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感培养四部曲论文_第1页
小学生数感培养四部曲论文_第2页
小学生数感培养四部曲论文_第3页
小学生数感培养四部曲论文_第4页
小学生数感培养四部曲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数感培养“四部曲”摘要:数感是对数学的感受、感悟,是建立数概念以及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积累数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数感,在合作交流中渗透数感,在日常估算活动中发展数感。关键词:数感积累体验渗透发展数感就是对数与数之间关系的一种感悟,即是对数的一种深入的理解,然后内化成对数的一种驾驭能力。《数:这种能力的培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交流和表达信息;能在相关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选择适当的算法解决问题;能估计运算的理得对结果作出解释。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建立和发展数感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方面:经历从具体情境和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算的意义、理解常见的量、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和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简单估算;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解简单的方程等活动。因此,根据教材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积累数感;在丰富的动手实践活动中体验数感;在不断地合作交流表达中,慢慢地渗透数感;在科学合理的估算中,发展学生数感。一、在生活场景中积累数感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小学生的思维是直接的、建立在表象上的,学习的知识越接近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能够自然地迁移过进的渗透数感意识。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因此他们在理解一些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时会有较大的难度,此时教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很好的建构数感。比如,教师在教学“小数的认识”这一课时时,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化情境,在培养学生数感的同时,让过程对现实问题也密切关注。教师创设的情境:饼干3.5元一盒,洗衣粉29.8元一袋,薯片4.5元一袋……小学生对超市购物都特别熟展开小数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轻松熟悉的环境中,引导学生积累数感。还比如在“一亿有多”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感知“”这个抽象的数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积累数感:如果数1下要1秒,那么数1亿要3年零62天才能数完;100粒大米大约重2.5克,那么1亿粒大米大约是2500千克,大约够一个人吃17年……以生动、庞大、富有说服力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有多大,让“一”这个巨大、抽象数字牢牢刻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样利用生活情境使数可视、可观、可感知,帮助学生建立数概念,感知数量的多少,从而积累数感。二、在动手实践中体验数感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动手实践是活动不仅满足了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等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自己的创造中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达解[3]。动手实践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学生借助自主发现、感知、探索数学的奥秘,自主获得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例如: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数一百以内的数”时,教师从一年级小学生认知基础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物学具,利用直观的小棒教具,充分手操作,边1根1根的数边10根小棒捆成一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数数方法,进行对比优化,不断渗透数的——计数单位。同时在数的过程中注意“数”的数法,通过提问“33”中两个3的含义是否一样以及数到“58”时提问“58”是怎样组成的,学习数的意义以及数的组成。还比如在教学三年级“倍的认识”时,教师以拍手游戏引入,通过“教师拍2下,学生拍3个2下”这样的趣味性活动,巩固“几个”的知识,为之后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义”的教学做好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后面的学习活动环节,更是通过组织“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动手实践探让学生经历建立倍的概念的过程。“看一看初步感知“”。“摆一”利用学具摆“3个2根”,充分积累感性经验一圈”把白萝卜每2根为一组圈起来,圈完后思考“有几个2根,可以用怎样一句话来描述”。“说一说”与小组成员说一说白萝卜根数与胡萝卜根数的关系“白萝卜有5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5倍”。在“做一做”的巩固练习中,更是可以让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建立倍的表象。学生经历从具过程,切实帮助学生体验数感,使学生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三、在合作交流中渗透数感在课堂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分配小组任务,鼓励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共任务。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交流讨论,在合作交流中,实现各种思维火花的碰撞,逐渐完善对数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一年级“人民币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课前提前让学生准备好物品,在课堂上标注好这些物品的价格,然后教师将准备好的人民币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分小组相互合作,小组成员轮流当顾客和售货员,开展一场课堂超市“”活动,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教齐心协力完成任务,最终比一10元钱买的物品种类数量一次特别的购物体验结束以后,要求各组学生汇报交流各自的购买结果。在合作交流中理解数与数量,进一步渗透数感培养。四、在估算活动中发展数感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估算的应用都非常广泛。培养学生估算能力是提升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教材着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估算,不断增强学生的估而促进数感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数一百以内数”时,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将杯中放了一些小棒,教师将小棒慢慢地倒在桌子上,学生认为有100根小棒就喊停。老师在缓慢倒小棒的过程中,断断续续有学生叫停,待到大多数学生喊停以后,教师停下倒小棒的动作,随后验证小棒数量。这一活动过程,不仅教还培养了学生估数的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数的大小和意义,促进学生对数感知能力的提升。还比如,在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这一单元中就有专门的“用估算解决问题”这一课时。通过创设了到上海科技馆看巨幕电影的具体情境,提出“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电影能不能坐得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交流中了解估算的策略和用中间数与座位数比较,得出中间数大于座位数,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大于座位数,坐不下,从而解决了问题。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因内容而定,因实际情况而变化,往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一方面,要创造接触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估算的逐步积累估算的经验,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综上所述,数感的培养要符合学生特点,循序渐进。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加丰富的感受,发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各方面的能力,实现目的,从整体上提升数学素养。参考文献:[1]徐玲.提高数学素养让学生把数学学得更好——小学数学中的数感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