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行距、密度对水稻超高产形成的影响的综述报告_第1页
移栽行距、密度对水稻超高产形成的影响的综述报告_第2页
移栽行距、密度对水稻超高产形成的影响的综述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移栽行距、密度对水稻超高产形成的影响的综述报告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提高水稻的产量已经成为当今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超高产水稻则被认为是未来水稻生产的主要方向之一。超高产水稻的主要特点是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而移栽行距、密度则是影响超高产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对这两个因素对超高产形成的影响进行综述。一、移栽行距对超高产形成的影响移栽行距指的是水稻在田间栽种时,每行之间的距离,根据行距的不同,可以将移栽行距分为窄行距、中行距和宽行距三类。研究表明,不同行距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1.窄行距窄行距是指移栽行距小于20厘米的种植方式。研究表明,窄行距可以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数,提高水稻的光能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同时,窄行距还可以增加水稻的分蘖数目和穗数,进一步增加水稻的产量。2.中行距中行距是指移栽行距在20~25厘米之间的种植方式。研究表明,中行距可以平衡植株之间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植株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同时,中行距也可以促进水稻的分蘖和穗发育,增加水稻的产量。3.宽行距宽行距是指移栽行距大于25厘米的种植方式。研究表明,宽行距可以增加植株之间的空间,改善水稻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同时,宽行距还可以促进水稻的分蘖和穗发育,增加水稻的产量。但是,宽行距会降低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数,从而降低了水稻的光能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二、密度对超高产形成的影响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内种植的植株数目,对超高产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常用的密度分别为常规密度、高密度和超高密度三种。1.常规密度常规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种植的植株数目在1.5~2.5万株之间的种植方式。研究表明,常规密度可以保证水稻的生长和发育,确保水稻的产量,但是常规密度的生产成本较高,影响了农民的收益。2.高密度高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内种植的植株数目在2.5~3.5万株之间的种植方式。研究表明,高密度可以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数,提高水稻的产量,同时减少了植株之间的竞争,改善水稻的生长环境。但是,高密度的种植方式需要更多的肥料和农药,增加了生产成本,对农民的收益有影响。3.超高密度超高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内种植的植株数目在3.5~4.5万株之间的种植方式。研究表明,超高密度可以进一步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数目,增加水稻的产量,同时超高密度也可以增加水稻的光能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但是,超高密度的种植方式需要更加精细的管理和调控,不适合所有的土地和气候条件。总结移栽行距和密度是影响超高产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移栽行距可以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数,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而合理的密度可以减少植株之间的竞争,改善水稻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