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二讲_第1页
《大学语文》第二讲_第2页
《大学语文》第二讲_第3页
《大学语文》第二讲_第4页
《大学语文》第二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先秦文化

一、神话歌谣二、诸子散文三、历史散文四、“四书五经”五、《诗经》六、《楚辞》“先秦”中国历史学名词。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起自远古人类产生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为止。先秦经历了“三皇五帝”、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

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始祖神话(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后稷诞生)洪水神话(鲧禹治水、大禹治水)战争神话(黄帝炎帝之战、黄帝蚩尤之战)发明创造神话(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苍颉、后稷、后羿)其他神话(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中国远古神话的分类:“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五帝”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称为“五帝”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都是象征性的人物,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燧人(公元前10000年前在位110年)(燧人氏)允婼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火的发明者。燧人氏,又称“燧人”,远古人“茹毛饮血”,他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关于他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燧人氏即是代表一个人物,有时则是几个人物的合成;有时它更多的应该是一个氏族或一个部落历史伏羲(约公元前7724年前在位118年

),《史记》中称伏牺。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与女娲同被尊为人类始祖,中国神话中与女娲一样,龙身人首、蛇身人首。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神农氏,别名:五谷帝仙,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他发明了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又称炎帝,然而关于神农氏是否就是炎帝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又称赤帝、烈山氏,距今约四千多年前生于姜水之岸(今陕西宝鸡一带)。他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这才有了今天的炎黄子孙。黄帝(轩辕氏)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黄帝(前2697-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有《黄帝内经》传世。少昊(前2598-前2525年),相传少昊是黄帝之子,是远古时羲和部落的后裔,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同时也是东夷族的首领。中国五帝之一,中国赢姓及其秦、徐、黄、江、李等数百个姓氏的始祖。颛顼(前2514~前2437)中国历史中的一位传说人物,为五帝之一。《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颛顼帝也”。

先秦文学: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自春秋末年以来,中国的思想得到一个极大的开放。先秦文化也成为中国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期。“百家争鸣”各家的代表人物,作品,主张: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儒家学说,亦称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儒学对中国以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儒学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伦理观∶“仁”是是伦理道德的总纲。“仁”就是“爱人”,君主要体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若要实践仁德,需要“忠”和“恕”。“忠”是尽自己的本分;“恕”是推己及人。提倡以“礼”、“乐”,约束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政治观∶主张以礼义治国,回复西周时期的德治。而社会各阶层人士应尽本分,以达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谐局面,这就是正名思想。教育观∶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教育不应分贵贱贤愚。他认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学方法。他又提倡“温故知新”及“举一反三”等学习方法。宇宙观∶对鬼神之说抱著“存而不论”的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但却十分重视祭祀祖先。孟子主张“性善说”。荀子主张“性恶论”。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被历代统治者及学术界所尊崇,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及道德的主流。看图上,再看图下【你们真的…真的?真的!是同一个国家的孩子吗?】

在洛阳街头,一个老乞丐在给一个小乞丐读书,读的是初中语文课本。

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

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道家的观念∶

1、宇宙观——“道”“道”是无形及不可见的,是超时空的绝对精神,是宇宙最高本体及一切事物的根源。

2、政治观——“无为而治”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民生困苦,人们必须放弃逞才、逞智、逞强、逞力、回归朴素、无知的境界,以“无为”治理天下,天下才能和平安定。最终希望回复“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

3、人生观——“随缘自适”万物都有对立面,物极必反。因此,人们必须“知足寡欲”、“柔弱不争”、“顺应自然”,抛弃一切礼教的枷锁,才能避免灾祸。老子据一般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生卒年不详。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老子修道德,其学主无为之说。道家的理论奠定於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对於存活於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庄子

(约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人。他生活贫困,但淡泊名利,楚王闻其贤德,曾派使者赠以千金并请他作宰相,被他拒绝。遂终身不复仕,隐居於抱犊山中。庄子学识渊博,交游很广,著有《庄子》一书,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相濡以沫”“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螳臂当车”“盗亦有道

”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墨家的观念:伦理观∶提出“兼爱”,主张爱不应有亲疏、上下、贵贱、等级的分别。他认为天下之所以大乱,是由於人不相爱。政治观∶主张“尚贤”、“尚同”,提倡选任贤才,消除阶级念,使天下大治,主张“非攻”,反对一切侵略战争。经济观∶反对奢侈的生活,主张节俭,提出“节用”、“节葬”、“非乐”的思想。宇宙观∶提出“非命”,认为命运不能主宰人的富贵贫贱,强调只要透过后天的努力就可以改变。

由于墨家从创始人墨子到主要的代表人物,都是社会中底层的学者,所以墨家更能体会到战乱时期社会中劳动人民的凄惨生活,所以相对于儒家的过分讲求“礼”,墨家更注重刻苦、节俭的生活习惯,墨家的思想并未得到统治者的支持,日后发展不大。4.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申不害。作品:《韩非子》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在法律界及法理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而闻名,并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了相当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5.兵家代表人物:孙武、孙膑。作品:《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诸子百家之一。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孙武,战国时孙膑、吴起、公孙鞅、赵奢、白起,汉初张良、韩信等。今有兵家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等。兵家著作中含有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6.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先秦时期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思想派别,重视“名”(概念)和“实”(事)的关系的研究。7.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

阴阳家是流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学派,齐人邹衍是其代表人物。大体而言,邹衍的阴阳家思想表现在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试图进一步的发展,用来建构宇宙图式,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8.纵横家代表人物:鬼谷子、苏秦、张仪。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鬼谷经》

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多为策辩之士,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是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鬼谷子,杰出代表人物有:苏代、姚贾,苏秦,张仪,公孙衍。9.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作品:《吕氏春秋》

杂家本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其内容很多与方术有关。杂家的代表一是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另一是编撰《吕氏春秋》的吕不韦。杂家在历史上并未如何显赫,实际上流传下来的思想不多,在思想史上也没有多少痕迹。10.农家农家代表:许行

战国时,农家代表人物有许行。许行,楚国人,无著作留传,生平事迹可见于《孟子》一书。约与孟子同时代。当时随行学生几十人,颇有影响,儒家门徒陈相、陈辛兄弟二人弃儒学农,投入许行门下。11.小说家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小说家指的是一类记录民间街谈巷语的人,而小说家被归类于古中国诸子百家中的其中一家。小说家虽然自成一家,但被视为不入流者,刘歆列九流十家,惟小说家不在九流之列,影响甚小。然而小说家反映了古代平民思想的侧面,却是其它九流学派都无法所能代替的。故有九流十家之说。12、医家中国医学理论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到公元三世纪中叶,共经历了七百多年。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到封建制度确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大动荡的时期。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意识型态、科学文化领域出现了新的形势,其中包括医学的发展。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代表人物:扁鹊

“三教九流”“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九流”:

儒家者流、道家者流、阴阳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农家者流。流者,流派也。九流就是九流派学说。“三教”和“九流”的名称,在汉朝时并不含有贬义。后人就用“三教九流”来泛指社会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各行各业各式人物,从此含有贬义了。先秦历史散文1、《尚书》《尚书》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纂,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内容以记言为主,主要是尧舜至春秋时代一些君主和大臣的讲话、誓词、政令的记录。后来被儒家尊奉为经典,故又称作《书经》。2、《春秋》和《春秋三传》《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主要记载周天子和各诸侯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大事。其文笔简洁朴素,但记事过于简单,实际上是一部以记事为主的提纲式的史书。相传为孔子所著。春秋三传指古代用以阐释《春秋》的三部书。有齐国公羊高的《公羊传》,鲁国谷梁赤的《谷梁传》和左丘明的《左传》。“传”是转述流传的意思,古人认为这三部著作是补注、解释儒家经典《春秋》的,故称其为“春秋三传”。3、《国语》《国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按周、鲁、齐等八个国别分卷按时代先后记载历史,记事上起于周穆王征犬戎(前976),下止于韩、赵、魏灭智伯(前453),共500多年。主要记载周天子和各诸侯国政治、外交活动中的对策谏说,以记言为主,或相传为左丘明所撰。4、《战国策》大约是秦汉间人编纂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又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等称谓,后经西汉的学者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它按照秦、齐、楚等12国分国记事,记事起于春秋末战国初,止于秦统一六国之后,大约二百四五十年,主要记载纵横家的游说之词,以记言为主。“四书五经”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乐后失散,后加《春秋》)五种教本,被后人称为"五经"。(儒家的五种经典,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四书”:《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一起合称为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1、《诗》:又称《诗经》。汉初传授《诗》的有齐、鲁、韩三家,都立于学官。毛公亦传,未得立。后来,三家诗亡缺,毛诗独传,因此《诗》又称《毛诗》。《诗》今存305篇,各篇时代早晚不一,早至周初,晚至春秋中期。《诗》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了解先秦社会风貌的珍贵材料。“五经”2、《书》:又称《尚书》,是我国上古时代王室诰命、誓辞和追述古代史迹的著作汇编。最初只泛称为《书》,其后分为夏、商、周书,以后才称为《尚书》,义谓上古之书。3、《礼》:汉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仪礼》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礼仪制度的汇编。4、《易》:又称《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卦辞和爻辞共约5000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编定的。它不仅对于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5、《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它按年、时、月、日记载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时,故名《春秋》。后人为其作注解,流传下来的有《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合成“春秋三传”,其中以《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流传最广。“四书”

《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一起合称为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四书五经”的社会影响

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几与耶教有圣经、伊教有古兰经相似。被用为封建科举中选拔人才的命题书和教科书。如果说今日学子不知“四书五经”为何物,恐怕会是件难堪的事。我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包含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她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约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故称《诗经》。1、《诗经》的内容《诗经》从内容上分“风”、“雅”、“颂”三个部分。A、“风”又称“国风”,是地方乐曲,有十五国风,共160篇,其中大多上民歌。B、雅”分“大雅”和“小雅”,是产生于王都附近的诗,大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共105篇。C、“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祭祀时的乐歌,计40篇。

《诗经》中十五国风的大部和小雅中一部分作品,都是普通劳动人民所作,比较真实,多方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2、《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是《诗经》的基本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1)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朱熹语),即描写景物时用白描,叙事时直接陈述,抒情时直抒胸臆。(2)比,“以他物比此物也”(朱熹),即比喻和比拟。(3)兴,也叫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由歌咏眼前景物从而联想咏及其他物。一般用于诗歌开头,也可用于中间部分。3、《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抒情的传统,风雅的文学标准,比兴成为典范的表现手法,文学革新的旗帜。《诗经》特别是其中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它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而不要把文学看成流连光景,消遣闲情的东西。历代民歌是它的嫡传,从汉魏乐府直到近代歌谣都深刻体现了这种精神,历代进步文人在创作中倡导“比兴”、“风雅”,实质上也就是倡导《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发达的标志,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诗经》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屈原与《楚辞》楚辞,又叫作赋、屈赋、骚赋、楚赋等,是战国后期在楚国出现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新诗体。多用六言句式,奠基者和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及其作品屈原(前340—前278),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楚辞的奠基者和代表作家,作品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