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教版选修5《中国的地质灾害》word教案_第1页
2021人教版选修5《中国的地质灾害》word教案_第2页
2021人教版选修5《中国的地质灾害》word教案_第3页
2021人教版选修5《中国的地质灾害》word教案_第4页
2021人教版选修5《中国的地质灾害》word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人教版选修5《中国的地质灾害》word教案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2,学科:地理2,课时:13,学生课前预备:预习课文,了解中国的地质灾难完成课后习题教学课题1.通过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中国地震的分布和成因,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西南地区地质灾难多发区的学习,关心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3.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质灾难的发生教材分析我国是一个多灾的国家,本章在介绍了我国自然灾难的特点之后紧接着讲中国的地质灾难,因为我国地理位置专门,既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又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交界地带,地壳运动强烈,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难发生。专门是地震灾难,它是伤亡人口最多,造成社会惧怕心理最严峻的灾难,是我国四大类灾难中应该第一给予关注的灾难。教学重点:1.明白得我国地震西多东少,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地质灾难的成因。2.结合案例认识地震推测和防震意识在灾难中所起的作用。3.分析不同地区同级地震造成不同灾情的缘故,重点认识人文因素导致的灾情差异。4.归纳滑坡、泥石流灾难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地域分布总特点。教学难点:1.明白得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的缘故。2.唐山地震灾情严峻的缘故。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中国的地质灾难》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专门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依照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地质灾难的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中国的地质灾难》的地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别能力。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中国的地质灾难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分布、缘故、特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教具预备:有关挂图、图表等教学过程【资料导入】汶川地震图片【百度图片】://image.baidu/i?word=%E3%EB%B4%A8%B5%D8%D5%F0&opt-image=on&cl=2&lm=-1&ct=202026592&ie=gbk【提问】汶川地震属于什么类型的灾难?【学生回答】地质灾难。【教师】专门好!我国的地质灾难除地震外,还有滑坡和泥石流。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中国地质灾难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展现材料:中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从有记载到2000年,我国已发生破坏性地震1009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22次。20世纪中国发生6级以上地震650次,其中7--7.9

级地震100余次,平均每年1次。震级最大的地震是西藏察隅的8.6级地震。【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0页图文内容,分析说明:(1)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2)我国地震的要紧分布地区及缘故(3)我国多地震的缘故。【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课件展现的新闻和教材第30页相关内容,然后分组讨论,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归纳】(学生回答后由教师进行点拨、归纳)(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2)我国有四个地震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青藏、新疆多发区分布在西部,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带的北东边界;华北和台湾多发区分布在东部,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我国地震多发区可归纳为:西多东少四区一带(3)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因此地震频发。【板书】一、

我国地震灾难地震灾难多发区:四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一带:南北地震带【过渡】:地震灾难是伤亡人口最多,造成社会惧怕心理最严峻的灾难。地震造成的财产缺失与地震烈度和财产的易损性有关。假如庞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在财产密集且抗震能力较差的都市,则会造成更大的财产缺失,在中国造成财产缺失最大的地震是唐山地震。【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析图2.8,从数据中找出相关关系:(1949--2000年)人口密度≥400人/KM2的地区的死亡人数是人口密度200~400人/KM2的地区的10倍;是人口密度100~200人/KM2的地区的100倍。可见,地震死亡人数与人口密度成正比关系。人口密度以倍数增长,死亡人数则以级数增长。因此,在我国东部地区,小震也有可能造成大灾。再请同学们读案例1找出唐山地震的震级、震中、经纬度、灾情(死亡人数、受伤人口、经济缺失)。【百度视频搜索】影片《唐山大地震》片段://tv.sohu/20100831/n274602219.shtml【归纳】自然缘故:1.与震中距有关,唐山位于华北地震带,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市内2.与震发时刻有关,凌晨震发,逃生气会少。人为因素:1.与人口密度有关,唐山是百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2.与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有关,房屋抗震系数小;3.与人的防震意识弱有关【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读P20“案例:北海道强震人员伤亡少的缘故”和:日本的地震防灾打算”,提到了地震推测和防震意识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试想,假如唐山有周密的地震减灾预案,会有如此严峻的灾情么?请同学们阅读案例2——台湾岛“9.21”南投地震。(1)读图2.10,说明受灾人口与受损房屋的分布,结合台湾的地势和人口分布特点分析缘故。(2)了解该次地震的强度和灾情。比较唐山和南投地震的受灾人口和经济缺失的差异。

【探究问题1】阅读教材第31页图2.8(课件展现此图),摸索: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什么缘故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阅读图和教材,相互讨论,然后回答。)【点拨】(学生回答后由教师进行点拨)我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要紧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专门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固,故地震较少。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尽管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都市总数46%的都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定是东部严峻。【探究问题2】阅读教材第32页图2.11,分析我国近年来地震造成的死亡人口下降,但经济缺失却上升的缘故。【学生活动】阅读图和教材,相互讨论,然后回答。【点拨】(学生回答后由教师进行点拨)随着科技进步,我国地震的推测水平在不断提高、建筑物的防震程度在提高、人的防震意识在加强,抗震的应急措施在完善,因而使人员的伤亡减少;但中国经济飞速进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即受灾体的密度增大),因而灾难造成的经济缺失却呈上升趋势。【板书】:2.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1)灾情总体特点——东重西轻(2)灾情变化趋势——因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经济缺失却有加重趋势【过渡】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中国地震灾难多发的缘故以及地震分布、震灾分布的特点。此外,滑坡和泥石流也是我国多发的灾难。下面我们一起探讨我国滑坡、泥石流灾难的分布和成因。【板书】二、滑坡、泥石流灾难【百度视频搜索】重庆云阳——大面积山体滑坡威逼一学校安全://v.ku6/show/d5VHbaktXVJYXLfI.html【引导】请大伙儿阅读教材第33~34页有关图文内容,分析说明:(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难多发的要紧缘故有哪些?(2)我国滑坡、泥石流灾难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什么?(3)我国滑坡、泥石流的时刻分布特点是什么?【学生活动】让学生从图2.12上找到我国滑坡、泥石流灾难要紧分布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专门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难的重灾区。【归纳】(学生回答后由教师进行点拨、归纳)(1)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难多发的要紧缘故。(2)课件展现我国滑坡、泥石流的时空分布特点示意图,教师据图讲解。板书: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难的成因板书:2.时刻分布特点

板书:3.空间分布特点:板书:4.地域上的总特点: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强调】(1)泥石流:与集中降水的时刻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缘故:爆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专门是特大暴雨的激发)

(2)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一样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解时多发,专门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探究问题3】读教材第34页图2.12,找出我国泥石流和滑坡的叠加地区,并分析叠加的缘故。【学生活动】认真看图,相互讨论,然后回答。待老师点拨后,修改答案。【点拨】图2.12说明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是在第二级阶梯上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那个地点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较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依旧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地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力的生成条件。【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读表2.3。【点拨】因水动力的性质与地表物质的组合不同,我国泥石流的成因类型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区域成因类型特点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区

冰川泥石流

规模庞大,频繁而猛烈川滇山地

降雨泥石流

较频繁,与人类活动紧密黄土高原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华北和东北地区

暴雨引发的泥石流

频率低,但规模大且凶残【案例分析】请同学们读案例3注意泥石流灾难给我国带来的严峻后果【点拨】泥石流灾难给我国带来的严峻后果:摧残农田;造成人员伤亡;危害铁路、公路和水利、水电工程及矿山等。【板书】5.灾难的严峻后果【过渡】一个地区的地质灾难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例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区

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难系统我国地质灾难【板书】三、地质灾难多发区

云贵川等地汛期频发泥石流、滑坡灾难视频:【百度搜索://v.youku/v_show/id_XMjI4NzQ3MzM2.html】藏、滇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最为严峻的省区。西南地区的地质灾难是地质、地貌、气候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引导】阅读教材第34~35页相关图文内容,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西南地区地质灾难多发的缘故。【学生活动】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写出书面答案。【归纳】(先投影展现部分学生的书面答案,让学生相互纠正)。

课件展现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难多发的缘故示意图,据图讲解自然和人为缘故。【板书】1.西南地区地质灾难多发的缘故:

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

③降水多,专门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承转】地质灾难一样不是单独显现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关联性【板书】2.地质灾难的关联性【点拨】人为因素对地质灾难的阻碍严峻,一方面是因人类的过度开发使一些坡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泥石流经常发生区域的人口和财产不断增加,导致了地质灾情日益严峻。因此,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理念。【案例分析】读教材第35页案例④(四川、重庆的滑坡、泥石流),通过对案例④的阅读分析,我们要了解四川省、重庆市是我国滑坡和泥石流严峻区。结合图2.15,分析四川省、重庆市滑坡和泥石流灾难频繁的缘故为:(1)位于大巴山的南坡,大部分是面积宽敞的大斜坡。(2)岷江和大渡河的上游区是地势急剧下降的地区,地质结构复杂,地表结构不稳。(3)受西南降水系统的阻碍,雨量丰沛,而且盆地边缘植被破坏严峻。【学生活动】阅读:泥石流的天然博物馆,【点拨】地质灾难不是单一发生的,前灾往往是后灾的诱发因素。小江流域的灾难链通常表现为地震——水土流失——泥石流的模式。地质灾难的链发觉象是一般存在的。地震和暴雨会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灾难。【学生活动】请大伙儿回答第36页摸索题。试说明我国西南地区暴雨——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区域相关性。【点拨】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西南多山地,地势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刻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刻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区,暴雨能够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难链。【课堂延伸】1、你从台湾不同时期产业类型的变化和经济进展类型的选择中得到哪些启发?假如你是登封市市长,从长远和可连续进展的角度考虑,第一应抓紧办好哪些事?2、结合台湾都市的分布和阻碍因素的分析,请你尝试着对登封市市区地理位置的分布进行简单的评判。【课堂练习】1.关于地震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地震只与板块运动有关,与地质构造无关B.日本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C.板块内部可不能发生地震D.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最要紧的地震带2.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以下不能用来说明这种现象的是(

)A.我国地质条件西部稳固

B.我国东部人口稠密C.我国东部都市密集

D.我国西部人烟稀少3.对我国阻碍最大的地质灾难是(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4.下列地质灾难具有关联性的是(

)A.地震—台风—雷暴

B.暴雨—山洪—海啸C.地震—山崩—泥石流

D.气旋—沙尘暴—大气能见度下降下图所示区域属于潮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

5~6

题。5.M点的海拔范畴可能是

。6.若在

Q

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专门注意防治的自然灾难是(

)A.风沙

B.洪涝

C.滑坡

D.寒冻【答案】1.D2.A3.A4.C5.300-400或500-600

6.C【课堂小结】本节课讲三个问题:一是地震、泥石流和滑坡,二是他们的成因,三是防治。1、让学生快速扫瞄全节教材内容,并回忆教师的讲述内容,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所学知识。2、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收成。告诉同学们,假如有不明白得或不明白的地点,能够通过百度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复习教学反思本节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以某种地质灾难为例,简述其发生的要紧缘故及危害。”相应的教学要求为:“1.了解地质灾难的差不多概念。2.以某种地质灾难为例,说明其发生的要紧缘故及危害。尝试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材料,包括影像资料,辅以多种媒体来组织教学,以关心学生把握重点。地理课的特色确实是地图,通过读图去猎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地理班学生应该具备的差不多技能。改进以后的课件中,地图的容量增加了,读图的能力要求提高了,同时加强了学生的概念判定能力与猎取信息、分析、推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强调知识点的迁移,从而起到教学成效。本节课使用的课件,感受课上得比较流畅。本节课讲三个问题:一是地震和泥石流,二是他们的成因,三是防治。我觉得第一个问题讲得比较好,在比较中突出地震只具有自然属性,而泥石流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但那个地点应当交待地震灾难的概念。第二个问题泥石流的成因,我差不多上是完全按照书上和课件上的讲,但感受交待得不是专门清晰,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