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课件_第1页
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课件_第2页
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课件_第3页
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课件_第4页
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焦虑障碍病人的护理2024/4/131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第一节概述概念

焦虑(Anxiety)是个体受内在或外在的威胁而产生的一种模糊的、不安的、不愉快的甚至可怕的主观感觉。

焦虑障碍(AnxietyDisorder)是指一系列以焦虑为主要症状并产生行为、情绪和生理等强烈反应的精神疾病。2024/4/132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轻度焦虑(MildAnxiety)人的警觉性增加并且感觉范围加大,此类焦虑能够促进学习和发育,激发创造性。中度焦虑(ModerateAnxiety)只能集中注意于当前事件,感觉范围变窄,处于高度警觉状态,情绪高昂,声音颤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身体颤动。重度焦虑(SevereAnxiety)感觉范围显著降低,只倾向于注重特定细节而不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身体症状较多而且明显,如血压上升,心悸,头晕,恶心,胃肠不适,尿频,肌肉紧张。极度焦虑(Panic)又可称为恐慌,与惧怕、恐惧和惊骇相关,完全失去自我控制,活动增加,沟通能力严重降低,感觉扭曲,丧失理性思维。2024/4/133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分类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III),将焦虑障碍病人分为如下类型:焦虑障碍病人分类表

DSM—IVCCMD-III恐慌症恐惧症(恐怖症)恐怖症焦虑症特定恐怖症惊恐障碍广场恐怖症广泛性焦虑

社交恐怖症强迫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广泛性焦虑症神经衰弱创伤后应激障碍其它或待分类的神经症急性应激障碍2024/4/134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流行病学特点1982年我国12个地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15~59岁人口中,焦虑障碍患病率为6.4‰,城乡患病率相近,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在美国,每年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受到焦虑障碍的困扰。2024/4/135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第二节常见焦虑障碍病人的护理恐慌症病人的护理强迫症病人的护理

恐怖症病人的护理广泛性焦虑症病人的护理2024/4/136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王女士,30岁,药剂师,单身,一直和母亲住在12层的一套公寓中,照顾年迈的母亲。在母亲1年前死于突发性心脏病之后,王女士开始经历紧张、烦躁和睡眠障碍。好几次,她由于呼吸痉挛而半夜醒来,伴有心跳加速,达每分钟110次以上,并感到眩晕,有压迫感,似有一条带子缠绕在胸前,有将要死去的感觉。每次她都想要逃出去,马上!跑!这样她才可以活下去。她的理智觉得自己没有理由跑走,但却无法抗拒心中想要逃走的念头。她跑出公寓,穿过大厅,用手掌重复拍击电梯按钮,希望得到立即的反应,“为什么电梯不能马上来?在哪一层?”她拼命地想要知道但不能发现。一、恐慌症病人的护理(病例)2024/4/137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电梯下来了,王女士急忙跑进去,急速吸气,恍惚听到后面有人问到,“你不舒服吗?”她无法回答,仍然不能正常呼吸,握住电梯的扶手,以免自己跌倒。当迫使自己吸气时,她告诉自己“呼吸!”。她摸索去按电梯右边的按钮,那是到底层的,她不能按错了,不能出错!心脏狂跳,没有空气,跑,跑!!!电梯门终于打开了,她跑出去,然后弯腰向前,双手扶膝,大约过了5分钟,她认识到自己安全了,躺倒在长椅上,呼吸容易一些了,她长时间坐在那里,等待心率降低,疲惫而害怕。在这种情况下,王女士每次都会打电话给一个朋友,当她的朋友赶到时,均会发现王女士正在扭绞双手,喃喃自语,表现出思维完全混乱。每次当王女士被朋友送到医院接受检查时,其诊断结果均完全正常。医生初步诊断王女士患的是恐慌症。一、恐慌症病人的护理(病例)2024/4/138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概念恐慌症(PanicDisorder)又称为急性焦虑障碍,以病人突然出现严重的恐惧或恐慌发作(PanicAttack)为特征,持续几分钟至一小时。2024/4/139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护理评估1.健康史既往史:病人既往是否有重复且突发性地呈现极端的不安、恐慌的焦虑状态。个人生活史:经历婚姻应激、新近丧失、工作应激以及学习的应激,可导致焦虑增高,引发惊恐发作。此次发病情况:评估病人此次发作的原因、时间、严重程度及是否用药情况。2024/4/1310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2.生理心理状况躯体状况:呼吸困难,窒息感,心悸,四肢发麻,出汗,睡眠障碍。情绪反应:恐惧不安,有濒死感,坐立不安,发抖。认知改变:思维混乱,自我感觉分离(人格解体),脱离现实(丧失现实感),定向力丧失,判断力中断,缺乏自知力。自尊低下:无力、无助感,自我责备,消极评价自我,甚至考虑自杀,统计结果表明:大约有20%的恐慌症的病人企图自杀。2024/4/1311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3.社会状况回避及妥协工作能力降低或丧失2024/4/1312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护理诊断有受伤的危险与逃离应激物体或情境、惊恐发作和判断力改变有关焦虑与恐惧自我安全受到威胁、回忆创伤经历有关个人应对无效与恐惧的感受有关2024/4/1313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护理目标护理诊断为“有受伤的危险”的护理目标护理诊断为“焦虑”的护理目标护理诊断为“个人应对无效”的护理目标长期目标:①能认识惊恐发作的表现并正确运用应对方式;②最大限度减少惊恐发作的次数。短期目标:①建立治疗性病护关系,病人获得安全感,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感增加;②不发生自杀等自我伤害现象。长期目标:①能认识焦虑的表现和应对方式;②能运用有效的应对机制控制焦虑。短期目标:①病人能识别焦虑源,减少对焦虑症状的预期恐惧;②口头表达内心焦虑的感受,降低焦虑程度。长期目标:①能够说出恐惧的原因,自信心增强,敢于面对惊恐发作;②增加自我控制力,有效运用应对方法减轻恐惧。短期目标:①表达内心的感觉,感到恐惧时能主动寻求帮助;②发作间歇期能自理生活。2024/4/1314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护理措施护士的感觉与反应当病人惊恐发作时,护士可能经历挫折感或愤怒感,会受到病人影响出现焦虑和恐惧。确保安全和舒适运用治疗性沟通技巧惊恐发作时,由于病人不能够理解冗长的句子,并且可能正在踱步以缓解应激,护士应采取简单和平静的沟通方式。放松训练健康教育护理评价2024/4/1315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陈女士,32岁,单身母亲,她比最小的姐姐小12岁。陈女士小的时候,父母对她冷淡,缺少关心,要求完美,并在道德上要求严格,使她经常感觉自己是多余的孩子。和姐姐一样,她在大学里主修工商管理专业。大学4年级,陈女士怀孕了,由于她相信堕胎是不道德的,所以没有进行流产,将孩子生了下来。孩子的父亲感到压力和愤怒,从而离开了她。陈女士认为回家会使自己太尴尬,因此辍学工作以养活自己和孩子。她白天做秘书工作,晚上在夜校学习课程,半年前,她开始在一个著名的律师事务所工作。仅仅是几周前当办公室雇佣了一个新的女秘书以后,她感到巨大的压力和威胁,生活发生了改变。陈女士开始出现侵入性思维,认为有人要伤害她的女儿。二、强迫症病人的护理(病例)2024/4/1316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尽管她知道这些想法是没有道理的,但这种思绪持续存在,只有频繁地检查女儿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才能减轻焦虑。她每小时给学校打好几个电话,不让女儿在运动场玩耍,审查女儿的朋友,监视女儿的活动,并且逐渐试图控制女儿的一举一动,女儿由于母亲的检查行为感到十分窘迫。陈女士到了几乎难以进食的程度,由于需要不断地到女儿的房间,查看女儿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夜里几乎不能睡眠。她说她认为自己和姐姐一样都很愚蠢,不能应对自己的生活,不能摆脱焦虑感。她的私人医生将她送到精神科诊所,医生认为她患了强迫症。二、强迫症病人的护理(病例)2024/4/1317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概念

强迫观念(Obsession)指的是持续和重复发生且不能从头脑中消除的思想、冲动或想象。

强迫行为(Compulsion)是指人为降低焦虑而受到驱使完成的仪式性行为。2024/4/1318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护理评估1.健康史个人成长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家庭对孩子要求过分严格,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责任和压力就越来越重,愈来愈多的仪式性行为将会干扰完成这些责任的能力。既往史:病人的仪式性行为从许多年前开始,有些人开始于儿童期。个人素质因素:72%的病人病前有强迫人格。个人生活史:长期工作压力过大,职业生涯屡受挫折,从而使个体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逐渐产生强迫症。此次发病情况:此次发病的时间、程度、用药等情况。2024/4/1319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2.生理心理状况情绪反应:病人悲伤,紧张,焦虑,烦恼和烦躁。难以集中注意力,出现睡眠障碍,难以入睡,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强迫观念:如强迫怀疑,穷思冥想,对立思维,强迫回忆,强迫情绪(强迫恐惧)、强迫意向(冲动感)。强迫行为:常见的强迫行为有强迫检查、强迫询问和强迫清洗等。自尊低下2024/4/1320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3.社会状况家庭状况:随着家属和朋友对仪式行为的厌倦,病人对家属和朋友失去价值感。人际关系状况:随着病人具有更多的焦虑和仪式行为,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亲情和友情逐渐淡漠。生活能力下降:随着病人花费时间完成仪式行为的增加,病人成功完成生活角色的能力逐步降低。严重者由于不能完成日常生活行为,出现个人卫生问题。2024/4/1321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护理诊断焦虑与强迫观念的出现有关个人应对无效与过分花费时间于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有关自尊低下与无望感、不能控制自我生活有关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过度洗手或剔除引起皮肤脱落有关2024/4/1322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护理目标护理诊断为“焦虑”的护理目标护理诊断为“个人应对无效”的护理目标护理诊断为“低自尊”的护理目标护理诊断为“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护理目标长期目标:病人显示有效地运用放松技巧,将焦虑控制在可应对水平。短期目标:病人能够主动转移自我注意力,降低强迫观念的出现频率。长期目标:病人在现实的时间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短期目标:病人减少用于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的时间。长期目标:病人与其他人讨论自我感觉,显示控制自我行为和生活的能力。短期目标:病人显示与家属、朋友相处和娱乐性活动的时间增加。长期目标:病人以其他活动代替洗手行为。短期目标:病人减少洗手次数,皮肤损伤逐渐修复。2024/4/1323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护理措施护士的感觉与反应护士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病人不能够停止实施干扰正常生活的奇怪行为,为什么已经擦伤自己皮肤的洗手者仍然每小时准时洗刷疼痛的双手。护士应懂得病人的强迫行为是他们内心焦虑所采取的防卫机制,病人内心是痛苦的,所以应理解病人。使用治疗性沟通对病人提供鼓励、支持和同情,帮助其应对焦虑,明确告知病人你相信他/她能够改变行为,鼓励病人谈论自我感觉、强迫观念和仪式行为。2024/4/1324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行为治疗当病人的焦虑程度较低,能够更有效学习时,护士应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巧。在病人愿意暴露自我感受并参与防止仪式性行为的情况下,护士可与病人共同逐渐纠正强迫行为。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其家属认识到强迫症的本质,帮助病人和家属公开谈论强迫观念、焦虑和仪式行为,降低病人保守秘密的需求,减轻病人负罪感,使家庭成员能够更好地给予病人情感支持。护理评价2024/4/1325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郭先生,男性,28岁,未婚,一个IT公司的职员,为人谦和,人际关系很好,与同学、同事、朋友及领导相处十分融洽,生活态度曾经很积极、乐观、向上,得到很多人好评。他业余时间经常参加体育探险活动,如打球、健身、蹦极和跳伞运动,大学期间是学校蹦极协会的主要成员,毕业后参加了探险俱乐部,与俱乐部的会员相处得很好。在他8岁的时候,母亲患病死亡,他的父亲将他养大,二人相依为命,生活一直平静、和谐。三、恐怖症病人的护理(病例)2024/4/1326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但他父亲于5年前患了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那时郭先生刚刚参加工作,正在国外参加新职员的培训,父亲怕他担心,向他隐瞒了实情,他一直认为父亲身体很好。父亲靠吃药维持身体,坚持上班,可2年前的一天早晨,在去工作的路上突然死亡。从那时起,郭先生越来越害怕外出,开始他害怕去远距离的地方,慢慢地不能到外地出差,因而取消了每星期一次的俱乐部的蹦极或跳伞,后来他又放弃了每周两次的健身运动,逐渐不再参加朋友们的聚会,最终连到超市购物都感到恐惧,害怕离开家会死去。由于离开家后屡次出现惊恐发作,他逐渐闭门不出。医生初步诊断他患有恐怖症。三、恐怖症病人的护理(病例)2024/4/1327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概念

病人持续对特殊的对象、活动或情境产生不合理的恐惧,从而导致对特定对象、活动或情境的期望回避或真正回避称为恐怖症(PhobicDisorder/Phobia)。恐怖症包括特定恐怖症、广场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等。2024/4/1328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护理评估1.健康史个人成长史:早年严重的丧失(诸如双亲之一死亡)会给个体造成严重创伤,长大后易患恐怖症。既往史:多数病人能追溯到与其发病相关的某一事件,有些学者认为恐怖症是由某些事物或情景与令人害怕的刺激多次同时出现所形成条件反射的结果。家族遗传史:研究发现恐怖症病人一级亲属较对照组恐怖症患病率高,显示出遗传因素有一定影响。素质因素:性格胆小、羞怯、被动依赖、内向者易患恐怖症。此次发病情况:此次出现恐怖发作的时间、地点、诱因、恐怖对象及恐怖程度等。2024/4/1329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2.生理心理状况躯体状况:往往伴随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如头晕,昏倒,心慌,颤抖和出汗等。防卫性回避: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物体或情形,他/她知道这种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不合理的,但这种认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特定恐怖症(SpecificPhobia/SimplePhobia):病人遭遇特定对象或情境,如狗、蜘蛛、高处、暴风雨、水,或者看见血液、封闭的场所、隧道或桥梁时,会立即产生强烈的焦虑或恐惧反应。广场恐怖症(Agoraphobia):病人进入难以逃脱或感到窘迫的地点或情境时,或者感到惊恐发作时得不到帮助时,便产生强烈的、过度的焦虑或恐惧。社交恐怖症(Socialphobia):病人面临社交或演出场合时,产生强烈的焦虑或恐惧反应。2024/4/1330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3.社会状况日常活动受限:病人操纵环境并依赖于其他人,不敢面对恐惧性物体或情境,出现一些日常活动受限,害怕单独外出、单独在家。社会交往障碍:恐怖症的病人为了回避恐惧对象将放弃许多活动。常伴有物质滥用:如果回避和放弃过于频繁时,病人会试图通过酒精或毒品来降低焦虑。2024/4/1331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护理诊断恐惧与恐惧源的刺激有关焦虑与不明的应激源、接触令人恐惧对象或情境有关个人应对无效与情境危机及不切实际的感受有关2024/4/1332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护理目标护理诊断为“恐惧”的护理目标护理诊断为“焦虑”的护理目标护理诊断为“个人应对无效”的护理目标长期目标:承认和讨论恐惧,运用有效的应对行为,积极参与治疗,恢复正常的生活活动。短期目标:病人获得安全感,与护士共同合作减轻恐惧感。长期目标:产生新的放松技能并能很好地使用,运用适当的个性化技巧阻断焦虑发展为恐慌水平。短期目标:确定焦虑源,口头表示将焦虑降低到可应对水平。长期目标:有效认定并运用支持性资源,显示对恐怖对象或情境的耐受性提高。短期目标:建立治疗性病护关系,能以口头方式表达内心的焦虑。2024/4/1333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护理措施护士的感觉与反应当病人出现恐怖症状时,护士可能从内心不能理解和接受,或受到病人的焦虑传染,自我心理出现平衡失调,这时护士应检查并调整心理状态,去除焦虑,平静面对病人,接受并理解病人。确定恐怖症的类型让病人列出令他/她恐惧的对象,找出与特定对象相关的特定恐惧。2024/4/1334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护理评价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可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训练、沉思、进行性肌肉放松疗法等,促进病人控制自我感觉和焦虑水平。系统脱敏法对于恐怖症病人十分有效,可通过逐步暴露的方法,以预定的顺序,即从最小到最大程度,逐渐引导恐怖症的病人接触恐惧对象和情境。示范作用角色示范为病人提供机会,使之观察对于恐怖对象或情境的健康反应。在病人认为的恐怖情境下,护士为病人做出示范,显示出无恐惧行为,并与之讨论感受,逐渐使病人产生健康行为。2024/4/1335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

病例曾女士,49岁,法律事务所秘书。她主诉“感到十分焦虑,好像自己要从皮肤中跳出来”。经常出现颤抖,发汗,瞳孔放大,脉搏加快,声音颤动。她告诉护士“到这里来可能很愚蠢,没有人能够理解我。”曾女士唯一的女儿正在期待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的到来,尽管怀孕一切正常,曾女士仍然忧虑孩子会出现问题,如果胎儿发育不完全怎么办?畸形怎么办?四、广泛性焦虑症病人的护理2024/4/1336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

病例于是表现出紧张、易怒,开始出现睡眠困难,不能够集中精力工作,担心工作中出错,会被从现在的位置解雇,并会由此产生个人经济问题。她常常说:“我仅仅是不能够应对。”,女儿每天打几次电话安慰她说胎儿一切良好,试图减轻母亲对曾女士的忧虑,并为了使母亲得到充分休息,开始做购物和家庭清扫等工作。医生认为曾女士患有广泛性焦虑症。四、广泛性焦虑症病人的护理2024/4/1337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概念病人至少在6个月或更长时间中有一半的时间过分忧虑并感到高度焦虑,称为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

2024/4/1338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护理评估1.健康史个人成长史:病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否感到身体完整性或自我概念受到威胁。此次发病情况:包括焦虑的诱因、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用药情况。2024/4/1339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2.生理心理状况躯体症状:①病人面部表情呈现焦虑状态;②忽视休息,睡眠障碍,如难以入眠,难以持续睡眠,睡眠不充足。心理焦虑:①感觉精神高亢、紧张,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是头脑一片空白,易怒;②是否强烈抱怨内心不安,难以控制忧虑,出现抑郁甚至企图自杀。焦虑行为:坐立不安,来回走动,不能静坐,易疲倦。2024/4/1340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3.社会状况

焦虑困扰或生理症状是否造成病人明显的痛苦,是否损伤其社交、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及其他重要功能。2024/4/1341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护理诊断焦虑与角色功能受到持续威胁有关个人应对无效与焦虑反应、情境危机有关社交隔离与精神状态改变有关睡眠型态紊乱与心理压力和重复思考有关2024/4/1342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护理目标护理诊断为“焦虑”的护理目标护理诊断为“个人应对无效”的护理目标护理诊断为“社交隔离”的护理目标护理诊断为“睡眠型态紊乱”的护理目标长期目标:面对焦虑采取有效应对方式,将焦虑降低至可应对的水平。短期目标:病人能够口头诉说焦虑感,确定有效的应对机制以成功处理应激。长期目标:认定无效应对行为和结果,确认自我力量和应对技能,选择并且有效地使用支持资源,并运用有效的解决问题技巧。短期目标:病人适当表达自我感受,能够确认焦虑源,痛苦减轻。长期目标:去除社交隔离,恢复正常的社交活动。短期目标:认识焦虑并确定引起社交隔离感和社交功能受损的因素。长期目标:理解焦虑与睡眠紊乱的关系,维持良好睡眠型态,感觉休息良好。短期目标:睡眠型态改善,舒适感提高。2024/4/1343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护理措施护士的感觉与反应当病人过度焦虑时,护士可能经历挫折感或愤怒感,会受到病人传染出现焦虑和恐惧,护士应调整自己的心态,监测控制自我内心感觉,安慰病人,显示接受和有能力帮助病人。促进安全和舒适满足病人的生理需求,恢复病人的正常睡眠及自我日常生活能力。护士要陪伴病人,保证他们的安全。确定焦虑源鼓励病人讨论此次发病前的情况,联系病人的行为和感觉,确定焦虑源。2024/4/1344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护理评价提高病人的应对能力帮助病人确定以前曾经有效的焦虑缓解方法,让病人写出自我能力的评估,以一种积极的方式重新构想和面对情境。鼓励病人参加放松练习,如深呼吸、肌肉放松法、指导想象等,独立运用这些技巧可使病人获得自信心和自我控制感。鼓励社交活动帮助病人认识焦虑,确定引起社交隔离感和社交功能受损的因素,参与一系列活动,促进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对于已取得的自我改变给予正向鼓励。2024/4/1345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习题】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强迫洗手的病人显示自我矛盾行为的陈述是A.“我知道最终我会将手洗干净的,只是需要花费时间”B.“我需要更温和些的香皂,它将不会如此损伤双手”C.“当双手干净时,我感觉更好。我能够承担其他事物”D.“尽管我不喜欢去洗手,但感觉内心驱使去做”E.“我在吃饭之前必须洗手20次,才能安心吃饭”2024/4/1346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2.对仪式性洗手的病人所制定的护理目标是能运用更有效的应对技巧,护士应采取的措施是A.允许病人设定自己的洗手时间B.鼓励病人参与病房活动C.鼓励病人在小组中讨论洗手问题D.关注病人的症状而不注重病人E.改变病人洗手次数2024/4/1347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3.对于强迫洗手的病人,显示社交沟通得到成功改善的结果是A.病人在焦虑症状开始时请求使用抗焦虑药B.病人在休闲室中用更多的时间与别人交谈C.病人减少洗手花费的时间D.病人每晚睡眠7-8小时E.病人每天看电视2小时2024/4/1348精神科护理学第六章-焦虑障碍4.对护理诊断是与不能够控制强迫清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