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图难于易》翻译与解读_第1页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图难于易》翻译与解读_第2页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图难于易》翻译与解读_第3页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图难于易》翻译与解读_第4页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图难于易》翻译与解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图难于易》翻译与解读《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图难于易》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图难于易》翻译与解读

为无为01,事无事02,味无味03。大小多少04,报怨以德05。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0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07。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08。

夫轻诺必寡信01,多易必多难02。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03。

今译

无为而有作为,无事而有事,无味而知有味。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

做难事,要从容易的事做起;做大事,要从细小的事做起。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的事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小的事做起。圣人从不自大,所以才能成其大。

轻率的许诺,必然会失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圣人总从难处谋虑,所以总是无难事。

评议

本章是讲做难事,要从容易的事做起;做大事,要从细小的事做起。否则“多易必多难”、“轻诺必寡信”,会以失败告终。老子认为,圣人做事,总是从难处谋虑,所以“终无难事”;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其中也蕴含有积极进取的思想,与以下“图难于其易”的思想有着内在联系。

老子文笔,与庄子文笔一样,有断续之妙,不能用一般叙事的逻辑思维方法视之。《老子》作为哲理散文诗,亦有浪漫主义诗人的文风,跳动性较大,看似不连贯,其实意若贯珠,有其内在联系。所以,不能说“报怨以德”与上下句不连贯。或谓“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等第一段与下段主旨不同。

陈鼓应先生对本章的解读,是值得商榷的。陈鼓应先生对本章解读说:

本章分二段略作说明:

一,开头说到立身行事应做到自然无为、清静无事、恬淡无味,这也是处事治世的宗旨。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这三句和后文不相关联。“大小多少”一句,中间或前后有漏字,语意不完足,应搁置起来,不必强解。“报怨以德”一句是错简,可移回七十九章。

二,“图难于其易”至结尾成一个完整的段落(为本章的主题)。这是一段提醒人处理艰难的事情,须先从细易处着手。面临细易的事情,却不可轻心。“难之”是一种慎重的态度,谨密周思,细心而为。本章格言,无论行事求学,都是不移的至理。

陈鼓应先生对“图难于其易”一段的解读,是正确的。宋代林希逸独具慧眼,他对本章的解读,颇有真知灼见。录之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无为而后无不为,故曰“为无为”。无所事于事,而后能集其事,故曰“事无事”。无所着于味,而后能知味,故曰“味无味”。能大者必能小,能多者必能少,能报怨者必以德,能图难者必先易,能为大者必先于其细。自“味无味”以下,皆譬喻也。难事必作于易,大事必作于细,只是上意申言之也。圣人不自大,而能谦能卑,所以成其大。轻诺者必过当,故必至于失信。以易心处事者,多至于难成。此亦借喻语也,但添一“夫”字,其意又是一转。前言易矣,恐人以轻易之心视之,故如此斡转,曰易,非轻易也。圣人犹以难心处事,遂至于无难,况他人乎?此意盖谓前言易者,无为无事而易行也,非以轻易为易也。(《老子鬳斋口义》)

林希逸把本章前后两段文意视为整体,说前隐后显,前曲说后直叙,皆表达“图难于其易”,“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的主旨。林氏的解读,颇有见地。

林希逸《老子鬳斋口义》的本章题目为“为无为”,不明确,不能说明本章主旨,故笔者改为“图难于易”为本章篇名。河上公给本章拟题为“图始”,亦有“图难于易”的意思,但不够明显。

解释

01为:动词。无为:名词,作谓语。此句语法为动宾结构,省略了主语“我”。下两句亦然。句谓:无为而为。即无为而无不为之意。

02事无事:谓无事而有事做。

03味无味:谓无味而有味。

按以上三句,吴澄曰:“凡以无为而为者,老氏宗旨也。身行之事,以无事为事;口食之味,以无味为味,皆演‘为无为’一句之旨。”

04大小多少:此句多有歧解:(一)以小为大,以少为多。按此解符合老子本意。(二)“欲大反小,欲多反少”(河上公说)。(三)“能大者必能小,能多者必能少”(林希逸说)。(四)去大多,取小少(释德清说)。(五)“大生于小,多起于少”(陈鼓应说)。按此说接近老子本意。

奚侗曰:“‘大小多少’句,谊不可说,疑上下或有脱简。《淮南·原道训》:‘大小修短,各有其具,万物之至,腾踊肴乱,而不失其数。是以处上而民弗重,居前而民弗害。’似是《老子》文,今本有脱误。‘大小修短’,或即今本‘大小多少’也。”

05报怨以德:即“以德报怨”之倒句。其意甚明,他解皆非。

奚侗曰:“高延第曰:‘大小多少同观,故恩怨相等,太上无施报。此言有报者,有道之人,无论有怨无怨,惟以生育覆养为事;自怨者观之,则以为报之以德耳。’”马叙伦说此句当在《老子》第十九章“和大怨”句上(《老子校诂》)。严灵峯认为此句应在第七十九章“必有馀怨”句下(《老子章句新编》)。按马、严之说皆为主观臆断,不可取。

06细:小。两句:谓难事,从其易成时做起;大事,从其小事做起。

07作:起。两句:与上两句意思相同,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

对以上四句:吴澄曰:“能图其难于易之时,为其大于细之时也。天下之事,始易而终难,始细而终大;终之难,起于始之易;终之大,起于始之细。故图之为之于其易细之始,则其终可不至于难。”

08终:终究,到底。不为大:谓能谦卑,不自大。两句:谓圣人终不自大,所以能成其大。

林希逸曰:“圣人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