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方法演变_第1页
第2章 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方法演变_第2页
第2章 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方法演变_第3页
第2章 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方法演变_第4页
第2章 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方法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方法演变概要1从原始电影到《北方的纳努克》2苏联“电影眼睛”理论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3形象化文献——纪录电影三巨匠4从形象政论到写实学派5艺术形态风格林立与相互渗透第一节从原始电影到《北方的纳努克》(一)问世之初的电影电影发明者法国人卢米埃尔在巴黎放映的第一批短片《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吃奶》等,都取材于真实生活,被称为“活动照片”。这些电影是单色片,拍摄手法也比较简单,原始电影除了给人惊奇之外并没有多少美感。一卢米埃尔时期的原始电影《工厂大门》:摄影机在门外记录了下班工人走出门外,骑车的,走路的,一幅自然真实的景象。法国著名的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说“至今还使人感到一种朴素的魅力。”一卢米埃尔时期的原始电影卢米埃尔兄弟的父亲对托马斯·爱迪生的活动电影放映机十分着迷。受到父亲的影响,卢米埃尔兄弟也开始研制一种被他们称为活动电影机的机器。1895年12月,他们在巴黎卡皮欣大道上的"格拉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播放了他们制作的第一部电影。一卢米埃尔时期的原始电影(二)三位大文豪的纪录片观感一卢米埃尔时期的原始电影高尔基高尔基第一次观看电影后大为失望:“昨天晚上我去拜访了影子的王国。那是一个无声、无色的世界。……这种无声的灰色的生活终于使你感到不安,感到厌烦。它似乎在向你发出某种包含着模糊的但是险恶的警告,使你感到心颤。你忘记了你置身何处。种种奇怪的想象侵入你的脑子,你的意识开始变得模糊,茫然不知所措。”(二)三位大文豪的纪录片观感一卢米埃尔时期的原始电影伏尔泰电影诞生15年(1910年)以后,托尔斯泰的评论与高尔基完全不同。他说:“电影应该记录各种不同状态的俄国现实。必须用电影来反映俄国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寻求最虚构的题材。”重视艺术社会功能的伟大艺术家敏锐地认识到电影潜在的巨大社会功能。(二)三位大文豪的纪录片观感一卢米埃尔时期的原始电影鲁迅1906年,留学日本学习医学的鲁迅,因为在课堂上看了反映日俄战争中中国同胞遭杀戮的时事片而大受刺激,竟成为他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的重要思想因素。几十年后,作为文学家的他,经常挤出时间与亲属一起到电影院观看新闻电影,作为了解世界、丰富生活的一种途径。(三)卢米埃尔的制作特点一卢米埃尔时期的原始电影采取严格的技术保密措施、大力发展自己的放映员和摄影师队伍、与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竞争、把放映和拍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及时赚钱。坚守记录生活的定规。动员自己的亲属出镜参与拍摄,却不是表演虚拟故事,仍是再现生活片段。他对“演出事件”增加电影娱乐性不感兴趣。(三)卢米埃尔的制作特点一卢米埃尔时期的原始电影卢氏工厂的品选材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景象、民俗活动和各国王室礼仪等方面。为了取得各国王室的支持,影片往往不得不按照他们的要求拍摄,致使这些作品成为统治者宣示威德的工具。有些作品的拍摄颇具新闻报道雏形。比如,他拍摄会议的活动,在放映时请发言者到幕后重说发言内容,被后人视为第一次拍摄新闻片和对有声片的有益尝试。(一)美国电影人的努力二美国电影人对电影娱乐化的探索从拍摄歌舞表演、动物表演,到搭建摄影棚请演员表演某种情节片;为追求技术上的完美,通过创造人工生活场景,删除与情节无关的素材,使故事、意境更加典型、集中,从而达到一定娱乐效果和宣传教育效果。娱乐性是电影艺术水准和影响力的培养基。不管是纪实片还是虚构片,任何审美和教育功能之发挥首先要使观众有兴趣。美国电影人对电影艺术技巧的执着探索催化了故事片诸片型,创造了好莱坞奇迹,也推动了纪录片艺术的成型(二)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Flaherty)与《北方的纳努克》二美国电影人对电影娱乐化的探索被国际影视界公认为第一部完整意义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1922年,79分钟)。呈现某些自相矛盾的现象:既坚持非虚构原则,又巧用虚构影片手法。(二)《北方的纳努克》二美国电影人对电影娱乐化的探索《北方的纳努克》已不是呆板纪录景象式的“再现生活”,而是一部有人物、有情节、充满诗情画意的再现真实生活的纪录片。弗拉哈迪精心选择拍摄自己感兴趣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一次次地把样片放给人们看,根据人们的反应决定内容取舍。这种方法虽然使影片成本高而效率低,却有效地提高了艺术品质。弗拉哈迪在北极拍摄因纽特人时的场景(三)《北方的纳努克》的艺术技巧二美国电影人对电影娱乐化的探索第一,歌颂美而回避丑的美学原则,关注人文,关注人与自然的冲突,开创了人类学纪录片的先河。第二,与被摄对象长期交友共处,深入观察,准确地把握生活形态,并使被摄对象在镜头前高度自然。第三,用故事片手法表现非虚构的人生故事,使纪录片故事化,并以主观热情介入强化情节,塑造人物。所谓“介入”就是巧妙地运用“重演”和“主观干预”,摒弃呆板的自然纪实,却又善于最大限度地追求客观效果(隐瞒纳努克平时用猎枪狩猎的事实,刻意表现因纽特人的传统鱼叉狩猎法,建造冰屋)。二美国电影人对电影娱乐化的探索第四,长镜头和大景别。长镜头的时间流程和生活一样,重视过程的记录,显得很真实,保持了生活的原态,恰恰吻和了他观察而不介入的创作理念;很少有近景和特写,都是中远景和大全景,进行客观非干涉性的记录。(20分钟抓海象的长镜头)。第五,在选择拍摄和选择编辑基础上,运用画面组接创造节奏变化和艺术气氛,使作品结构高潮迭起,增强吸引力。第六,利用字幕增强效果,使默片具备了综合艺术手段的表现力。【百年百影X1922】罗伯特·弗拉哈迪如何开创了现代纪录片先河第二节苏联“电影眼睛”理论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一)背景一苏联“电影眼睛”理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十分重视电影的社会作用,把新闻纪录片视为形象化政论。列宁提出“必须从新闻电影做起”的要求1918年6月开始上映的杂志型新闻片《电影周报》在全国发行,影响甚大。初期的苏联还没有自己的故事片,进口娱乐片充斥电影院。面对如此形势,两位电影先驱人物向不同方向做出努力。(二)先驱人物一苏联“电影眼睛”理论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M.Eisenstein)爱森斯坦首创了蒙太奇和其他现代电影制作技巧的应用。他因《战舰波将金》、《十月》和《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等电影而闻名。按他的电影蒙太奇观点,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影像可以用来造成最大的心理效果。他将电影艺术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隐喻等手法,赋予电影全新的表现力和复杂性。(二)先驱人物一苏联“电影眼睛”理论吉加·维尔托夫(DzigaVertov)与《持摄影机的人》1922年,苏联电影制作人吉加·维尔托夫拍摄了23集新闻片《电影真理报》,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实验性团体“电影眼睛派”。维尔托夫力图创造出反映现代生活的新电影,但他认为电影的实质在于拍摄角度和蒙太奇,这使他在创作中过分迷恋于形式。《持摄影机的人》1928年,80分钟,既是“电影眼睛”理论的形象宣言,又是摄影机和摄影师的赞歌。接头所向无所不至,拍摄角度极尽变化;每个镜头都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是一些生活的碎片。他的影片不断的颠覆着观众以往的观影经验:在电影中人们看到的生活不再是平常看到的样子,让观众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生活,打破了以往观察生活的既定视角。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再把它们拼贴起来,可以跟直接地接近生活的本质。《持摄影机的人》中最著名的镜头整个影片可以分为现实生活和电影技术两个层面。现实生活的层面展现了俄国人的生活状况,把它们压缩到了一天:醒来、洗漱、上班、工作、游玩、生老病死……从技术层面看,则展现了电影制作的过程。从摄影的角度用了高速摄影、升格、降格、负片、焦点不实……从剪辑方面则用了分割画面、分格、抽格、快速剪辑……特技方面他用了二次暴光、反向运动……向观众呈现了电影技术的方方面面的潜能。整个片子一共有1700多个镜头,是当时好莱坞故事电影镜头的两倍。《持摄影机的人》中创造性的将两个德式斜角镜头拍摄的画面并接在一起(三)主要艺术主张一苏联“电影眼睛”理论其一,强调摄影机的特殊功能,重视拍摄角度、景别以及特技等摄影造型技巧。他认为多视角的机械“电影眼睛”无所不能,不受限制,远胜于人类眼睛的功能,既能看到事物外貌,也能说明“您所未知的世界”。其二,主张抢拍和隐蔽拍摄,以“墙上的苍蝇”比喻摄影客观性;要求摄取人物自然神态和事件进程原貌,甚至要求“被拍对象发现你在拍他,便立即停机”;反对拍摄中的人为干预和表演。他崇尚的法宝是“隐藏拍摄”,用以抓取那些人们罕见的运动瞬间。(三)主要艺术主张一苏联“电影眼睛”理论其三,强调蒙太奇的作用,认为蒙太奇手段可以改变乃至创造新的时空形态。其四,强调电影的任务是反映社会现实,肯定纪录片的传媒作用和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其五,主张电影人到生活中去,通过日常生活反映社会变化,通过平凡事例表现伟大主题。

其六,把电影剧本、演员、摄影棚等视为“资产阶级发明物”,称进口故事片为麻醉人民的“宗教同类”,痛斥进口故事片为“技术上花哨的电影活僵尸”。(四)评价一苏联“电影眼睛”理论“电影眼睛”派虽然贡献巨大、影响深远,历史却证明因其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它未能长久地繁荣下去。现实主义艺术实践证明,人的眼睛,虽然不如摄影机视角丰富,认识世界却能胜过“无所不能的电影眼睛”。摄影造型和蒙太奇的刻意追求不仅是主观意念对“电影眼睛”功能的否定,也难免流于技术主义,从而降低了纪录片的认识功能和史学价值。另外,它对故事片的笼统否定显然失之偏颇,妨碍了对其巨大社会功能的认识。吉加·维尔托夫(29:10)(一)约翰·格里尔逊的努力二格里尔逊学派和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约翰·格里尔逊(1898年-1972年),出生于苏格兰丁斯城,纪录片导演与制片人、英国电影导演。他是弗拉哈迪(美国纪录电影学派创始人)的学生,被称为“纪录片之父”。20世纪20年代中叶,他在美国研修社会学期间注意并深入思考了电影的社会功能问题。他敏锐地意识到电影作为教育和意识形态工具的巨大潜力。1926年他第一次使用了“纪录片”(documentary)一词,并把纪录电影创作概括为“对真实事物做创造性处理”,强调了把电影作为宣传、教育和舆论手段的主观能动性。(一)约翰·格里尔逊的努力二格里尔逊学派和英国纪录电影运动1927年,他回到英国,向政府商品推销局推销自己的主张,双方一拍即合。他用当局提供的第一笔拨款拍摄了纪录片《漂网渔船》。格里尔逊的创作很少,他的价值更在于他提拔后代,开拓了纪录电影的发展道路。1930年代,他说服政府市场局建立了一个电影小组,汇集了一批有才气的年轻人专门从事纪录片创作。他们研究弗拉哈迪、维尔托夫、爱森斯坦、伊文思等人的理论、作品等。博采众长为己所用,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住房问题》、《夜邮》、《锡兰之歌》……(1)强调纪录电影创作要面对现实、剖析社会问题,电影即“讲坛”—主张把电影直接作用于宣传教育。(2)主张“创造性地处理生活场景”,允许在拍摄中进行艺术加工。他认为纯客观的纪实是不存在的,主张在记录中融入主观意识。强调“电影是榔头,而不是镜子”,电影人首先是政治分析家、宣传员,其次才是艺术家。(3)创造性地把现场录音和解说词作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部分。有的作品不惜让解说词占主导地位,致使画面显得无关紧要。(二)格里尔逊学派的基本艺术观点二格里尔逊学派和英国纪录电影运动有人批评他们“对于构图、蒙太奇和摄影的兴趣超过了对于主题的兴趣”。此外,该学派创造性地把现场录音和解说词作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部分。有的作品不惜让解说词占据主导地位,致使画面显得无足轻重。有声片出现初期,观点鲜明、感情浓厚、文采斐然的解说词为纪录电影增添了不少光彩。后来出现的更注重解说词的政论片和文学片是对格里尔逊学派的发展。格里尔逊学派的重要贡献在于推动了世界纪录电影运动的发展,为纪录美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三)对格里尔逊学派的评价二格里尔逊学派和英国纪录电影运动对纪录电影认识价值的分歧,同时也是对美学追求的分歧前者主张旗帜鲜明地接触社会问题后者坚持赞美古风古德引起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拍摄技巧的差异一个是不允许内容“重演”而追求效果质朴一个是对完全真实的生活场景做“创造性处理”———艺术加工(四)格里尔逊和弗拉哈迪之间的分歧二格里尔逊学派和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约翰·格里尔逊(28:06)第三节形象化文献—纪录电影三巨匠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加剧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纪录电影关注社会现实的艺术潮流。纽约“电影—摄影联盟”提出“形象化文献”的口号,呼吁电影要关注社会问题,这一行动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支持。其原因是他以扭转经济形势的承诺赢得大选,电影的宣传作用有利于解决某些社会问题。(一)背景一帕尔·洛伦茨——坚持形象化文献

帕尔·洛伦茨(1905-1992)《开垦平原的犁》1936年,28分钟

摄制组深入沙尘暴肆虐的干旱灾区,记录下原本富饶美丽的平原如何因掠夺性滥垦而变成荒漠的悲惨景象。为了不使当局难堪,尽管该影片回避了社会制度问题,退而把主题变为探讨环境问题,但仍然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二)作品一帕尔·洛伦茨——坚持形象化文献

《河流》,1938年,31分钟

为了向人们展示洪水和土壤退化对土地造成的破坏,他带着摄影组走遍了密西西比河上下游千里河段,真实地记录了由于破坏森林、水土流失导致河水泛滥成灾的惨烈景象。发行该片的电影公司获得了意外丰厚的收入,作品也荣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总统罗斯福称赞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影片,并下令建立“美国电影服务处”,支持摄制纪录电影。(二)作品一帕尔·洛伦茨——坚持形象化文献帕尔·洛伦茨(29:06)二莱妮·里芬施塔尔——终生迷恋形象纪实(德)莱尼·里芬斯塔尔(1902—2003),美国时代周刊评选20世纪一百位最重要的艺术家中唯一入选的一位女性,舞蹈家、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摄影家、作家,一个美丽、坚强、才华横溢的女人。里芬斯塔尔开始是个舞蹈明星,因为膝盖受伤转入电影界,成为德国红极一时的默片演员,1932年转向导演工作,拍摄了剧情片《蓝光》。二莱妮·里芬施塔尔——终生迷恋形象纪实里芬斯塔尔的电影才华得到了希特勒的赏识,1934年纳粹党在纽伦堡代表大会时,希特勒指名要她担任导演拍摄纪录片,纳粹不仅提供充足的经费和特殊的便利,而且保证不干预她的创作。里芬斯塔尔组建了120人的拍摄组,邀请了16名一流摄影师,30多架摄影机,事先做了严密的安排甚至排练,如搭天桥、升降机、移动轨、消防云梯等,光17万英尺的素材就看了3个月,剪了8个多月,终于在1935年完成了这部纪录片——《意志的胜利》。《意志的胜利》这部影片共分13个段落,分别是:希特勒到来、希特勒小夜曲、苏醒的城市、民俗大游行、大会开幕式、劳工大会、冲锋队员、希特勒青年团、阅兵式、晚会、希特勒和冲锋队、大游行、闭幕式迎接党旗。这部影片不加解说,强烈地感染力全靠她精湛的记录艺术来体现。影片在威尼斯等电影节上连连获奖。这充分说明,尽管人们厌恶它的内容,但是却无法否认它精美绝伦的纪实艺术效果。二莱妮·里芬施塔尔——终生迷恋形象纪实1936年,里芬斯塔尔获国际奥委会授权拍摄一部反映当年柏林奥运会的纪录片《奥林匹亚》(Olympia),该片在电影技术上的创新始终被认为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影片之一,并被视为体育纪录片的“圣经”。影片在集体场景的取景、平移跟拍镜头的运用甚至是水下摄影等方面,都做出了成功的创新尝试,但影片如梦幻般表现的男性健美气质、崇尚拼搏统一的的体育精神及其传达的征服意识,与法西斯主义的审美是高度统一的,其实又是一部艺术地宣扬亚利安人的优越性并突出希特勒形象的作品。二莱妮·里芬施塔尔——终生迷恋形象纪实尽管与纳粹合作成名,但里芬斯塔尔却始终保持了一个艺术家的人格独立。二战结束以后,历经多年,她参与纳粹战争罪行的嫌疑才被解除。1956年,里芬斯塔尔开始了她的非洲之旅,出版照片集《努巴人》等。1973年,71岁的里芬斯塔尔谎称自己只有51岁,参加了海底潜水训练,不久,她成为了一个出色的水底摄影师,随后出版了插图著作《珊瑚花园》和《水下的奇观》,并拍摄了记录性电影——《水下印象》。2003年,传奇的世纪老人里芬斯塔尔在慕尼黑家中去世,享年101岁。里芬施塔尔的作品多次参加国际评奖,尽管评委中反纳粹者占绝大多数,却总是一致肯定这两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并授予高奖。这充分说明,尽管人们厌恶作品的内容,却无法否认作品精美绝伦的纪实艺术效果。全世界的同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制作有关纳粹内容的影片,无不采用这两部作品中的文献性素材。这足以佐证她忠于艺术、真实记录事实的追求或可问心无愧。令人深思的事实二莱妮·里芬施塔尔——终生迷恋形象纪实莱尼·里芬斯塔尔(29:40)先锋派电影盛行于法国、德国,是西方现代主义文艺在电影领域的一个艺术派别,也被称为抽象电影,与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实验电影同属一个体系。在无声电影时期,这个学派的艺术纲领的突出特点是,奉行无理性、无情节、无人物性格,却又注重艺术技巧探索。其代表人物公开鼓吹“故事没有价值”、“画面主宰一切”,认为无主题、无美学宗旨、表现某些小的物质和自然界运动的纪录片,才能体现整体电影的技巧和感染力。这种影片一般由创作者独立拍摄,大都为短片。(一)先锋派电影(Avant-gardemovies)三尤里斯·伊文思——从先锋电影到现实主义第一先锋派:法国印象主义电影(1919~1925)第二先锋派:法国超现实主义电影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1921~1926)第三先锋派:欧洲纪录片先锋派(1926~1930)《时光流逝》1926,45分钟《柏林:城市交响曲》1927,65分钟《无粮的土地》1933,30分钟1928年,让·班勒维的第一部科学片上映:《章鱼》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反映都市生活反映社会现实反映水下生物先锋派电影的艺术主张

(1)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在反对叙事的口号下,要求以抽象的图形、唯美的形式、孤立的形象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

(2)主张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达到“电影诗”的境界,不需要任何真实,不需要任何理性的含义,需要的只是“纯粹的运动”“纯粹的节奏”“纯粹的情绪”。

(3)主张把现实变为梦幻,认为一个充满潜意识活动的超现实的世界是电影的最理想的,甚至是唯一的表现对象。(一)先锋派电影三尤里斯·伊文思——从先锋电影到现实主义先锋派电影的评价

这个艺术流派在摄影表现手法方面的深入探索对电影,尤其是对纪录片技巧的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

但是,先锋电影始终没有突破知识分子的小圈子。其远离生活的抽象化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注定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缺乏生命力,因而不能长久。(一)先锋派电影三尤里斯·伊文思——从先锋电影到现实主义

世界纪录片发展史上有4位纪录片大师被誉为“世界纪录片之父”,他们分别是费拉哈迪、维尔托夫、格里尔逊、伊文斯。1927年,伊文思在荷兰的一家小酒吧执导了个人首部短纪录片《齐迪奇纪事》。后续作品有《英雄之歌》、《四万万人民》等。1984年,执导纪录片《风的故事》,获得第2届欧洲电影奖特别成就奖。1988年,威尼斯电影节向他颁发了终身成就奖。(二)尤里斯·伊文思三尤里斯·伊文思——从先锋电影到现实主义

在先锋派电影的影响下,伊文思早期影片带有抒情的唯美主义倾向,如《桥》《雨》等。先锋派电影强调由一系列画面组成,只重节奏而没有情节,更没有故事,把想象中的运动、节奏、印象及美感作为追求目标,称电影是表现运动与节奏的艺术。《雨》在受赞扬的同时也受到了批评,人们说它思想贫乏、形式重于内容,这种善意的批评促成了他审美取向和艺术观的转变,走向了现实主义创作的道路。三尤里斯·伊文思——从先锋电影到现实主义《雨》(11:59)1946年伊文思因拍摄澳大利亚工人拒绝为荷兰船只装卸武器的影片而被荷兰政府禁止出入荷兰,禁令直到1966年才撤销。1955年伊文获得世界和平奖金,1978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授予他荣誉博士称号,1986年又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三尤里斯·伊文思——从先锋电影到现实主义尤里斯·伊文思在荷兰。三尤里斯·伊文思——从先锋电影到现实主义

在电影的功能问题上,伊文思不太在意电影作为媒体的各种功能,他执意要电影成为工具。为了使电影成为实用的工具,伊文思放弃了过去所熟悉的诗意的华丽的视听语言的方法,转而使用更为朴素的语言。他开始把目光转向了社会现实,坚持认真纪录生活、反映生活,尤其关注劳动人民的疾苦。于是有了《博里纳奇矿区》和《新的土地》(1933)两部充满批判精神的现实主义佳作。《博里纳奇矿区》

他应比利时同行之邀拍摄的反映煤矿工人的苦难生活和罢工斗争的影片。他用机智和勇气冲破比利时警察的限制、阻挠,深入博里纳奇矿区,像地下斗争一样受到工人们的掩护、协助,拍下触目惊心的矿工悲惨生活和激烈的罢工斗争。三尤里斯·伊文思——从先锋电影到现实主义《新的土地》

展现的是荷兰在一个大型海堤工程完工后,眼看征服自然的卓越而艰苦的斗争已经胜果到手的时候,却将围海造成的新土地上收获的咖啡倒进大海、小麦充作燃料的场面。毁坏财富和人民饥饿、人胜自然和社会腐败之间的巨大反差以及尖锐社会矛盾被淋漓尽致地揭露出来。三尤里斯·伊文思——从先锋电影到现实主义伊文思是一位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家,他对关系人类命运的问题总是充满了使命感。先后拍摄了反映苏联经济建设、西班牙内战、中国抗日、古巴革命、越南抗美等重大国际题材纪录片。为了拍摄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四万万人民》,他亲赴现场拍摄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战场内外的许多珍贵资料都成了我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文献资料。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又多次来华拍片,文革期间,用3年时间拍摄了长达12个小时的《愚公移山》(1975年完成),向西方世界全面介绍了我国的面貌。《愚公移山》剧照伊文思在讨论有关《四万万人民》的拍摄工作三尤里斯·伊文思——从先锋电影到现实主义三尤里斯·伊文思——从先锋电影到现实主义1984年-1988年伊文思来中国,拍摄他酝酿已久的纪录片《风的故事》。影片拍摄的几乎是被认为无法拍摄的事物。这是伊文思对自己几十年艺术生涯总结式的归述,融合了他早期的抒情性的电影语言,“直接电影”的手法,以及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方法。影片的表现手法细腻,内容虽然抽象而又晦涩,但是富有想象力和启发性,受到人们的热烈称赞。《风的故事》剧照伊文思重视纪录片的真实。他认为:“真实是纪录电影的生命。如果在一部放映一小时的影片中,有三分钟长的一组镜头让观众看了觉得不真实,那么,这部影片在观众的心目中就会降低威信,它的效果就一定很糟糕。”他重视作品的真实,却不局限于“电影眼睛”派要求的纯客观记录,有时也采用弗拉哈迪式的“真实重现”。在重现场景中抢拍以达到自然效果,这是他常用的手法。三尤里斯·伊文思——从先锋电影到现实主义《危险地活着:伊文思传》第四节从形象政论到写实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两大阵营冷战对峙时期,军事宣传片、战争历史片盛行于各大国。政府支持(或通过国家电影机构)直接把纪录电影用于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美国、苏联等国电影界精英被动员起来转向新闻电影和纪录电影制作,动辄几集甚至几十集的大制作竞相出现。(一)与世界大战联系紧密一政论型纪录片兴盛背景形象资料和现场声、解说词、高超的蒙太奇编辑技巧等综合手段,各显其能;观点鲜明、材料充分、艺术精良,使作品的教育、宣传和组织作用在媒体中大出风头同一素材用以表达完全不同思想立场,借助解说词做文章成为通用手法,这便是以电影资料作论据的政论型纪录片。(一)特点二格里尔逊式纪录片其典型例子是美国军方委派著名好莱坞导演弗兰克·卡普拉主创的七集系列片《我们为何而战》:《战争序曲》《纳粹的进攻》《瓜分与侵略》《英国之战》《苏联之战》《中国之战》和《战争迫近美国》。1944年,“我们为何而战”系列片被授予纽约影评奖的最佳系列纪录片奖。(二)典型例子二格里尔逊式纪录片有人说,最差的纪录片是宣传片。这种说法不符合事实。应该说,低水平宣传片是纪录片中“最差”的,却不能说宣传性纪录片都是最差的。事实是,越是艺术质量高的纪录片越有利于宣传。最经典的纪录片也是最好的宣传片。(一)最经典的纪录片也是最好的宣传片三纪录片与宣传片亨弗莱·詹宁斯(1907~1950)英国纪录片学派中最杰出的纪录片导演。他的《勇敢的伦敦》、《聆听英国》和《消防队员》均摄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最艰苦的时期,影片真实地展现了英国佬不屈不挠的形象,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乃至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影响深远。第五节艺术形态风格林立与相互渗透这些新学派是西方写实文艺传统和电影写实特性的新发展。电视新闻节目及时、客观、质朴的气息逐渐形成影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贴近生活的基调巴赞有关“摄影影像本体论”以及克拉考尔的“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复原论”等理论的出现。艺术革命的物质基础已经具备:轻型摄影、录音和照明技术设备的成熟高感光度胶片的出现低噪声摄影和无连线录音技术的完善。新学派的出现背景法国“真实电影”的创立者是社会学者让·鲁什。1960年他摄制的《夏天的故事》(也译作《夏日记事》)是第一部有影响的旗帜性作品。他在总结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真实电影学派。其目标是直接把握人物、运动或事件的现实性。即通过对真实人物的采访、对话,获得对热点问题的真情实感;把几个采访对象之间的交谈、争论摄录下来,然后请他们观看样片,再把人们的观感编入片中。这样,故事性虽不强,不同人物及其个性、见解,却被真实自然地记录下来,营造出内容实在、形式新颖的客观写实风格。(因为是叙述民族问题,所以也是影像人类学片。)法国的“真实电影”《夏日纪事》,让·鲁什/埃德加·莫兰,1961年,85分钟,“你幸福吗?”1)摄影机是触媒,被拍摄者的状态更接近真实。2)不是纪录原本状态的现实,而是受到行为刺激后的现实。“揭示我们所有人的虚构部分,尽管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但正是一一个人最真实的状态。”3)纪录片采访经常被剪掉的部分,“纪录的正是这个新的、在没有拍摄成的情况下不存在的现实,这种拍摄行为揭示了一种新的真实,也就是真理电影。”“真实电影”艺术主张美国“直接电影”是以纽约《时代》杂志的罗伯特·德鲁和理查德·利科克为骨干的摄影小组创立的。他们跟踪拍摄两位总统候选人约翰·肯尼迪和休伯特·汉弗莱竞选总统活动的纪录片《初选》(1960,60分钟):有声有色地客观记录充满故事性和生动入微的细节,真实自然效果令人叹服。德鲁宣称要创立真正的电视纪录片的拍摄方式。这种方式必须合乎生活内在规律,用一种富有戏剧性的电视语言来叙述故事,而不是经过记者修饰过的生活,不是让解说词牵着观众的鼻子来观看发生的事件。美国的“直接电影”观察模式雷德里克·怀斯曼是直接电影后期的代表人,自1967年拍摄首部电影《提提卡失序记事》以来,靠着独到眼光与客观手法,累积拍摄36部纪录片与2部剧情长片,记录下美国超过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被影评赞誉为“30年来最伟大的美国导演”。《医院》,1970年,84分钟1)拍摄过程中导演“观察者”、不干涉不影响拒绝采访、重演、灯光、解说用同步录音、现实说话2)剪辑过程中平等片长避免解说和音乐“直接电影”艺术主张1)对创作中“主观成分”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真实电影善于通过积极“介入”,获取客观真实的效果。它认为摄影机不应该是局外人,主动“介入”(访谈、组织辩论),这是获得深层真实的有效方法。直接电影完全相反,它竭力隐藏主观因素,解说、音乐、记者和主持人的出现、剪辑点中的主观痕迹一概排斥,竭力保持中立和旁观者的特色,追求纯客观效果。2)都强调声画同步,甚至认为声音比画面更重要。直接电影强调冷静观察、等待,以抢拍和隐藏拍摄记录事件的真实过程,因此多选择那些身负重大压力、精神高度集中足以忘掉摄影机的任务作为拍摄对象。真实电影则强调通过主客体接触获取深层真实,为此多选择善于袒露胸襟和交流观点的人物采访。二者的对比西方新纪录片运动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纪录电影的情形悄然发生了变化,开始否定“非虚构影片”,出现了“新纪录电影”(NewDocumentary)的观念与实践。1993年,林达·威廉姆斯在《美国电影》春季号季刊发表了名为《没有记忆的镜子——真实、历史与新纪录电影》的文章,首次提出了“新纪录电影”一词,表达了电子时代纪录片人对纪录片创作观念和表现手法的质疑,是对传统纪录片的真实观的挑战。链接时代背景:1990年8月12日,《纽约时报》的“艺术与休闲”专栏刊登了一篇文章和一幅照片,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这是一幅把罗斯福、丘吉尔、格鲁乔·麦茨、史泰龙四个不同时代的人放在一起的照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在利用计算机炮制画面的电子时代,摄影机是可以撒谎的,影像已经不可能象从前认为的一样是可以映照人物真实的有记忆的镜子,在今天它是可以对事实进行歪曲的。当你看到真实的东西时,你会怀疑是不真实的。而当这种质疑和追问无法解释时,人们就会有一种迷失感、悬浮感,而我们又处在依赖传媒、依赖影像的时代。影像是可以撒谎的,但又不得不依赖影像去揭露谎言,因此影像具有双重的特性,这个时候,个体的悟性和判断力就尤为重要了。新纪录电影之“新”,就在于它肯定了被以往的纪录电影(尤其是“真实电影”)否定的虚构的手法。它认为“不存在对真实的客观的观察,因为观察都是相对的,但始终存在着对真实过程的关心与参与,关心与参与存在于纪录片创作者为接近事实而采取的虚构的策新纪录电影的代表作:(美)《细细的蓝线TheThinBlueLine》,埃罗尔·莫里斯,1987年,本片采用了事件重现的方法再现了1976年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一起枪杀警察案。根据不同的证人、证词搬演了六次现场,实际上每个版本都是部分的真实,它让观众自己作出判断。(法)《浩劫Shoah》,克洛德·朗兹曼,1985年,探讨二战期间欧洲的犹太人大灭绝,没有使用任何历史资料,而是通过对见证人的采访(口述历史),试图将历史再现于现在。”影片的上映被誉为“世界纪录片史上的最重大事件”,斯皮尔伯格为拍摄《辛德勒的名单》,观摩本片不下十遍。观察模式这里的虚构不同于以往纪录片简单的搬演重构和真实再现,威廉姆斯称之为“新虚构化”。在纪录片创作之初的格林尔逊时代由于电影技术的限制也采取了搬演和重构的方法,如《夜邮》,但是那是无意识的、被动的,“新纪录电影”则是主动的、积极的,他们认为手段是次要的。如:《蓝色警戒线》导演严格地区分开了现实和搬演的不同,体现了纪录片创作者的严肃的态度;而《刺杀肯尼迪》的导演却把自己调查的理解和事实混淆,故意制造那种颗粒的晃动来让观众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假的,这是不可取的。其实,在纪录片中采用虚构手段,真实被“强行制造”。同时,这个过程又明显伴随着对表现根本真实的严肃追求,两者结合所产生的矛盾,恰恰反映了高科技时代的现实:视觉谎言充斥,也许只有用高科技时代的影像手段才能识破,才能使观众对从前一无所知的真实作出新的评价。首先,把隐藏主观意识、隐藏结论作为艺术策略、技巧,即运用自然主义手法达到真实,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如果把“纯客观”“不介入”排斥主观因素作为艺术原则,便使理论陷入绝对化、不科学、不诚实的境地。其次,注重过程的跟踪记录,往往会陷入冗长、拖沓,并非都是佳作,更不会都受欢迎。对客观纪实学派的批评作为一个学派,它的兴起与“真实电影”的出现有着相同的物质技术基础。摄录技术的成熟催化了科学性、艺术性兼备的影像人类学,一套科学有效的摄制方法形成了。这就是客观真实地记录原有文化现象、记录习俗活动的完整性、声画同为内容和形式、同步摄录不容割裂、作品结构服从内容完整、对某些已逝习俗活动运用忠于历史的“真实再现”手段拍摄等。除了专业内容,其创作方法与客观记录风格纪录片极为相似。(一)兴起与发展关注民族文化的影响人类学影像人类学不仅具有重要史学价值,更强调丰富人类文明、促进各民族互相了解、化解种族矛盾等现实作用,因而受到许多国家政府、社会学界和影视界的广泛重视。其科学与艺术并重的品格也起着丰富、发展纪录片艺术的积极作用。。(一)兴起与发展关注民族文化的影响人类学人类学影片的形态也是多样的:具有“直接电影”“不干预”品格的客观纪实型;具有“真实电影”“积极介入”的品格,以至于通过评论直接表达作者观点的形态等。就创作方法而言,影视人类学是一个不拘泥方法的学派,跟拍记录、人物访谈、“再现”往事、解说与音乐综合叙事等方法,无所不用。(二)形态与创作方法关注民族文化的影响人类学政论片固然可以用画面佐证和文字直书某种观点,而更多更有价值的是通过对特定题目深入采访客观记录的形象材料、权威性访谈和适当的解说词达到政论效果。有些作品题材重要、论据充分,犀利的锋芒直指重要社会问题,具有振聋发聩的效果,可谓富有战斗性的政论艺术。(一)宣传价值政论片与舆论《9·11》《华氏9·11》《乌托邦股份有限公司》《钓鱼岛真相》……(二)优秀作品政论片与舆论有关国际重大政治题材的纪录片,确能直接干预政治,并往往引起较大反响。创作此类国际政论片,首先需要职业责任感和政治勇气,同时也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一旦成功必能产生较大社会反响。对于重大政治题材片,评价不大可能一致,赞成和反对都与政治利益有关、与政治信仰立场有关,都属正常。当然,媒体与作者也是在表达自己的立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