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史3 隋唐-宋元部分_第1页
中国设计史3 隋唐-宋元部分_第2页
中国设计史3 隋唐-宋元部分_第3页
中国设计史3 隋唐-宋元部分_第4页
中国设计史3 隋唐-宋元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隋唐时期的艺术设计唐代是我国封建历史阶段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从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看,摆脱了以前的古朴风格,具有近代装饰风貌的因素(明代成熟)。一、陶瓷工艺1、隋代陶瓷隋代时期白瓷烧制成功,这是一项突出的成绩。在我国陶瓷史上开创了新纪元。白瓷是由青瓷演变而来。主要类型:鸡首壶、罐、盘口瓶2、唐代陶瓷工艺唐代陶瓷主要类型:青瓷、白瓷、花瓷、唐三彩。唐代窑口一一越窑、邢窑:“越青邢白”“南青北白”1)南-青瓷一一越窑-“诸窑之冠”越窑,越指浙江地区,是我国青瓷的主要产地,从东汉、六朝以来,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唐至北宋时代是越窑发展的鼎盛时期,代表着当时中国陶瓷生产的最高成就。其中最值得赞誉的是被称为“秘色瓷”越窑青瓷,赢得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美誉。2)北-白瓷——邢窑白瓷发展到唐代更加成熟,刑窑白瓷成为风靡一时“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唐代白瓷一般无纹饰,以质朴、厚重、素净著称于世。典型作品如“白釉莲座烛台”。3)彩瓷,彩瓷分为釉下彩和绞釉绞胎,釉下彩在陶瓷装饰史上,特别是在走向彩绘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4)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不是瓷器)。经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一般作明器,也有作为生活器皿的。用白色粘土作胎,用含铜、铁、钻、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着色剂,两次烧制,先用千度左右的高温烧胎,挂釉后再经过约八百摄氏度的温度烧釉。模仿染缬工艺,形成斑驳淋漓的独特风格。产地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长安称为西窑,洛阳称为东窑。三彩陶器分日用品和随葬品(明器)两大类。还可分为器皿,人物,动物三类。唐三彩装饰唐三彩,采用了涂蜡的方法,先用蜡画出花纹,再挂釉彩,烧制时有蜡处釉汁扩散,形成白色斑纹,模仿染缬工艺的效果,形成了唐三彩的斑驳淋漓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朝鲜在唐三彩影响下烧成了精美的铅釉彩——“新罗三彩”。日本则成功地烧成了“奈良三彩”。5)五代陶瓷工艺陶瓷生产—一越窑青瓷为主。五代秘色法门寺地宫秘色瓷二、织绣印染服饰中央设有染织署专门管理生产,分工很细。民间的染织工艺、丝麻织生产几乎遍及全国,而且产量很大。1、唐锦唐锦:多纬锦。用纬线起花,用二层或三层经线夹纬的织法,形成一种经畦纹组织。也因此区别于唐代以前汉魏六朝运用经线起法的传统织法,称汉锦为“经锦”,称唐锦为“纬锦”。唐锦的装饰花纹装饰花纹:连珠纹、团窠ke纹、对称纹、散花等多种。唐锦的装饰花纹织物图案的布局安排,一般都比较满,这是唐代装饰的典型风格。并列式,构成形式较简单,多用同一花样,并排重复出现,以联珠对鸟、对兽和团花等为一个纹样单元的较多见。散装式,其主要表现是,整个图案中看不出有主次之分,各种内容都较均匀地遍布于织物上。团窠ke纹(宝相花)宝相花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又称“宝仙花”。盛行于隋唐时期。相传它是一种寓有“宝相”、“宝仙”“宝”之意的装饰图案。纹饰构成,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菊花)为主体,中间镶嵌着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组成。北朝时期的莲花图案以写实造型为主,多选取正面俯视的角度来表现,中心为圆盘状的莲蓬,莲瓣向四周均匀的呈多层放射状排列。这种图案发展演化到隋唐时期,造型更加饱满。陵阳公样唐代时期著名的织锦纹样,据唐人张彦远著有《历代名画记》载,这种纹样创自窦师伦。主体纹有鸳鸯、孔雀、鸡、鸭、羊、鹿、狮、天马、骆驼等。纹样成双成对,图案新颖奇丽,别具一格,被称为“陵阳公样”。4、散花指没有固定规则的各式花锦。5、几何纹较大量应用的一种纹饰。常见有万字,双胜、龟背、锁子、棋格、十字、锯齿、间道等。6、晕jian是织锦中最华丽的一种。它用多种色彩相间排列,构成斑斓复杂的条纹。2、印染唐代为了创造多种艺术特色,产生多种艺术效果,出现了多种印染方法。蜡缬:即蜡染,它是先用蜡在织物上画花然后入染,因蜡有防染作用,所以形成色地白花的效果。夹缬:是用两块雕镂同样花纹的木板将织物夹在两板之间然后入染,可形成对称的格式。绞缬;常见于广大农村的印染品中,它是先将织物用线缝扎成各种花纹,入染后打开缝结,由于松紧不一,染色也形成不同的深浅。碱印与蜡缬相似,只是蜡染产生的是防染作用,而碱印则是碱对染料产生的物理或化学作用。拓印3、刺绣到唐朝有新的发展:直针、缠针、切针、套针、平金、打子多种针法并用。4、服装工艺襦裙服胡服圆领袍衫女着男装三、漆器工艺.金银平脱金银平脱是将金银薄片刻成各种纹样,粘贴在素地上,全面髹漆数层,再经研磨显出金银花纹,使花纹与漆底达到同样平度。这种装饰法,精细费工,材料高贵,但金银宝光与漆色的光泽相互辉映极为华丽,十分贵重。.螺钿镶嵌用贝壳作成各种花鸟和人物、动物形象镶嵌在镜子背面,色彩明快,主题突出,达到很丰富的艺术效果。四、金属工艺唐代的金属工艺以金银器和铜镜两大类最为发达。铜镜多出土于南方的楚国,称为淮式镜。1、铜镜唐镜制作兴盛的原因有:一是因瓷器的出现,许多铜器改为陶瓷制作,因而形成唐镜装饰精美,丰富多彩的独特风格;另一方面,由于唐代形成一种以铜镜作为献礼和馈赠的社会风尚。唐镜除传统圆形外,新创了菱花形和葵花形,是唐代具有时代特色的式样。2、金银器唐代金银器采用切削、抛光、焊接、刻凿、铆、镀等多种金属加工工艺。唐代金银器,主要为了向皇室作贡品。唐代银香球唐代舞马衔杯银壶五、建筑设计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大多有新的创造,艺术风格恢弘朴质1、隋大兴城、唐长安城隋大兴城唐以大兴为都,改名为长安城。在郭城内东面建兴庆宫,在城北墙外建大明宫。棋盘式布局,109个坊和2个市。缺点:城市人口分布不均,东城人口密度大,西城人口稀疏。街道多为土路,街景单一。排水和运输也不方便。有内涝和漕运不通的缺陷。2、佛寺、佛塔、桥梁敦煌莫高窟持续开凿,300余个,占多半。长安城佛寺90多座,唐代佛寺保存至今有4座(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南禅寺大殿)南禅寺大殿—我国现存最早木构建筑。佛寺:慈恩寺大雁塔,楼阁式砖塔荐福寺小雁塔崇圣寺千寻塔隋代李春赵州桥唐代工艺美术的特点:(一)人的意识的解放。(二)装饰的生活情趣化(三)多种装饰技法的应用造型特点:多运用较大弧度的外向曲线,如陶瓷、金银器等造型近于球体,人体也属于胖型,使人感到圆润丰满。色彩特点:运用多彩,用退晕的方法表现深浅层次的色阶,有富丽、华美的艺术效果。装饰纹样:植物纹中多以牡丹为主题,花卉纹组成s形波状的卷草,层次丰富,线条流畅,表现生机勃勃,形态舒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总之,唐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具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可用“满”字形容;由于它富于情趣化,所以也可用“情”字形容。唐代装饰纹样的特点:早期秀美、工整,受传统图案的影响。中期富丽、丰满。晚期则较洗练、简朴,失去了初唐的清秀和盛唐的富丽特色。卷草是唐代装饰纹样中应用最广的一种。由于在唐代盛行,故日本人称之为“唐草”。唐代卷草多以牡丹为主花。第六节宋元时期的艺术设计一、陶瓷(一)宋代-瓷器的黄金时代宋代的工艺美术有突出成就的是陶瓷。宋代的釉色除传统的青瓷,白瓷和黑瓷外,还创造了彩瓷、花釉瓷。宋瓷的艺术特点:人造型简洁、优美,比例和尺度恰当;B装饰方法有刻花、印花、画花等多种;C釉色丰富多彩,各窑有不同的特色。1、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1)定窑设在河南宝丰县,是宋代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为避免烧制变形,多为覆烧,所以口部为不施釉的涩边,所以常用铜或金银镶口。以烧制白瓷为主,除白瓷外还有紫定,黑定,绿定等。苏东坡“定州花瓷琢红玉”指的是红定。代表作品:定瓷孩儿枕2)汝窑-北方第一青瓷窑早期多为素瓷无纹。晚期都是印花、刻花。印花用印模。3)官窑北宋在汝窑影响下产生的另一青瓷窑。宋代官窑的釉色以粉青为代表,紫口铁足,往往有蟹爪开片。4)钧窑由于原料中的有铜的元素,经过还原焰烧制而呈现绿或紫红斑,使在青釉上打破一色釉的单调,形成了对比艳丽的艺术风格,这是陶瓷工人的一大贡献。这种色斑的变化,被称为“窑变”。5)哥窑主要特征是釉面有裂纹,即开片。这种裂纹,是由于釉和胎的收缩率不同而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2、宋代民间瓷窑A建窑产黑瓷,古以建窑茶具为珍贵,日本人称之为“天目釉”。B磁州窑系有白釉和黑釉各种瓷器,运用黑白对比的装饰方法。C耀州窑“仿汝而色质均不及汝”。其釉色青中微带黄色。所产器皿以碗最有特色。D景德镇窑生产白瓷,最富有特色的是影青器。所谓影青是在釉厚处或花纹凹线处微呈淡青色,影青又称“映青”,“隐青”,“罩青”。影青是宋代盛行的陶瓷品种,景德镇的影青是其代表作。E龙泉窑龙泉窑是继越窑衰落后,南移以龙泉为中心的一个宋代南方青瓷产区。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翠青色。没有开片。F吉州窑-木叶贴花、玳瑁斑吉州窑黑釉形成种种斑纹,以玳瑁斑最著名。洒釉形成活泼自然的独特效果。“雪竹芦花”纹,很像国画中的泼墨画。|“剪纸贴花”和“木叶贴花”新工艺:是利用树叶,烧后在釉上出现叶纹,总结:1、汝窑——青瓷(葱绿色)2、官窑——青瓷(粉青、蟹爪纹)3、哥窑——青瓷(开片)4、钧窑——多彩釉5、定窑——白瓷6、景德镇窑——“白中泛青,青中显白。7、龙泉窑——弟窑8、建窑——黑釉茶具9、吉州窑——剪纸贴花10、耀州窑——青瓷11、磁州窑——釉上彩X宋代陶瓷体系※地理位置古窑名称古窑性质主要产品产品风格江西景德镇景德镇窑民窑白瓷清秀河北曲阳定窑官窑河南临汝汝窑青瓷浑厚陕西铜川耀州窑民窑浙江龙泉龙泉窑河北彭城磁州窑黑白瓷浓郁的民间特色江西吉安吉州窑黑瓷福建建瓯建窑淳朴浙江龙泉哥窑官窑米色、粉青典雅河南开封(北宋)浙江杭州(南宋)官窑青瓷河南禹县钧窑彩瓷绚丽(二)元(辽、金)代陶瓷——青花、釉里红辽瓷主要品种有白瓷、黑瓷和辽三彩陶器。具有契丹族特色的杯口长颈瓶、鸡腿瓶、马蹬壶(鸡冠壶)、海棠长盘等。浮梁瓷局:景德镇一一全国陶瓷生产中心。元瓷器器型特点:硕大厚重器多。元代陶瓷最有成就的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都属于釉下彩。(青花最早出现是在北宋)“青花凤首扁壶”为元青花经典之作。元代陶瓷的造型和装饰:装饰纹饰:分主纹和辅纹二类。主题纹样有植物纹的松竹梅,又称“岁寒三友”一一松、竹、梅这是元代具有时代特点的装饰题材,表现了汉族文人对异族统治的不满情绪和高风亮节的心情,在明清时代被广泛应用,松枝画的很细、形象逼真,梅花有开有合。1、龙泉窑:青瓷,外销。2、钧窑:胎质粗松,釉光泽差,多棕眼,以月白色为主,很少见有红紫交融的玫瑰紫和玫瑰红釉色。3、磁州窑河北邯郸,元代磁州窑场遍及中原及黄河南北,产品质量远不及宋代精致;主要生产白釉黑花器,造型硕大、浑圆、厚重;器型有白釉黑花大罐、大瓷盆及白地黑花瓷枕。在纹饰上有花卉、鱼藻、人物故事图案,4、景德镇窑的新成就1)青花:是指在瓷胎上用氧化钴颜料,按照所要求的纹饰图案进行绘画,然后再施透明釉,在高温1200——1300中一次烧成,呈白地蓝花纹的釉下彩瓷。青花优点是:①着色力强,色彩鲜艳,呈色稳定。②青花是釉下彩,纹饰永不脱落。③钴原料储量丰富。④白地蓝花,明净素雅,由于用色的深浅浓淡,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元青花霸主地位成因:它是汉族文化、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一个结晶。市场的热爱也是元青花繁荣的一个动力。青花瓷的特点以优雅悦目的蓝色为陶瓷开辟了装饰新路发色稳定成品率高质地优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2)釉里红釉里红——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瓷器。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工人的重大发明,它与青花工序大体相同,同为釉下彩;3)卵白釉、铜红釉和蓝釉二、染织与服饰(一)宋代北宋时期的四川和江南是丝织生产的中心。1、丝织锦:多采用理性冷静的小朵花、规矩纹,形成整齐、典雅的风格。绮是一种地纹为斜纹的丝织物,一般为一色,宋代出现了二色绮。纱,是一种轻薄透明的丝织物。宋代时,不仅织出了手感柔软的素纱,而且发展了花纱。一般是用绞经组织方法,经纬线较平纹组织不易滑动,而又手感柔软,这是素纱。宋代还发展了花沙,地是纱组织,而花纹是平织。罗,和纱基本一样,两者的区别是纱不产生横条效应,而罗的织物表面,有明显的横条纹。绢:平纹丝织物绸:类似现代的棉绸。是由废茧残丝织成的,也是平纹丝织物。绫:织物表面有斜纹组织,宋代的绫有素绫和花绫两种。2、缂丝缂丝:又称剋丝,是宋代著名品种。制作方法是“通经断纬”。先挂好经线,然后将许多不同色彩的纬线依照图样用小梭子缀织上去,图案花纹凌空而视,犹如雕镂而成,花纹两面相同。缂丝原为室内或佛殿的装饰,或作为书画的装裱。宋代的书画装裱,上等的用缂丝,次等的用绫锦,可见缂丝比锦缎更为贵重。宋时的缂丝除作实用外,已向装饰方面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欣赏品。多织造绘画或书法,使“织物书画化或书画织物化”。3、刺绣刺绣也和缂丝一样,向欣赏品发展,成为后来的画绣。(二)元代元代丝织品的特点:1)在材料上使用金线;2)由于当时中外交通的发展,许多著名的外国染织品传入我国,使我国的染织工艺的艺术风格为之一变,而多采用西法。1、纳石失,是波斯语派译而来,指的是一种加金的丝织物,以金线为纹纬织成的金锦。元代金锦生产的兴盛,有其社会原因:1)由于贵族统治者的享受挥霍,“衣金锦”以显示其华贵和权威。2)用金锦作为赏赐品。金光闪烁的宫廷服装—一质孙,就是纳石失制成的服装,多在重大场合穿着。贵族妇女的“顾姑冠”,又称“故姑”、“固姑”,多为贵族妇女所戴。2、棉织棉纺织工艺家黄道婆向海南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经自己改造后带回家乡。三、漆器工艺(一)宋代漆器宋代漆器的特点:宋代漆器也如宋瓷一样,以造型取胜。多数漆器是朴实无华,而表现出器物结构比例的韵律美。宋代的漆器品种有金漆、犀皮、螺钿、雕漆。1、金漆:是指用金粉作为漆器的装饰,主要品种有戗金和描金。戗金是宋代的一种新的创造,它是用特制的工具在漆面雕刻出花纹,在刻纹中上漆后,再填以金粉。填金的称为戗金,填银的称为戗银,填彩的称为填彩。2、犀皮:一种斑纹漆器。犀皮,又名玻罗漆、虎皮漆或桦木漆。它的制作是:用稠漆在漆器表面堆起高低不平的地子,刷若干层不同的色漆,最后磨平。这样,地子高出的地方经过磨研,便露出漆层的断面,出现类似片云、松鳞等自然物象的花纹。3、螺钿:宋代的螺钿漆器,多用白螺片镶嵌,黑白对比,十分典雅。还有在螺片的轮廓周围镶嵌铜丝,不仅使螺片更加牢固地嵌在漆面上,而且典雅中又具有富丽的艺术效果。4、雕漆雕漆又通称剔红。实际上是漆雕的总称。以朱漆雕的作品称为剔红,而用五色漆胎的称为剔彩。此外还有用红黑色相间涂漆,再雕花纹,花纹的斜面形成红黑相间的线纹,这种工艺称为剔犀。(二)元代漆器元代是雕漆工艺发展的高峰时期。元代漆器重要的制作地是嘉兴府和杭州。元代漆器有雕漆、戗金、螺钿等。元代雕漆名家张成、杨茂。四、建筑设计宋代城市打破唐代坊市制宋代建筑名作《营造法式》元大都的建设1、建筑装修设制及铺面广告绚丽而工整的总体风格:建筑从宋开始,向柔和绚丽、工整秀气方向发展。2、建筑装饰的时代特点: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的变化。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3)建筑群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4)砖石建筑水平达到新的高度。5)园林兴盛。商业广告宋代的商业广告:旗子、产品题字、灯笼广告、商业印刷广告。代表:宋汴梁城晋祠圣母殿五、金属、雕刻工艺1、铜制品宋代的铜供不应求,极为缺乏,在日用器皿中主要用于制作铜镜。元代的铜器中铜镜的制作工艺已不如以前讲究,铜镜有的饰以简略的缠枝牡丹纹、云鹤纹、双鱼纹,有的铸出文字,大多素面。2、金银器宋代金银器多做酒器,在城市有专门的店铺制作。元代的金银器可分为三类:一是制作各种生活日用器皿;二是制作各种首饰;三是作为货币使用。元代的金银工艺制作,大体是流行在江南一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