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15课《故乡》_第1页
2023-2024学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15课《故乡》_第2页
2023-2024学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15课《故乡》_第3页
2023-2024学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15课《故乡》_第4页
2023-2024学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15课《故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故乡》课时练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伶俐(ling)恣睢(SU1)五行(xing)

B.瓦楞(leng)阴日尊(hui)他谷(bi)

C.髀间(bei)潮汛(xun)咽然(wang)

D.装号(jiang),层恐(hudng)寒噤(ji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亲戚伶仃聚族而居穷困潦倒

B.隔模祭祀五行缺土一望无际

C.鄙夷萧索无关仅要辛苦恣睢

D.应酬嶂壁苛捐杂税辗转难眠

3.下列《故乡》选段,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

篷隙向外一,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的荒村,没有一些活

气。我的心禁不住____起来了。

A.阴暗看昏黄萧条悲凉

B.阴沉望苍黄萧索伤心

C.阴晦瞟暗淡萧条伤心

D.阴晦望苍黄萧索悲凉

4.与下面的文字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个句子是()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敢出门,

A.但他父亲终于带走了他

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D.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B.“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母亲说。

C.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猿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一一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一一只是无端的

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D.鲁迅曾把杂文分为《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所强调的正是杂文的“批判”内涵

与功能。

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一个凸额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

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B.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己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C.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D.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B.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

D.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二、填空题(共1小题)

8.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

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3)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

在裤腰里,出去了。

三、基础知识(共2小题)

9.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字,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

级家、家、家。其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彷徨》《故

事新编》,散文集《》,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

闲集》《且介亭杂文》等。代表小说有《》(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孔乙己》《故乡》《药》《祝福》等。

10.梳理线索情节。

小说《故乡》以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以“我”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

中所见故乡的为基本内容,组织材料,展开情节,揭示了深刻的主题

思想,因此我们将故事情节概括如下:故乡--故

乡--故乡。

四、语言运用(共1小题)

11.下边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更好,并说说你的理由。

①“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

②“阿呀阿呀,真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圆

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

我认为句好,因为:O

五、解答题(共2小题)

12.课文《故乡》中写到的两处“高墙”,应该怎样理解?

①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

院子里而承上的四角的天空。

②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而隼,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

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13.课文《故乡》中“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我”怕的是什么?怎样理解“我想: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六、综合读写(共1小题)

14.阅读下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

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

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

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

--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

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1)指出选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2)选文各段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5.阅读《故乡》,回答下列各题

①故乡,是一幅秘藏的圣符,是一座精神的殿堂。

②儿时的故乡,留给我更多的是一份苦涩的记忆。冬天,穿着用人力车外胎做成的“皮

草鞋”,鞋面用几根皮条串联,双脚常常被冻得僵硬麻木,捂上一层稻草,才会感到暖和

一点。夏天,圆月在天时,我们就得起床,打稻挑谷直到中午田水发烫;下午挑粪插秧

种出满田星星,“嗡嗡”的蚊子“亲吻”着肌肤,蚂蟆总是在腿上吃得滚圆……缺吃少穿、

终年劳累的生活压得我直不起腰背。我曾一次次爬上高高的山冈,久久眺望山外的世界;

一次次诅咒过贫穷的故乡,发誓要找一个幸福快乐的地方。

③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逃难似地离开了故乡,终于完成了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转换。除

了探望父母回家小住几天外,我很少回去。故乡的山水日渐模糊,故乡的星光日益陌生。

④记得有一年,因病修养期间,儿时的玩伴把我接回故乡小住了一段时间;乡亲们用古

铜色的脊背,背我走过村前的木桥,张家大妈王家阿婶端来了飘香的饭菜,董家大叔吕

家兄弟送来欢声笑语……啊,在温馨甜蜜的故乡,我的每个毛孔都自由地舒张,每个细

胞都享受着抚爱;我的整个灵魂得到了洗濯,心胸变得澄澈。

⑤于是,我发现,尽管我已身为城里人,但对故乡依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留恋。而且这

种留恋深藏心底,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消失,反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静

静的村庄、浩瀚的蓝天、悠悠的白云、潺潺的小溪、窄窄的小桥构成了故乡诗意的轮廓,

也构成我的精神家园。

⑥我梦想着退休后回归故乡,安享与乡亲们“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正当我为建房

选址、设计忙得不亦乐乎时,却传来家乡要筑水库的消息,网上甚至流传出了库区的三

维地图。忽然,我有一阵被掏空般的晕眩,一种被连根拔起的痛感。原来,故乡的根己

经深深扎入我的心田。我曾走过一个又一个城市,换了一个又一个岗位,心里却一直茫

然:梦还有多久?路还有多远?短暂停留,这才发现,惟有故乡的方向能让我内心踏实,

安定。

⑦为此,我特地回了趟家乡。一路上我在想,故土难离是国人的传统,安土重迁更是国

人的习惯。在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

⑧可奇怪的是,乡亲们表现得比我想象中要平静得多。不过,偶尔也会感

受到两种不同的心境:老人们还幻想着修建水库的选址可以修改;年轻人却

关心着水库什么时候开建……

⑨天近黄昏,我在村头流连。四周是那样恬静,暖风吹拂发丝,花草散发芬芳,沿着小

径,慢慢地、慢慢地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恋,就像暮霭一样越来越浓,直到月

华照亮了我的泪眼。

⑩故乡是一首诗,一首越吟越舒心、越吟越思念的诗。而明天,故乡就要变成一片泽国;

而明天,乡亲们也将要搬离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

⑪今后,我只能梦回乡关!

(有删改)

(1)请从内容和结构上简要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2)请结合全文赏析第⑩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面对故乡即将被淹的现实,老人和年轻人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心境?结合文章内

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4)文章开始写“我”一次又一次地诅咒故乡,后又写“我”因为故乡建水库即将被淹

而痛苦,这样的安排是否矛盾?为什么?

参考答案

1.A

2.A

3.D

4.C

5.B

6.C

7.B

8.(1)语言描写;

(2)神态描写;

(3)动作描写。

9.周树人;豫才;文学;思想;革命;呐喊;朝花夕拾;《狂人日记》

10.“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巨大变化;回;在;离

11.①;杨二嫂认为“我”在外面发了,要拿走“我”的木器,被“我”拒绝后,她便认为

“我”是愈有钱愈不肯放松。①句强调的是有钱之后才吝啬,②句强调因一贯吝啬才有

钱。前一句更符合杨二嫂势利的性格。

12.①中的“高墙”是实写,指用青砖筑成的有形的高墙,表现“我”与朋友的孤陋寡闻。

②中的“高墙”是虚写,指“我”与闰土之间因封建意识、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隔膜。

13.第一问:“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实现自己的这一希望非常艰巨,“我”怕

希望不能实现。

第二问: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

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这段文

字,意味深长,表达了“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