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2024/3/25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内容1、害虫抗药性概述2、甜菜夜蛾抗药性现状、
研究进展及治理技术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1、害虫抗药性概述抗药性历史及其发展概况抗药性概念及类型抗药性的形成及机制抗药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1908年Melander在加里福利亚州观察到,常规的石硫合剂防治梨园蚧之后其存活率很高,于是他首先提出是由于抗药性所致;1916年红圆蚧对氢氰酸产生抗药性,1917年苹果蠹蛾对砷酸铅产生抗药性;1908-1946年的38年间,只有11种害虫和蟎类对农药产生抗药性;1946年之前产生一种新的抗药害虫需2--5年时间;1946年-1954年平均每年增加1--2种抗性害虫;1980年,Georghous统计抗药性害虫428种,1989年504种,其中农业害虫283种,卫生害虫198种。抗药性历史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马铃薯甲虫抗杀虫剂(纽约长岛)
杀虫剂推广应用年份首次发现失效年份
砷制剂18801940 DDT19451952 狄氏剂19541957 西维因19591963 久效磷19731973 甲拌磷19731974 乙拌磷19731974 呋喃丹19741976 杀灭菊酯19791981 二氯苯醚菊酯19791981 二氯菊酯+增效醚19821983 鱼藤酮+增效醚 1984? 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害虫几乎能对所有类别的合成化学农药产生抗药性;害虫抗药性成为全球现象,抗性形成具有明显区域性;交互抗性、多抗性现象的日益严重,害虫对新的取代农药抗性发展速度呈加快的趋势;从害虫种类来看,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昆虫产生抗药性的种类最多,在卫生昆虫中明显地以双翅目昆虫为主。农业害虫中以蚜虫、棉铃虫、小菜蛾、马铃薯甲虫及螨类的抗药性最为严重。
当前害虫抗药性特点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1963年首次发现棉红蜘蛛对内吸磷抗性,到20世纪90年代初,有报道的产生抗药性的农业害虫至少有30种,其中大田作物22种,储粮害虫7种,森林害虫1种。60年代发现棉蚜、棉叶螨、山楂叶螨、三化螟4种、80年代发现棉铃虫、菜青虫、黑尾叶蝉、褐飞虱、小菜蛾、柑橘全爪螨类及米象等7种。90年代前期发现二化螟、粘虫、玉米螟、桃赤蚜、小地老虎、稻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菜缢管蚜、温室白背粉虱、马尾松毛虫、玉米象、赤拟谷盗,谷盗、锈赤扁谷盗及土耳其扁谷盗等近20种害虫出现抗性。我国农业害虫抗药性发展及其现状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农业影响农产品产量下降;农产品质量变劣;生产费用增高;天敌种群密度间生态关系破坏;害虫猖獗;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社会后果传染瘟疫病流行,尤其是传病昆虫(蚊虫)导致的疾病;增施农药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遭到破坏。抗药性带来的严重危害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5.2.1害虫抗药性概念(pestinsectresistancetoinsecticide)抗药性概念及类型指某种昆虫群体发展成为新的种群,后者对该杀虫剂的忍受能力超过杀死正常群体的大多数个体的药剂剂量(1958年WHO提出)。RF>5农业害虫抗性RF>5-10卫生害虫抗性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害虫抗药性特性是对群体而言的是针对某种特定的药剂作出的反应是药剂选择的结果是能够在群体中遗传下去的是相对于敏感或正常种群而言,抗性的大小是经药剂选择变化了的新种群与敏感种群的LD50之比来确定的。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抗药性分类单一抗性(monoresistance)只表现对起选择作用的药剂有抗性,称为单一抗性.但有时由于抗性生化机制关系,对其他同系物也有抗性,仍属于单一抗性.交互抗性(crossresistance)昆虫对一种药剂产生抗药性后,对其它没有使用的另一类药剂也有抗性称为交互抗性。多抗性(multipleresistance)具有单一抗性的昆虫种群,由于另外一种药剂的选择,使得改害虫种群不仅对前种药剂仍保持抗性,对后者又发展了新的抗性。负交互抗性(negativelycorrelatedcross-resistance)昆虫对一种杀虫剂发生抗性,对另一种杀虫剂的敏感度反而上升的现象。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抗药性的形成及机制5.3.1抗药性的形成选择学说(前适应学说pre-adaptationhypothesis)昆虫种群中,本来就有含抗性基因的个体。诱导学说(后适应学说post-adaptationhypothesis)杀虫剂诱发了某些个体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抗性基因两种学说均承认药剂的选择作用,承认抗性是可遗传的,主要的不同点在于支配抗性的基因是否是由于药剂诱发突变而引起的。
支持前适应学说主要试验证明: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前适应学说主要试验证明用不能致死的剂量处理昆虫,不管多少代抗性并不增加。用同一品系家蝇,一组用DDT选择;另一组不用药,但选择羽化期长的个体,若干代后,两组均发展成为有同等的抗药性;用DDT对家蝇进行诱发基因突变试验,结果未能成功;我国科学家用家蝇单一卵块法,在室内培育出抗666的家蝇品系。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行为机制
在药剂选择压力下,那些有利害虫生存的行为得以保存和发展,从而使害虫群体中具有这些行为的个体增多。生理生化机制1穿透性降低2解毒代谢增强3靶标部位敏感性降低4其它抗药性机制抗药性形成的机制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1穿透性降低根据不同施药方式,杀虫剂穿透昆虫表皮、肠道或气管,经过吸收、运输、分布和贮存,最后到达靶标部位而起作用。穿透性降低很少单独起作用,常与其他抗药性因子相结合而增加抗药性。表皮穿透降低与表皮结构变化有关,表皮结构变厚不利于药剂渗透,药剂不易被昆虫吸收。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2解毒代谢增强解毒酶的种类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多功能氧化酶。抗性害虫体内解毒酶的含量或活性均有显著提高。多功能氧化酶(multiplefunctionoxidase,mfo)水解酶:磷酸酯水解酶、羧酸酯水解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s-fransferase,GSH)脱氯化氢酶(dehychogenase)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几乎能代谢所有的杀虫剂。以下反应均可由MFO催化进行。
N-甲基羟基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羟基化
环氧化作用MFOO-,S-,N-脱烷基作用硫醚形成亚砜或砜,硫代磷酸酯的氧化与昆虫虫态的关系:鳞翅目昆虫中,幼虫期其mfo含量较多,并且因龄期增长而含量增加;而蛹、成虫中则减少。与昆虫食性的关系:多食性>寡食性>单食性;植食性>捕食性>寄生性
多功能氧化酶(multiplefunctionoxidase,mfo)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水解酶:(磷酸酯水解酶,羧酸酯水解酶)
磷酸酯水解酶,主要水解磷酸酯的酯基,例如:羧酸酯水解酶,主要水解含羧酸酯的有机磷,例如: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S-transferase,GSH)主要是脱烃基作用,例如:脱氯化氢酶(dehydrogenase)主要脱去HCl,例如: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羧酸酯水解酶反应式马拉硫磷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
磷酸酯水解酶反应式
马拉硫磷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GSH
谷胱甘肽-S-转移酶反应式甲基对硫磷去甲基对硫磷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脱氯化氢酶反应式
DDTDDE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有机磷酸酯代谢马拉硫磷①磷酸酯酶②羧酸酯酶③谷胱甘肽-S-转移酶④mfo③
④①④③甲基对硫磷③④
①④②④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
靶标部位敏感性降低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抗药性有关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改变,DDT和拟除虫菊酯受体蛋白靶标的改变对环戊二烯杀虫剂受体蛋白靶标的改变。AchE的改变:AchE的改变造成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两类杀虫剂敏感性的变化,而不受其抑制或毒害。感药性品系昆虫的等位基因形成的酶极易被抑制,而抗药性品系的等位基因形成的酶对有机磷酸酯不敏感。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其它抗药性机制脂肪的储存能力增加。主要是针对脂溶性强的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特别是家蝇对DDT的抗性,进入体内的药剂被脂肪储存,不能进入其作用部位,起不到药剂的效果。排泄作用增强。抗药性昆虫使较多杀虫剂直接排出体外,而减少中毒,增强对杀虫剂的抵抗力。如拟除虫菊酯类处理蚜虫有此现象。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害虫抗性发展的影响因素5.4.1遗传因素支配抗性机制的基因可能是单一基因,也可能是多基因。害虫抗性发展的快慢,遗传基因在种群中的数量或出现的频率是重要的决定因素。5.4.2生物学因素
世代周期长短、每一代的个体数等,例如:昆虫种群的迁移性5.4.3施药因素施药次数与剂量药剂本身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
害年世产生抗性虫代数所需时间
根肿蝇 3-45-6年马铃薯金针虫26年北方玉米根叶虫甲18-10年日本丽蝇110年台湾甘蔗金针虫1/220年Gerogion(1980)报道,用艾氏剂、狄氏剂进行土壤处理,不同世代周期的土壤害虫,产生抗性需要的时间有很大差别。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2、甜菜夜蛾抗药性现状、研究进展及治理技术甜菜夜蛾简介鳞翅目夜蛾科昆虫,世界性分布、多食性、暴食性、间歇性爆发,在我国20余个省市有分布,最北到辽宁。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甜菜夜蛾抗药性发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甜菜夜蛾对滴滴涕和有机磷类药剂产生抗药性;1975年首次发现美国亚利桑那州甜菜夜蛾种群对灭多威(氨基甲酯类)的敏感性降低;1990年危地马拉棉花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对氯氰菊酯产生了6000倍抗性;1998年,美国多个州的种群对毒死蜱、硫双灭多威、溴虫腈和虫酰肼的敏感性下降;到上世纪90年代初,甜菜夜蛾仍对定虫隆、氟铃脲等(昆虫生长调节剂)比较敏感,抗性发展较慢。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国内甜菜夜蛾抗药性发展长江以南最先发现甜菜夜蛾抗药性,随后黄河流域也发现抗性种群。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和灭多威之间存在交互抗性,而与昆虫生长调节剂之间交互抗性不明显。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甜菜夜蛾抗药性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机制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表皮穿透作用降低,代谢解毒能力增强和靶标敏感性下降是甜菜夜蛾抗性学形成机制的主要三个方面。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表皮穿透性降低Pelorme(1988)发现甜菜夜蛾对溴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的抗药性增强与其表皮穿透作用降低有关;Delorme等(1988)和kerns(1998)也证明表皮穿透作用的降低引起了甜菜夜蛾对溴氰菊酯和灭多威的抗性;慕卫(2003)研究发现,高效氯氰菊酯穿透抗性试虫的速度低于敏感试虫。害虫抗药性概况及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代谢解毒能力的增强Delorme等(1988)、Pelorme(1988)、Brewer(1994)、Kim等(1997)、吴世昌等(1995)和薛明等(2002)均发现甜菜夜蛾对杀虫剂产生抗性与酯酶活性的增加有关;Smagghe等(1988)、吴世昌等(1995)、Laecke等(1995)、孟香清等(2000)、王运开等(2002)、慕卫(2003)均发现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政策助力下的跨境创业机会分析试题及答案
- 环境工程考点试题及答案
- 宁波驾照笔试试题及答案
- 网络营销调研试题及答案
- 江苏开放大学用管理能力(个人与团队)期末题库及答案
- 如何提升创业扶持政策的社会适应能力试题及答案
- 家具设计中的创新思维训练试题及答案
- 安全文化在建筑施工中的推广及试题及答案
- 方法总结大学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师职业技能提升细则试题及答案
- 国开2024年秋中国建筑史(本)终考任务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 急救技术气道开放技术课件
- 如何申报纵向课题
- 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 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
- GA∕T 1622-2019 法庭科学 生物检材中沙蚕毒素、杀虫双、杀虫环和杀螟丹检验 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质谱法
- 国际商事仲裁法
- 区域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开题报告
- 居民企业资产股权划转特殊性税务处理申报表
- 高层建筑无地下室倾覆及滑移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