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测量时间测量工具单位单位换算工具单位单位换算刻度尺主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千米,符号km;分米,符号dm;厘米,符号cm;毫米,符号mm,微米,符号μm;纳米,符号nm。
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1m=106μm;1m=109nm;1μm=103nm
停表(钟表)时间的主单位是秒(符号s)。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1h=60min;1min=60s;1h=3600s【例1】(钦州二模)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教室的门的高度约200m B.中学生课桌高约80cm C.中学生正常心跳一次大约为1min D.足球的直径约40dm【解析】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比此数值要大一些,在200cm=2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B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
s,故C不符合实际;D.足球的直径约22cm,故D不符合实际。【答案】B2.刻度尺的使用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看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比如现有卷尺(分度值1cm)和游标卡尺(分度值0.1mm)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测量跳远长度需用卷尺,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游标卡尺。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长度且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特别提醒:三种特殊情况下的估读被测物体的末端落在刻度尺分度值的两条刻度线之间如图所示,此时直接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可,图中物体的长度为2.55cm,其中估计值为0.05cm被测物体的末端恰好落在刻度尺某条刻度线上如图所示,此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应为0,图中物体的长度为2.50cm,其中最后一位“0”为估计值,不能省略被测物体的末端恰好落在某条整数刻度线上如图所示,图中物体的长度记为3.00cm,其中前面的“0”是准确值,后面的“0”是估计值,不能省略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例2】(平阴县一模)下列是对测量物体长度时使用刻度尺的几种情况分析,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B.刻度尺没有放正
C.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尺面垂直
D.物体边缘没有对齐零刻度线
【解析】A.测量时,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故A错误;B.使用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不要歪斜,故B错误;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C错误;D.如果0刻度线磨损,测量的始端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故D正确。【答案】D【点拨】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首先要了解刻度尺:①量程是多少;②零刻度是否磨损;③分度值是多少;(2)使用时: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3.停表的使用图片说明
1.使用前先上好发条,测量时用手握住停表,大拇指按下“启动/停止”按钮,停表指针立即走动,计时开始;再次按下“启动/停止”按钮,停表指针停止走动,指针指示出两次按下所处时刻经过的时间;测量完成,按动“复位”按钮,秒针和分针都弹回原点(零刻度处)图片说明
2.使用机械停表进行读数与记录数据:(1)小盘分钟指针超过半格(0.5min)时,分钟读数为指针所处两个数字之间中小的那一个为准,大盘秒针读数大于30s;小于半格读数小于30s,所测的总时间为两针(分针和秒针)示数之和,即t=分针指示数(t1)+秒针指示数(t2)。图片说明
(2)停表读数时一般不估读,这是因为停表为机械表,其表针的运行是靠齿轮转动的,指针不可能停在两小格之问,一定停在刻度线上。【例3】(安徽模拟)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体能测试中跑上20m高的楼梯所用的时间,其读数为
s。【解析】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指在1min和2min之间,靠近2min,大盘的分度值是1
s,而大盘指针指在39.9
s,因此秒表读数为:1min39.9
s=60
s+39.9
s=99.9
s。【答案】99.9【点拨】关于秒表的使用,先分清大盘和小盘各代表什么,以及各盘中的分度值,这样才能准确的读出秒表的示数。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4.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2)误差与错误误差错误产生原因仪器精密度不够或实验方法不完善;观察者估读时的偏差及环境对仪器的影响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者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大意是否可以避免不可避免可以避免如何判断有误差的实验数据比较接近真实值错误的数据远远偏离了真实值控制方法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注意保留几位有效数字);用更精密的仪器;用更科学的测量方法。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便可以避免【例4】(枣庄)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解析】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A错误;B.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故B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错误,误差不能避免,故C错误;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答案】D【点评】误差与错误在产生原因上及是否能避免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应充分认识二者的不同。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积累法把若于个相同的微小量“累积”起来,变得可直接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累积的个数,便得到微小量,这种方法叫“累积法”。要测一张纸的厚度,我们可以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出课本正文(除去封面)的总厚度L,利用页数确定纸的张数N,一张纸的平均厚度为L/N。再如,要测细铜丝的直径,可以把细铜丝在圆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这线圈的总长度L,铜丝的直径为L/N。曲直互化法借助于一些辅助器材(例如不易拉长的软线、圆规、硬币、滚轮)把不能直接测量的曲线变为直线,再用刻度尺测量,这就是“化曲为直法”。要测某段曲线长,可用不易被拉长的软线,先使它与待测曲线完全重合,并在始末端做上记号,然后把软线拉直,用划度尺测出始末端记号间的长度即为曲线的长度;用自行车测一段马路的长时,可先测出车轮的周长,再推出自行车通过这段马路,并数出车轮转的圈数,则圈数乘以周长即得这段马路的长。这就是“化直为曲法”。平移法(等量替代法)借助于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材(如三角板、直尺)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从而可直接测出该长度,这种方法叫“平移”法。例如借助于三角板、直尺便可测出硬币、乒乓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公式法测圆的周长时,可先测出圆的直径,再利用公式求出周长。像这样先测出相关量,再利用公式求出被测量量的方法叫“公式法”再如测长方体体积也用此法。化暗为明法有些待测物体,不是明显地露在外面,而是隐含在物体的内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量,如玻璃管的内径、工件的裂缝等,可以选择大小合适的钢针插入孔内,在管口处给钢针做上记号,然后再测钢针记号处的直径即可(常用千分尺测量)。如下图所示.【例5】(洛阳期末)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不正确的是()A.如图中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B.如图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出纪念币的直径为2.0cm C.如图中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除以纸的张数,可以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D.如图中把金属丝密绕在铅笔上N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则金属丝直径D【解析】A.自行车车轮的周长可以测出,要测量自行车行驶的路程,可以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故A正确;B.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纪念币左端与2.00cm对齐,右端与4.00cm对齐,所以纪念币的直径为L=4.00cm﹣2.00cm=2.00cm,故B错误;C.一张纸的厚度太小,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准确测量,所以测量纸的厚度时,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故C正确;D.细金属丝的直径太小,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准确测量,所以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故D正确。【答案】B。【点评】对被测物理量太小,不便于直接测量则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该测量方法为“累积法。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与参照物概念机械运动参照物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例6】(乾安县期中)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南辕北辙 B.夸父追日 C.顺水推舟 D.精忠报国【解析】A.“南辕北辙”这个成语讲的是我国古代某人要去南方,却向北走了起来,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夸父追日”这个成语中的夸父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顺水推舟”这个成语中的舟和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精忠报国”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将个人理想信念和国家的理想信念连接在一起,没有机械运动,故该选项符合题意。【答案】D。【点评】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我们说物体做了机械运动,据此分析答题。本题将物理知识和语文知识联系起来,这类题能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也能很好的利用学生其它方面的知识,达到学习物理的目的。2.参照物的选择原则说明具体性参照物必须是具体的物体,而不是抽象的事物。如不能选择“天空”“地平线”“宇宙”等,对应的物体应该是“云朵”“地面”“月亮等天体”假定性一旦选定某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不动的任意性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排己性参照物一般不选研究对象自身,因为若以自己作为参照物,研究对象的位置是不可能变化的,即永远是静止的不唯一性参照物的选择不唯一,同一物体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若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的描述往往是不同的方便性通常情况下,为了方便研究机械运动,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此时可不指明参照物;如果选取了其他物体作为参照物,则一定要指明同一性当有多个研究对象时,应选取同一个参照物,如果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就会引起混乱【例7】(烟台)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列车的车尾时,小红发现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列车向反方向开去了。“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A.另一列火车自己乘坐的火车 B.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 C.站台另一列火车 D.另一列火车站台【解析】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是以另一列火车为参照物,另一列火车反方向运动时,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前进;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发现自己坐的列车没动;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D正确。【答案】D。【点拨】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3.参照物与物体运动的判断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情况根据物体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观察比较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若位置发生了变化的,则说明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在运动;若位置没有变化的,则说明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如果所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则要找到另一个物体与该物体比较位置是变化的,则另一个物体就是参照物;若果所研究的物体的是静止的,则要找到另一个物体与该物体比较位置是不变的,则另一个物体就是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以不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例8】(佳木斯三模)中国北斗点亮了世界卫星导航的天空。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地球同步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
的,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
的。(均填“静止”或“运动”)【解析】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同步卫星在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卫星是静止的;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卫星是运动的。【答案】静止;运动。知识点三、运动的快慢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实例方法百米赛跑,谁先到达终点谁就是冠军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多少,用时短的跑得快同时从起跑点起跑的运动员,谁跑在前面谁就快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跑在前面的通过的路程多,跑得快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是14s,而万米赛跑冠军的成绩是28min,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得快比较1s内通过的路程。百米赛跑运动员1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14≈7.14m;万米赛跑冠军1s内通过的路程10000m/1680≈5.95m【例9】(肥城市模拟)如图所示是比较速度大小的两种方法,则用s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法与图中
(填“甲”或“乙”)研究方法相同。【解析】由图甲可知,两车运动的路程相同,而两车所用的时间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由图乙可知,两车运动的时间相同,但两车通过的路程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如果用路程s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其实质是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则这一研究方法与图中乙相同。【答案】乙【点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少运动快;二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长运动快。这两种比较方法都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则我们需要通过比较它们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才能得出它们的运动快慢,这也正是我们后来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的原因。2.速度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公式V=s/ts=vt、t=s/v单位国际单位主单位:米/秒,符号m/s;常用单位:千米/小时,符号km/h。换算关系:1m/s=3.6km/h【例10】(德阳)小明划着一条小船在平直的河流中逆水前行,经过桥下时,他的草帽落入水中顺流而下,0.5h后小明发现草帽落水,他立即调转船头追赶,结果在桥下游距桥6km处追上草帽,不考虑小明调转船头的时间,且水流速度及划船速度大小恒定,则水流速度的大小为
km/h。(假设船与草帽的运动均在同一直线上)1【解析】以河岸为参照物,设船的速度为v1,水流速度为v2,则小船在河中逆水划行的速度为v1﹣v2,小船在水中顺流而下的速度为v1+v2,小船逆水划行所走的路程为:s1=(v1﹣v2)t1=(v1﹣v2)×0.5h,小船顺流而下所走的路程为:s2=s1+6km,小船在水中顺流而下所需的时间为:t2,草帽落于水中顺流而下所走的路程为6km,所需时间为:t0,由题意可知小船所用的全部时间和草帽顺流而下所用时间相等,即t0=t1+t2,则0.5h,解得v2=6km/h。【答案】63.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定义特点速度意义定义特点速度意义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③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意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速度精确的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大小可以由v=s/t来计算,但速度的大小与s、t无关沿着直线且速度变化的运动①运动路线是直线;②速度大小是变化的可以利用v=s/t来计算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绘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不能反映出物体的运动细节,所以讨论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时间段或者路段。【例11】(漳州模拟)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一种实验方法,图中ABCD中分别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解析】A.如图,物体进行曲线运动。不符合题意。B.如图,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不符合题意。C.如图,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不符合题意。D.如图,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并且运动路线是直的,所以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答案】D4.运动图像(1)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①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路程一时间(s-t)图象如图甲所示,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的天小,且同一图象中,直线的倾斜程度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大。在s-t图象上取一点,可得到物体的运动时间和运动路程,将数据代人公式v=s/t,可求得物体运动的速度;②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一时间(v-t)图象如图乙所示,是一条平行于横坐标轴的直线,该直线与纵坐标轴的交点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由图甲知A的速度为4m/s,由图乙知B的速度为6m/s,C的速度为4m/s。(2)常见的“s-t”“v-t”图象表示的物理含义图象
运动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例12】(玉林)如图所示,是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绘制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 B.t1﹣t2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 C.t1﹣t2时间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D.t2﹣t3时间内汽车做减速运动【解析】AD.0﹣t1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t2﹣t3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但速度方向与0﹣t1时间内相反,故A.D选项错误;BC.t1﹣t2时间内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路程没有变化,汽车此时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故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答案】C知识点四、测量平均速度考点分析1.实验原理:v=s/t2.实验测量器材(刻度尺、停表)3.器材的作用:(1)金属片:确保小车到达终点时在同一位置(2)斜面:使小车获得下滑的动力(3)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要估读。(注意:测量时要“头对头”“尾对尾”)(4)停表:测量时间4.刻度尺和停表的读数5.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小车从斜面向下做的是加速运动)6.斜面放置的要求7.平均速度的计算8.多次测量的目的和方法(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多次测量时应保证小车从斜面项端由静止下滑)9.实验误差分析(1)小车过了终点才停止计时,测出的平均速度会偏小(2)小车不是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的平均速度会偏大10.小车在斜面上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的比较(将小车的运动路程分成两部分,其前、后半程及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用v1、v2和v表示,则有v1<v<v2)11.实验评价及改进(1)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不等于小车在各段路程速度的平均值(2)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律文书要素提取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气液动阀门、电磁阀、自锁阀项目建议书
- 消费者保护工作总结
- 消防员年末工作个人总结
- 金融行业工作计划范文5篇
- 2025年碳纤维预浸布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厢式改装车、特种车辆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高纯超细石英粉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沐浴清洁海绵项目合作计划书
- 智慧城市背景下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政策支持与市场响应
- 2025年云南普洱市墨江天下一双文旅体育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28731-2012固体生物质燃料工业分析方法
- GB/T 18391.5-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5部分:命名和标识原则
- 第二季度护理红黄警示及核心制度试题含答案
- 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课件
- 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课件
- 住院患者身份确认表
- 2023年度万科集团合格供应商名录
- 水合肼项目安全评价报告
- 新版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程序文件模板
- GB∕T 1001.1-2021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架空线路绝缘子 第1部分:交流系统用瓷或玻璃绝缘子元件 定义、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