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24年意外伤害事故与应急管理预案_第1页
小学2024年意外伤害事故与应急管理预案_第2页
小学2024年意外伤害事故与应急管理预案_第3页
小学2024年意外伤害事故与应急管理预案_第4页
小学2024年意外伤害事故与应急管理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2024年意外伤害事故与应急管理预案一、学校火灾事故应急处理程序本预案的关键目标在于快速疏散人群,尽快扑灭火源,最大程度降低事故损失。(一)无论何人获取火灾信息,均需第一时间报告值班负责人和校领导,并同步拨打119报警。(二)接到报告的领导或值班主管应迅速启动火灾应急预案,各应急小组立即执行相应救援行动。通信小组需立即启动火警广播,指导师生有序疏散。(三)在火灾初始点现场的教职员工,应利用消防栓、灭火器等设施进行初期灭火自救。(四)应急指挥部根据预案规划,选取最佳疏散路径,迅速组织师生撤离建筑物。(五)疏散引导小组应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在楼梯口、转弯处、岔路口引导师生安全撤离,并在上风口指定地点集合。(六)抢险小组在消防队抵达前,应全力灭火,同时关闭电梯运行,开启防火门、防火卷帘,抑制火势蔓延,确保应急照明,开启通风排烟系统,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七)疏散小组需在集合点逐一清点学校全体师生及外来人员,排查是否有人滞留现场。(八)医疗救护小组全力救治事故现场的伤员,安全转移至安全地带。(九)警戒保卫小组迅速在事故现场和学校周边设立警戒线,维持现场秩序,指引外部救援力量进入,保障学校财产安全。(十)火灾完全扑灭后,学校内外警戒线的解除必须遵循应急总指挥或消防部门的指令。(十一)事故发生后,学校需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二、校舍楼梯踩踏及坠落事故应急处理流程本预案的核心原则是:迅速控制现场,维护秩序,及时救治伤者。(一)发现楼梯踩踏或坠落事故的任何人员,应立即向值班领导和校方管理层报告。(二)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发布指令(可通过广播、扩音器等方式):1.所有人必须保持原地不动,严禁向前移动。如楼梯扶手破损,应尽量移至内部站立。2.楼层上人员有序地向后退让,为空出楼梯空间。3.楼梯上的人员有序后撤(上行者向下退回),为救援腾出通道。4.救护人员全力以赴抢救伤者,对重伤者实施紧急救护,并拨打120急救电话。5.警戒小组迅速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二次拥堵和混乱,为救援开辟通道。6.后勤保障小组立即准备好救护车待命。7.学校及时与受伤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并指派专人前往医院探望、慰问受伤学生。8.事故现场警戒线需在救援结束、校舍安全隐患消除、事故调查完成后方可解除。9.事故发生后,学校应立即将事故信息上报至上级部门。三、体育活动中学生意外伤害应急处理程序本应急程序的核心在于:迅速并适宜地救治受伤学生。(一)当发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遭受伤害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值班教师和学校领导。(二)学校医护人员和教师应立即行动,将受伤学生送至校医室进行初步救治,必要时紧急送往医院。(三)针对下肢受伤的学生,不应让他们自行走动,必须采取背负方式转运;对于出现胸闷、晕厥症状的学生,禁止背负,应采用平抬方式转移;对于疑似颈椎、腰椎骨折的学生,应避免随意搬动,建议及时联系骨科专业医师进行辅助。(四)学校应密切跟进受伤学生的救治情况,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五)对发生事故的场地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六)学校还需调查了解,在学生受伤过程中,是否存在人为因素导致事故的发生或扩大,以及学生的体质是否适宜参与该项体育活动。(七)学校应当妥善处理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确保学生权益得到保障。(八)针对严重伤害事故,学校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四、触电事故应急处理程序本应急程序的重要原则是:迅速抢救触电者,同时确保施救过程安全。(一)任何发现触电事故的人员都应当立即着手救援触电者,同时委托现场其他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立即通知值班负责人和校方领导。(二)触电解脱措施1.首先断开电源。2.若短时间内无法切断电源,可用干燥的木棍、木板或其他绝缘材料将触电者与电源分离。3.使用绝缘工具切断带电电线。4.抓住触电者干燥且未紧贴身体的衣物,小心翼翼地将其拖拽至安全地带,注意避免触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裸露的身体部分。同时,注意在解脱触电者后避免其跌倒造成二次伤害。以上方法适用于220/330伏“低压”触电情况,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应迅速通知电力部门采取专业措施,以防引发新的安全事故。(三)在专业医护人员抵达前的现场抢救措施1.若触电者神志清醒,允许其在原地适当休息。2.若触电者虽丧失意识但仍有呼吸和心跳,应使其保持仰卧姿势,确保周围空气流通,同时注意保暖。3.若触电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若心脏停止跳动,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若两者皆停止,则需同时进行两项急救措施。现场急救务必坚持到底,直到专业医护人员接手。(四)触电事故发生后,学校应迅速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维护救援秩序,警戒人员应引导急救人员迅速到达现场。(五)在医务人员将触电者转移至医院救治,现场已完成事故调查和隐患排除工作,确定无事故风险后,方可解除警戒线。(六)事故发生后,学校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相关情况。五、学校防暴雨雷击事故应急响应机制本应急机制的核心是:预防事故,确保人身安全,减轻财产损失。(一)在暴雨预警阶段,学校值班人员及保安人员应加强校园巡逻,一旦发现险情,立即向值班领导和校方高层报告,启动应急预案。(二)若校内建筑出现漏雨现象,应立即切断非必要的电源,有序转移受影响区域内的学生及贵重设备,同时关闭所有门窗,防止雨水进一步侵入。(三)遭遇雷电天气时,应尽可能切断除基本照明之外的所有电器设备电源,防止电器遭受雷击。重要电气设施及强弱电房附近避免堆放易燃物品。应急排险和救护团队应做好随时介入救援的准备。(四)如暴风雨导致校舍进水、校园积水严重:1.应立即切断电源,启动抽水泵等排水设施,疏通下水管道,并与市政部门核实排水设施运行情况。2.应密切关注并尽力防止厕所进水溢出,以防污水污染。3.放学时段,为学生搭建临时通行桥梁或通道,避免学生趟水步行,减少感染疾病风险,同时安排教师搀扶引导,或使用校车接送学生。4.组织师生有序转移,避免人员拥挤和踩踏,确保疏散通道畅通。5.对于积水房间内的设备、资料等财物,及时转移到高处存放。6.学校后勤部门应预备雨具、雨衣、雨靴以及食品、饮品、衣物、药品等必需品供应给师生。7.保安人员在校门口维持秩序,安抚家长情绪,疏导道路交通。8.待积水退去后,学校应联合防疫部门做好消毒清洁工作。六、校园内突发暴力事件应急响应流程本应急流程的关键是:迅速集聚优势力量,阻止暴力行为继续发展。(一)得知暴力事件信息的任何人员,均应第一时间向值班主管或校方领导报告,并同时拨打110报警。(二)值班主管或在场工作人员应迅速组织现场人员设立临时警戒线,阻挡犯罪分子靠近学生群体,避免事态恶化。(三)应急指挥部宣告学校进入全面应急状态,各应急小组立即启动救援行动。(四)应急指挥部整合有效力量,携带防御器械,与犯罪分子周旋,劝阻制止暴力行为,为警察到来争取宝贵时间。在安全可控条件下,尽力制服犯罪分子。(五)疏散引导小组有序组织所有学生及其他无关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六)医疗救护小组及时对受伤的学生和其他受害者进行紧急救治。(七)通讯联络组迅速联系公安、消防、急救、社区等相关部门、单位请求支援,确保救援队伍能迅速抵达现场,同时确保学校内部信息传递通畅。(八)警戒保卫组布置现场警戒,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校园,维持现场秩序,防止恶意滋扰,引导外部救援力量顺利进入现场。(九)事件发生后,学校应立刻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相关情况。七、交通安全应急处置流程本应急流程着重于预防事故,确保迅速采取适宜方式救治受伤学生。(一)各位班主任应常态化在班级内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强调进出校园及过马路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尤其要对走读生反复提醒,以降低交通意外事件发生几率。(二)教职工若发现学生在校外马路上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应立即拨打110报警,对受伤学生进行紧急救护,记录肇事车辆信息,并第一时间联络校医和拨打120急救电话,安排车辆将受伤学生送往最近医疗机构救治,同时报告给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班主任和家长。(三)若学生在校外道路上遭遇交通事故,经过现场的教职工均有责任保护现场,并及时电话报警,等候交通警察到场勘查。(四)一旦交通事故发生,现场教职工应协助交警对学生进行有序疏散,确保道路交通畅通安全。(五)学校安保人员需对进出校园的学生交通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对违反交通安全规定的同学予以批评教育,对拒不改正者应及时报告年级主任和班主任进行后续处理,情节严重者交由政教处依法依规处理。(六)学校保安应在学生上下学高峰期时在校园门口维护交通秩序,设置警示标识,要求学生骑车进出校门时必须下车推行。(七)在紧急状况下,现场教职工和值班领导应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识和图纸,正确引导学生安全疏散。八、溺水事故应急处置流程本应急流程主要目标是预防溺水事故,确保快速采取恰当措施救援溺水学生。(一)加强对学生的游泳安全教育,严禁学生在河边、池塘边玩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