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卖火柴的小女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8《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几”“晃"“喷”,会写“柴、冷"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7个词语。

2.能说出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幻象及表达的愿望。

3.能说出对课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4.深刻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并认识造成她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教学重点:

1.能说出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幻象及表达的愿望。2.能说出对课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教学难点:能说出对课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插图导入,激情引趣。

1.同学们读过哪些童话?学生交流。

2.出示课文插图1,教师: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家家户户团聚的日子,这个小女孩为什么会孤零零一个人流落街头呢?让我们一起到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去找答案吧。(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释疑解难,梳理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并做上标记。

2.交流: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多方式认读。

(2)出示左右结构的9个生字:

冷、旧、裙、怜、饿、焰、蜡、烛、诉。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这些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重点指导“焰"右下部分的笔顺:撇、竖、横折、横、横、横。

②出示上下结构的3个生字:柴、富、离。提醒学生注意上下部分中心对正,宽窄合适。重点指导“离”的书写。

(3).学生独立书写,师巡视,评价。

(4)多音字:

①“擦燃"的“燃”是翘舌音,“rán"不要读成“lán”。

②“蜷着腿"的“蜷”读“quán",不要读成“juǎn”。

③“几"“晃”“喷"是多音字。分别出示“几”“晃"两种读音的字典义项,引导学生发现:“几”在“几乎、茶几"等词语中读jī,在“几个、几何”等词语中读jǐ;“晃"在“明晃晃、晃眼”等词语中读huǎng,在“摇晃、晃动"等词语中读huàng。

强调“喷”在“喷香"中读pèn,在其他词语中一般都读pēn。

3.请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师生共同交流。

预设1:哆哆嗦嗦、蜷着腿

出示句子“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

请学生读句子,想象:小女孩很冷的时候,会有怎样的表现,怎样的动作?通过动作表演

理解:“哆哆嗦嗦”的意思是“冻得直发抖";“蜷着腿”的意思是“弯曲着腿"。

预设2:“铜脚、铜把手”是什么?

出示铜火炉图片,请学生上台分别找到铜脚和铜把手,从而直观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4.梳理文章脉络。

(1)教师提问:为什么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能看到一些美好的东西,火柴一灭,这些东西就不见了呢?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这是小女孩看到的种种幻象,现实中并不存在。

(2)引导学生交流:课文哪些段落描写了小女孩看到的幻象?

(3)根据提示,说说课文内容。

出示填空,让学生补充:课文先写(),再写(),最后写()。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将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

三、学习第一部分,品味小女孩的“可怜"

1.默读第1-4自然段,引导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这是一个()的小女孩。预设:可怜/美丽/又冷又饿/贫穷/痛苦

2.教师引导:再读课文,用上文中的词句具体描述你对这个小女孩的感觉。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自由读,思考:从第一次擦燃火柴到第五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预设:

生1:第一次,小女孩“终于抽出”,是犹豫了好久才抽出一根的。最后一次,小女孩“赶紧擦着",是很干脆,毫不犹豫的。

生2:前四次,小女孩都只擦燃了一根,第五次,她擦燃了一大把。

③师:你们读得真仔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联系上下文来体会体会。

出示句子1: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指名朗读;讨论小女孩犹豫不决的原因;引导学生通过关注标点“!”“?"、语气词“啊”“吗"和关联词“哪怕......也”理解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句子2:“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同身受,读出她语气的急切和内心的无助。

(2)出示表格,再读思考: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

学生独立填写后,小组交流,完善表格前三列。

(4)请学生看着表格复述: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现实又是怎样的?

2.品读幻象,说说感受。

①自由轻声读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幻象,把感触最深的地方画下来,并在旁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写下你的感受。

②组内交流,全班分享。

③融入感受再次朗读。

3.借助表格,结合课文中的语句及自己的感受,说说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幻象。

五、学习第三部分,理解“幸福"的意蕴

1.默读第10-11自然段,说说小女孩的结局。

2.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问。

3.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预设1: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却“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提示:小女孩在临死前看到了那么多美好的幻象,她是在美好的幻想中死去的,特别是见到了最疼爱她的奶奶,所以她死了嘴上还带着微笑。

预设2:小女孩是冻死的,为什么说“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提示:第一个“幸福”,指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因此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指小女孩死了,就再也没有了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

六、出示课文内容网络,回顾全文。

七、拓展延伸,推荐课外阅读

1.教师小结: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是这样痛苦,幻想是这样美好,而结局又是这样的悲惨。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你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说。

2.请同学们先来读一首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再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3.推荐课外阅读。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丑小鸭》等深受各国儿童的喜爱。《格林童话》里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课后,大家可以找来好好读一读。

【板书设计】

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一、把画线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j________ány____

破旧点燃火焰

j________ùh____

卷发富商___划船

二、填空。

1.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___________的一篇著名__________,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交替出现,在鲜明的对比中使我们认识了旧制度的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是这篇童话的特点。

2.《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了(____)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___________,揭露了的社会现实。

三、根据课文内容用横线恰当连接词语:

幻想_渴望现实

美丽的圣诞树温暖冻死

慈爱的奶奶幸福痛苦

喷香的烤鹅食物寒冷

美好的地方爱抚孤独

温暖的大火炉欢乐饥饿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多么()多么()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这是一道()的火光!

2.她俩在()和()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没有(),也没有()的地方去了。

3.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的东西,她曾经多么(),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中去。

五、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