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安全自查管理制度及市场失灵背景下中国巨灾风险保险运作研究_第1页
食品生产安全自查管理制度及市场失灵背景下中国巨灾风险保险运作研究_第2页
食品生产安全自查管理制度及市场失灵背景下中国巨灾风险保险运作研究_第3页
食品生产安全自查管理制度及市场失灵背景下中国巨灾风险保险运作研究_第4页
食品生产安全自查管理制度及市场失灵背景下中国巨灾风险保险运作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01资料来源:尹居良.非寿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的计算与比较.《统计与决策》,2005(10):77~78.那么,华泰财产保险公司5年间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平均为23573.93万元。则建议华泰财产保险公司内部未来5-10年对灾害损失等级的划分如下表4所示:表SEQ表0-\*ARABIC4华泰财产保险公司2002-2012年间灾害损失等级拟划分标准灾害级别保险损失(万元)巨灾≥24000重灾[18000,24000)中灾[12000,18000)轻灾[6000,12000)弱灾<60004.“巨灾风险”概念强调承灾能力、损失、不确定性目前学术文献中对于巨灾风险的定义最常用的有以下5种。=1\*romani.导致保险公司保险赔款过多地超过其一般偿付能力的风险称为巨灾风险冯玉梅.巨灾风险与我国保险公司的选择[J].上海保险,2001,(1):38.。冯玉梅.巨灾风险与我国保险公司的选择[J].上海保险,2001,(1):38.=2\*romanii.巨灾风险是指那些发生概率很低,但一旦发生将造成一定地域范围内大量的保险标的同时受损,从而引发巨额的保险索赔的事故,比如洪水、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高云超.金融工具创新――巨灾风险证券[J].世界经济情况,2004,(14):20.。高云超.金融工具创新――巨灾风险证券[J].世界经济情况,2004,(14):20.=3\*romaniii.巨灾风险通常是指突发的、无法预料的、无法避免的而且严重的灾害事故,诸如地震以及飓风引起的灾害事故施方,俞自由.巨灾保险的资本市场选择[J].中国保险,2003,(6):42.。施方,俞自由.巨灾保险的资本市场选择[J].中国保险,2003,(6):42.=4\*romaniv.巨灾风险是指突然发生的将带来巨大损失的严重灾害或灾难,业界通常把地震、洪水视为巨灾风险王洪栋.发展我国巨灾保险的策略性分析[J].上海保险,2002,(6):43.。王洪栋.发展我国巨灾保险的策略性分析[J].上海保险,2002,(6):43.=5\*romanv.不可预测的、能够导致相对于保险基金来说是异常巨大损害金额的潜在损失MarkS.Dorfman.当代风险管理与保险教程[M].齐瑞宗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MarkS.Dorfman.当代风险管理与保险教程[M].齐瑞宗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从邻近属概念的选择上看,这几个定义在选择巨灾风险的邻近属概念时有选择“风险”的,有选择“事故”、“灾害事故”的,有选择“灾害或灾难”、“潜在损失”的。从诠释的角度看,巨灾风险首先是一种风险,巨灾风险与风险只是一种外延上的差异,因此它们的邻近属概念应该是相同的。如前所述,选择“不确定性”作为风险的邻近属概念是共同的做法,因此,定义巨灾风险时也选择“不确定性”作为自己的邻近属概念是比较恰当的。从种差的选择上看,除定义=1\*romani以外,其他四个定义都存在一个明显缺点,就是外延不明确。如“一定地域”是指多大的地域?“大量的保险标的”是指多少标的?“巨额的保险索赔”、“巨大损失”意味着多大金额的索赔或损失?“严重”是指一种什么程度?等等。实际上,巨灾与巨灾风险在邻近属概念上是不一样的,但是在种差上却具有某些共同之处,两者在种差上都强调“巨”,前者表现为“巨”,后者表现为“巨灾”。如果从保险学上,能够将巨灾的种差确定为“造成保险公司难以依赖其一般偿付能力承受的保险损失”,将巨灾定义为“造成保险公司难以依赖其一般偿付能力承受的保险损失的事故”,那么,定义巨灾风险时,其种差本来应该是“造成保险公司难以依赖其一般偿付能力承受的保险损失的事故”,但是从简洁和避免意义重复的角度,我认为使用“造成保险公司难以依赖其一般偿付能力承受的保险损失”作为巨灾风险的种差更为合理。如此一来,可以从保险学上给巨灾风险概念下个定义为“造成保险公司难以依赖其一般偿付能力承受的保险损失的不确定性”。(四)“巨灾保险”与“巨灾风险保险”的关系界定在一些文献中,常常可见将巨灾与巨灾风险、巨灾保险与巨灾风险保险相混淆。如对美国联邦保险服务局(ISO)财产理赔服务部(PCS)给出的定义,有学者将其翻译为“巨灾”,有学者将其翻译为“巨灾风险”。因此,这里有必要继续对巨灾与巨灾风险、巨灾保险与巨灾风险保险的概念作一区别。除了邻近属概念不一样外,从时间上来看,巨灾是从事后的角度对已发生的事件的认定,而巨灾风险是从事前的角度对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可能性的认定;从结果上看,巨灾是指已发生的事实,其损失是既定的,巨灾风险还只是可能性,其损失是不确定的;从人们的行为上来看,人们对待巨灾的办法是损失评估与救助,对待巨灾风险的办法是风险预防与控制;从保险人的角度上来看,对待巨灾,要处理的事是如何理赔,所以在理赔时,应使用巨灾这个概念,相应地宜使用巨灾保险这个词;对待巨灾风险,要处理的事是如何承保,所以在承保时宜使用巨灾风险这个词,相应地宜使用巨灾风险保险这个词,而本文的研究主要考虑如何对巨灾风险进行保险的问题,因此,本文更多地使用“巨灾风险保险”一词。实际上,鉴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两个词的混用并没有产生多大负面后果,在研究中对这两个词严格区分也并不容易做到。因此,正如本文对巨灾的普适定义是从相对的角度,只具有相对意义,对巨灾风险和非巨灾风险、巨灾风险保险和一般风险保险的区分永远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五)“农业保险”与“巨灾保险”的关系界定从风险性质看,各种类型的风险都可能成为巨灾风险。可能造成巨灾的风险不仅包括各种自然灾害风险如地震、洪水、干旱、风暴潮等,还包括各类人为风险如恐怖主义、化学污染等。最常见的巨灾风险保险险种是以地震、洪水、干旱、风暴潮等单一风险为承保风险的险种,如美国的洪水风险保险、日本的地震风险保险等。本文研究中所指的巨灾风险也主要指地震、洪水、干旱、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风险。农业风险保险因险种多,具体承保的风险不一,但其承保的风险一般包括洪水、干旱、地震、风暴潮这类自然灾害(巨灾)风险或其中的一种,如江苏等省市推出的生猪保险承保的风险包括火灾、爆炸、暴风、暴雨、暴雪、洪水、雷击、台风、龙卷风、建筑物倒塌、空中运行物体坠落、W病、猪瘟、猪肺疫、猪丹毒、蓝耳病、流行性腹泻、猪链球菌病,突发性流行疫情、约定的传染病等,海南香焦风灾保险承保的风险是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或龙卷风。所以农业保险所承保的风险与本文研究中所关注的巨灾风险保险所承保的风险在范围上有交叉性,在性质上都具有损失区域的高度相关性,损失程度的巨大严重性。从保险标的看,各种类型的巨灾风险侵害的保险标的不仅包括私人住宅、家庭财产,还包括其他各种可保财产、甚至还有人的生命。险种不同,保险标的不同。如美国洪水保险、日本地震保险的保险标的都是私人住宅和室内家庭财产。而农业风险保险,细分的险种有几十甚至上百种,各险种的标的范围自然不一样。如生猪保险的标的为能繁母猪,香焦风灾保险的保险标的为生长及管理正常的香焦树,水稻保险的保险标的为正常生长中的水稻。因此,农业保险的标的与常见的巨灾风险保险的标的不完全相同,但仍然属于广泛意义上巨灾保险标的范畴。正是由于保险风险与保险标的都紧密相关,因此,农业风险保险一般都被认为属于巨灾风险保险的范畴。本文在研究中也在一些章节中通过考察农业风险保险的经验数据来为巨灾风险保险的研究提供依据。三、国内外关于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研究动态综述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极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自然灾害经济直接经济损失达到数千亿元,然而保险赔付与直接经济损失相比较,比例很低,没有充分发挥保险的“减震器”功能。当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时,说明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我们称之为市场失灵。中国巨灾经济损失与保险赔付严重不对称说明中国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处于失灵状态,本文因此基于市场失灵背景探讨中国巨灾风险保险运作方式的构建,这里也因此基于市场失灵视角对国内外巨灾风险保险研究的主要观点予以客观综述:一是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证据;二是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三是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解决方法。以期在此基础上对处于市场失灵背景下的中国巨灾风险保险市场运作进行研究。(一)国外关于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研究1.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证据巨灾风险保险市场是否失灵?现今大多数的研究者对此问题的回答都持肯定意见。主要的证据如下:(1)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如DavidH.Krantz为便于查看,所有外文文献格式特作如下安排:正文及文后参考文献中,外国作者姓名一律使用全名,并采用姓前名后格式;如果作者有中间名,则中间名使用首字母缩写代替。和HowardKunreuther为便于查看,所有外文文献格式特作如下安排:正文及文后参考文献中,外国作者姓名一律使用全名,并采用姓前名后格式;如果作者有中间名,则中间名使用首字母缩写代替。BarbaraK.Blettner和AndreasRichter(2007)的研究也有相似的结论。尽管德国消费者可以通过附加险的形式购买洪水保险,但是,在欧洲2002的大洪水中,他们发现仅有3.5%左右的住宅购买了洪水附加险,而购买洪水附加险的家庭财产仅有9%,洪水巨灾风险保险需求严重不足。除保险有效需求不足外,巨灾风险保险需求还出现一些与传统理论不相符合的反常现象。(2)需求量在巨灾发生的前后变化很大HowardKunreuther和MarkPauly(2004)研究发现,很多在巨灾发生前并没有购买意愿的消费者在巨灾发生后购买巨灾风险保险的意向大大增加,但是一段时期以后,如果他们担心的巨灾并没有发生,那么他们购买这种巨灾风险保险的意愿又会大大折扣,一些已经投保的消费者甚至选择退保。如1989年,美国加州LomaPrieta地震发生后,多达34%的当地居民认为自己需要地震风险保险,然而,在地震发生之前,仅有5%的居民认为自己需要这种巨灾风险保险。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绝大多数公司都对恐怖主义袭击感到担心,认为自己应该购买这种风险保险,然而,几年之后,这些公司的大多数又都认为自己并不担心自己受到恐怖主义袭击,自己没有必要购买这种巨灾风险保险。(3)投保人比较偏爱低免赔额和保费折扣期望效用理论认为,厌恶风险的保险消费者愿意将自己面临的小概率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供给者,并且在保费相同,但免赔额不同从而保险金额不同的两种保险合同间,保险消费者应该更喜欢购买高免赔额高保险金额的保险合同,然而,事实情况却不支持这个观点。保险消费者更喜欢的是较低免赔额较低保险金额的保险合同。HowardKunreuther和MarkPauly(2004)研究发现,1994年美国加州北里奇发生地震后,加州成立了以提供地震风险保险为己任的加州地震局。当加州地震局将原来由商业性保险公司提供的地震风险保险的免赔额由保额的10%更改为保额的15%时,加州地震局受到了消费者协会的激烈指责,地震风险保险消费在随后的几个年度里也猛然下降。(4)产品具有更高的价格敏感度和更低的收入弹性传统保险消费理论认为,保险是一种“奢侈品”,它与人们的收入正相关,当人们的收入水平上升时,保险需求随之上升。但MartinF.Grace,RobertW.Klein和PaulR.Kleindorfer等人(2001)在实证研究巨灾风险保险需求对价格、家庭收入、人口、保单形式、风险的集合与分散等多种因素的敏感性时发现,巨灾风险保险比非巨灾风险保险有更高的价格灵敏度,而且,巨灾风险保险是一种“劣质品”,其收入弹性比非巨灾风险保险的低很多,而与其相反,非巨灾风险保险的需求对收入呈正相关,是一种普通商品。但是总体上看,私人住宅保险有较低的收入弹性。(5)人们对巨灾风险损失习惯于依赖慈善救助MarkJ.Browne和RobertE.Hoyt(2000)在研究美国洪水风险保险需求水平低下的原因时发现,人们不但常低估巨灾发生的概率,而且,人们通常认为巨灾是一种公共风险,巨灾损失应该由国家补偿,实际上,巨灾会造成大范围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国家也不会对此坐视不理。因此他们觉得平时没有必要购买巨灾风险保险,因为巨灾一般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他们也可以指望从社区、友人、非赢利机构以及政府的紧急救助计划中等到帮助。HowardKunreuther(2006)等人的研究也指出,政府和第三方的事后救助可能导致“撒玛利亚人困境”,亦即降低了人们购买巨灾保险以及采取风险减轻措施的激励。ChristianGollier(2004)和DavidJ.Cummins(2006,2007)等曾较为全面的地总结了国际巨灾风险保险市场供求失灵的状况。ⅰ.惧于巨灾损失的相关性和损失程度的严重性,保险人一般不愿提供巨灾风险保险,即使他们愿意提供这种保险商品,其价格一般也较其精算成本要高很多。因此,巨灾风险保险的价格较高,而供给却较为有限。ⅱ.由于常常低估巨灾风险发生概率,并指望慈善救助,消费者购买巨灾风险保险的意愿并不高,即使居住在高风险地区的消费者,他们的投保率也不高。ⅲ.在巨灾发生的前后,巨灾风险保险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波动,其供给价格和保险人的承保能力也存在着明显的波动性。ⅳ.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巨灾风险保险市场进行干预。例如美国的国家洪水保险计划,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与私人保险市场相结合的巨灾管理体系等。因此,不论是从巨灾风险保险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来判断,还是从各国政府对巨灾风险保险市场的干预程度来判断,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存在失灵的结论都是可以得到肯定的。2.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既然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存在失灵,那么失灵的原因又在哪里呢?研究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1)巨灾风险与巨灾保险产品的特殊性自然灾害风险属于纯粹风险,但是纯粹风险并不都是可保风险。DavidB.Houston(1964)认为,私人保险并不适合承保所有的风险,保险人提供保险一般有一些前提条件。可保风险的理想特征是:损失是客观的和意外的;风险具有同质性;风险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是独立的;风险单位数量必须众多;必须有缓冲基金或准备金。巨灾风险引起的个体损失在空间和时间上并非是独立而是高度相关的,因此巨灾风险并不满足可保风险的一般条件。AnneGron(1994)在分析财险公司的承保周期时,从承保能力的套利理论(ArbitrageTheories)出发提出承保能力紧缺假说(UnderwritingShortage),他认为巨灾损失风险不满足风险时空独立分布条件,因此不具备风险可保性条件。DwightM.JaffeeandThomasRussell(1996)也认为飓风或者战争等巨大灾害行为会致使到许多保险标的同时受损,损失的概率不容易精确计算,在传统的会计准则及监管模式下,除非借助非常手段,保险公司均无力安排资本来解决这一问题,巨灾风险不满足风险可保性。KipSmith,JohnDickhaut和KevinMccabe(2002)等人从风险模糊(RiskAmbiguity)的视角提出,在一个给定的保险市场中,当消费者和保险人无法达到互利的风险转移方式时,就存在不确定性的模糊风险,而该风险是不可保的,巨灾就是一种典型的模糊风险厌恶产品。PeterB.R.HazellandRogerD.Norton(1986)在研究保险产品对农户的影响时认为,由于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当没有购买巨灾保险产品时,农作物歉收对农民和消费者都产生不利影响;一旦购买巨灾保险产品,农产品供给增加,消费者也将获益,而且会通过乘数效应对非农产业的收入和就业产生外溢效应,利益外溢使边际社会收益大于边际私人收益,边际私人成本就会大于边际社会成本,私人成本收益和社会成本收益出现差异,从而导致正外部性产生,巨灾保险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不能获得外部性补偿的农户不会愿意购买。DavidHofman和ChristianGollier从巨灾保险产品的社会福利性和公共属性角度进行市场失灵分析。Hofman(2006)从巨灾保险的运行效率入手,他认为巨灾保险在自由经济中的运行低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巨灾保险具有非纯公共物品属性,完全由市场提供的巨灾产品难以达到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时的一般均衡产量,私人的帕累托最优不能实现。Gollier(2005)则从政府公共干预与市场效率福利增长比较分析入手,对巨灾保险产品是否满足林达尔均衡(LindahlEquilibrium)条件进行分析和验证,并认为巨灾保险市场的某些公共属性完全由私人保险市场提供,必定存在市场失灵问题。(2)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的限制供给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供给不足主要源于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的限制。关于供给意愿,HowardKunreuther,RobinH.Hogarth和JacquelineMeszaros(1993)等人从保险人的模糊性厌恶角度做了大量研究,证明保险人对巨灾风险的模糊性厌恶程度很高。为验证地震风险模糊性对承保人的影响,Kunreuther等人曾设计一组实验,就一家工厂的地震保险费率厘定问题向896名承保人发放问卷。结果发现,在地震发生概率和损失金额都存在模糊性情况下,承保人将多收43%~77%的额外保费。关于供给能力,DanR.Anderson(1974)研究了供给方式的限制。他利用1962-1971年美国地震、飓风、龙卷风和洪水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一切险保险单比提供单一风险的保险单在时间上和地域上的波动更小。但是承保一切险意味着承担更大的风险,需要具备更多的资本金和公积金,而这是保险人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ChristianGollier,PierreF.koehl和JeanC.Rochet(1997)研究了市场形式的限制。他认为巨灾保险市场属于非完全竞争性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巨灾保险的供给有限且价格较高,许多面临巨灾风险的消费者并不愿意购买保险,巨灾保险市场的价格和承保能力存在着明显的波动性,垄断也不可避免。AnneGron(1994)研究了保险人承保能力的限制。他提出了承保能力紧缺假说,他预言保险行业的净值(盈余)决定了保险供给曲线的位置,而保险人的净值取决于随机发生的有巨大影响的事件及内部摩擦形成的阻力,巨灾就是这样的导致巨额损失事件,这导致保险供给难以回到长期均衡状态。当保险人供给能力不足时,再保险是增强承保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DavidJ.Cummins和HelyetteGeman(1993)的研究指出,由于巨灾损失估计的不确定,再保险公司在巨灾发生时可能有信用风险,并且再保险合约的安排过程繁杂,交易成本偏高,而原保险人可能存在道德风险与逆选择等问题,因此,保险公司无法完全以再保险来移转巨灾风险。KennethA.Froot(1999)也发现,保险公司过多自留了巨灾风险,而不是通过巨灾再保险对其进行分散。其原因主要是:(1)由于再保险资本不足,导致巨灾再保险的价格偏离;(2)由于再保险人具有市场力量,导致巨灾再保险价格偏高;(3)由于再保险公司提供形式是低效率的,导致巨灾再保险价格偏高;(4)由于再保险的摩擦成本高,导致巨灾再保险的价格偏高;(5)由于保险人水平上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导致巨灾再保险的价格偏高;(6)监管政策阻碍了原保险人对巨灾进行合理的定价;(7)事后第三方融资的存在;(8)行为因素的影响。RustamIbragimov,DwightJaffee和JohanWalden(2009)设计了一个巨灾风险市场模型,该模型解释了为什么即使存在足够的市场容量,通过再保险市场的多元化可以获得风险分散,保险人也不愿为巨灾风险提供保险或者参与巨灾风险再保险。模型显示,存在着“非多元化的陷阱(NondiversificationTrap)”,当巨灾风险损失分布存在严重的左尾,保险人承担有限责任时,非多元化陷阱就会出现,除非成立一个协调机构,否则巨灾风险难以得到分散。当保险市场能力不足时,向资本市场转移风险成为新兴的风险管理方式。SamuelH.Cox和HalW.Pedersen以巨灾债券为例说明了巨灾风险连结证券化的可行性、定价方式和现实意义。但是他们认为,由于保险信息严重不对称,市场运作成本较高,大多数保险公司都很难放弃熟悉的巨灾再保险而转向新兴的巨灾风险连结证券,这使得巨灾风险连结证券在资本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3)需求意识的不足与道德风险的存在关于需求意识,LouisEeckhoudt和ChristianGollier(1999)论证了如果一个投保人是厌恶风险的,那么,面对两个具有相同期望损失的事件,为其中的大概率事件投保而不为小概率事件投保是不明智的,相对而言,此时小概率事件就是巨灾。换句话说,保险是处理巨灾风险最适当的风险管理工具。但事实上,与其它保险风险相比,人们对巨灾风险的感知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敏感。与非巨灾保险业务不同,巨灾保险很容易受到其它风险转移方式的侵蚀。人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巨灾发生概率,等待政府、社会组织和他人的救济与援助,不愿意自己购买巨灾保险。例如,MarkJ.Browne和RobertE.Hoyt(2000)在分析美国洪水保险购买力一直处于低水平的原因时指出,确实存在着“慈善危害”(CharityHazard)--面临风险的人们试图从朋友、社区、非赢利机构或者政府紧急援助计划中得到捐款来弥补损失。Howardkunreuther和MarkPauly(2003)从成本角度解释了人们为什么通常不愿购买应对低概率高损失事件的保险。他们假定个体最大化期望效用,由于发现稀有事件的真实概率存在巨大的隐性或显性成本,这一成本构成了可能阻碍保险购买的门槛。HowardKunreuther和ErwannM.Kerjan(2004)利用前景理论通过美国“9.11”ArielRubinstein和MenahemE.Yaari(1983)的研究认为,在一个无限期重复的模型中,如果保险人能将被保险人的行为表现与所得到的费率水平相联系,那么可以促使被保险人有动机去关心保险标的,从而消除道德风险问题。但一般来说,这一结果并不适合于有限期间的情况。此外,由于保险市场的激烈竞争,保险公司一般不会分享潜在客户的信息,因此被保险人可以转到另外的保险公司投保,这使得保险公司很难在实际经营中对行为表现不好的客户实行惩罚性费率。RichardArnott和JosephStiglitz(1992)等人进一步的研究证明,道德风险使有效的市场均衡无法达到,即使在最佳的情况下,不完全的保险保障也只能导致次有效均衡。PierrePicard(1996)的研究表明,道德风险对于可保性确实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对于保险欺诈的惩罚是无穷大的,则保险人可以有效抑制保险欺诈。但是,由于社会原因以及现代企业的有限责任机制,惩罚不可能是无穷大的。FranklinW.Nutter(2004)的研究也指出,鉴于道德风险和逆选择行为的加剧,保险公司只能减少甚至撤出在易受灾地区的业务,或是提高相应的保费。(4)保险定价的成本与困难一些研究者通过对金融市场的研究发现,巨灾风险在金融市场上的分散并不是有效的,某些附加成本使得巨灾风险保险的价格要远高于巨灾风险的期望损失。金融市场的参与成本。ChristianGollier(2005)的研究指出,金融市场的参与成本较高,较高的参与成本限制了投资人对金融市场的投资。如果参与金融市场投资的一些人没有购买保险公司的股票,那么其他投资人就可能会因为保险公司承保了巨灾风险而要求较高的风险溢价。保险机构的代理成本。KennethA.Froot(1999)研究指出,公司的经理人追求的是短期回报率,再保险公司的经理层可能会执着于追求回报率而对分入的保险业务索要偏高的价格,即使这些业务的风险并不高。巨灾损失融资的税收成本。DwightM.Jaffee和ThomasRussell(1997)、ScottE.Harrington和GregNiehaus(2003)等人的研究发现,税收对美国巨灾保险市场的融资成本有着重要影响。如美国在财产和责任保险方面的会计规则不允许保险公司建立专门的准备金用于赔付未来的巨灾损失,即使保险公司建立专门的巨灾损失准备金,这些准备金及其利息也将会被征收公司所得税,而不会得到税收优惠。融资工具的摩擦成本。KennethA.Froot(1999)、DwightJaffee和ThomasRussell(2003)等人的研究认为,传统的巨灾再保险合同、巨灾债券等融资工具具有相对较差的流动性,通常在市场上只能以较高的贴现率进行交易,而且,其佣金成本和服务费用较高,这进一步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融资成本。除这些附加成本外,巨灾风险保险定价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DwightJaffee和ThomasRussell(1997)认为私营市场提供巨灾保险的失灵(不可保)不是源于通常理解的保险市场问题(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是在给定年份中收取的公平精算保费基金的规模和在任何年份中可能发生的巨大损失规模之间根本性的不匹配。不少学者都认为巨灾保险的定价存在相当难度,其中LouisEeckhoudt和ChristianGollier(1999)便是持这类观点的典型代表,他们从保险定价角度分析,认为巨灾风险属于典型的小概率、大损失事件,在理论上属于“厚尾分布”,巨灾风险个体之间呈现高度的正相关性,风险的集合分散效应较低,个体风险完全无法相互抵消,合理定价困难较大。KennethAFroot和PaulG.J.O’Connell(2008)等认为,再保险机制存在明显偏差,定价问题不解决不利于提高巨灾保险供给能力。(5)政府不合理的监管政策ScottHarrington和GregNiehaus(1992)简要回顾了可供性和可负担性的问题。他们将可供性认为是供应方的问题。当保险人不愿意以当前价格提供保险时可供性问题就会出现。而当前价格不仅取决于竞争力,而且取决于监管力量。如果监管允许的价格低于保险人的成本,保险人就不愿意提供保险。作者认为,造成可供性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价格监管。DavidJ.Cummins(2006)、MartinF.Grace和RobertW.Klein(2007)等人的研究也指出,政府不合理的监管政策可能造成了巨灾保险市场失灵。Cummins在研究了美国佛罗里达州对飓风保险的价格管制后发现,监管机构将飓风保险产品的价格限制在低于自由竞争市场的价格,这虽然能够让更多的人买得起保险,增加了飓风保险的产品需求,但是却导致保险人不能获得正常利润从而不得不退出巨灾风险市场,或者缩小服务范围、降低服务质量,飓风损失的融资成本最终仍然会转嫁到其他保险业务和纳税人身上。而且,监管机构对飓风保险价格的管制还降低了投保人进行风险防范、防灾减损的积极性,扭曲了保险市场的激励机制,从而进一步导致巨灾风险保险市场的失灵。HaroldD.Skipper(1999)认为,(在一些情况下,)监管者出于自身利益和无知,更重视生产者,而忽视消费者。再者,有些监管者已经或希望与保险行业坐在同一条船上,因为它们已经或希望在从监管部门退职后被保险业雇佣。此情况下的监管政策不利于广大投保人。但有时候,政府政策又突然转变,对保险人的行为过分干预。3.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解决办法如何解决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主要的方法包括提高供给能力,促进巨灾保险需求,向资本市场转移风险以及改善政府在巨灾风险保险市场中的作用。(1)提高巨灾风险保险供给从风险管理角度,YuriM.Ermoliev,TatianaY.Ermolieva等人(1999)建议将风险降低措施(如土地使用法规)与风险分散方法(如保险)及金融市场方法相结合。风险降低措施会提高风险的可保性,同时保费政策也会增强对风险防范措施的使用。从市场管理角度,JamesM.Stone(1973)对评估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问题提出了一具规范的分析框架。指出承保能力可以通过约束边界的概率距离来衡量,目前保险业界承保能力的短缺可以被不断增加的保险人的参与所缓解,而被目前企业自我保险的趋势所改进。从保险公司管理角度(而不是从监管的角度),NormaNielson(1984)提出了一个承保能力的衡量方法。他提出了一个包括四个变量的行业承保能力衡量方法。这四个承保能力变量包括保险行业盈余、投资风险、承保风险以及展业费用。根据他的公式,承保能力可以通过几个手段得以提高:通过增加保单持有者盈余的数量来提高承保能力;通过保险公司管理层提高可接受的破产概率来增加承受的风险而提高。从产品(保单)管理角度,DwightJaffee,HowardKunreuther和ErwannM.Kerjan(2008)提出,建议以长期险保单替代定期一年的房主保单,这样有可能显著增加社会福利,减少保险公司的行政费用,降低查勘成本和消费者的不确定性,也有利于刺激被保险人为防灾减损进行长期投资。从费率管理角度,HowardKunreuther和ErwannM.Kerjan(2009)在分析如何应对巨灾风险时提出了四个基本原理:一是费率应该反映风险的大小和资本的成本,以鼓励被保险人防灾减损,也促使保险人将资本成本纳入定价体系;二是合理处理公平性和承受能力问题,对风险区的居民的任何援助应该来自于公共资金而不是保费补贴;三是应该获得足够的需求,以保证保险人的承保风险获得分散;四是最小化破产可能性,保险人和再保险人应合理确定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率,将破产可能性控制在阈值水平以下。从再保险角度,RalphH.Blamhard(1917)认为,保险业在实践中通常可以采取三种方法来应对巨灾风险:限制承担巨灾风险;积累巨灾准备金;通过再保险将巨灾风险转移给其他保险人和再保险人。EugeneN.Gurenko(2004)认为,通过进入国际风险市场转移风险,国家不仅能够通过在世界范围内分散风险来增强国内风险承担的财务能量,而且能获得巨灾风险定价的专业技术支持,而风险价格的发现进而将提高国家的巨灾风险意识,并促进各种市场主体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策略。(2)向资本市场进行风险转移为了缓解巨灾保险压力,提高承保能力,业内人士将目光投向资金实力雄厚的资本市场,希望寻找到巨灾再保险的替代品或补充方式,由此引发了一场传统再保险经营理念的变革。RobertGoshay和RichardSandor(1973)率先探讨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结合的问题,提出将再保险风险转移至资本市场,希望通过保险衍生产品解决再保险市场不足的问题,并最早提出了巨灾保险期货和选择权的概念,这是保险证券化概念的前身。RichardW.Gorvett(1999)认为保险证券化可以被定义为通过创新和发行金融证券的方式,将保险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DwightM.Jaffee和ThomasRussell(1998)考察了资本市场对于恢复私营巨灾保险市场运作方面的作用,开发了一个保险市场模型,其中风险是依时的(TemporallyDependent),讨论了资本市场在该框架中的作用。他们发现,传统的资本市场工具(负债、权益和或有贷款)对于满足巨灾保险业的需求来说是不完善的,但是,新出现的资本市场工具如巨灾债券和巨灾期权具有独特的优势,原则上有助于恢复私营巨灾保险市场。HerlriLouberge,Eviskellezi和ManfredGilli(1999)将巨灾债券视作直接债券和巨灾期权的财务资产组合进行分析,利用期权定价理论,并在随机利率的环境中进行了模拟分析。他们指出,谋取分散化利益的投资者在将这些证券纳入资产组合时不应该忽略它的期权特征。MartinNell和AndreasRichter(2004)运用模型方法在标准的保险需求理论环境中分析了巨灾债券和再保险这两种相互替代的风险管理工具。他们发现,巨灾债券的可获得性影响到了最优再保险合同的结构和再保险预算,对于大额损失来说,再保险可能被指数连接巨灾债券所替代。(3)促进巨灾风险保险需求从保险服务角度,DwightM.Jaffee和ThomasRussell(2000)利用加利福尼亚州对私营地震保险市场失灵的反应,研究了巨灾保险市场中经济行为(消费者、保险公司、再保险人和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行为)。如果消费者不愿意支付为完全保险合同融资所必需的更高的保费,这就使得计划的管理人陷入困境――如果提供完全保险契约,保费将会高得无法接受;如果不提供,消费者将会游说政府。由于契约条款会影响到保险的需求,所以计划的管理者也应该仔细地考虑他们如何设计部分保险的各种条款如免赔额和保险范围,以尽可能使消费者满意。从风险意识角度,HowardKunreuther,NathanNovemsky和DanielKahneman(2001)通过对比实验说明要刺激和加深人们巨灾风险认识程度,就必须尽可能多地提供巨灾风险相关信息,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产生巨灾防范意识,进而购买巨灾保险。这一结论也为期望效用理论和对偶理论下风险厌恶程度不具有可比性提供了实验性证据。从保险意愿角度,MartinF.Grace,RobertW.Klein和PaulR.Kleindorfer,等人在2003年对巨灾保险市场的需求、供给和监管影响从微观的角度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考察了几个受巨灾威胁和保险监管限制的剩余保险市场,更重要的是该研究采用了一个能恰当反映巨灾保险供给和需求关系的模型,利用该模型确认、分析了影响巨灾需求的一些因素。他们分析了几个关键的变量及其对保险数量、质量和价格的影响。还提示了需求对以下因素的敏感度:价格、家庭收入、其他人口特征、保单特点、承保风险组合/不组合以及承保范围等。最后他们还研究了监管如何扰乱了市场决定,阻碍了市场通过充分调整达到长期均衡。从保险监管角度,PaulKleindorfer(1998)指出,如果各州的保险立法者和监管者对保险人提高费率和终止保单的行为实施管制,可以解决巨灾保险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4)改善政府在巨灾风险保险市场中的作用当商业保险和资本市场都不能有效分担巨灾风险时,人们自然将目光投向了政府。如ChristopherM.Lewis和KevinC.Murdock(1996)论证了在巨灾超赔分保合同中发挥政府在风险跨期分散中的独特功能,可以扩展巨灾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同时促进私人保险市场的均衡发展。ScottE.Harrington和GregNiehaus(2001)探讨了美国在过去的10年中,由于自然巨灾保险普遍存在被保险人是否买得到保险(Availability)与是否付得起保费(Affordability)的问题,并因此导致政府为解决此问题而提出数个计划方案。ArthurCharpentier(2009)年基于风险有限、风险无统计意义上的独立性、市场垄断三个假设,分析了巨灾保险的有限保险责任和无限保险责任两个模型。结果证实,巨灾保险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因此政府应鼓励垄断的出现并通过规范的保费管理保险业。结果还显示,风险高度相关时,政府的干预没有必要;如果两个地区之间的风险并不足够独立,那么只有当两个地区面临着类似的损害幅度时,风险集中才可能导致一种帕累托改进,否则,受损程度低的地区要求保费下降才会接受风险集中。VéroniqueBruggeman,MichaelG.Faure和KarineFiore(2010)在讨论了政府作为最后保险人或原保险人的一些案例基础上提出,要使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有效率必须满足五个条件:市场失灵、收取精算费率、现有市场的刺激方案、对政府再保险的自由选择、临时性质。但并不是所有学者都赞成政府干预市场。GeorgeL.Priest(1996)分析了政府相对于私营财产意外保险业在巨灾损失保险保障供应方面的比较优势,认为由于系统性的原因,政府通常对于提供损失保障要比私营保险市场更缺乏效率,特别是对于巨灾损失保障问题。PaulR.Kleindorfer和HowardC.Kunreuther(1999)认为,解决巨灾风险管理首先要回答两个问题:若使得易受灾地区变得安全,谁来负担相关成本?谁应承担巨灾造成的损失?回答这两个问题一般要考虑两个基本的标准,即效率和公平。在巨灾风险管理理论中的效率派的代表主张:如果社会目标是风险减少最大化,那么政府就有充分的理由完全取消灾后救济。而主张公平和效用主义的公平派的代表则提出:政府才是社会中最有效的保险工具。Kunreuther认为,大多数的政府保险项目都需要政府财政补贴,实际上“羊毛”出自纳税人。如果人们对未来自然灾害越来越大的损失真正感到担忧的话,那么能够反映风险实际状况的私营保险体系才是巨灾风险管理的中坚力量。PaulK.Freedom(2001)指出,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充足的巨灾准备金,这些国家的政府对巨灾风险的态度会有所不同,适用于发达国家的解决方案在发展中国家可能不起作用。例如,发达国家可以通过高税收方式把巨灾对政府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散给每一个纳税人,达到风险转移的目的;在发展中国家,高税收无疑会增加人民和企业的负担,即使发展中国家通过求助国际金融机构以贷款方式来缓解内部危机,通常情况下贷款代价很昂贵,极易形成巨额外债风险。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是否能够真正规避巨灾风险依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可以看到,对于巨灾风险保险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是比较丰富的,既有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也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但是每个研究者基于研究角度的不同,他们的观点并不能统一。由于各个国家的巨灾风险状况、政治经济情况各不相同,迄今为止,不论是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对发达国家,仍然没有一个标准的、统一的巨灾风险保险模式可供利用。(二)国内关于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研究实践的需要是推动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内巨灾保险研究的兴起源于近年几次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起步晚,有关巨灾保险市场失灵的研究成果较少。1.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证据当国内每一次巨灾发生时,人们都会惊呼国内巨灾保险市场严重失灵。但是目前国内对于失灵的表现却缺少相关的研究论证。主要的观点一是认为目前巨灾损失与保险赔付严重不对称。如李松涛(2011)的文章显示,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84亿元,而保险业共支付水灾赔款33.5亿元,仅占1.4%左右;2008年,汶川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但获得来自保险业的赔付仅有18.06亿元。保险赔付与巨灾直接经济损失严重不对称。二是认为目前巨灾保险供给严重不足。如袁野(2009)认为相对于我国自然灾害的频发和损失的巨大,相应的保险开发程度却很低,专门针对自然灾害的保险险种不多,国际上广泛流行的地震保险、泛洪区的洪水保险、沿海的台风保险等险种,在我国有些长期缺失,有些时办时停;已有的自然灾害保险在其经营过程中,也因承保条件相对较高,理赔标准过于苛刻,客观上弱化了保险功能的发挥,导致保险对巨灾的经济补偿呈现“杯水车薪”的现象。唐欣,吴越(2010)在研究吉林省农业巨灾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时认为,由于农业巨灾保险缺乏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缺乏巨灾风险保障机制,地方财政补贴资金筹措困难,农业保险呈现出产品少、保障面窄、保障程度低、发展尚不充分的现状。2.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国内对于巨灾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也刚刚起步,主要是从供给、需求等方面进行一般的定性分析。(1)供给方面杨凯、齐中英、黄凤(2006)等人从巨灾风险角度进行分析,他们认为巨灾保险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巨灾保险的风险特点与保险企业的经营方针具有矛盾性。巨灾保险的致损个体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这与保险赖以发展的“大数定律”相悖,对企业的稳定性经营有很大的潜在威胁。二是巨灾保险目标市场难以明确界定。因为中国国土面积大,东西南北各个地域的气候差异大,可能遭受的灾害种类也有很大差异,这就为设计出能吸引广泛巨灾保险投保人兴趣的产品造成了较大难度,而且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企业的经营收入和农民的纯货币收入也大不相同,单位区域内的保险价值也不尽相同,保险公司难以确定适合于各个地区而又能使巨灾保险保持良性发展的巨灾保险产品价格。胡新辉、王慧敏(2008)、胡廷川、王博(2010)等人从保险公司角度进行研究。胡新辉,王慧敏在分析洪水巨灾保险市场失灵原因时指出,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盈利水平、其他保险组合、财务杠杆、个人保险和单位保险业务的比例、公司规模、公司对风险厌恶程度以及洪水风险本身特征等,会对保险公司是否愿意提供洪水风险保险产生不同的影响。胡廷川、王博在Cummins等提出的模型基础上,运用1999~2008年各财险公司保费收入及所有者权益数据,对我国2008年底财险业的赔付能力和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巨灾对于我国财险业的冲击非常大,虽然近几年我国财险业对巨灾的承受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但仍亟待加强。由于巨灾风险的损失金额巨大,并非一家保险公司所能独立承担。巨灾风险的传统解决方案是巨灾再保险。因此,一些学者从再保险市场角度探讨巨灾保险市场失灵原因。如孙祁祥、郑伟、孙立明等(2004)从中国再保险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保险公司自留风险过大,再保险市场主体不健全及再保险监管不成熟,这使得中国巨灾再保险供求失衡。冯玉梅(2001)认为,就再保险而言,巨额资本金的要求使得缺乏足够多的市场主体来对巨灾风险进行分保,即便有再保险人来分保巨灾风险,它本身也面临着与原保险人相同的难题,即如何在缺乏牢固的“大数法则”基础上分散风险和维持自身的财务稳定性。现代巨灾风险逐渐向资本市场转移,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从资本市场角度探讨巨灾保险市场失灵问题。如师华,彭晓洁(2010)等人探讨了我国巨灾债券的现状。他们认为,目前我国发行巨灾债券在金融市场建设、配套法律建设、监管主体明确、风险计量和定价、政府观念的转变等诸多方面都还面临问题,巨灾风险无法向资本市场转移。此外,葛龙(2010)从制度层面探讨了我国巨灾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他认为我国现有巨灾保险制度存在以下问题:缺少巨灾保险专门法律保障,巨灾风险管理技术不发达,投保门槛过高、赔付率过低,国民保险意识淡薄、参与率低,国内的再保险能力不足。(2)需求方面杨凯、齐中英、黄凤(2006)、李海棠(2009)等人认为,价格是导致巨灾保险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风险附加费用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巨灾风险保费的价格;巨灾再保险市场缺乏足够的市场主体,再保险费用不断提高,这从另一个方面提高了巨灾保险的价格;中国农民收入具有货币性收入低、未来收入不确定性大、流动性约束强的特点,家庭人均纯收入绝对数低以及恩格尔系数高。农业的产业特点决定了农民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大,农民的收入支配中流动性约束大大高于城镇居民,因此,相比较而言,巨灾保险的价格变动对吸引农民投保影响要更大。赵衍亮、冯明昌(2010)分析青海4·14玉树地震保险赔付对灾害补偿的作用微乎其微的现实时指出,信教群众保险意识不强,是巨灾保险市场失灵的一个主要原因。而杨凯、齐中英、黄凤(2006)、李海棠(2009)等人的研究也认为,巨灾保险意识薄弱是巨灾保险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卡尼曼的前景理论,人们对风险的偏好取决于不同的前提,在“获利”前提下人们是“风险厌恶者”;在“损失”前提下人们是“风险爱好者”。大多数易遭受巨灾的企业和农民都抱有一定程度的侥幸心理,而保持无作为状态,即人们更加喜欢“确定性较小但损失较大”的选择。尤其一些国有企业出于短期经济利益考虑更加不重视对巨灾的防范。同时中国以往在发生巨灾后,救援工作主要是依靠政府行为,靠社会力量的援助,巨灾保险本质上是一种商品,这些行为必将对巨灾保险产生替代效应,从而使受灾的企业和农民从心理上不曾考虑过自己做出主动性的防范行为。而周振,谢家智(2010)通过对六省(市)551家农户关于农业巨灾风险的态度、行为与意愿的问卷调查,发现虽然农民对农业巨灾风险的关注程度较高,但农民的农业巨灾风险偏好存在不稳定性。3.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解决方法对于如何解决国内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国内学者也基于提高供给能力、刺激保险需求、向资本市场转移风险、发挥政府干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观点。(1)有针对性提高巨灾保险供给能力针对承保能力不足,董伟民(2009)、姚庆海(2006)等人建议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开展小额巨灾保险,如小额地震保险。姚庆海认为认为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构建应从满足中国社会巨灾保障的需求出发,逐步完善,稳妥推进。具体而言,在承保风险种类上,可以先从居民要求强烈的地震保险入手,首先,要建立的是政策性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其次,保障程度要根据中国保险业的风险承担能力,在初期坚持“小保额广覆盖”的原则。而徐徐(2008)、李花、梁峰(2008)等学者提出,政府可以作为共保人或最后再保险人以解决承保能力不足的问题。针对巨灾风险致损个体的强相关性,王和(2005)建议实施全国性的强制保险,以空间的拓展,来减低这种相关性。针对地区灾害存在较大差异,目标市场难以明确界定的问题,王和(2005)建议针对不同的区域市场,开发不同的巨灾保险产品。杨晓龙(2009)建议保险人可以采取相互制保险方式,在销售适合当地的自然灾害保险后,将保单在保险市场交易,进行互保,以使每家保险公司索赔成本更加分散化,在公司持有的资本总额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平均损失的标准差。政府还可成立保险交易所,为保险公司搭建全国保单均可以自由交易的平台。针对巨灾风险再保险困难,张宗军(2008)、徐为山、杨朝军、肖彦明(2006)等都建议开拓国际再保险市场,并将巨灾保险引入资本市场。徐为山、杨朝军、肖彦明(2006)认为再保险存在道德风险,但无基差风险;巨灾期权无道德风险,但存在基差风险,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由此,他们针对一家风险厌恶保险公司,构造了一个由巨灾期权和再保险组合而成的巨灾保险计划,并借用标准均值方差模型,分析了巨灾期权和再保险的最优组合安排。(2)努力向资本市场转移巨灾风险相对于中国保险市场来说,中国的资本市场规模要大得多。虽然中国的资本市场自身仍有待完善,但这并不妨碍将巨灾保险与证券相结合,从而将巨灾风险向资本市场转移的探讨。众多的学者都建设努力向资本市场转移巨灾风险。如俞自由(2003)认为,20世纪90年代保险风险证券化开始运用作为保险公司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的工具,其中巨灾风险证券化发展得最快。中国金融界可以给予考虑,通过巨灾风险或部分财产保险证券化扩大营运能力,转移巨灾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裴光(2002)在讨论了保险证券化的相关内容后指出,证券化的作用在于扩大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增强一国保险业抗风险的能力;同时证券化改变了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结构,使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更趋合理,更能体现稳健经营的思想。肖俏喜,王庆石(2002)在国内外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保险证券化产品中保险欧式期权定价模型,根据等价鞅或风险中性性质获得了与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和Merton期权定价公式相类似的定价模型。邱峰(2006)对中国开展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目前中国开展保险风险证券化应以发行保险风险债券为突破口。田玲,张岳(2008年)讨论了保险监管影响巨灾风险债券供给的四个途径,建立了最低偿付能力监管下的巨灾风险债券供给模型。张学峰(2010)认为我国要推进巨灾风险保险证券化发展必须明确政府和保险企业的职责界限,健全资本市场运作机制,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场供给体系,创新巨灾证券产品,加强对证券资信等级评估机构的管理。赵雪燕宋雅楠,李锐(2010)在研究和探索我国推进巨灾风险证券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时指出,我国在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过程中应不断完善市场主体,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分阶段推进巨灾风险证券化。(3)多种方式刺激巨灾保险需求合理的巨灾保险定价是刺激巨灾保险需求的必然选项。杨凯,齐中英,孔石(2005)从分析当前普遍使用的保险产品定价方法入手,阐述了目前所使用方法不适用于巨灾保险的原因,认为对巨灾保险产品的定价,应该综合考虑到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巨灾债券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并引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根据保险公司的特点对模型加以调整使之用以计算巨灾保险产品的风险附加费用,从而合理科学地确定巨灾保险产品的价格。李冰清,田存志(2002)则尝试运用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对巨灾风险进行定价。欧阳资生(2006)认为运用极值理论可以较为精确地计算巨灾保险的纯保费。针对保险价格和农民收入流动性问题,李鑫(2006)建议政府提供保费补贴,以降低纯费率;政府提供税收减免;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并限制利润率,以降低巨灾保险的毛费率。针对巨灾保险需求意识不足,蒋晓全、段炜(2006)、王祺(2005)等提出了实施强制保险,加强保险宣传的方法。如王祺(2005)在总结法国、挪威、西班牙三国强制性巨灾保险体系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巨灾保险的强制性性质;通过扩展基本险保险责任的方式销售等措施。针对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陈宏(2006)建议在实施强制保险时,设立免赔额,实行共同保险;曾晗(2010)提出实行强制性巨灾保险与补充性商业巨灾保险的混合模式。(4)积极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巨灾保险市场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使政府干预成为必要,政府在解决巨灾保险市场需求不足、逆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上比私人市场更具有优势。在分析研究国外巨灾保险模式的基础上,国内学者纷纷要求政府借鉴国外保险模式,对巨灾风险保险市场进行干预。沈湛(2003)在比较分析日本地震保险制度、新西兰、西班牙、美国和法国巨灾保险制度后认为,面对民众的保障需求与保险业的无力(或不愿)提供保障的两难,大多数发达国家都以政府支持或直接介入的方式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并提供巨灾保险,从而形成“综合保险”的格局,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面对巨灾,或可借鉴。杨晓宇,许强(2010)认为建立健全政府支持型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必须选择恰当的政府支持方式,确定合理的政府支持限度,确立科学的政府支持目标。雷冬嫦,周云(2010)认为应该建立政府支持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低保额、广覆盖的政策性巨灾保险制度,政府应提供巨灾保险补贴政府应给予巨灾保险经营者税收优惠。孙祁祥等认为要重视政府在防灾减损方面的重要作用。孙祁祥等(2004)在对美国全国洪水保险计划、美国加利福尼亚地震局、日本家庭地震保险体制和英国的洪水保险体制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启示:(1)政府要重视防灾减损,在灾害多发区实行积极的用地管理、建立必要的防御工程、发展灾害预警体系、提高民众的风险意识等措施。(2)把握政府角色定位。(3)充分重视保险与再保险机制安排。张拓(2008)认为国家应指定专门的机构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对基金收缴、使用以及日常运作情况,进行严格监管,充分发挥其对巨灾保险制度运行的保障作用。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可通过三条渠道筹集:一是通过国家财政,每年按一定比例直接拨付。二是通过商业保险公司,从每年收取的保费收人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三是利用国家财税杠杆,实施减税政策.降低现行保险企业的营业税税率。王棋(2005)也认为中国巨灾保险体系建设中应注意区分政策性业务与非政策性业务,充分发挥财政税收支持政策,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巨灾保险基金。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设也是当务之急。刘京生(2005)提出,为了确保巨灾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巨灾风险保险体系首先应获得相应的法律支持。王小平(2005)在提出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思路时指出,要选择适当的巨灾保险模式,尽早制定《灾害保险法》,政府对于巨灾保险要给予财政和税收政策扶持,必要时政府应作为最后再保险人,为法定巨灾保险兜底。范之安,刘方荣(2006)指出当前中国应着重围绕转变巨灾保险指导思想、合理界定政府角色、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克服相关技术障碍、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五个方面开展工作。鉴于国内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发展的落后状态以及政府的强势力量,更多的学者们积极呼吁政府在巨灾风险管理里中占主导作用。孙祁祥,锁凌燕(2004)通过对英美洪水保险体制的比较,对中国洪水保险的模式选择与机制进行了设计,提出政府在中国洪水保险中应占主导作用。王小平(2006)在分析了国外成熟模式后也提出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的法定保险模式。张乐柱,孟兆娟(2010)在分析农业巨灾保险市场失灵原因时认为,外部性是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将农业巨灾保险交由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构建农业巨灾保险的国家补贴机制。但是以往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宏观建议中,并没有人给出微观具体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建议有些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如实施全国的强制保险有助于通过空间的扩大来降低巨灾风险的致损个体的强相关性,并有助于减少逆选择,但是这与根据不同目标市场,发展不同类型巨灾保险产品是相矛盾的,而且强制那些巨灾风险发生概率低的地区居民交纳相同的保费,存在着是否公平的争议,并且存在着实施中的困难。目前的研究正在向微观应用方向发展,本文的研究也将定位于这种微观应用研究,对巨灾风险保险险种性质、可保风险、承保方式、政府角色、损失补偿方法等进行研究,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巨灾风险保险运作方式。(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从国外的相关研究中,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1.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供给不足,又有需求不足,但是失灵的存在却是公认的事实,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保险赔付不能满足巨灾风险损失补偿的需要。2.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风险本身特殊性的原因,供给能力和需求意识不足的原因,又有政府管理不善的原因,还有具体市场的特殊原因;失灵既可能是某种单一原因所造成,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针对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可供采用的解决方法多种多样,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是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因此必须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同时,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彻底解决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问题。因此,对于中国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失灵的表现是什么?失灵的原因在哪里?其次,国外的研究成果虽然很丰富,但是其所提供的方法对于解决中国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问题仍只有借鉴意义,并不能照搬。解决中国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问题,只能根据问题的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地选择解决方法。国内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问题的相关研究由于起步晚,成果少,研究也不深入。虽然学者们不约而同地承认中国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存在失灵,但是对于失灵的具体表现,虽有个别学者认为供给缺乏或供给水平低是中国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表现特征,但迄今并没有提供有效的证明;对于失灵的程度,更无实证;对于中国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虽然有个别学者或归结于供给能力不足,或归结于农民的风险偏好不稳定、保险意识薄弱等,但都没有提供具体的实证,对失灵的主因也没有提供证明。正是由于没有系统地实证研究分析中国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原因,因此,进一步地,对于中国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解决方法,大都只能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笼统地提出一些比较抽象的巨灾保险模式建议,即“究国外,谈国内”,其实用性、有效性、针对性都欠缺论证。正是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首先通过实证分析中国巨灾保险失灵的程度,论证中国开展巨灾风险保险的急迫性与重要性。其次,通过沿着中国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历史发展的轨迹的分析,深入探讨中国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在供给、需求、政府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从而为研究探讨中国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解决方法奠定基础。再次,在具体分析中国巨灾风险特征、中国巨灾风险保险供给能力状况、中国巨灾风险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并运用中国巨灾风险相关历史数据进行验证其有效性。因此,本文的研究更多地是“究国内,谈国内”。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内容对于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研究涉及保险学、风险管理学、期望效用理论、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理论范畴,不同领域的理论为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血液,但研究结果也不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缺乏统一、完整的认识。保险经济学集合上述多个领域的理论,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主流经济学和金融经济理论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我国巨灾保险应在保险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实施。论文第一章首先运用保险经济学理论,从巨灾风险的损失特征、巨灾风险保险产品的性质、巨灾风险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状况、相关金融市场的非有效性质、保险人和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风险与心理特征、投保人的心理偏好和需求思维特点等多方面分析了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接着,论文从市场机制的创新角度探讨了解决失灵的五种市场方法,从政府的宏观调控角度探讨了解决失灵的三种调控方法。本章最后,基于市场失灵角度对建立巨灾风险保险模式提出了理论建议。任何针对具体对象的研究都不能脱离了解其历史发展的轨迹。论文第二章首先运用比较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历史,论证了中国巨灾风险保险赔付相较风险暴露极不对称的状况。然后,运用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中国巨灾风险保险赔付与巨灾风险损失不对称之根源。本章最后,基于中国巨灾风险保险市场严重失灵的事实和失灵根源,对建立中国巨灾风险保险运作方式应着重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中国保险市场相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保险市场起步晚很多年,借鉴国外成熟的市场经验,有助于少走弯路,构建更为合理、符合国情的巨灾风险保险运作方式。论文第三章首先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美国国家洪水保险计划、英国洪水保险、日本地震保险三种典型巨灾风险保险模式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论证。然后,基于减轻或解决市场失灵目的,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三种典型巨灾风险保险模式在解决市场失灵方面的有效性进行比较评价,建议设计巨灾风险保险运作方式时可充分吸取一些具体经验。既然符合国情的,才是最为合理有效的,那么中国巨灾风险保险的运作必须基于中国巨灾风险保险市场特有的基础环境。经济学研究包括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前两个问题属于生产问题,后一个问题属于分配问题。中国巨灾风险保险的运作也必然包括三个基本问题:承保什么风险和在多大范围内承保(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由谁承保和用什么方式承保(怎样生产)?保险损失如何分摊(为谁生产)?前两个问题属于保险经营方式(生产)问题,后一个问题属于损失分摊(分配)问题。论文第四章基于国情研究中国巨灾风险保险的经营方式问题承保什么风险和在多大范围内承保(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由谁承保和用什么方式承保(怎样生产)?本章首先在第一节比较分析了各种经营方式的优势和不足,然后在第二节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建国以来中国四类巨灾风险损失分布尾部特征,并对中国巨灾风险损失分布尾部特征进行区域差异比较和风险整合比较,基于减轻或解决失灵要求,根据比较结果对未来中国巨灾风险保险的承保风险及方式提出方案建议。接着在第三节运用比较的方式,建立中国非寿险公司扩张新风险业务承保能力计算模型,实际计算中国非寿险公司扩张新风险业务承保能力,并与中国当年度巨灾损失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中国非寿险承保能力现状,并基于减轻或解决失灵要求,对未来中国巨灾风险保险的承保方式提出建议。论文第五章基于国情研究中国巨灾保险的损失分摊问题保险损失如何分摊(为谁生产)?本章首先在第一节研究了传统巨灾保险损失分摊方式。分析认为,巨灾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但在传统巨灾保险损失分摊中,政府却未参与损失分摊;巨灾保险损失经验数据严重缺乏,但在传统巨灾保险损失分摊中却基于保险供给意愿与能力,以“经验为先”厘定分摊比例,因此传统巨灾保险损失分摊的方式极容易造成市场失灵。然后,本章第二节通过对一个典型巨灾保险险种农业保险的消费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从实践角度探究影响巨灾风险保险的需求因素。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2001-2009年的全国农业巨灾风险保险费与灾害损失、人均收入、教育水平、保费补贴数据发现,保险需求与风险损失额度、消费者文化程度基本无关,而保费补贴对保险需求有显著影响,人均收入在无补贴的情况下和保险需求关联度不大,在有保费补贴的情况下,显著相关,从而从实践角度论证了保费补贴是影响巨灾保险市场需求的最主要因素。据此,建议政府必须参与巨灾保险损失的分摊,巨灾保险损失应该由政府、投保人、被保险人等多个主体共同分摊。接着本章第三节论文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有利于解决市场失灵角度,通过走访与网络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巨灾风险保险需求的一般意愿与期望,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基于消费者意愿和能力,对巨灾保险损失在各主体间分摊的比例进行定量研究并提出设计建议。对理论模型进行定量的可行性检验是衡量模型科学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基于上述研究,论文第六章首先具体设计了一个以居民住宅为保险标的,以自然灾害为承保风险的巨灾风险保险运作方式。接着,论文运用比较的方法,采用1998-2008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住宅损失经验数据,对所设计的巨灾风险保险运作方式在保险基金的充足性、消费者对保费的可承受性、政府对财政补贴支出的可承受性、保险对自然灾害损失补偿的有效性四个方面进行定量的可行性检验发现,各项指标均通过检测,所设计的运作方式合理。(二)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巨灾风险保险运作方式问题,并非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它涉及到风险管理学、行为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研究领域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必须结合运用多种学科理论来指导论文的研究。同时,巨灾风险保险又属于应用层次的问题,其理论必然直接来源于实践,理论成果反过来又要能够指导实践。所以本文在探讨建立中国巨灾风险保险运作方式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第一章从保险经济学角度,系统总结了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与对策理论,从而为以后各章的实证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定性分析则是主要依靠分析者的直觉、经验和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在本文的研究中,较多地采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如:本文第二章,通过定量分析中国巨灾风险保险暴露与巨灾损失补偿的历史数据,得出了中国巨灾风险暴露与巨灾损失补偿不对称,中国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结论;通过运用相关经济理论和历史资料定性分析,得出了中国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根源并非中国缺乏巨灾保险产品,其主要原因在于囿于旧保险观的政府“缺位”,其次要原因在于受制于保险发展水平的巨灾风险保险供给能力和保险需求意识不足的结论。又如本文第四章第三节在通过定性分析,建立非寿险公司对新风险业务承保能力计算模型基础上,定量计算证明目前国内非寿险公司承保空间已趋于饱和,对新业务的承保能力很弱,不适于单独开展巨灾风险保险新业务;本文第五章第二节在定性分析中国巨灾风险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中国近10年来的农业巨灾保险数据,定量分析各需求影响因素与保费收入的关系,证明财政补贴是影响中国巨灾风险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政府应该参与巨灾保险损失的分摊。2.借鉴国外经验与尊重国情相结合世界上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巨灾风险保险问题,基于巨灾风险保险的共性,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巨灾保险模式,定有可供我们研究和借鉴的之处,但是天下没有可以照搬的模式,研究和借鉴国外经验必须与尊重国情相结合,本文的研究自然不能例外。本文第三章分析总结了国外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巨灾风险保险模式:美国国家洪水保险模式、英国洪水保险模式、日本地震保险模式,并结合我国实践,探讨了这些保险模式在促进巨灾风险保险供给与需求,纠正市场失灵方面的有效性与最优保险模式,从而为根据我国国情建立市场失灵背景下中国巨灾风险保险运作方式提供有益借鉴;而在本文第四章,则具体分析了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