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先秦:中华文明的奠基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4魏晋南北朝:大分裂与民族融合5隋唐:繁荣开放、阳刚尚武6宋元:多民族政权并立、武功衰落与经济繁荣7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封建社会的衰落8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1840-1901)近代学习西方的历程9清末至民国(1901-1949)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11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12新中国经济史改革开放新时期13古代世界14中古世界15近代前期(16-18世纪)16近代后期(19-20世纪初)17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1914-1945)18二战后的世界(1945-至今)目录先秦:中华文明的奠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晚期奴隶制社会原始社会封建社会约2百万年前一万年前五千年前约前2070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三皇五帝仰韶文化大汶口(晚期父系)河姆渡、姜寨遗址母系共同劳动/成果共享父系阶级分化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原始人群禅让制世袭制二里头遗址内外服制方国甲骨文神权与王权安阳殷墟前1060前1046前770分封制、礼乐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井田制、昭穆制工商食官、学在官府和尊-中国最早出处东周争霸与兼并战争铁器牛耕/生产力变化改革与变法(商鞅变法)/生产关系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平民政治兴起/社会阶层流动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前476前256前221(1)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华文明起源与奠基是先秦时期的时代特征。(2)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原核心,源远流长,生生不息。(3)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满天星斗),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4)夏商西周: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早期国家出现,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5)春秋战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期。农耕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形成,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化。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了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各国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融,华夏认同感逐步增强;初步形成文化认同,百家争鸣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二重证据法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版图之确立:秦统一,初步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中国民族之形成: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发展。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西汉后期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诸吕之乱外戚干政三国、魏晋、南北朝:大分裂与民族融合220年曹丕建魏263年魏灭蜀汉266年西晋立三国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西晋八王之乱五胡内迁北方战乱316年西晋灭亡北方陷入战乱永嘉南渡317年东晋建立司马睿前秦统一北方淝水之战北民南迁开发江南南朝士族门阀政治420年刘宋建立东晋灭亡东晋十六国(北方)南朝(宋齐梁陈)北魏分裂北朝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孝文帝改革加速北方民族融合北周灭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篡北周隋朝建立589年隋灭南陈完成统一北魏统一北方六镇起义【外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部和西部的众多少数民族进入中原,接受了汉族的文明,从而促成了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交融。中原移民大量进入长江流域,促进南方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政治】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长期分裂,政权并立,南北对峙,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各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为隋唐制度奠定了基础;士族门阀政治是突出的社会政治现象。【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破坏与发展交替;江南开发初见成效,南北经济差距逐渐缩小,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田庄经济和寺院经济发展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佛教、道教冲击,玄学盛行;农学、数学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文学承上启下,书画艺术进入新阶段。九品中正制【政治】隋唐国家统一,疆域开拓,社会安定,典章制度发达;安史之乱起,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削弱,最终演变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经济】隋唐时期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改进,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成就显著,封建经济全面繁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外交】隋唐开明的民族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通发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华文化圈形成。【文化】隋唐儒佛道并行,儒学开始复兴;雕版印刷术、火药、天文等科技继续领先世界;唐诗繁荣,书法、绘画进入繁盛阶段;唐文化泽被深远。宋元:多民族政权并立、武功衰落与经济繁荣【政治】分裂割据到几个民族政权对峙并立,最后走向元朝的大统一;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经济】经济发展迅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农业、手工业发展带来商品经济的繁荣;对外交往以海路为主,海外贸易更加发达。封建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租佃制发达;封建国家对经济控制相对松弛,社会出现一系列新变化;【文化】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形成并扩大,推动了文化的高度繁荣。科技发明创造出现高峰,三大发明完成并外传;理学产生,儒学完成转型(哲学化、思辨化、世俗化);以宋词、元曲、风俗画为代表的市民化、多元化文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少数民族文字产生。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募役法、青苗法、市易法均输法、保甲法、保马法改革科举、猛安谋克南北面官四时捺钵宋代儒学复兴李贽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
工商皆本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循天下之公”宽以养民,严以治吏宋明理学发展邵雍伏羲八卦试图用易经解释世界周敦颐太极说自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张载气本论天所生的气是万物本源民胞物与万物一体填补了起源论、宇宙观、本体论的缺失开山鼻祖二程理本体,最高法则理是空虚、虚谓的理在人间的投射道:儒学纲常伦纪人跟宇宙本体联系在一起格物:对理的认知途径理是先于气存在理学奠基人朱熹理:纲常伦理,也是万物规律朱熹也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气质之性人性就是天理仁义礼治信是天赋予的本能气质之性有善恶分别。因为气质之性会受到人私欲的蒙蔽穷理:格物致知(向外)集大成者陆九渊穷理:反思内心朱熹:纲常伦纪是天理陆九渊:纲常伦纪是人固有本心王阳明理:内心良知。认识理:致良知按照良知行事:知行合一未按良知行事:受欲望蒙蔽要去除杂念王艮百姓日用即道心学心学是理学的另一分支。两者区别在于穷理的方法不同重视穷理,忽视经世致用明末思想鹅湖之会存天理,灭人欲。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封建社会的衰落【政治】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但也暴露了专制制度的腐朽性,说明了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中央和地方关系,尤其是同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对外交往中和平与暴力冲突并存,外交关系渐趋保守和封闭。【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帮形成,兴起许多工商业市镇;赋税制度改革调整生产关系;社会经济已孕育了新的经济因素,进入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但由于自然经济、封建专制以及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等因素的阻碍,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中国在这一时期并未迎来向工业文明转型的黎明。【文化】理学依旧占统治地位,但在专制权力的压抑之下,迸发了几股反封建的力量,一是明末清初带有民主色彩的反封建进步思潮,否定君主专制,主张个性自由,提倡“经世致用”、“工商皆本”;二是明清的反封建文学。科技、文艺承古萌新,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科技处于总结阶段,集大成的《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本草纲目》等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更能适于市民生活需要;书法、绘画艺术呈现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戏剧繁荣,“国粹”京剧出现并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中西文化交流进入新时期,“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并存。皇太极改国号、族号八旗制度清末至民国(1901-1949)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科举制废除日俄战争1901年清末新政1906年预备立宪1911年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1912年清朝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1913年中华民国建立清帝退位临时约法(责任内阁)袁世凯任大总统宋教仁遇刺善后大借款二次革命1914年一战爆发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运动新文化运动袁世凯去世军阀割据局面形成1916年1917年中国加入协约国府院之争张勋复辟护法运动1918年一战结束1919年巴黎和会五四运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文化运动(1915-1923)前期:民主、科学后期:马克思主义北洋政府时期民族资本工业“短暂的春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论持久战》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政协会议《共同纲领》新中国成立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0195219531954195519561957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一化三改抗美援朝土改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颁布宪法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求同存异三大改造完成中共八大;双百方针一五计划提前完成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21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8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二五计划开始19591961三年困难时期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21965国民经济逐步恢复1966文革开始文化大革命时期1971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197219751976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印边境战争二五计划完成经济整顿形势好转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社会性质一五计划三线建设(1964-1980)集中于“三五”“四五”计划期间调整工业布局,促进中西部发展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法建交,打破西方外交孤立三届人大,提出四个现代化1964与苏联意识形态产生分歧,矛盾日渐加剧三大改造三面红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新中国前三十年发展趋势中古世界6世纪15世纪末646年东罗马帝国《民法大全》日本大化改新日本进入封建社会遣唐使7世纪末阿拉伯帝国建立新罗统一朝鲜半岛8世纪阿拉伯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10世纪西欧封君封臣制度西欧庄园经济天主教会思想控制11世纪高丽王朝建立西欧城市兴起十字军东征(1096—1204年)4次12世纪末东正教进入基辅罗斯西欧城市自治运动日本幕府政治确立13世纪初欧洲大学兴起14世纪文艺复兴开始朝鲜建立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奥斯曼帝国建立英格兰、法兰西、西、葡等王国建立王权强化西欧庄园经济逐渐瓦解蒙古三次西征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16世纪末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封君封臣制度近代前期(16-18世纪)1500年新航路开辟价格革命商业革命世界市场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意大利(雇佣劳动关系)(14-15世纪)1517年宗教改革开始欧洲各国中央集权加强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文艺复兴(14-17世纪)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克伦威尔三十年战争(1618-1648)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合约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度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宗教改革(16-17世纪)启蒙运动(17-18世纪)1789年1787年美国宪法总统制共和制联邦制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50年代)近代科学兴起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科学革命(16-17世纪)工厂手工业时期(14-18世纪)商业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中期-19世纪末期)工业资本/自由资本主义(一工)垄断资本主义(二工)圈地运动(15-19世纪)三角贸易(16-19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开始殖民扩张(15-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衰弱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7世纪)英法争夺殖民霸权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18世纪)三次英荷战争1652-1674年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1764年珍妮纺纱机三十年中战争结束后,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规定了战后欧洲的基本政治格局,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实践了近代思想家提出了主权平等原则,承认了政教分离、信仰自由。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起来近代以来的国际法标准。殖民战争资本主义发展近代后期(19-20世纪初)拿破仑战争和维也纳体系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欧洲出现的是均势,但是大革命之后,法国异军突起,拿破仑率领法国人,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把原来的均势体系完全打破。于是在打败拿破仑后,英国等战胜国,召开维也纳会议,签署《维也纳和约》。提出了“正统主义原则”和“补偿原则”。所谓正统主义原则,指的是主权国家的正统性,有着古老的传统,因此要恢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的正统王朝制度。也就是波旁王朝复辟。补偿原则是,以相应的领土补偿昔日统治者的损失,划分欧洲版图。主张会议外交,定期举行会议,来协调各国利益。强权政治,由列强瓜分战败国。在维也纳体系之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原来的体系崩溃,俄国出现了克里米亚战争,普鲁士有了王朝战争,结束了德意志四分五裂,美国崛起,东亚日本崛起,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出现,把维也纳体系彻底埋葬。一战·二战间的世界(1914-1945)一战后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亚洲】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帝反封建革命;印度甘地“非暴力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综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温度》专项测试试题(解析卷)
- 2025年手表质量安全专项考核试卷
- 2025年花生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考核试卷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质量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入境旅游服务失误归因与补救考核试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光的色散专项训练试卷(附答案详解)
- 明理:感受探索之乐为思维插上翅膀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同步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验收标准合同协议
- 2025-2026学年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P234)
- 2025昭通市盐津县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14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自动扶梯施工方案编制
- 2.2运动与相互作用(第2课时二力平衡)学案-八年级科学浙教版上册
- 第一单元第二课《表现形式》课件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一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2
- 国开2025年《行政领导学》形考作业1-4答案
- 第8课《网络新世界》第一课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 具身智能在智能工厂生产流程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 餐饮连锁品牌营销推广策略案例分析
- 新能源车电机热管理技术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