸钠可完全破坏。黄曲霉毒素(主要是B1、B2、G1、G2)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中(如氯仿、丙酮、甲醇和乙醇),但不溶于己烷、石油醚、水与乙醚中。在紫外线激发下,毒素发出很强的荧光。如B1和B2经层析在紫外线下发出紫兰色荧光;G1和G2发出黄绿色荧光,低浓度的纯毒素易被紫外线降解。第17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产毒菌株及自然分布一、黄曲霉毒素产毒菌株AFT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二次代谢产物。几乎所有的寄生曲霉均可产生B组和G组AFT,而黄曲霉则只有50%的菌株产生AFT,且只能产生B组AFT。第18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产毒菌株及自然分布二、黄曲霉毒素的自然分布

AFT感染遍布世界各地,但严重发生的地区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为这些地区虫害严重,降雨常带来生长季节湿度过大,高温、高湿及虫害等造成黄曲霉感染几乎每年发生。我国1980年测定了从17个省粮食中分离的黄曲霉1660株,广西地区最多,检出率为58%。总的分布为:华中、华南、华北产毒株最多,产毒量也大,东北、西北地区较少。第19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毒性及作用机理1.急性和亚急性中毒

各种动物对AFT的的敏感性不同,其敏感性依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等而有很大的差别。短时间摄入AFT量较大时,表现为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生长迟缓、产蛋或产奶量减少。中毒病变主要在肝脏,迅速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以及胆管增生等。关于AFT的中毒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现公认为的看法是AFT在体内经细胞色素P450活化,包括使p53基因的第249密码子AGG置换为AGT,引起p53基因的功能损失,AFB1形成AFB1-8,9-环氧化物,该环氧化物的一部分可与谷胱甘肽转移酶等结合,并进一步受环氧化物催化水解而解毒。另一部分则与生物大分子的亲核中心反应,生成DNA、RNA以及蛋白质和类脂的AFT加合物,结果导致多种生物大分子失去其生物大分子,并引起细胞死亡,变现为急性中毒。第20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毒性及作用机理2.慢性中毒

持续摄入一定量的AFT,AFT与核酸结合可引起突变而表现为慢性中毒,使肝脏出现慢性损伤,生长缓慢、体重减轻,肝脏功能降低,出现肝硬化第21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毒性及作用机理3.致癌性

实验证明许多动物小剂量反复摄入或大剂量一次摄入皆能引起癌症,主要是肝癌。通过食物给药时,AFT可导致大白鼠生成肝癌、腺胃癌、结肠粘蛋白腺癌和肾肿癌。通过口部饲喂AFT,猴子产生了肝血管肉瘤、骨恶性瘤、胆囊和胰腺黏蛋白癌、肝癌和胆管癌。第22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毒性及作用机理4.对免疫机能的影响(1)对体液免疫机能的影响AFT在体内能够抑制RNA聚合酶,继而阻止蛋白质的合成,因此,饲喂了AFT引起的蛋白和球蛋白水平的下降,可能是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合成收到抑制的结果第23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毒性及作用机理4.对免疫机能的影响(2)对巨噬细胞的影响在饲喂AFT的母鸡所产生的子代中,其巨噬细胞的活性氧中间产物减少了,这种活性氧中间产物被认为对清除细胞浆中的抗原具有重要作用第24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毒性及作用机理4.对免疫机能的影响(3)对淋巴细胞的影响产蛋鸡淋巴细胞数量的下降和饲喂AFT的剂量有相关性,并发现AFT能够影响淋巴细胞中的腺苷脱氨酶,使其活性下降,而血清中腺苷脱氨酶活性不变第25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毒性及作用机理4.对免疫机能的影响(4)对子代免疫机能的影响对饲喂标准日粮的孵化小鸡所观察到的抗体抑制和巨噬细胞功能的改变,均是胚胎期AFT形成的代谢产物引起的直接结果,AFT通过母系代谢转移到鸡蛋中,引起孵化后免疫功能改变,因而使子代鸡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最后的结果是导致鸡的死亡率增加第26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如何防治黄曲霉毒素?一、对原料的防治措施

尽量选择对霉菌敏感性不强的饲料作物:收获和储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磨破、压碎、鼠啃、虫咬,特别是避免玉米、花生等谷物的表皮和外壳损伤。破碎的花生易污染黄曲霉。贮藏室应避免过湿、通风不良及堆放过多过久。

第27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如何防治黄曲霉毒素?二、原料采购中的防治措施

原料采购是饲料企业产品质量优劣的第一关。采购人员要对原料的营养指标、水分含量进行严格的验收。特别是水分含量问题,众所周知,玉米是成品料的主要原料,玉米水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成品料的水分含量。南方地区的梅雨季节时,一般原料的水分含量应低于12.5%,玉米、高粱、稻谷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4%以下。第28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如何防治黄曲霉毒素?三、原料贮存时的防治措施

原料贮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仓库漏水、阴暗、潮湿、老鼠出没就很容易促使黄曲霉生长,因而影响产品质量。在原料贮存中,一定要注意空气、湿度、温度等的控制,要严格按照“先进先出”的使用原则,要及时清理已被污染的原料,可使用的方法有:控制贮存环境的温度、封闭隔氧贮存、气调贮存、低温通风贮存及辐射法,例如把脱粒后的湿玉米装入内衬塑料袋的麻袋,装满并扎紧袋口可抑制黄曲霉的生长,也可以添加防霉剂。第29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七、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亲合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微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放射免疫法薄层色谱法(TLC法)第30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七、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基本原理它采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待测物与酶连接,然后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用于定量测定。测定的对象可以是抗体也可以是抗原。在这种测定方法中有3种必要的试剂:①固相的抗原或抗体(免疫吸附剂)②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标记物)③酶作用的底物(显色剂)第31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七、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实验器材和药品固相载体在ELISA测定过程中作为吸附剂和容器。最常用的是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它们有较强的吸附蛋白质的性能,抗体或蛋白质抗原吸附其上后仍保留原来的免疫学活性。

微量滴定板,量滴定板为8×12的96孔式。ELISA板的特点是可以同时进行大量标本的检测,并可在特制的比色计上迅速读出结果。聚苯乙烯经射线照射后,其吸附性增加。第32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八、生活中的黄曲霉毒素第33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牛奶中只要含有黄曲霉毒素就不会被去除

黄曲霉毒素是微生物产生的,三聚氰胺属于恶意添加。黄曲霉毒素是脂溶性的,如果牛饲料中存在黄曲霉毒素,牛肉中含量不会很高。但内脏特别是肝脏中含量会高。黄曲霉毒素非常耐热,加热到280℃都不会被破坏,所以牛奶中只要含有,就不会被去除。紫外线只能少量破坏。第34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鲜的大米霉变的大米第35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毒症状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列的肝脏毒,对肝脏有特殊亲和性并有致癌作用。它主要强烈抑制肝脏细胞中RNA的合成,破坏DNA的模板作用,阻止和影响蛋白质、脂肪、线粒体、酶等的合成与代谢,干扰动物的肝功能,导致突变、癌症及肝细胞坏死。同时,饲料中的毒素可以蓄积在动物的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中,人食入后可引起慢性中毒。第36页,共4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毒症状中毒症状分为三种类型:

1)急性和亚急性中毒

短时间摄入黄曲霉毒素量较大,迅速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以及胆管增生,在几天或几十天死亡。

2)慢性中毒

持续摄入一定量的黄曲霉毒素,使肝脏出现慢性损伤,生长缓慢、体重减轻,肝功能降低,出现肝硬化。在几周或几十周后死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