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市S镇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调查报告(定量论文)8400字】_第1页
【云南曲靖市S镇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调查报告(定量论文)8400字】_第2页
【云南曲靖市S镇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调查报告(定量论文)8400字】_第3页
【云南曲靖市S镇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调查报告(定量论文)8400字】_第4页
【云南曲靖市S镇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调查报告(定量论文)84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曲靖市S镇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调研分析报告目录TOC\o"1-2"\h\u4093云南曲靖市S镇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调研分析报告 130892摘要 119785关键词:人口外流家庭功能老年人养老 21254一、阿岗镇介绍 222884二、阿岗镇经济现状特点 222231三、调研方法及设计 326344四、调研分析 329157(一)阿岗镇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 325100(二)阿岗镇老年人每月收支情况 422064(三)阿岗镇老年人医疗状况 51067(四)阿岗镇农村老年人心理情况 64723五、结果分析 714492(一)经济落后,供养水平低 717939(二)生活照料不够 81293(三)家庭赡养矛盾重重 87279(四)农村老年人生活艰辛 831240六、阿岗镇养老问题主要原因分析 821490(一)经济方面主要原因分析 85193(二)文化方面主要原因分析 913942(三)制度方面主要原因分析 1032263七、解决阿岗镇主要养老问题的对策 1122007(一)应对孝文化缺失的主要对策 1122382(二)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主要对策 12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情况的日趋严重,老年人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的年龄段人口,而老年人口的增多,也让大家都开始关注老年人养老的问题,人们越来越关注老年人养老的问题的同时,能发现我国的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的情况也是日益严重;相比较城市里面的老年人,农村的老年人在收入方面是远低于城市的老年人的,所以农村老年人的贫困发生率大大高于城市;此外,农村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越来越重,年轻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村年轻一代养老道德观念的下降,赡养老人的观念越来越淡薄。固有的道德体系的崩溃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等这些因素,都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难想象,在以后的中国,养老问题将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而农村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关键词:人口外流家庭功能老年人养老阿岗镇由于受社会转型、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养老,造成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弱化,对全镇农村老人的养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经济发展缓慢,青壮年人口流出,老年人口缺乏收入促使原本就已经岌岌可危的农村养老情况更加恶化。农村老人生活照料、医疗卫生、精神需求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次,传统孝道崩塌,孝文化的缺失,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抛弃老人、虐待老人事件层出不穷;最后,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家庭规模缩小以及家庭功能弱化,随着社会的制度的变化,家庭养老的方式再也无法解决和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新的、可替代的养老方式却仍在探索之中,老年人的权益的得不到保障。一、阿岗镇介绍阿岗镇是云南省曲靖市的一个镇城,具体位于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城的西北部,镇政府驻地距罗平县城55公里,距曲靖城81公里。地貌主要是溶蚀堆积盆地,土壤主要为高原红壤、黄壤、紫色和石灰土。全镇土地总面积372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委员会,126个生产合作社,有14156户,总人60866人,其中非农人口1378人,占2.26%,少数民族3115人,占5.1%,农村留守老人数量接近2000,占14%,人口自然增长9.58%,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3人。二、阿岗镇经济现状特点在农业生产方面,全镇耕地总面积58749亩,其中水田6108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9582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3300亩,总产量2163.2万公斤。其中,稻谷171.3万公斤,小麦258.5万公斤,玉米1004.2万公斤,豆类180.6万公斤,薯类1525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63.6公斤。烤烟是阿岗镇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经济以谷物、土豆、烤烟及其加工业、畜牧业为主。由于小型农机具和除草剂的大规模应用,因为现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进城务工,在家里留守的多是老年人和小孩,其中是以老年人居多。由于阿岗镇经济不是很发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阿岗镇老年人的养老困境。在外出务工人员方面,不只是阿岗镇的老年化人口居多,农村留守多是老年人的状况是现在国内一个较普遍的现象,一是因为城市化进度的加快,二是因为之前二胎的限制政策,导致现在家庭里面老年人的数量占整个家庭的2/5,再有就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开始加长,这也导致全国的老龄化人口的比例增加。阿岗镇普遍是老年人留守在家,年轻的劳动力多是外出务工或者直接搬走了,所以阿岗镇老年化比较严重,相对来说阿岗镇的农村养老问题亟待解决。在当地收入这一块来说,因为经济的增长伴随的就是无价的飞涨,所以对于阿岗镇的农村老年人来说,通过农业仅仅只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更没有多余的钱积存以便其他用途。当地年轻人基本都是外出打工,所以农业基本都是阿岗镇的老年人在处理,但是现在的农业相比其他行业来说,收入是不够的。三、调研方法及设计问卷调查地选择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阿岗镇,本次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当然发出去的问卷不可能完全收回。在发出去的260份问卷中,收回的并且有效的共有250份,是属于一次有效的调查。为了方便起见,选择其中的250份作为此次调查的结果并以此统计,其中男性为145人,女性为105人。四、调研分析(一)阿岗镇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经过对阿岗镇农村老人的调查发现,在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这一题上面,占比最多的是由老年人自己所得,认为主要靠自己,其次才是靠子女供养,占到所有人数的50%,总共125人,有39%的农村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子女提供,阿岗镇大多数的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仅有2%的老人主要靠退休金生活,在经济上更依赖于自己通过自己劳动收入或靠子女供养,这也说明他们自己的劳动所得收入仍然在物质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8%的老人主要靠政府援助为主要的经济来源生活,而社会援助的主要对象为“五保”老人以及一些特困户,另有l%的老人靠其它方式的经济收入生活(如图1)。图1阿岗镇老年人经济来源比例表(二)阿岗镇老年人每月收支情况而在调研的所有阿岗村的老年人里面,在农村老年人经济月收入里面,200元以下的占所有调研人数里面的12%,而选择200-800元月收入的占70%,有800-1000元月收入的有10%,每月1000元以上的占8%(如图2)。阿岗镇的农村老年人在开支状况这一项的状况上面,在调研的有效人数的250人里面,有60%的人数表示每月收入刚好够用,有30%的人数还是比较宽裕的,6%的表示每个月完全不够用(如图3)。现在生活水平普遍的提高,大部分人的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了,经济水平相应的也提高了,但是对于农村的留守老年人来说,还是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需要解决,经济上和精神上都需要帮助。图2阿岗镇老年人月收入情况表图3阿岗镇老年人每月开支状况(三)阿岗镇老年人医疗状况老年人由于生理原因,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跟一些青壮年相比的话要弱许多,容易产生各种病患。以阿岗镇为例,因为收入的不高,很少有老年人会定期去医院做体检的这种情况,大多老年人只有在身体出现某些疼痛的状况才会选择就医查看。在阿岗镇,像风湿病、关节炎以及胃病基本是很普遍的疾病,在调研中发现,这几种疾病中,以风湿病最为突出,调研的人里面有105个人是患有长期风湿的,占了总调研人数的42%,再就是关节炎,因为长期劳作以及沾水的缘故,所以患风湿的也有不少人,占了总人数比例的20%,而患有胃病的老年人占了12%,糖尿病占了16%,最后就是其他一点疾病的占了10%。上面有说过,阿岗镇的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很有限,所以他们在病痛上面都是采取能忍则忍的态度,即使子女要求就医的,老年人也不会真的就医治疗,顶多拿药回家吃。因为近年推进农村建设,所以在阿岗镇也是有免费医疗服务站的,但是基本很少会有人去那里就诊,原因是因为家里和农田没人看管,而且没有子女亲人在身边照顾,所以大部分老年人是不愿在医务室住院治疗疾病的。图4阿岗镇农村老年人病情比例表在老年人对待医疗的问题上面,老年人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医药费用过于高,占总人数的45%,其次就是面对医疗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缺钱,占比约35%,还有因为子女外在,出现身体状况不能够照顾自己的占10%,还有剩下的其他的问题的占10%。为此,阿岗镇针对农村老人在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落实了老年人的健康检查,镇政府联合镇中心卫生院为镇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并根据实际情况,阿岗镇镇中心卫生院为阿岗镇的老人免费体检三天,让他们及时发现病情,尽早治疗,还有政府政策也有为阿岗镇拥有农村贫困户的老人购买医疗合作保险。图5阿岗镇农村老年人在医疗卫生方面面临的问题分布表(四)阿岗镇农村老年人心理情况老年人同小孩一样在情感上是很需要关怀和照顾的。有相关资料曾显示,农村老年人比城市老人更为需要情感上面的关怀。而大多农村子女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将孩子和老人留守在家,而每年能给予他们的就只有在金钱上面的满足而已。而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多想要的并不是金钱上的满足,而是需要更多的精神和心理的慰藉。虽然现在科技的发展,可以视频可以打电话回家,但毕竟不是真的人在身边,只是科技产品还是不一样的,也根本体会不到老年人真正的内心世界。这些原因都是现下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现状,这都会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心理状况,此次调研中的数据显示,在孤独感的问题上面,选择“经常”特别严重的老年人有68人,填写“有时”的人数有90人,另外还剩下的98人是选择“一般没有”的选择,在阿岗镇,由于子女长期外出,再加上这些老人有配偶同居的比例远远低于我国的一些城市,且同年龄段的农村老人的丧偶比例也远远高于城市,人多数老人内心感到十分的孤寂,并且长期忍受孤独、寂寞之苦。图6阿岗镇农村老年人心理状况表农村老年人心理状况(%)农村老年人心理状态经常有时几乎没有孤独、寂寞80%19%3%被年轻人疏远、受嫌弃65%36%6%闷闷不乐66%30%14%生活没有盼头58%32%18%幸福美满26%25%35%五、结果分析(一)经济落后,供养水平低中国目前的农村发展还是比较不均的,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导致剩余产品很少。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阿岗镇农村占统治地位。把孩子抚养长大成为劳动力而成家立业,是普通农民最大的“积累”。当他们进入老年后,自然就要从这种“积累”中提取养老支出,子女家庭供养老人也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部分老人是靠家庭经济供养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但是这种供养水平比较低,基本上是给点粮食和年节物资,很少给现金。相对于现阶段城镇人均每月220元左右的最低生活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水平是较低的。(二)生活照料不够农村老年人大多吃苦耐劳,日常生活一般不用子女照顾,主要是生病时希望有人照顾。可是老人们的这种最低渴求也很难得到满足,他们生病时普遍得不到应有的照料,一旦生病,子女不在身边或是拒绝医治照顾老人更有甚者推卸责任,导致有病不医治的情况随时出现。所以很多老年人害怕生病,一旦生病希望自己能早点死去,甚至有不少自寻短见以求解脱的。(三)家庭赡养矛盾重重现阶段的老人,大都有两个以上子女,多种原因导致子女相互推诿,拒不赡养。有些子女法律意识淡薄,如出嫁的子女不赡养、父母再婚不赡养、不继承遣产就不赡养等。还有一些子女因为贫困,无能力或不愿赡养,或子女贫富不均,穷的推给富的,富裕的又要求共同赡养,否则也拒绝赡养。还有由于老人偏爱导致赡养纠纷。一是分家不公平,拒不赡养;二是不照料晚辈不赡养;三是老人帮谁料理家务、干农活,谁赡养。(四)农村老年人生活艰辛大部分农村老人的生活水平比平均水平还低,他们仍然过着养猪为过年,养鸡下蛋称油盐的日子。由于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老人要耕种自己的、儿女的、孙子的土地,还要负担对孙子的教育和抚养重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可奈何。人老了,各种疾病相继出现,农村老人收入不高,药费又贵,一旦生病,往往就是“土单方、偏方、街上游医”,极个别老人更是听天由命,苦熬残年。六、阿岗镇养老问题主要原因分析(一)经济方面主要原因分析1.劳动人口的减少与流出城乡社会的差距造成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根据《2015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我国目前流动家庭接近20%,农村老人数量接近5000万。阿岗镇目前流动家庭接近45%,农村留守老人数量接近2000。因为现在的年轻多是进城打工,疏于对留守在家的老年人的关心,把大部分的家务甚至和孩子都是交由老年人在家看管,这也是现在农村老人无法按年龄安享晚年的其中一个原因。对于社会来讲,劳动力的缺失使养老护理这种不被重视、报酬较低、缺乏社会地位的工作难以得到青睐,这一点与农村老人对于传统家庭养老的偏爱同时造成了农村地区社会化养老发展的困境。2.支付能力缺乏在阿岗镇农村,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老人,生活与收入来源一直与土地紧密相连,由于农业的相对落后以及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的现实情况,而新农保从2009年才开始进行推广,养老金替代率较低,大量老人缺乏存款与社会保障,依然需要依靠劳动及子女供养来支撑自己甚至后辈的生活,缺乏对于社会养老服务或自身生活、医疗保障的支付能力,同时由于收入的降低造成老人在家庭中权力、地位的下滑,老年生活缺乏基本经济保障。3.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工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带动了小城镇的兴起,从而导致了大批农业劳动力转到了工业生产中来,农村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这种状况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更,它弱化了土地保障作用,促使了新型的社会养老方式的产生;而另一方面,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者作为养老义务承担者的角色,家庭赡养和生活照料功能随之受到削弱。(二)文化方面主要原因分析1.传统孝道崩塌,孝文化的缺失在阿岗镇农村地区传统家庭的道德与文化影响力弱化,子女遗弃老人、老人被迫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老人因为在城镇化改造过程中将土地房屋全部分给子女而造成流离失所,大量丧失劳动力的老人被认为是“无价值”的。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早在2500年前,《礼记•礼运》中就有“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养老保险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父母尽孝往往被一些人放在最次要的位置。现代人对父母尽孝、赡养父母的观念相当淡薄,有的甚至把老人看成是家庭的包袱,厌恶、不赡养、打骂、甚至遗弃老人的现象在农村时有发生。农村老年人在家庭养老主要靠子女赡养,生活状况好坏完全取决于子女的素质与经济条件。同时,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子或独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这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尊老敬老”与“孝道”这些作为支撑中国农业社会发展的儒家文化核心被逐渐抛弃,青壮年人口默认这一现象的发生并对自身的晚年生活感到无望,老年人群体成为这一道德体系崩塌的首要受害者。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都是崇尚孝道的,孝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关乎每一个人的事业前途,一个不尽孝道的人会被整个社会所唾弃。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孝文化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孝的纯度也大为降低。2.父权衰落带来的家庭变化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父权社会的衰落,传统由儿子与儿媳妇仅供养夫家老人的方式不再适用于当今的农村地区。大量女性外出务工,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而家庭内部的责任与分工并未因此随之发生改变,同时夫妻双方都需要供养自己的父母、甚至祖父母,由此造成家庭内部赡养者的缺失以及家庭养老模式的难以为继,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3.老人观念与现实冲突调查均显示,目前阿岗镇农村老人依旧青睐家庭养老的方式,不愿进入社会化养老机构。同时大量老人因为对于故土、社会关系、生活方式的依赖,不愿搬入城市与子女同住。然而传统家庭养老的方式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还是劳动力制约上看都无以为继,因此农村老人养老观念与现实的冲突加重了养老能力与老人需求的双重负担。(三)制度方面主要原因分析1.家庭规模缩小以及家庭功能弱化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推行之后,农村家庭类型由拓展型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家庭人口规模逐渐缩小。目前,阿岗镇共有14156户家庭,其中计划生育家庭占比约为70%,由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占六成以上。户均人口由上世纪50年代的5.3人下降至2012年的3人,部分地区已经跌至3人以下。核心家庭的形成让“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轻人不断将注意力与供养能力转移到自己的小家庭与孩子的身上,出于传统,老人也会将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时间与金钱补贴给后代,造成养老问题进一步恶化。随着计划生育的事实,子女减少和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还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产生了许多困难。以往子女多意味着老年人有较多的支持来源,而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得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总之,家庭的小型化和核心家庭的增多,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同时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也意味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2.老年人的权益的得不到保障老年人财产经常受到侵犯。我们的老人都是以一颗慈善的心来对待子女的,之所以说父母都是无私的,也就是因为父母一生默默地为子女忙前忙后奉献了一辈子,对孩子的生活起居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样无微不至的关心,却很多换来的是子女冷漠的对待,到年老了,子女也不管,致使一些父母尚健在时已两手空空,自己住的房子却是“子女的房子”。更有甚者有的子女还强行叫父母分家产。有些家庭成员侵犯了老年人权益还认为这是“家务事”,外人无权干涉。长期下来,老年人权益受到侵犯后本能有效地得到制止。缺乏法律保护,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单独的农村养老法,关于养老的问题法律,目前只有《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这种法律会有相关的政策有涉及到养老的问题。而且面对农村子女对老年人不公的待遇,也根本不会有人管,也只有当地的农村干部会上门劝慰,但多是并没有什么用处的。所以对于像这种情况还是希望有相关政策能纳入农村老年人养老保护的。七、解决阿岗镇主要养老问题的对策(一)应对孝文化缺失的主要对策如何解决当下农村老人赡养问题的案件一直在增加的危机,单单靠国家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农村老人更需要的是亲人的陪伴和感情上有所寄托。当下可以拿什么拯救缺失的孝道呢?让农村老人安享晚年,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还是非常有必要的。1.政府部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孝道作为重要的内容加以宣传,呼吁更多的子女传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孝道文化,赡养好老人,给他们感情上的关爱;2.对社会而言,在村里多建立一些志愿机构和组织,招募一些青年志愿者多陪陪这些农村里的留守老人陪他们聊聊天多进行些感情沟通让他们晚年生活不寂寞,并且发动爱心捐助为生活困难的农村老人提供物质帮扶。另外,子女对老人的赡养也要用法律手段来保障,农村老人大都没有太多的文化,不知道维权,为农村老人提供必要的法律帮扶是非常必要的。(二)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主要对策1.社会保障。老年人权益保障的重点是依靠社会力量来进行。一是强化宣传,要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婚姻法中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规定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使有关组织和家庭了解老年人的权益保障和规定,尤其是让老年人自己了解这些规定,二是在现有条件下,发展乡镇文化生活和医疗,发现敬老事业,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三是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对老年事业成效显著的社会基层给予大张旗鼓的表彰,对尊老敬老的好家庭给予肯定。对遗弃、虐带老人的当事人要积极取证,追究根源,动用民事、行政、刑事等各种法律手段,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制裁相关的违规违法行为人员。另外,子女对老人的赡养也要用法律手段来保障,农村老人大都没有太多的文化,不知道维权,为农村老人提供必要的法律帮扶是非常必要的。2.倡导道德保障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基础是应用道德手段来进行。道德是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无与偏私、荣誉与耻辱等的观念以及社会理念相适应的由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保证实施的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