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 刚地弓形虫、昆虫概论、蚊_第1页
人体寄生虫学 刚地弓形虫、昆虫概论、蚊_第2页
人体寄生虫学 刚地弓形虫、昆虫概论、蚊_第3页
人体寄生虫学 刚地弓形虫、昆虫概论、蚊_第4页
人体寄生虫学 刚地弓形虫、昆虫概论、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寄生虫学HumanParasitology基础医学系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1医学原虫分类:叶足纲(叶足虫):伪足运动。溶组织内阿米巴。动鞭纲(鞭毛虫):鞭毛运动。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孢子纲(孢子虫):不运动,生活史复杂。疟原虫、弓形虫。2重点:弓形虫:1.形态(滋养体、包囊、卵囊)2.生活史(终宿主体内发育、中间宿主体内发育)3.致病性(先天性弓形虫病)。医学节肢动物:1.医学节肢动物的主要类群。2.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简述医学节肢动物对人

体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3.概念:变态(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4.昆虫纲与蜘形纲成虫的形态特征。5.蚊、蝇的致病性。3第二节

刚地弓形虫

p67因在刚地梳趾鼠中发现,虫体呈弓形故名,简称弓形虫。猫:终宿主,人:中间宿主。机会致病原虫,艾滋病人致死因素之一。致畸胎主要因素。人兽共患寄生虫病。10亿/全球,5~10%/我国,大部分隐性感染。4形态弓形虫的发育可分:终宿主(猫)中间宿主(人或其他动物包括猫)肠内期肠外期裂殖体配子体卵囊滋养体包囊猫科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内肠外其他组织、细胞内(除红细胞外)--有核细胞有性繁殖无性繁殖5生活史5个发育阶段:裂殖体、配子体、卵囊、滋养体、包囊。传播意义/感染阶段:卵囊、包囊。对人致病/致病阶段:滋养体、包囊。猫科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内:裂殖体、配子体、卵囊。人或其他动物包括猫的肠外其他组织细胞内:滋养体、包囊。61.滋养体:有核细胞内:假包囊—速殖子组织内:包囊—缓殖子统称为滋养体香蕉形/半月形/弓形,4~7×2~4m,一端较尖,一端钝圆;一边扁平,一边较膨隆,姬氏染色胞核紫红色,胞质蓝色。7油镜寄生有核细胞内弓形虫速殖子(滋养体)8滋养体以内二芽殖法增殖(无性繁殖)92.包囊包囊假包囊(急性病人)包囊(慢性病人)包囊:圆形/椭圆形,直径5~100m,外有一层弹性囊壁,内含数百个滋养体(缓殖子),缓殖子比速殖子小,核稍偏后,但形态与速殖子相似。弓形虫包囊和缓殖子10假包囊:宿主细胞膜包绕的虫体集合,内含数十个滋养体(速殖子)。弓形虫假包囊和速殖子113.卵囊仅在猫肠上皮细胞内形成。卵圆形,大小10~12m,囊壁二层,成熟卵囊含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4个子孢子。成熟卵囊124.裂殖体5.配子体仅在猫肠上皮细胞内形成。圆形,内含裂殖子。仅在猫肠上皮细胞内形成。圆形,有雌雄之分。1314生活史生活史发育过程需要二个宿主中间宿主(人、哺乳动物包括猫)无性生殖终宿主(猫)有性生殖15弓形虫生活史中间宿主内终宿主内161.在终宿主(猫)体内的发育卵囊、包囊或假包囊被猫吞食子孢子、缓殖子、速殖子(肠腔逸出)侵入小肠上皮细胞裂殖体(含大量裂殖子)肠上皮细胞破裂重复侵入、裂体增殖裂体增殖裂殖子(猫粪)(动物内脏肉类)17雌、雄配子体雌、雄配子合子卵囊经数代裂体增殖裂殖子随粪排出破肠上皮细胞,入肠腔在小肠上皮细胞内182.在中间宿主体内(人、哺乳动物包括猫)的发育卵囊、包囊、假包囊被人及哺乳类动物吞食子孢子、缓殖子或速殖子(肠腔逸出)侵入肠壁经血、淋巴全身各组织有核细胞假包囊速殖子包囊缓殖子免疫低下,迅速繁殖,急性感染免疫正常,缓慢繁殖,慢性/隐性感染19生活史要点:1.终宿主:猫及猫科动物2.中间宿主:人等哺乳类(寄生宿主极不严格)3.寄生部位:除红细胞以外的有核细胞(寄生组织极不严格)4.感染阶段:卵囊、假包囊、包囊5.致病阶段:假包囊(速殖子)--急性感染、包囊(缓殖子)--慢性感染/隐形感染6.诊断阶段:滋养体20经口感染(主要)损伤的皮肤或粘膜(口、鼻、眼结膜)感染输血、器官移植感染节肢动物携带卵囊感染猫狗唾液感染粪-口:食入被卵囊污染的食物和水。经口: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包囊、假包囊的肉、奶、蛋等(食源性寄生虫病)。7.感染途径:先天性获得:经胎盘感染后天性获得:21致病1.致病机制:速殖子(假包囊)虫株毒力宿主的免疫状态强毒株(RH株)弱毒株(Beverley株)急性感染:组织的炎症反应、水肿。慢性感染:挤压器官、包囊破裂刺激机体产生超敏反应,形成肉芽肿、纤维化。缓殖子(包囊)222.临床表现:免疫功能正常隐性(慢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或先天性感染弓形虫病弓形虫病①先天性弓形虫病(严重)②获得性弓形虫病多数23①先天性弓形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弓形虫脑病和眼病。感染途径:胎盘感染对象:胎儿孕妇感染弓形虫的途径初孕妇女:指怀孕早期/妊娠3个月内。经胎盘传播引起胎儿先天性弓形虫感染者,其孕母几乎均为原发性感染。若怀孕前6个月感染过,孕妇已产生免疫力,胎儿就不易感染。24妊娠早期感染(怀孕3个月内):主要累及大脑、眼致畸:小脑畸形、无脑儿、脊柱裂、小眼畸形等→→死胎、流产、早产、产畸胎。中枢神经发育障碍:脑积水、脑钙化灶、弓形虫眼病是先天性弓形虫病常见的三联症→→存活或死亡(新生儿期出现症状者25%死亡)

。妊娠晚期感染(怀孕3个月后):胎儿大多为隐性感染。25先天性弓形虫病----致畸26先天性弓形虫病----中枢神经发育障碍27②获得性弓形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型:常见。多见于颌下、颈后。脑型:脑炎。眼型:视网膜脉络膜炎。多脏器损害型:侵犯各种器官、组织。感染途径:经口食入包囊、假包囊、卵囊。感染特点:多为隐性感染,免疫功能下降可转为急性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症状,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28诊断①涂片染色法:取急性期患者脑脊液(常用)离心后取沉

淀物涂片,姬氏染色,镜检滋养体。②动物接种分离法或细胞培养法:目前常用,镜检滋养体。1.病原学检查:29①ELISA检测血清弓形虫IgG、IgM。②染色试验(dyetest,DT)③IHA、IFA、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2.血清学试验:辅助诊断3.分子生物学技术:PCR检测弓形虫DNA。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30流行呈世界性分布。但欧美国家感染率高。10亿/全球,5~10%/我国。多为隐性感染。感染不分贫富地区、不分季节。311.弓形虫广泛流行的原因:三多一强多类宿主易感:哺乳动物、鸟类

多期传播:卵囊、包囊、假包囊

多种循环:终宿主(猫)中间宿主(人、牛、羊、猪)

中间宿主(人)中间宿主(牛、羊、猪)

抵抗力强:包囊:在中间宿主体内长期生存

卵囊:数量大、寿命长

包囊、卵囊不怕酸、碱、消毒剂32后天(1)传染源人:输血感染、胎盘垂直感染动物(尤其是猫和猫科动物)卵囊:猫粪污染水、食物。经破损皮肤、黏膜感染:经口2.流行环节(2)传播途径先天:胎盘经血:输血、器官移植。未煮熟的含各发育期弓形虫的肉蛋奶。33(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胎儿、婴幼儿易感老年人、肿瘤患者、艾滋病人、免疫力下降者易感

34防治加强对饲养、肉检的监测;不食生的或半生肉、蛋、奶(食源性寄生虫病)。不玩猫,孕妇、免疫力低下者应注意。急性期弓形虫病治疗:无特效药。乙胺嘧啶、螺旋霉素等。35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线虫、吸虫、绦虫)医学节肢动物(昆虫纲、蛛形纲)人体寄生虫学(humanparasitology)36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

(medicalarthropod)

第十六章概论(p201)37鼠疫----蚤霍乱----蝇疟疾----蚊种类最多:

100多万种,占动物种类2/3以上分布最广:水、陆、空危害最大:38医学节肢动物学又称医学昆虫学(medicalentomology)。是研究危害人体健康的节肢动物的形态、分类、生活史、生态、致病及防制措施的科学。391.虫体左右对称,跗肢分节;2.体表骨骼化,具甲壳素的外骨骼;3.循环系统开放式,整个循环系统的主体称为血腔,内含血淋巴;4.发育史大多经历蜕皮和变态。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40昆虫个体发育的特征----变态:

昆虫从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过程称为胚后发育,它经历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态习性、行为等的一系列变化。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41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蚊、蝇、蚤蛹幼虫(蝇蛆)卵成虫蝇的生活史(完全变态)化蛹羽化42卵幼虫成虫蛹蚊的生活史(完全变态)(孑孓)43卵若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虱、臭虫、蟑螂虱的生活史(不完全变态)成虫44第一节节肢动物的主要类群1.昆虫纲2.蛛形纲3.甲壳纲4.唇足纲节肢动物门45蚊蚤臭虫虱昆虫纲:蝇46头、胸、腹3部。头部有触角1对。胸部有足3对。1.特征:头:复眼1对、触角1对、口器(刺吸式、舐吸式、咀嚼式)。胸:前、中、后胸,足三对,多数翅1对。腹:11节,外生殖器。蝇2.结构:472.蜘蛛亚纲1.蝎亚纲蛛形纲:3.蜱螨亚纲48头胸和腹2部或头胸腹愈合成一体。足4对。无触角、无复眼、无翅。1.特征:蜱49圆形或椭圆形颚体:鳌肢1对(取食器官)、须肢1对(感觉器官)位于鳌肢两侧。躯体:躯体囊状,表皮柔软(软蜱)或骨化的板(硬蜱)足4对。2.结构:50第二节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一、直接危害1.骚扰和吸血:如蚊的骚扰与吸血。2.螫刺和毒害:如蜂类的螫刺与毒液的毒性作用。3.超敏反应:如尘螨引起的哮喘。4.寄生:如蝇蛆寄生引起蝇蛆病。51

二、间接危害1.机械性传播----传播者,节肢动物仅作为病原体的携带者,如:通过蝇进行粪--口传播。2.生物性传播----媒介者,病原体必须在媒介节肢动物体内经发育和/或繁殖的过程,达到它的传染期,才能对脊椎动物宿主有感染力,如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一般由节肢动物经生物性方式传播的疾病-----虫媒病。52生物性传播--分四类:1.发育式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只有发育,无繁殖。如:丝虫幼虫在蚊体内发育,无繁殖。2.繁殖式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只有繁殖,无发育。如:鼠疫杆菌在鼠蚤内只繁殖,无发育。3.发育繁殖式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有发育有繁殖。如: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繁殖。4.经卵传递式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繁殖,侵入其卵巢,经卵感染下一代。如:硬蜱体内的森林脑炎病毒。53第十七章昆虫纲p205第一节蚊重要的吸血昆虫。主要传播疾病:疟疾(原虫病)丝虫病(线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黄热病,等。(病毒病)伊蚊54分类地位:昆虫纲双翅目蚊科世界:38属3357种(亚种);我国:18属400种(亚种),与疾病有关:按蚊属、库蚊属、伊蚊属。55

一、形态与结构:体长1.6~12.6mm,灰褐色、棕褐色、黑色头、胸、腹3部分。56复眼1对,触角1对(雌蚊对CO2和湿度敏感)口器--喙(刺吸式口器,雄蚊上下颚退化,不能刺入皮肤,故不能吸血)头:雌蚊口器刺入皮肤的姿态57分前、中、后胸,足各1对中胸翅1对后胸平衡棒1对(双翅目昆虫特征)胸:11节腹:58孵化化蛹羽化完全变态,前3期生活水中,成虫生活陆地。二、生活史卵幼虫(孑孓)蛹成虫59雌蚊产卵必须在水中,夏季卵期仅2~3天。卵:舟形,两侧有浮囊,浮于水面。圆锥形,无浮囊,黏在一起呈卵筏橄榄形,无浮囊,单个沉于水底60幼虫以呼吸管(分类依据)接触水面呼吸,在30℃,5~8天化蛹。幼虫:平浮于水面倒垂于水面倒垂于水面无呼吸管呼吸管细长呼吸管粗短61逗点状,停息于水面。蛹:62成蚊羽化不久即可交配,雌蚊吸血卵巢发育即产卵,适宜条件完成一代生活史9~15天。成蚊:体喙与停留面成一角度体与停留面平行体与停留面平行翅有黑白斑翅无黑白斑,足有白环翅无黑白斑63按蚊(模式)翅有黑白斑伊蚊(模式)翅无黑白斑,足有白环库蚊(模式)翅无黑白斑64对蚊幼虫孳生地的研究在蚊防制上有重要意义,是治本之措施。三、生态孳生地:成蚊产卵,卵、幼虫(孑孓)、蛹生长发育的地方。不同蚊种对孳生环境具选择性。1.幼虫生态:65类型孳生蚊种田塘型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缓流型微小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