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历史及嘉峪关_第1页
西部历史及嘉峪关_第2页
西部历史及嘉峪关_第3页
西部历史及嘉峪关_第4页
西部历史及嘉峪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部历史及嘉峪关.ppt西部历史

西部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水乳交融,共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民俗风情:豪放、热性、勤劳勇敢是西部人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新疆:楼兰古城、维族大小部落的演变、丝绸之路西藏:农奴制度下的王权统治、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唐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亲,宋代的吐蕃国、清朝的宗教分化、清廷对藏的管理。喇嘛教文化)云南:宋朝时的云南大理国(元代又并入统一的国家版图)贵州:夜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自治四川:三星堆遗址、蜀巴文明、宜宾等地的酒文化、历史遗迹(都江堰)甘肃:长城文化、敦煌、丝绸之路宁夏:西夏文明、丝绸之路陕西:十六朝古都(最著名的秦、汉、唐的国都)、先秦及封建社会早期的黄河流域文明中国西部的概念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嘉峪关的历史嘉峪关名称的由来明朝初年,大破元军的征虏将军冯胜于公元1372年建关城于嘉峪山西塬,关以山名,始称嘉峪关。经过100余年的4次大规模扩建,1495年兵备道李端澄主持修建关楼,11年后又建东西两座城楼1539年,明嘉庆十八年尚书翟銮巡视西北,上书皇帝恳请加固关城修缮边墙,并修建断开戈壁连接南北山峦的一百余里的城墙与长城相连,至此嘉峪关才成了今天这座天下第一雄关。今天的嘉峪关嘉峪关地处万里长城西端、甘肃河西走廊中部。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因关得名,因企设市。1958年依托酒钢的建设而新兴的工业城市;1965年建市;1971年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地理位置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段,明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城楼脚下。城市嘉峪关市直辖峪泉、文殊、新城三个镇,城区设五一路、新华路、建设路、胜利路、前进路、镜铁山矿区六个街道办事处。城市发展2006年末,嘉峪关市城市建成面积58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中核四零四公司、大唐八零三电厂生活区迁入后,全市人口为20.31万人。地质构造嘉峪关市地层结构属祁连山地层结构的延伸地带。地形地貌嘉峪关市辖地东西较长,南北较窄,西南高,东北低,自然坡度13.3‰嘉峪关市辖地内的中高山高山为祁连山,位于区域南侧,大部分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管辖,只有北坡一少部分是嘉峪关市辖地。中山有文殊山和黑山,其中一部分在境区之内。自然灾害风灾主要表现为干热风、大风和沙尘暴。干热风多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两个时段。洪水灾害嘉峪关市每隔三年左右出现一个多雨年,降雨量集中时易造成洪水灾害。水文讨赖河属黑河水系,古代记载中称“呼蚕河”,后因发源于祁连山中的讨赖掌,易名为讨赖河。双泉位于区域南侧的文殊镇河口村南,文殊山北坡处。南门湖位于嘉峪关城楼南侧,原有自然泉眼十余眼,称为“九眼泉”黑山湖、大草湖、新城湖等气候嘉峪关市属于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日照时间长而且强烈,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多风沙,昼夜温差大。旅游资源嘉峪关城楼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端险要关隘,也是长城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雄关,关城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国门明筑嘉峪关为西疆,嘉峪关成为名副其实的边防前哨。素有“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出了嘉峪关,就已经别离了故土。嘉峪关城门,门洞深25米,高6米,宽4米,用砖皆五平五立。

清乾隆以前,嘉峪关城门经常关闭不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陕西总督文绶上书皇帝,请准嘉峪关辰开酉闭。清末到民国初,嘉峪关变成税卡,凡出入者必须纳税,方得通行。“九眼泉”湖嘉峪关下的九眼泉,古称“峪泉活水”,冬夏澄清,碧波不竭,被列为“肃州八景”之一。《秦边纪略》说:“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瓮城从嘉峪关门进入,是西瓮城,门额刻有“会极”二字,意为从西域来客,亲善友好地在这里相会。也有“会合于极边”的意思。东瓮城门额刻有“朝宗”二字,意为不忘朝廷,忠于君王。内城东门之上,为光化楼。此楼面向东方,以旭日东升,瑞气普照大地之象,借喻皇恩浩荡,也表示灿烂辉煌的中原文化。西门之上的为柔远楼。柔,即安定、安抚的意思。远,即远方。表现王朝对边疆各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不诉诸武力,安抚、安定边疆的宽阔胸怀。游击将军府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署、游击衙门,是内城的心脏,内城原有巡检衙站、嘉峪关公馆、夷厂、仓库等设施。游击将军府门前西侧有口官井。据说,为明代开关时所建。文昌阁文昌阁,又称文昌殿。此阁是驻守嘉峪关的文官办公的地方,也是文人墨客清谈会友,吟诗作画之处。每年五月初三在观赏演戏,地方官员便在此看戏。文昌阁一边是戏楼,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为嘉峪关游击将军袋什衣修建。长城第一墩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它是明代万里长城从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之上,可谓:“天下第一险墩矣”。墩台长、宽各14.5米,残高7米,黄土夯筑。墩台,史书上称作烽燧。墩台是利用烽火、狼烟以传递军情的建筑,是古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黑山岩画黑山,属马鬃山支脉,屹立于河西走廊北侧,南与终年积雪的祁连山遥相对峙,一黑一白,互相映衬黑山古称“洞庭山”,其主峰海拔高2799米。黑山虽植被稀少,但山南坡下戈壁却是大草滩,因“其地广而多草”,故名“大草滩”。魏晋墓嘉峪关魏晋墓群分布在距离嘉峪关15公里的新城镇境内,现已探明有1400余座墓葬群分布在戈壁滩上,现已发掘10余座,墓葬中出土的660幅彩绘砖壁画,充分描绘了魏晋时期的生产生活。被誉为“地下画廊”。魏晋墓建筑结构采用干砖相叠,砖与砖之间没有任何粘合剂。是穹庐顶结构,墓葬砖室非常坚固,顶部最中以一块方砖收顶,显得十分巧妙。墓室经过两千年的地震及水浸,都没有倒塌。墓室照壁出巡图画师把并排的五匹马的马头画成四个,而马尾画成五个,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藏头露尾”的表现手法。驿使图画面上一传信使,骑一匹枣红色骏马,手举信物,催马行进。七一冰川

祁连山中分布着大大小小2800多个冰川,这些冰川不仅风景宜人,而且,它们还像一个固体水库,为河西走廊的繁荣和富庶提供水源,自古就有“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兴旺;失我祁连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七一”冰川是1958年7月1日,由中苏联合地质考察队发现的。冰川冰层平均厚度78米,最厚处达120米,冰峰海拔5150米,冰舌前沿海拔4300米。

东湖位于嘉峪关南市区,总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湖水面积56万平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