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定风波》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

《定风波》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在赏析这首词时,既要引导学生欣赏他的文采之美,更要学习他在困难坎坷面前的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坎坷路上,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坎坷的境遇。这不仅是一篇具有极高的文学审美价值的作品,也是一篇具有极高的精神审美价值的佳作。这也正是我给学生补充讲这首词的原因。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思想活跃,部分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学生间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风气较浓厚,语文的基础还是不错的,但学生表现自己的热情还不够,所以,组织课堂教学的侧重点设置在通过以情激情和恰当的问题诱导,使他们积极思考、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苏轼,对于苏轼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学过他的几篇作品,相信本课的学习难度不会太大。但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人生阅历尚浅,对人生逆境与困难的认识不足,缺乏磨难意识的教育。从学生的人格教育与长远发展考虑,有必要以典型的人物的美好的精神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以达到“语文也是德育课堂”的目的。

【设计思路】

本课以自主探究为主,我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精神,本着“自主、探究、合作"的基本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积极贯彻“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诱思教学思想。设计了以“诵读课文,积累感悟;整体把握,逐步鉴赏;联系现实,情感教育;品位语言,鉴赏技巧"四个认知层次为线索的学习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始终营造一种支持学生学习的宽容、轻快、积极的心理氛围。首先引导学生“诵读”,通过反复的朗读甚至成诵,触发学生的体验,整体感悟词作意境;然后从学生自己感受到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入手,结合文本,诱导学生学会抓住文本由表及里的感受词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感悟词人独特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不断深入的思考中,获得知识和精神的双重财富。进一步体会苏轼的人格魅力,学会如何面对逆境与困难,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最后是对文章技巧的鉴赏,以学生鉴赏为主,老师加以适当点拨。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词。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体会诗词中寄寓的感情。

3、从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面对挫折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走入情境,透过关键词分析作品的思想内涵,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为体会苏轼面对人生风雨的态度,学会正确面对人生风雨,并能将苏轼素材运用到写作中。

【教学流程】导入:

站在这儿,我突然就想到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堂课的工夫;加一个字,人生就是上一堂课的工夫。"

类推一下:“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面对这一场雨,是躲,还是淋。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后者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有了动词,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苏轼会怎么看?我们一起来看《定风波》。

一、第一环节:诵读课文,积累感悟

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这首词,读两遍。三分鉴赏七分诵,读出了感情,那一首词就理解了七分。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诗词的节奏。

2.抽学生朗读,再请其余学生试点评,老师再进行点评。

提出诵读要求:

读准字音:如:同行xíng吟啸xiào一蓑suō烟雨

读出情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再请学生朗读。

4.听录音,把握情感。

5.创造性朗读。听了专家的示范朗读,我们师生一起合作,把这首词再读一遍。有两个地方强调一下,上阕我读到“竹杖芒鞋轻胜马"后,请男同学齐读“谁怕”,全班同学再一起读一遍“谁怕",然后再接着往下读,下阕“归去”的处理相同。

6.要求学生和老师一同试背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情读,使学生一开始就动起来,对这首词也有个初步把握,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创造性朗读是为后文的把握人物形象,鉴赏情感做铺垫,反复的阅读,最后甚至成诵,教学目标得以完成。)

二、第二环节:整体把握,逐步鉴赏

1.鉴赏一首词,首先要整体感知。词中的主人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请你用一个词概括。并从文本中找到根据来。

请两三个同学来谈谈。(沉着、豪迈、随意而安、通达、泰然自若、旷达、豁达、洒脱、潇洒......)

示例: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有几分禅意了)......

小结:词中的主人公是很独特的一个形象,别人都躲雨了,他仍然能够冒雨前行,大家都能够想到泰然自若、旷达、豁达、洒脱、潇洒、沉着、豪迈、随意而安、通达。看来整体上大家对这首词都有了感悟。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把握诗词从整体入手,通过独立思考把握人物形象,并学会从文本入手找根据。)

2.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一遍。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上下片各写什么内容?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

(请一个小组的展示答案,一个小组自己小组进行点评,最后老师再点评。)

(以小组为单位,前后桌四人一个小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探讨,形成答案,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讲解展示)

上片写途中遇雨的情景。

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积极面对的态度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安贫乐道的精神

——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风雨过后,必将迎来人生的希望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首往事,人生顺逆心中已无分别

——看破人生晴雨的智者

——上片重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笑傲江湖的味道。

——下片关键:“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这让我想到五祖的两个弟子的话:“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有一位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一物、无风雨,颇相似,有点空蒙之感,禅意很浓了。

(设计意图:鉴赏逐步深入,让学生在自由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深刻把握文章情感和更深入的理解诗人形象。以小组为单位,增强学生合作自主学习能力)

3.当面对政治风雨时苏轼最终选择什么方式来应对?

那就是:作者不怕任何风雨,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一心渴望归去。(引导学生将苏轼的归于陶渊明的归进行比较,进一步理解文本。)

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此心安处是吾乡"。诗人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自己内心坦荡与气度从容。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在穿林竹叶声中吟啸徐行,不避崎岖,走入安宁,走入心灵的坦途,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崭新的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苏轼的豁达,其实就是一种心灵的回归,塑造伟大形象,为情感教育做铺垫。将苏轼与陶渊明做比较,是对文本的深度的挖掘。)

三、第三环节:联系现实,体悟人生。

将上海海事大学09级法学系研究生杨元元自杀的事例引入课堂,和苏轼进行对比,让学生谈谈感受。(播放视频)

启示:

A、不管以后遇到多大的困难,处境又多落魄,也要有一种豁达的心胸,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去看待困难,藐视困难。

B、遇到困难,我们要学会换一种角度、换一种心境来考虑问题,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

C、我们要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对家庭有责任感,对理想、对抱负要执着坚定地追求。

D、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环境的变迁。

E、要热爱生活,保持乐观的心态,笑对人生。......

小结:人生的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家可能遇到许多困难,当你遇到这些困难时,你想想苏东坡。苏轼是很多文人的精神之父,他给身处逆境中的文人以精神的力量。希望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有苏东坡与你们相伴。

(设计意图: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人生阅历尚浅,对人生逆境与困难的认识不足,缺乏磨难意识的教育。更缺乏应对磨难的能力,从学生的人格教育与长远发展考虑,有必要以典型的人物的美好的精神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以达到“语文也是德育课堂”的目的。)

四、第四环节:品位语言,鉴赏技巧。

1.你最喜欢那个词或哪个句子,谈谈喜欢的理由

2.选取文中的一种表达技巧,简要赏析。

(全场安静,学生思考五分钟,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交流。两分钟后,同学发言)明确:以小见大、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曲笔写胸臆、比喻、双关......(设计意图:对诗词的语言手法鉴赏是鉴赏诗词的必要步骤,根据本节课的设计不作为教学重点,就不多花时间。)

五、作业

以《走进苏轼》为题写一篇随笔。结语:最后以一句话结束: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让我们以《啸赋》中的一句话共勉吧:心涤荡而无累,志离俗而飘然。

课后反思

《定风波》这首词用一句流行语来说是“浓缩的都是精华"。这首词很短,正文仅62个字,可是却字字珠玑,句句深味,字面意思看似浅近,但要想摸透个中滋味着实不易。深奥的人生哲理、曲折的人生经历,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是遥远陌生的。这篇课文究竟要让学生理解到一个怎样的程度,怎样去理解是本课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因此,教学设计之初我先将这两个问题做了定位:

一、引导学生对文本理解到何种程度:自读体悟,教师点拨,不刻意拔高理解。

二、怎样去理解:诵读品味,读赏结合,不让语文味流失。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以一个大问题贯穿始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从导入语的情境设置,到中间环节的穿插,到结束语的收束都以这个问题一以贯之,使整堂课设计浑然一体,不旁逸斜出。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能读出一个怎样的苏轼,能理解到怎样的程度就到怎样的程度,实在理解不透的,先将诗词背过。就像犹太人主张儿童要下“生吞之功”,就是说,不懂不要紧,先吞下去,将来有了社会经历,慢慢会懂的。这些记住的东西,将来一开窍,将是巨大的精神财富。所以,本课设计对文本理解不做过高要求。其次,尊重语文学习规律,通过读、赏词句来把握文本,把握诗人形象。边读边赏、以读促赏、以赏带读、读赏结合,在这样的一种情境下达到理解感悟的目的。在课前预设中,感觉这种形式的品读可能比较松散,比较零碎,中间还要穿插教师的引导问题,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这一环节的流程设计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课堂生成上,个人感觉存在以下优劣之处。

1、能够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诵读,个别难解之处经过老师点拨后,能够用准确的词语口述或文字描述苏轼的形象;在诵读理解文本后能当堂背诵,学生背诵展示效果良好。但对于最后一句话“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解读处理得有些简单,因这句话的解读是由一位学生做答,答得比较准确,但其他学生不一定能真正地理解到位。

2、诵读充分,调动了学生诵读的积极性,通过诵读比较、点评、反复读等各种方式,使读贯穿整堂课,学生的诵读由一开始的不愿读、不会读转变为主动举手读、读出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