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发育与骨龄_第1页
骨骼发育与骨龄_第2页
骨骼发育与骨龄_第3页
骨骼发育与骨龄_第4页
骨骼发育与骨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骨骼发育与骨龄概念骨龄的概念二次化骨中心出现、愈合的年龄!????第2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骨龄测量方法记数法图谱法记分法第3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记数法数法是通过观察单部位或多部位继发骨化中心出现时间、数目、成熟度的年龄特征来衡量骨骼发育水平。通常以50%出现率所在的年龄为正常值的标准。1926年,Todd首先提出了仅适应于学龄前期和青春后期儿童计算骨化中心的方法即儿童骨龄=腕部骨化中心-1第4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记数法刘惠芳、顾光宁1950—1960年期间,先后报道了我国儿童的骨化中心出现和干-骺闭合的年龄,并提出了我国儿童骨龄计数法的标准。由于计数法误差较大,在国外已经很少使用。第5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记数法记数第6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骨骼的发育循序渐进一个连续的过程第7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骨骼的发育连续的发育的表现出现长大变形愈合第8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提高精度的途径进一细化发育等级限度第9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图谱法图谱法是将未知X线片与骨龄标准片进行比较而得出骨龄。1898年JohnPoland提出最早的骨骼发育图谱;1937年Todd制订出第一个较为完善的骨发育成熟图谱,并开创了骨发育的系统研究。美国著名学者Greulich和Pyle在Todd出版的手腕部图谱的基础上,于1950年发表了依据美国30年代中上社会阶层白人儿童制订的G-P图谱,并于1959年进行修改.第10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国的图谱法发展顾光宁依据20世纪60年代上海市区1890名儿童发育情况制定了顾氏图谱,于1962年出版;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徐济达和刘宝林分别提出并制定了儿童手腕部骨龄图谱和婴幼儿、学龄儿童腕骨骨龄图谱。;

至90年代初期,顾又对60年代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于1993年重新修订出版顾氏图谱专著。第11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2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计分法计分法是将手腕骨各骨的发育全过程划分为若干发育等级,然后确定各骨各等级的得分,再将每块骨的得分相加得到手腕骨成熟度总分,最后依据各年龄组骨成熟度得分中位数曲线得出被评价儿童的骨龄。第13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1TW2法英国人Tanner和Whitehouse于1962年研究并提出TW1法:50年代英国伦敦中产阶层小儿2700人。左手腕骨拍摄正位X线片20个骨的各期分值离均差平方和最小的思路,对各骨各等级进行赋分,总分为1000分,然后查骨龄得分表求得骨龄。1975年第一次出版了TW2计分法,1983年重新修订出版。第14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2骨龄百分计数法原理同TW2法;李果珍;以60年代初期北京地区1938例0~18岁青少儿为研究对象,拍摄右手腕骨X线片,仅选取手腕部10个骨做一次性横向观察。然后采用Tanner评分法,将10个骨发育到成熟期所需要的平均年数的总和作为100,计算各骨各期相应百分数即为骨龄发育指数。最后将10个骨各期骨龄发育指数相加后,从标准表或曲线图查出骨龄。该法首次以骨龄百分计数法制定了中国儿童骨发育标准,对于青春后期儿童较为适合。第15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3中国人骨发育等级标准

-CHN法天津体育学院,医科大张绍岩等以上世纪80年代我国南北方11个省市的22160例0~19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选取左手腕部14个骨骺拍摄X线片,对TW2法进行修改,并利用方差极小化和迭代法的数学方法,参考GP图谱法,重新确定了骨发育分级及各级分值,提出了中国人骨发育等级标准第16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4叶氏法1985年,叶义言认为不宜将TW2法直接用于我国儿童的骨龄评估。他以20世纪80年代长沙市2122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对TW2法进行了修正、改良,实现了骨发育分期系统“本地化”,并在CHN法14块骨的基础上增加了尺骨和5块腕骨,使评定更加全面。此法的骨龄评估基本思想和TW2完全一致,被称为TW系列的中国版。第17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目前比较精细的骨龄判定方法介绍CHN法的思路第18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CHN-分级第19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桡骨二次化骨发育分级1.骺软骨内见到钙化点2.中心清晰,有光滑连续的缘(环)3.呈楔形4.骨化中心的远侧缘可区分掌、背侧5.骨化中心的近侧可以区分掌、背侧6.骨化中心的尺侧关节面可以区分掌、背侧7.骺的一侧或两侧覆盖骨干8.干、骺开始愈合9.干、骺愈合过半10.完全愈合第20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1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骺软骨内见到钙化点2.中心清晰,有光滑连续的缘(环)3.骨化中心的三角缘变平4.骨化中心的头骨边缘形成关节面,略凹陷5.骨化中心的三角骨缘凹陷6.骨化中心的第四掌骨缘或者头骨缘可以区分掌背侧7.中心出现钩突的致密白线8.钩突轮廓清晰第22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3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骺软骨内见到钙化点2.中心清晰,有光滑连续的缘(环)3.骨化中心的钩骨缘变平4.骨化中心变长,纵径大于横径。或者钩骨缘凹陷5.骨化中心的纵径/横径接近2:1;6.骨化中心的第二、三掌骨缘致密或者钩骨缘可区分掌、背侧7.骨化中心的第二、三掌骨缘可以区分掌背侧第24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5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钙化点2.骨化中心清晰,有平滑连续的边缘(环)3.骨化中心横径为骨干宽的一半(以上)4.大多角骨对应处凹陷5.大多角骨对应处形成马鞍状或者骺与骨干等宽6.骺一侧或两侧覆盖骨干7.干骺开始愈合8.愈合第26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7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点状2.环状3.宽度超过骨干的一半4.呈指甲型(铲形)5.一侧或两侧出现纵向白线6.骺、干等宽7.骺、干融合8.骺、干完全融合第28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9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钙化点2.中心清晰,有连续光滑的边缘(环)3.横径达干宽一半以上4.尺侧厚于桡侧呈楔形。或近侧边缘凹陷致密5.横径宽于骨干6.一侧或者两侧宽于干7.干骺开始愈合8.完全愈合第30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1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点状2.环状3.宽度超过骨干的一半4.呈指甲型(铲形)5.一侧或两侧出现纵向白线6.骺、干等宽7.骺、干融合8.骺、干完全融合第32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半定量分析选入的部位桡骨远段头骨钩骨第一掌骨第3、5掌骨第一指近节第一指远节第3.5指近节第3.5指中节第3.5指远节第33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选择定量测定点的依据全面反映不同类型骨骼的发育情况(短骨、长骨)第34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CHN-记分第35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CHN-记分(女)第36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CHN-记分第37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图谱法的使用对照标准图片第38页,共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TW3法为了适应北美、欧洲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1997年Tanner等开始修订TW方法的评价标准,2001年将TW2法修改为TW3法,亦称RUS评估法。该法采用了手腕部及手掌13块管状骨进行研究,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