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 蛲虫、钩虫_第1页
人体寄生虫学 蛲虫、钩虫_第2页
人体寄生虫学 蛲虫、钩虫_第3页
人体寄生虫学 蛲虫、钩虫_第4页
人体寄生虫学 蛲虫、钩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寄生虫学HumanParasitology基础医学系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1.蛲虫:成虫、虫卵特征、生活史特点及蛲虫的多样感染途径,蛲虫的致病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蛲虫病常规诊断方法。2.概念:钩虫的异嗜症3.钩虫:成虫和虫卵形态特点,生活史,致病及钩虫导致患者慢性失血/贫血的原因?常规诊断方法。重点:第四节蠕形住肠线虫(蛲虫)p161简称:蛲虫成虫寄生:盲肠产卵特点:雌虫在宿主熟睡后移行至肛周产卵儿童常见寄生虫病1.成虫:细小,雌虫长1cm,乳白色,呈线头状,有头翼和咽管球。形态蛲虫头翼:头端两侧角皮膨大成头翼咽管球:咽管末端成球形2.虫卵:无色透明,大小:50~60m

×20~30m。两侧不对称,一侧较平,一侧稍凸,柿核状。卵内为蝌蚪期胚胎。生活史感染期卵(感染阶段)幼虫成虫虫卵(十二指肠)

(盲肠)(肛周)感染期卵6h2~4w6h2~4W34~36ºC,

90~100%湿度口、吸入无血-肺移行1.宿主:人2.感染阶段:含蚴卵3.成虫的寄生部位:盲肠(回盲部)。4.雌虫产卵:肛周。5.虫卵发育至感染期时间:短,6h。6.感染方式:多样,经口或呼吸道吸入。生活史特点:为什么儿童蛲虫病迁延不愈?1.生活史简单2.雌虫产卵:肛周。3.虫卵发育至感染期时间:短,6h。4.感染方式:多样,经口或呼吸道吸入。(1)直接感染(肛门-手-口)(2)间接接触感染(通过玩具、食物等)(3)吸入感染(衣被上虫卵→空气→吸入)肛门-手-口吸入感染虫卵污染环境间接接触感染蛲虫的多种感染途径1.雌虫肛周产卵致病症状:肛门、会阴部皮肤瘙痒、继发性炎症。烦躁不安、失眠、夜惊、夜间磨牙等神经精神症状。致病2.异位损害(1)蛲虫性阑尾炎成虫寄生回盲部,钻入阑尾引起炎症。症状:疼痛部位不定,显示慢性阑尾炎症状。(2)蛲虫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雌虫肛周产卵后误入阴道、子宫、尿道。症状: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尿道炎、遗尿等。

肠道阴道尿道1.查虫卵(清晨查)

透明胶纸法(常用)棉签拭子法

2.查成虫(夜间熟睡查)实验诊断流行分布:世界性儿童﹥成人城市﹥农村

集体生活﹥散居生活(群居儿童感染率最高)家庭聚集性防治三卫:公共、家庭、个人三勤:勤剪指甲

勤换洗衣服、被褥饭前便后勤洗手驱虫:阿苯达唑、甲苯达唑不吸吮手指、清洗玩具在肠道线虫中危害最严重。寄生部位:小肠损伤肠粘膜,慢性失血,严重可致贫血。第五节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板口线虫(美洲钩虫)p1631.成虫虫体细长,1cm左右,虫体向背侧弯曲,呈“C”或“S”体态,顶端有一发达的口囊,内含钩齿或板齿。♂虫末端有交合伞。形态虫体前端有三种腺体:(与致病有关)①头腺(1对):主要分泌抗凝素,抑制血液凝固。②咽腺(3个):主要分泌乙酰胆碱酯酶,干扰神经介质传递,降低肠蠕动,利于虫体附着。③排泄腺(1对):主要分泌蛋白酶,抑制宿主血液凝固。体态口囊钩齿板齿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C形S形钩齿2对板齿1对交合伞交合刺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2刺呈长毛状,末端分开合并呈1刺,末端呈倒钩状交合伞展开呈圆形,宽度=长度展开呈扇形,宽度﹥长度;背辅肋远端分2支,每支再分3小支基部分2支,每支再分2小支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辐肋背辐肋2.虫卵

长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大小约为(56~76)m×(36~40)m,卵壳内含2~4个卵细胞,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的空隙。

钩虫卵钩虫卵四细胞期卵多细胞期卵含蚴卵3.幼虫(钩蚴)含蚴卵→→→→杆状蚴(一、二期)→→→丝状蚴(感染阶段)孵出幼虫蜕皮2次杆状蚴丝状蚴生活史两种钩虫生活史相同。生活史过程:土壤的发育、人体的移行发育。宿主:人。

条件:温暖(25~30oC)潮湿(60~80%)荫蔽、氧足的疏松泥土

虫卵第一期杆状蚴第二期杆状蚴丝状蚴感染阶段24h48h蜕皮蜕皮5~6d1.虫卵及幼虫在土壤的发育丝状蚴:感染阶段,主动入侵。(1)丝状蚴的特点向温性向湿性向触性聚集性穿刺能力强借水膜爬行丝状蚴水膜2.幼虫进入人体及在人体的移行发育(2)丝状蚴入侵途径:经皮肤感染(常见)经口感染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血-肺移行:皮下小静脉/淋巴管→→心→→肺→→咽→→食道→→胃→→小肠(发育为成虫)。钩虫生活史1.幼虫致病(1)钩蚴性皮炎(丝状蚴侵入皮肤造成)机理:皮肤过敏反应--Ⅰ型超敏反应症状:侵入处皮肤出现丘疹,有奇痒和烧灼感。感染地点:多为橡胶园、蔬菜园、甘蔗地、红薯地、矿井等。钩蚴性皮炎(粪毒)

致病(2)呼吸道症状(蚴虫体内移行造成)

钩蚴穿破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机理:机械损伤、免疫损伤症状:阵发性咳嗽、血痰、哮喘。成虫咬附肠粘膜2.成虫致病(严重)(1)消化道症状和异嗜症虫体咬附肠粘膜:出血点、小溃疡、片状瘀斑。临床表现异嗜症钩虫患者喜食生米、生豆,甚至泥土、碎纸、破布、等异常嗜好,此种现象称为“异嗜症”。(缺铁?)上腹不适、持续性隐痛、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柏油样黑便)、食欲↑、体重↓

失血量(十二指肠钩虫)0.5ml/天/条×100条×100天=5000ml慢性失血原因:

①虫体吸血后,马上从其消化道排出。唧筒样作用②分泌抗凝素,不断渗血,吸血量和渗血量同。③不断更换咬附部位。妇女可造成停经。(2)贫血(钩虫的主要危害)以血液、肠粘膜为食,长期慢性失血致铁、蛋白质丢失性贫血(低色素性小细胞性贫血)。感染途径:经胎盘、经母乳感染虫种:多为十二指肠钩虫症状:急性血性腹泻,柏油样黑便,腹胀、呕吐,贫血严重,生长发育迟缓等。(3)婴儿钩虫病粪检:

查虫卵:饱和盐水浮聚法(首选)查钩蚴:钩蚴培养法(常用)痰检:

查钩蚴:适于有呼吸道症状诊断流行1.分布

热带、亚热带南方>

北方,农村

>

城市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2.流行环节

传染源:钩虫病患者、带虫者传播途径:⑴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人粪。⑵种植作物时光手赤脚劳动,卫生条件差的矿井工作。⑶接触疫土。

不同职业钩虫感染率(%)

菜农30.963

教师7.568农民

19.827

商人6.490半工半农14.360

儿童5.422学生9.790工人4.327渔民7.8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