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端午粽 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1_第1页
9端午粽 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1_第2页
9端午粽 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端午粽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小学语文年级一学期春季

课题端午粽(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识记生字,会写“叶、豆、米、分"。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的方法。3.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来历,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体会温暖的亲情和深厚的爱国情。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来历,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体会温暖的亲情和深厚的爱国情。

教学过程

复习词语,回忆“粽子”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每年端午节,外婆都会包粽子,外婆包的粽子好看、好闻、好吃。2.与粽子有关的词语还记得吗?我们来剥开粽子外面的箬竹叶,读一读里面藏着的词语吧!出示:裹着掀开剥开一锅粽子一颗红枣一股清香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请三个小朋友读)3.小朋友们不仅把词语的字音都读准了,还读出了节奏感。二、想象画面,分享“粽子"1.外婆包的粽子好看、好闻,还——(点红:十分好吃)(生接),不仅十分好吃,花样也多(点红:花样也多)(生接)。2.都有什么花样呢?请一个小朋友读第三自然段的1、2两句,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找都有哪些花样。3.找到了吗?(圈出: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我们一起喊喊这些粽子的名字: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生接)。4.看,这是鲜肉粽,中间有一块大大的肉,这个字,读——肉,就像一块新鲜的肉,里面的撇点撇点就像肉的纹路。5.外婆包的粽子有那么多花样,我们吃得笑嘻嘻,甜蜜蜜的,这就是美滋滋(点红:美滋滋),一起读。6.外婆包的端午粽不仅给我们吃,还给谁吃呢?听,小朋友有话告诉我们。(出示小朋友图片)播放录音: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7.小朋友的话有点长,听清楚了吗?我们美滋滋地吃完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点红:吃带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我们先吃再带,还要分,这里面也藏着顺序呢,找到顺序,注意停顿,这个长句子也难不倒我们!同桌两人合作读一读,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生读)找到了顺序,注意了停顿,句子就能读得清清楚楚。9.外婆心里不仅想着我们,还想着邻居们呢。我们中国人常说:“邻居好,赛金宝”,做了好吃的,和邻居一起分享,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端午节因为有了外婆的粽子变得格外美好。请你带着这份美好的感觉,自己读一读第三小节。三、拓展资料,走近“粽子"1.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呢?出示第四自然段,自己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2.生回答:我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3.原来,这里面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呢!(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4.师: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5.瞧,念(出示字卡)上面是个今,下面是个心。一直到今天,人们嘴里吃着粽子,心里还一直念着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出示:屈原头像)6.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小节。7.小小的粽子包含了外婆对我们的疼爱,对邻居的关爱,还包含了我们对屈原的纪念之情。让我们捧起书,将课文读一读。8.你还知道哪些端午节的习俗呢?出示儿歌: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听老师读这首小儿歌,小朋友们一边听一边想,这首儿歌介绍了哪些端午习俗?8.小朋友们找到了哪些端午节习俗?(生接,圈出:插艾蒿、挂丝线、戴香包、吃粽子、划龙船)9.(出示图片)“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蒿可以驱蚊避虫,祛病防疫。娃娃们手腕上栓上五色线,脖子上戴上香囊,可以避开蛇蝎毒虫,常保平安。如今划龙船不仅为了纪念屈原,更是成为一项全民运动。10.(出示句子:一到端午节,人们总会_________________。)现在,你会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生接:一到端午节,人们总会在门上插艾蒿。一到端午节,人们总会给孩子戴上香包。)11.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去看一看《粽米香端午节》《祭端午》、《端午节的故事》这几本介绍端午节的书哦!四、总结全文,体会情感小朋友们,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我们要吃端午粽(指课题端午粽)。外婆包的粽子好看,好香,好吃。外婆心里不仅想着我们,还想着邻居们呢。人们嘴里吃着粽子,心里还一直怀念着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五、创编儿歌,巧记“粽子”1.咱们这篇课文里的生字都藏在这首小儿歌里了。出示儿歌:端()(),包粽子,箬竹(),白糯()。红()粽,红枣粽,鲜肉粽,花样多。爱()享,()好吃。齐过(),念屈原。我们也来做一回小诗人,一起填一填(生一边拍手,一边读)2.生字都认识了,我们还要会写,写哪个字呢?出示:(1)叶:口字小小往上写,十字横短竖要长。(2)生:豆指图,这是古时候盛食物的器皿,豆的样子就像它,一横是盖子,口是大肚子,点撇是座子,长长的一横就是底。伸出手,和我一起写,一横短,口字扁,封口一横压中线,点撇要写正,最后一横长而稳!(3)还要写两个字,读——分米分和米都有撇和捺,撇捺怎么写才漂亮?(生接:写舒展)都是写字高手分字就像撑把伞,撇捺舒展盖住刀。米字就像穿小裙,撇捺舒展超过横。伸出手,和我一起写分字上面是个八,撇短捺长要分开,下面一把刀,要写正。米的笔顺要注意,点低撇高,横压中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