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3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有答案)_第1页
六年级下册3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有答案)_第2页
六年级下册3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有答案)_第3页
六年级下册3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有答案)_第4页
六年级下册3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有答案)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小练习

3古诗三首

一、读拼音,写词语。

1.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一定要做好全面的fángyù()工作。

2.后院里有一棵高大的树,上面qīxī()着一群wūyā()。

3.hóu()爵有一位小女儿伶牙俐齿,chūkǒuchéngzhāng(),喜欢穿一身素服。

4.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爷爷的màibó()恢复了正常,全家人激动得rèlèiyíngkuàng()。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韩翃(hóng)泣涕(qì)___B.迢迢(zhāo)皎皎(jiǎo)

C.札札(zá)机杼(zhù)D.中庭(tín)擢素手(zhuó)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四季如春的城市)B.纤纤擢素手。(擢:提拔)

C.札札弄机杼。(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D.泣涕零如雨。(零:凋零)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B.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C.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D.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4.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三、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这两句诗中主要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春日京城_____________、(填写恰当的四字词语)的美好景象。

(2)下列对这两句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飞"和“斜”明写花、柳,暗写风,与“东风"相呼应

B.这两句诗是静态描写,写出了春天的灵动

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句中“散”的读音是(),一个“散"字描绘出了一幅()。

A.sǎnB.sànC.灯火通明图D.宫中传烛图

(2)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了大臣对皇恩的感激之情___B.表达了臣民对皇权的敬畏之情

C.表达正直人对天子宠幸之臣的愤慨之情D.表达了臣民对皇恩的渴望之情

四、了解古诗中的节日。

1.将下列诗句按照其对应的节日顺序填写在上图中。(填序号)

①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③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④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请在时间轴上再补充一个传统节日,并写出两句与之相关的诗句:___,___。与该节日相关的习俗有:___。

五、课内阅读。

(一)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_____。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_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中运用了很多叠词,读古诗,完成练习。

(1)将叠词填入横线上,完成思维导图。

(2)下列对于这些叠词的表达效果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B.使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具体,层次鲜明

C.使人物的特征更加鲜明,自然而贴切地展现了人物形象

D.使诗歌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动人,表现了牛郎织女缠绵的爱情和无尽绵长的相思

3.这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牛郎和织女不得相见的慨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的气氛。

2.诗的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一词看出月色的_________________。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___,___。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4.琳琳在查询相关资料时,对古诗的内容产生了疑问,请你帮她解答疑惑。

六、课外阅读。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宫阙(jué)B.朱阁(góu)C.绮户(qǐ)D.婵娟(jūn)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何似在人间(哪里比得上)B.何事长向别时圆(什么工作)

C.转朱阁(朱红色的楼阁)D.千里共婵娟(月亮)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B.“琼楼玉宇”的意思是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意思是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D.下阕写苏轼终于与自己的弟弟相聚了,他们都感到很幸福

4.穿越千年时光来到宋代,如果你是苏轼,此时,借月抒怀的你,会对弟弟说些什么呢请写一写。

七、猜一猜右面的图对应的节日,并配一首诗,介绍相关知识。

节日:

诗:___,___。

,___。

相关知识:

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小练习

3古诗三首

参考答案

3古诗三首

一、1.防御2.栖息乌鸦3.侯出口成章4.脉搏热泪盈眶

二、1.A2.C3.D

4.B解析:A项为清明节,B项为梅雨时节,C项为重阳节,D项为春节。故选B。

三、1.(1)飞花御柳示例:落花飞舞杨柳依依

B解析:这两句诗是动态描写。

2.(1)BD(2)C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第(1)题,确定“散”的字音和字义,需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进行。“散"字在表示“没有约束、零碎的、药末”等时读“sǎn";在表示“由聚集而分离、散步、排除”等时读“sàn"。“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意思是“夜幕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轻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由此可知,烟是分散进入权贵豪门家的,因此,“散”在这里读“sàn",描写的是“宫中传烛图”。第(2)题,由以上情景可以推想,普通百姓寒食禁火,而权贵豪门可以例外,这种不平等引发了正直人的愤慨,所以C项正确。

四、1.④①③②

2.示例:端午节(图略)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吃粽子

五、(一)1.札札弄机杼清且浅

2.(1)纤纤札札盈盈脉脉(2)B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解析:银河的水清又浅,两人却隔河相望,不能相见,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不得相见的慨叹。

(二)1.示例:鸦雀露水桂花凄清、孤寂

2.地白空明皎洁示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C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C项中,作者虽用疑问的语气,但并不是真的不知道是谁,也不是自己没有这份思绪,而是用一种委婉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思亲之情,因此错误。

4.示例:我认为用“落"更合适。通过“落”字我能感受到诗人的思念之情伴随着月光的洒落而生的动态美,以及思念之情的深厚。“落”更好地将景与情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