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能联系生活实际,介绍一种风俗或者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二)通过回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一》中的“交流平台",根据表达需要,抓住风俗的重点或者活动的精彩部分,写出风俗特色。

(三)能对照优秀范文以及同学提出的意见,对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描写一种风俗习惯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教学难点:在介绍风俗习惯时候,能够详略得当,进行描写。

三、教学准备

课件,两篇范文,了解家乡的风俗。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语境,感受风俗

1.课前谈话,感受风俗的多样、有趣。

(1)了解“风俗”:风俗,就是长期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2)欣赏国内外各地风俗图片。(如,印度教徒不吃牛肉,把牛奉为神牛,认为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人特别忌讳“十三”这个数字,门牌号、房间号都没有十三号;中国各个民族的重要风俗,等等)

2.提问交流。

同学们课前都了解了我们自己家乡的风俗,其中,让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为什么?(自由说)

3.小结揭题。

同学们提到的风俗大多与传统节日有关,除此以外,也有亲人朋友的婚礼、生日等风俗。风俗,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逐渐形成并不断变化着。它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和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出示思维导图)今天,我们就来记录下你心中最难忘的“家乡的风俗"。(相机板书:“习作:家乡的风俗”)

(二)结合“交流平台",学习写法,拟写提纲

1.(出示习作要求)想一想: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1)本次习作可以介绍一种风俗,也可以写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相机板书:介绍风俗/参加风俗活动经历)

(2)具体习作时,要抓住重点,写出特色。

2.确定习作内容。

刚才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最感兴趣的风俗,请试着在其中一个提纲中将你想写的内容简单梳理并记录。

3.分组交流:

(1)选择介绍风俗的同学为一组,选择描写风俗经历的为一组,每组可分成若干小组.

(2)组内分享,教师巡视指导.

4.回顾“交流平台”.学习写法。

(1)过渡。同学们的提纲内容丰富多样,有写端午节包粽子的,有写喝喜酒时看到的结婚仪式,还有写清明节时自己做清明馃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写得引人入胜呢?读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想一想,老舍先生是如何介绍北京的春节的?沈从文先生又是如何将腊八粥的故事描写得生动、充满情趣的?

(2)全班交流。

(3)写法提炼,详略得当有亮点;细节描写有画面。(相机板书:详略得当有亮点、细节描写有画面)

5.完善提纲。

结合刚才的写法,你打算如何安排自己作文的详略?将最能体现重点部分的内容打上五角星,并思考运用什么方法将它写得具体、生动。

(三)写重点部分,对照修改

1.练写片段,示范点评。

(1)自主撰写打五角星的重点内容。

(2)展示片段.引导点评。(出示评价标准)

我来评一评

写出了风俗的特点。☆

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写出了风俗的特点,有画面感。☆☆☆

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写出了风俗的特点,有画面感;还能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表达感受与看法。☆☆☆☆☆

(3)同桌分享习作,评星,并交流原因。

2.对照范文片段、进行修改。

引导发现:刚才老师看到有些同学遇到了难题,不知道如何才能拿到想要的五星——我们一起看看这两位同学写的片段,看完各说说给你有什么启发、(出示范文《抢馒头》和《贴春联》详写部分)

预设一:《抢馒头》一文中小作者将“我”参加的一次抢馒头活动写得很生动,多处运用了细致的动作描写,写出了“我"抢馒头时动作的迅速和场面的激烈;其次,还穿插了不少心理描写,表现“我”等馒头时的期待和焦急的心情。

预设二:《贴春联》向我们重点介绍了“春联的起源"和“贴春联的方法”两个方面.让我们感受到春联的历史悠久以及饱含的文化韵味;另外,还引用了著名的诗句,不仅有文采,而且更有说服力。

3.小结,引导修改。

在描写重点方面和活动场景的时候,要学会运用适当的描写方法,还可以穿插、引用合适的补充资料,比如传说、相关的诗词等等,这都能为我们的文章增添光彩。自己试着修改吧、

4.展示部分改后片段,给予鼓励。

(四)写剩余部分,完成习作

1.过渡。

一种风俗,一次经历,仅仅有最精彩的一幕就够了吗?我们知道,详略得当的写法,详写部分可以突出重点,体现中心,让人印象深刻;略写部分则能够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让我们对风俗活动有更全面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欣赏范文,将习作补充完整。

(1)(标红范文首尾及过渡部分)我们可以借鉴哪些写法,让文章的各个部分浑然一体呢?(自由说)

(2)引导发现:首尾呼应,简略介绍风俗的寓意和对人们的意义;介绍的各个方面之问加入简洁的过渡语段,承上启下,使连接更加自然,

浙江小学语文最新课例精选

(3)学生自行将作文补充完整。

3.小结。

这节课,我们见识了各地丰富有趣的风俗习惯,也用笔记录了自己最难忘的家乡的风俗。其实,家乡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早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只不过需要我们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和一支善于记录的笔。

(五)星级评价,编写民俗作品集

1.课后任务。

对照星级评价标准,先对作文进行自评,再让你的朋友为你评一评。

评价标准我能得几星他/她能得几呈

文章抓住重点,突出民俗特色。☆☆☆☆☆☆☆☆☆☆

语言准确、流畅,过渡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