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2版)消费者行为理论_第1页
经济学基础(第2版)消费者行为理论_第2页
经济学基础(第2版)消费者行为理论_第3页
经济学基础(第2版)消费者行为理论_第4页
经济学基础(第2版)消费者行为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目标1.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2.掌握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消费者预算线的含义;3.明确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4.理解效用最大化及消费者均衡的条件。能力目标1.学会分别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消费者均衡问题;2.消费者如何获取最多的效用;3.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析经济现象。消费者行为理论思考:1.幸福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每个人谈谈对幸福的理解。2.欲望太大影响幸福的感觉吗?幸福是什么:幸福=效用/欲望引入案例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欲望与效用一、欲望与效用的概念(一)欲望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这也就是说,欲望是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愿的统一,两者缺一都不能称为欲望。该定义告诉我们,欲望是一种心理感觉。欲望的特点是其无限性。一种欲望满足之后又会产生其他欲望,永远也没有完全满足的时候。消费者行为理论(二)效用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又称居民户或家庭)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它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获得的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反之满足程度低就是效用小。如果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感受到痛苦,则是负效用。当然,某种商品效用大小不仅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时的主观感受,也受制于商品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物质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效用的基础和前提,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必要条件,而效用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充分条件。消费者行为理论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根据对效用研究的度量方式不同,效用分析分为基数效用分析和序数效用分析。

(一)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是用具体数字来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问题,即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绝对数越大,效用越大。基数效用论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法研究消费者的效用问题。消费者行为理论(二)序数效用论这种理论认为,效用是一种主观的满意度,很难用客观的具体数字衡量与表示,它们只能根据消费者个人喜好程度排列出大小先后的顺序,即是指按第一、第二、第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种理论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三)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分析的区别基数效用分析采用了效用可计量的假定;而序数效用分析采用了只能分高低、排顺序的假定。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一)总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带来的全部效用总和。它取决于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商品的数量。总效应函数:

其中Q为消费商品的数量。消费者行为理论(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所谓“边际”就是指每多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时,所造成的变化量。消费者行为理论(三)边际效用和总效用的相互关系(1)边际效用是递减的;(2)边际效用下降时,总效用增加;(3)当边际效用为0时,总效用最大;(4)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下降;(5)消费一定商品的总效用是消费该商品的边际效用之和。可以用表4-1来说明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从表4-1可以看出,当商品的消费量由0增加为1时,总效用由0增加为10效用单位,总效用的增量即边际效用为10效用单位。当商品的消费量由1增加到2时,总效用由10上升为18,而边际效用下降为8,依此类推,边际效用进一步递减。这说明,只要人们在既定时间内,消费一项商品的数量增加,他们的总效用就增加,但是每新增一单位商品,总效用增加的部分就减少。也就是说,一项商品的消费数量增多时,其边际效用渐减。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行为理论从基数效用观点分析,随着消费相同商品的增加,从人的心理和生理角度看,满足消费者欲望的程度必然会下降,所以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可以说明需求定理。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取得效用,对边际效用大的商品,消费者就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即消费者购买商品支付价格以边际效用为标准。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购买商品越多,边际效用越小,商品价格越低;反之,购买商品越少,边际效用越大,商品价格越高。因此,商品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即价格低,需求多;价格高,需求少,这就是需求定理。消费者行为理论三、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通常要假设:第一,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效用与边际效用的评价是既定的,不会发生变动。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第三,商品的价格是既定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一)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1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消费者行为理论(二)消费者均衡论证下面以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为例,具体说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与上述两式相对应,在购买两种商品情况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学派。消费者行为理论四、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consumersurplus)是指消费者意愿对一定量商品所支付的价格,即需求价格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即:消费者剩余=需求价格-实际价格对消费者来说,需求价格取决于他对该单位商品的效用评价,该单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越大,消费者为获得该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即需求价格越高,反之则需求价格越低。由于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因而需求价格会随着消费者对该商品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而不断降低。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学派。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一、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和偏好这一概念是联系在一起的。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轨迹(见表4-2和图4-4)。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学派。消费者行为理论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一)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假定商品数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即当ΔX1→0时,则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公式(4-8)可以写为:(4-9)显然,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为: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逐步增加,消费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递减,从而,他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见图4-3)。消费者行为理论从几何意义上讲,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表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这一规律决定了无差异线的形状凸向原点。消费者行为理论三、无差异曲线的的特殊形状

(一)完全替代品情况完全替代品指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情况。因此,在完全替代的情况下,两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RCS12就是一个常数,相应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见图4-4a)。(二)完全互补品情况完全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的情况。因此,在完全互补的情况下,相应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见图4-4b)。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四、消费者的预算线分析

序数效用论者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需建立消费者的预算线。(一)消费者的预算线消费者的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或消费可能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学派。消费者行为理论(二)预算线的变动消费者的收入I或商品价格P1和P2发生变化时,便会引起预算线的变动。预算线变动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情况(见图4-6)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五、序数效用论下的消费者均衡(一)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消费者最偏好的商品组合。也就是说,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2)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任何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用一定的收入购买商品时,其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尽可能大的消费满足。消费者行为理论(二)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图中既定的预算线AB和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入相切于E点,则E点就是在既定收入约束条件下消费者能够获得最大效用水平的均衡点。为什么唯有E点才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呢?这是因为,就无差异曲线U3来讲,虽然它代表的效用水平高于U2,但它与既定的预算线既无交点也无切点。这说明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无法实现无差异曲线U3上的任何一点的商品组合的购买。就无差异曲线U1来讲,虽然它与预算线AB交于C、D两点,表明消费者利用现有的收入可以购买C、D两点的商品组合,但是这两点的效用水平低于无差异曲线U2,因此理性的消费者不会选择这两种组合。显然,只有当既定的预算线AB与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E点时,消费者才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满足。故E点就是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消费者行为理论(四)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由于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消费者增加跌价商品的购买量以代替其价格相对上涨的商品的现象,称为替代效应。而由于总支出的变化引起的向另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移动而导致购买量变化的现象,则称为收入效应。消费者行为理论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通常情况下,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三、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与收入效应商品可以分为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两大类。

(一)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正常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同方向的变动,即:正常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减少。

低档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反方向的变动,即:低档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增加。消费者行为理论(二)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当正常物品的价格下降(或上升)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或下降)时,消费者会增加(或减少)对该正常物品的需求量。也就是说,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对于低档物品来说,当某低档物品的价格下降(或上升)导致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或下降)时,消费者会减少(或增加)对该低档物品的需求量。也就是说,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消费者行为理论四、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五、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吉芬物品,是指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为什么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呢?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事实上,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消费者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