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杂交育种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杂交亲本的选配第三节杂交方式第四节杂种后代的选择第五节杂交育种程序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第六节回交育种第六章杂交育种1整理课件第一节杂交育种的概念和意义第六章杂交育种1整理课件一、杂交育种杂交遗传类型不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或结合而产生杂种的过程
有性杂交(远源杂交、种内杂交)、无性杂交杂交育种不同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并对杂交后代进行培育、选择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第一节杂交育种的概念与意义2整理课件一、杂交育种第一节杂交育种的概念与意义2整理课件1、组合育种
将分属于不同品种、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随机结合后形成不同的基因组合,再通过定向选择育成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新品种青豆(有限结荚习性)×黄豆(无限结荚习性)↓定向选择有限结荚习性的黄豆杂交育种分为两类:遗传机理:基因重组和互作。3整理课件1、组合育种将分属于不同品种、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随机2、超亲育种将双亲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于同一杂种个体中,形成在该性状上超越任一亲本的类型。例如:生育期不同的两个品种杂交,可以选出比早熟亲本更早熟的品种。在蛋白质和含油量等方面可选到超高值类型。遗传机理:基因累加和互作。4整理课件2、超亲育种将双亲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于同一杂组合育种和超亲育种差异:组合育种涉及性状的遗传方式简单,较易鉴别。超亲育种涉及的性状多为数量遗传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控制,鉴别较难。两者有时很难截然分开:例如:在小麦的高产育种中将一个亲本控制多穗性的基因与另一个控制多粒性的基因组合成为多穗多粒,从而在产量上超越双亲的品种时,其意义就与组合育种相类似。5整理课件组合育种和超亲育种差异:5整理课件二、杂交育种的意义:1、杂交育种是选育作物新品种的主要方法之一2、杂种后代有可能出现亲本所不具有的新类型6整理课件二、杂交育种的意义:6整理课件7整理课件7整理课件8整理课件8整理课件表6-12000-2001国家区试品种育成途径类型杂交育种途径其他途径合计春小麦34236冬小麦6911809整理课件表6-12000-2001国家区试品种育成途径类型杂交育
配选比杂交技术杂交方式亲本选配单籽传法衍生系统法混合法系谱法区试品比鉴定10整理课件配选比正确选配亲本是杂交育种工作的关键,亲本选配得当,后代出现理想的类型多,容易选出优良品种。第二节杂交亲本的选配11整理课件正确选配亲本是杂交育种工作的关键,亲本选配得当西北54邯选2号蚂蚱麦碧玉麦西北612西北丰收麦碧玉麦泰农153西北302碧蚂1号开封20西北6028碧蚂2号碧蚂3号碧蚂4号碧蚂6号碧蚂5号杂交育种系统育种图6-3碧蚂号小麦品种系谱图12整理课件西邯蚂蚱麦碧玉麦西西碧泰西碧开西碧碧碧碧碧杂交育种系统育种图棉花亲本选配失败实例: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1973年前,曾先后选用30多个亲本,组配了970多个杂交组合,虽育成了中棉所4、5、6号等品种,但性状并不突出,未选出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原因:这些系统都涉及来源于两个不同系统的4个亲本。13整理课件棉花亲本选配失败实例:13整理课件选配亲本的原则
一、双亲性状优良,优缺点互补
理论依据: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例如:MP与F1产量性状r极显著:株穗数=0.85;穗粒数=0.90;穗粒重=0.85;千粒重=0.80。可选用生产力比较高,适应性比较强,综合性状较好的当地亲本作为基础亲本,选用能弥补基础亲本某些缺点,又适应当地条件的品种作为补偿亲本,成功率高。14整理课件选配亲本的原则14整理课件表6-2小麦亲本选配成功实例亲本和品种越冬性成熟期抗条锈病株高抗倒伏性每穗粒数籽粒大小分蘖力耐旱性蚂蚱麦强中感染中不抗多小中较强×碧玉麦差较早免疫*中高抗少大中弱较强↓碧蚂1号中中高抗*较高中中多中大中较强
*对当时流行条锈病生理小种的抗性。15整理课件表6-2小麦亲本选配成功实例亲本和品种越冬性成熟二、双亲遗传差异要大实质:亲本间遗传(生态型、亲缘关系)差异较大,后代分离广,易选出性状超越亲本和适应性较强的新品种。
碧玉麦×蚂蚱麦碧蚂一、四号(澳大利亚)(陕西关中)胜利麦×燕大1817农大183、311、36
(美国)(山西平遥)辉县红×阿勃泰山四号(河南)(意大利)
[碧蚂四号×早熟一号]×欧柔泰山一号(中国)(前苏联)(智利)16整理课件二、双亲遗传差异要大16整理课件三、双亲配合力要高
配合力亲本间结合时产生优良后代的能力。一般配合力某一亲本品种和其它若干品种杂交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一般配合力高的性状反映了亲本品种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加性效应大。好亲本并非是优良品种;
选配亲本应加强杂交实践积累资料。四、亲本之一主要目标性状突出,且遗传力强17整理课件三、双亲配合力要高四、亲本之一主要目标性状突出,且遗传力强-、单交两个不同品种(系)间进行的杂交A×B或A/B若A×B为正交,则B×A为反交二、复交两个以上的亲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包括:三交、四交、五交······双交聚合杂交第三节杂交方式18整理课件-、单交第三节杂交方式18整理课件常用复交方式:1.三交
三个品种间的杂交(A×B)×C或A/B//C例如:山东农业大学培育的小麦品种鲁麦1号的组合:矮丰3号//孟县201/牛朱特或矮丰3号×(孟县201×牛朱特)F12.四交
四个亲本的连续杂交[(A×B)×C]×D或A/B//C/3/D若选用五个亲本的连续杂交法,则为五交,即A/B//C/3/D/4/E或A/B//C/D/3/E,六交、七交等的概念依次类推。19整理课件常用复交方式:19整理课件3.双交是指两个单交F1的再杂交;表示符号:A/B//C/D或A/B//A/C例如:北京10号小麦良种的亲本组合:
华北672/辛石麦//早熟1号/华北6724.聚合杂交
是指通过一系列杂交将若干个亲本品种的优良基因聚合在一起。20整理课件3.双交是指两个单交F1的再杂交;4.聚合杂交是指通过一(1)最大重组原理的聚合杂交第1年A×BC×DE×FG×HA占50%第2年××A占25%第3年×A占13%21整理课件(1)最大重组原理的聚合杂交第1年A×BC×D(2)超亲重组原理的聚合杂交第1年A×BA×CA×DA×EA占50%第2年××A占50%第3年×A占50%22整理课件(2)超亲重组原理的聚合杂交第1年A×BA×C三、回交指两杂种后代与亲本之一再杂交四、多父本杂交指用多个父本品种花粉混合给一母本授粉。多父本授粉比成对杂交的变异类型丰富,可用于多种植物,特别是棉花杂交育种应用较多,且效果良好。关于多父本杂交授粉的机理目前还不清楚,尚待研究。23整理课件三、回交四、多父本杂交多父本授粉比成对杂交的变异类型丰富,可系谱法混合种植法衍生系统法单籽传法第四节杂种后代的选择24整理课件系谱法第四节杂种后代的选择24整理课件一、系谱法主要特点:自杂种第一次分离世代(单交F2、复交F1)开始选株,分别种成株行(系统),以后各世代均在优良系统中继续选择单株,直至选育出性状优良一致的系统时升级进行产量试验。在选择过程中,各世代都予以系统的编号,以便查找系统历史与亲缘关系,故称系谱法。25整理课件一、系谱法25整理课件图6-4系谱法育种示意图26整理课件图6-4系谱法育种示意图26整理课件F1表现整齐一致27整理课件F1表现整齐一致27整理课件F2的分离。可看到株高、抗病性、穗形、叶色等都有分离。28整理课件F2的分离。28整理课件图6-5小麦F1性状与F2分离29整理课件图6-5小麦F1性状与F2分离29整理课件F3系统30整理课件F3系统30整理课件F4系统群31整理课件F4系统群31整理课件鉴定圃,每一小区为一品系。32整理课件鉴定圃,每一小区为一品系。32整理课件品比试验33整理课件品比试验33整理课件世代F1F2F3F4F5种植方法按组合点播同上按组合株行点播。株行点播,姊妹系相邻种植。同F4小区条播,设重复。性状表现一致,有优势分离系统间差异明显,系统内有分离系统群间差异明显,群内系间有差异,开始出现一致系统选种圃同F4。鉴定圃。工作内容淘汰组合,拔除假杂种选单株,淘汰组合。优良系统中选单株。优良系统群内选优系,优系内选优株,选优良系统升级。同F4鉴定系统产量为一致性,选择优良品系升级收获方法按组合混收。按组合收当选株。按系统分收当选株。按系统分收当选株。优系分别混收。同F4。小区分收、分脱,称产。室内编号99(1)99(1)--199(1)—1—199(1)—1—1—1同上。按升级时选种圃编号。表6-4杂种各世代工作简表34整理课件世代F1F2F3F4F5种植方法按组合点播同上按组合株行点播
综上所述,系谱法可概括为:
一代看,二代找,三代定,四代促。
即F1看组合优劣,F2找重点组合中的优良单株,F3定系统的好坏,F4促系统的稳定。35整理课件综上所述,系谱法可概括为:35整理课件表6-5水稻、小麦、大豆F2部分性状遗传力估算作物抽穗期株高(cm)穗长(cm)穗粒数千粒重(g)株穗数株粒重(g)水稻56.954.757.255.6—13.6—82.274.669.175.7—59.7小麦72.051.060.040.336.312.0——68.678.942.667.127.2成熟期株粒数百粒重(g)大豆75.060.0—7.955.0—9.9(二)杂种各世代的选择依据和效果
l.性状的遗传力与世代选择的效果
(1)同一世代不同性状的遗传力不同,选择效果有别。36整理课件表6-5水稻、小麦、大豆F2部分性状遗传力估算作物抽穗期(2)同一性状在不同世代的遗传力不同,选择效果不同表6-6大豆F2、F3、F4部分性状的遗传力性状F2F3F4成熟期757986株高607382百粒重554659倒伏324557产量18405337整理课件(2)同一性状在不同世代的遗传力不同,选择效果不同表6-6(3)同一世代的同一性状的个体和群体选择效果不同表6-7大豆部分性状单株选和株系选的遗传力性状分离世代单株遗传力分离世代株系遗传力生育期5578株高4575百粒重4068倒伏1054产量538油分%3067蛋白质%256338整理课件(3)同一世代的同一性状的个体和群体选择效果不同表6-7选择:
首先选组合,再在优良组合中选优良株系,最后在优系中选优株。质量性状、遗传力高的在早代选,数量性状、遗传力低的在晚代选。39整理课件选择:39整理课件(三)系谱法的优缺点优点:具有定向选择的作用;每一系统有案可查,易掌握它的优、缺点;系统间的亲缘关系清楚,有助于互相参证;及早集中优良系统;有计划加速繁殖和多点试验。
缺点:F2严格选择,中选率低,特别对多基因控制的性状,效果更差;工作量大,占地多,往往受人力、土地条件的限制,不能种植足够大的杂种群体,使优异类型丧失。40整理课件(三)系谱法的优缺点40整理课件二、混合法(一)混合法的工作要点自花授粉作物的杂种早代,按组合混合种植,不加选择,直到杂种后代纯合百分率达到80%以上时(约在F5-F8)或在有利于选择时(如病害流行或逆境如干旱、冻害严重年份)才进行个体(单株或单穗)选择,下一代成为系统(株系或穗系),从中选拔优良系统升入产量比较试验。41整理课件二、混合法41整理课件混合法
选亲本配组合
F1-F4混合播种,混收,混脱粒
F5混合播种,开始选株单收、单脱
F6入选株种株行
F7产量试验,繁种图6-6混合法示意图42整理课件混合法图6-6混合法示意图42整理课件(二)混合法的理论依据
1.育种目标要求的性状多属数量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呈连续性变异,易受环境条件影响,早代遗传力低,晚期纯合个体百分率增加后再行选株。2.容纳杂种群体较大,保存大量的有利基因,以后世代中重组成优良纯合体,提高数量性状的遗传力。3.优劣基因的竞争。43整理课件(二)混合法的理论依据43整理课件混合法的优缺点优点:①早代不选,混收混种工作简便;②保留了大量基因;③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晚代遗传力高,提高选择的准确性;④利于选出适应性强的个体。缺点:
①类型丢失现象:早熟、耐肥、矮秆等类型;②单株难选:因缺乏历史的观察和亲缘参照,优良类型不易确定;③延长育种年限。44整理课件混合法的优缺点44整理课件三、衍生系统法衍生(派生)系统:F2(F3)单株繁衍的后代群体。(一)工作要点在杂种第一、二次分离世代株选,以后各代分别按衍生系统混合种植而不加选择(测定产量和品质),在产量及其有关性状趋于稳定的世代(F5~F8),从优良衍生系统内选择单株(穗),翌年种成株(穗)系,从中选择优系进行产量比较试验。45整理课件三、衍生系统法45整理课件世代育种步骤主要工作P♀×♂选择亲本,配制组合F2按组合点播;从优良组合选株,分单株收获和脱粒,编号••••••••••••••••••F3F2优良单株,条播,种成衍生系统;选衍生系统,入选衍生系统,按系混合脱粒,编号F4F3入选衍生系统,条播;衍生系统测产,入选衍生系统,按系混合脱粒,编号(产量试验)F1点播,组合编号;评定优良组合,淘汰不良组合,按组合混收••••••••••••••••••混收,下同F6入选单株,种成系统,条播;入选系统,按系统混合脱粒
F7产量试验F5
F4入选衍生系统,条播;衍生系统测产,在入选衍生系统内进行单株选择,按单株收获和脱粒,编号(产量试验)图6-7衍生系统法示意图46整理课件世代育种步骤主要(二)衍生系统法的特点
具有系谱法和混合法的优点,在不同程度上消除了两法的缺点。1、既可尽早获得优良株系材料,又可在株系内保留大量变异。2、既可减少早期世代工作量,又可避免混播条件下群体内不同类型的竞争。47整理课件(二)衍生系统法的特点47整理课件四、单籽传法(一)工作要点自杂种的第一次分离世代F2开始,从每一株上随机取一粒种子混合组成下一代(F3)群体,如此进行数代,直到纯合化达到要求时(F5或F6),再按株(穗)收获,下年种成株(穗)行,从中选择优良株(穗)系混收(株行数等于F2群体植株数)。进行产量比较试验。48整理课件四、单籽传法48整理课件49整理课件49整理课件P1×P2F1
。。。。F2
。。。。。。。每株取1粒种子混合种下代群F3
。。。。。。。同上F4
。。。。。。。同上F5
。。。。。。。按株(穗)收,下一代种株(穗)行F6||||||||||||||||||||||||||||||||||选优良株行,按株行收F7
⌷⌷⌷⌷⌷⌷⌷⌷产量比较试验图6-8单籽粒传法示意图50整理课件P1×P2F1。。。。F2。1、单籽传法的理论依据杂种F2代群体的遗传变异最大,因单籽传法能保留所有或绝大部分F2代单株的后代,而在杂种的后期世代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系间变异。2、单籽传法的优缺点优点:(1)早代温室或异地加代繁殖,育种进程缩短。(2)产生大量的株系和品系,进一步试验鉴定。51整理课件1、单籽传法的理论依据51整理课件缺点:①缺乏系内选择,F2单株后代难以提高,要求杂交组合的性状水平高;②F3-F5代缺少株系的田间评定,不利于某些性状的选择。单籽传法与系谱法结合:在F2及F3代对某些遗传力高的性状进行选择,或多取几粒加代以弥补系内遗传变异少的不足,提早结束单籽传进程,从F4起改用系谱法。应用单籽传法应具备两个条件:①有温室或冬季加代的条件;②育种材料的群体性状比较好。52整理课件缺点:①缺乏系内选择,F2单株后代难以提高,要求杂交组合选种圃↓杂交原始材料和亲本圃鉴定圃↓升级的品系品种比较试验↓升级的品系生产试验和多点试验↓优异的品种(系)一、杂交育种程序第五节
杂交育种程序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53整理课件选种圃↓杂交原始材1、原始材料圃和亲本圃原始材料圃种植从国内外搜集的原始材料:分类型进行种植;对所有材料进行观察记载,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材料作为杂交亲本。重点材料进行连年种植。亲本圃种植从原始材料中选出的符合育种目标的材料。54整理课件1、原始材料圃和亲本圃原始材料圃种植从国内外搜集的原始材料:小麦原始材料圃的苗期,横行为诱发行55整理课件小麦原始材料圃的苗期,横行为诱发行55整理课件亲本圃56整理课件亲本圃56整理课件2、选种圃
种植杂种各世代当选单株、株系(系谱法)或杂种混合群体(混合种植法)等。各圃工作内容及种植要求见杂交后代的处理。57整理课件2、选种圃种植杂种各世代当选单株、株系(系谱法)或杂种F1表现整齐一致58整理课件F1表现整齐一致58整理课件F2的分离。可看到株高、抗病性、穗形、叶色等都有分离。59整理课件F2的分离。59整理课件F3系统60整理课件F3系统60整理课件F3系统内仍有分离。61整理课件F3系统内仍有分离。61整理课件F4系统群62整理课件F4系统群62整理课件3、鉴定圃
主要种植从选种圃升级的新品系以进行初步的产量比较试验及性状的进一步评定。条播,种植密度接近大田生产。由于升级的品系数目很多,而各品系种子数量有限,所以鉴定圃一般小区面积较小,1-2次重复,进行1-2年。将产量超过对照、性状达到一定标准、优良一致的品系升级至品种比较试验,少数可以再试验1年,其余淘汰。63整理课件3、鉴定圃主要种植从选种圃升级的新品系以进行初步的产量鉴定圃,每一小区为一品系。64整理课件鉴定圃,每一小区为一品系。64整理课件4、品种比较试验
种植鉴定圃升级或继续进行试验的品系。品种数目相对较少,小区面积较大,重复可设3-4次。试验的精确度要求更高,需按照一定的试验设计(如随机区组设计)要求进行,试验一般进行2-3年,最后选出符合育种要求的新品种参加区域试验。65整理课件4、品种比较试验种植鉴定圃升级或继续进行试验的品系。品品比试验66整理课件品比试验66整理课件5、生产试验,多点试验在品种试验的同时即可将品种送到服务地区不同地点进行品种试验,其中少数品种还可以在生产条件下作较大面积的生产试验,以使品种经受不同地点和不同生产条件的考验,同时起到示范繁殖作用。67整理课件5、生产试验,多点试验在品种试验的同时即可将品种送到服务地区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一)加速世代繁育进程1.异地自然条件(北种南繁、南种北育)加代。2.当地自然条件(高海拔)异季就地加代。3.温室或人工气候箱加代。主要技术:(1)种子处理
打破休眠。(2)春化处理
冬小麦0-5℃
,35-50天;春小麦5-20℃
,5-15天。棉花25-30℃,5-12天。68整理课件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68整理课件(3)光照处理光照反应迟钝型的小麦品种8-12小时/天,敏感型的12小时/天以上光照就能抽穗。(4)选择单籽传法和混合法加代。(二)加速试验进程1.提早测产
F3代提早测产,对各株系边选株,边测产;2.越级试验特优株系,不经鉴定圃试验而升入品比试验;3.多点试验优异的品系,尽早多点试验,提早生产试验。69整理课件(3)光照处理光照反应迟钝型的小麦品种8-12小时/天一、回交育种的意义
回交育种:杂交育种的一种特殊方式表达方式:〔(A×B)×A〕×A……或A3×B等。A品种有许多优良性状,而个别性状有欠缺;B品种具有A品种欠缺的性状。两品种杂交后,用杂种与亲本之一连续多代重复回交,把亲本的某一特定性状导入另一亲本的育种方法。第六节回交育种70整理课件一、回交育种的意义杂交育种的一种特殊方式表达方式:〔(A×轮回亲本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A)非轮回亲只在第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B)受体亲本有利性状(目标性状)的接受(A)供体亲本目标性状的提供者(B)
意义:改良品种某个不良性状快速有效控制群体发展的方向控制杂种后代的群体规模71整理课件轮回亲本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A)受体亲本有利性状(目二、回交育种的遗传规律
(一)回交与基因型纯合回交使杂合基因群体中,杂合基因型逐渐减少,纯合基因型相应地增加。如:1对杂合基因Aa,回交和自交后代群体中aa纯合基因型%。世代数12345678Aa×Aa25.037.543.7546.8848.4449.2249.6150Aa×aa50.07587.53.7596.8898.4499.22100纯合基因型频率(%)=(1-1/2r)n(N=杂合基因对数;r=回交次数)。72整理课件二、回交育种的遗传规律世代数12345678Aa×Aa25(二)回交基因频率的变化亲本基因频率世代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F15050BC1F17525BC2F187.512.5BC3F193.756.25BC4F196.8753.125BC5F198.43751.5625·········BCnF11-(1/2)n+1
(1/2)n+1
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在回交后代中基因频率的变化%注:n为回交代数73整理课件(二)回交基因频率的变化亲本基因频率世代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F在不加选择的情况下,回交的最后产物为轮回亲本;在选择的情况下可得到非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轮回亲本综合性状的后代,即将供体亲本的目标性状转移到受体亲本。(三)回交与基因连锁若非轮回亲本中目标性状基因与不良基因连锁时,则轮回亲本优良基因置换非轮回亲本的相应不良基因的进程将要减缓,其减缓程度依连锁的紧密程度即交换率的大小而异。74整理课件在不加选择的情况下,回交的最后产物为轮回亲本;在选择的情况轮回亲本相对基因置换连锁的不良基因获得重组的机率:1-(1-P)m
(P=连锁基因重组率,m=回交次数)
表6-8自交及回交后代消除非目标性状基因的概率重组率消除非目标性状基因的概率回交5次自交5代0.500.980.500.200.670.200.100.410.100.020.090.020.010.050.010.0010.0050.00175整理课件轮回亲本相对基因置换连锁的不良基因获得重组的机率:1-(1-三、回交育种方法
(一)亲本的选择轮回亲本:农艺性状好(适应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较好,有改良的前途),只需改造个别缺点的品种。非轮回亲本:(1)具有改进轮回亲本缺点的基因,输出的性状经回交数次后仍保持足够的强度,其他性状未有严重的缺陷;(2)目标性状不与不利性状基因连锁;(3)被转移的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回交转育质量性状,应选择一个其他性状和轮回亲本尽可能类似的非轮回亲本,以减少回交次数。76整理课件三、回交育种方法76整理课件(二)回交后育种的程序与方法1.杂交2.回交3.自交4.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77整理课件(二)回交后育种的程序与方法77整理课件回交程序工作要点年次
感病丰产品种A(rr)×抗病品种B(RR)抗病(Rr)F1×A品种(rr)BC1F1感病(rr)抗病(Rr)×A品种(rr)淘汰选株回交双亲杂交,A为轮回亲本,B为非轮回亲本,抗病为显性第一次回交于A123BC2F1感病(rr)抗病(Rr)×A品种(rr)淘汰选株回交感病(rr)抗病(Rr)抗病(RR)纯合抗病(RR)感病(rr)抗病(Rr)抗病(RR)淘汰感病(rr)抗病(Rr)淘汰BC4F1株系比较鉴定第二次回交于A第三、四次回交于A第一次选株自交第二次选株自交选纯合抗病株4-567878整理课件回交程序工作要点年次感病丰产品种A(rr)×抗病品回交程序工作要点年次
感病丰产品种A(RR)×抗病品种B(rr)F1感病(Rr)F2感病(RR)感病(Rr)抗病(rr)×A品种(RR)淘汰淘汰双亲杂交,A为轮回亲本,B为非轮回亲本,抗病为隐性自交分离抗病株123BC1F1感病(Rr)BC1F2株系比较鉴定第一选抗病株次回交于A自交分离抗病株依照上述方法自交、回交直至BC4F2选纯合抗病株46-1011感病(RR)感病(Rr)抗病(rr)×A品种(RR)淘汰淘汰BC2F1感病(Rr)BC4F2感病(RR)感病(Rr)抗病(rr)×A品种(RR)淘汰淘汰选株回交选株回交5第二选抗病株回交于A79整理课件回交程序工作要点年次感病丰产品种A(RR)×抗病品80整理课件80整理课件
数量性状基因的回交转育
成功的两种因素:一是控制性状的基因的数目;二是环境对基因表现的作用。逐步回交法,在同一回交方案中,同时转移几个目标性状基因。将一个轮回亲本与非轮回亲本回交,某种性状得到改进后再将它作为轮回亲本与另一个非轮回亲本回交,以导入新的目标基因,如此逐步回交。可将若干非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逐步导入轮回亲本中。81整理课件数量性状基因的回交转育81整理课件例:大棍棒53号的育成,大棍棒是一个推广的优良品种,但易感染多种病虫害。82整理课件例:大棍棒53号的育成,大棍棒是一个推广的优良品种,但易(三)回交的次数1.轮回亲本性状的恢复
纯合体比率(%)=(1-1/2r)n(N=基因数;r=回交次数)
表6-9连续回交由轮回亲本引进基因的纯合个体百分率(%)83整理课件(三)回交的次数表6-9连续回交由轮回亲本引进基因的纯合个
一般回交4~5次。
非轮回亲本具备其他一些优良性状时,回交1、2次可得到综合性状良好的植株,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丰富。
非轮回亲本被转移性状为不完全显性,或存在修饰基因,或由少数几个基因控制时,如回交次数过多,目标性状的强度削弱。
非轮回亲本有1、2个性状差于轮回亲本(栽培种的近缘种属作非轮回亲本),须进行多次的回交。2.非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和不利性状连锁的程度
非轮回亲本转移给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和另一不利性状连锁,须多次回交重组。除去不利基因的速度,由重组值决定的。84整理课件一般回交4~5次。84整理课件重组类型的机率=1-(1-C)r
(r=回交次数,C=重组率)
表6-10不同重组率下经不同次数的回交后出现重组类型的频率(%)85整理课件重组类型的机率=1-(1-C)r(r=回交次数,C=M=所需的植株数;p=杂种群体中符合需要的基因型的期望比率;α=几率水准。公式:
m≥(四)回交所需的植株数3.选择利于轮回亲本性状的恢复,减少回交次数早代回交中,选择非轮回亲本目标性状的同时,应对轮回亲本的性状严格选择,提高轮回亲本性状的恢复频率,减少回交次数。86整理课件M=所需的植株数;p=杂种群体中符合需要的基因型的期望比率表6-11回交中所需要的植株数需要转移的基因数123456带有转移的优良基因植株的预期比例1/21/41/81/161/321/64几率水准0.954.310.422.446.3951910.996.616.034.571.214629687整理课件表6-11回交中所需要的植株数需要转移的基因数1n=N:植株总数;r:具有目标性状基因的植株数;q:获得具有目标性状基因植株的概率;Z:概率P的函数值,当P=0.95时,
Z
=1.645;当P=0.99时,Z=2.326。88整理课件n=N:植株总数;88整理课件四、回交育种的特点及其应用价值
(一)回交育种法的优缺点优点:①育种群体的遗传变异易于选择控制;②育种群体小,针对被转移的目标性状选择,利于温室、异地或异季加代等缩短育种年限;③利于打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森林生态补偿与林权流转合作协议
- 网络影视作品版权代理合作协议
- 绿色建筑电气系统设计、安装及性能验收协议
- 重型工业仪器定期校准认证与风险评估合同
- 生物制药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租赁与安全检测合同
- 航空货运代理航空货物清关代理承包协议
- 海外留学行李保险与全球托运质量监管协议
- 《社会保险知识普及教学课件》
- 《慢性肾衰竭》课件2
- 《农业机械操作培训》课件
- 临床类面试真题及答案
- 夫妻间借款协议合同
- 【8地一模 初二会考】2025年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含解析)
- ktv服务员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中国心电电极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监管方式(贸易方式)与征免性质与征免方式对应关系及其代码和解释
- 广东省退休年龄新规定
- 2025-2030医疗设备器械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城投公司竞聘试题及答案
- 西部计划面试题目及答案
- 公文筐的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