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对象确定_第1页
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对象确定_第2页
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对象确定_第3页
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对象确定_第4页
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对象确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对象确定调查对象确定是进行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的基础性工作,主要依据其他普查资料和有关成果进行。本专项中需要进行确定的调查对象包括城乡居民典型用水户、灌区、规模化养殖场、公共供水企业、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用水户。居民用水户由于数量巨大,直接根据规定的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灌区则利用各县级行政区掌握的相关资料,根据确定方法直接选取;工业(包括公共供水企业)、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用水户主要从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中获取相关信息,根据规定的抽样方法初选调查对象,并通过增减和核实完成调查对象确定工作;规模化养殖场可借鉴农业部门的统计资料和污染源普查等资料进行逐个清查来确定调查对象。所有被确定的调查对象都需要形成调查对象名录,具体见表4-1。表4-1调查对象名录表目录序号表号名称1Q301居民生活用水户调查对象名录表2Q302灌区调查对象名录表3Q303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调查对象名录表4Q304公共供水企业调查对象名录表5Q305工业企业调查对象名录表6Q306建筑业与第三产业调查对象名录表(一)居民生活用水户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调查的对象均为家庭住户,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因此,生活用水调查不涉及用户清查,但要求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分别选择若干个城镇和农村居民典型用水户作为调查对象。根据统计学抽样方法,在保证绝对误差在0.15以内的情况下确定各县级行政区典型居民生活用水户数量为100户。为确保有效样本的数量,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度增加典型用水户的数量,确保最小有效典型居民生活用水户数量达到100户。城乡样本量的分配需考虑各县级行政区的城市化水平。根据“基本规定”中有关城镇和农村的范围界定,城镇的范围包括街道和镇区两部分,农村是指城镇以外的区域。因此,采用选取街道(镇区)和乡镇(不包括镇区)、居委会和村委会、典型居民生活用水户三个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系统PPS抽样方法抽样。具体步骤如下:第1步:获取街道(镇区)和乡镇的名录及其人口数量,按照城市化水平(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确定街道(镇区)和乡镇的个数(具体见表4-2),抽取街道(镇区)和乡镇;第2步:获取被选取街道(镇区)和乡镇的居委会和村委会名录和人口数量,并在每个街道(镇区)或乡镇抽取2个居委会(或村委会);第3步:在抽取的10个居委会(或村委会)中,每个居委会(或村委会)抽取10个居民户,总共100户作为典型居民生活用水户。表4-2居民生活用水户样本分配标准表抽样单元城市化水平初级单元数二级单元数三级单元数街道及镇区乡镇居委会村委会城镇居民户农村居民户90%以上50100100070%-90%4182802050%-70%3264604030%-50%2346406010%-30%1428208010%以下050100100合计510100在具体选择各居委会(或村委会)的10个居民典型用水户时,可参考如下原则直接选取:典型户的选择应以当地主要住宅类型(平房、楼房和别墅)为主,适当兼顾其他住宅类别。典型户的选择应考虑家庭用水条件差异,如有无供排水系统,拥有的用水设备和卫生条件的差别,以当地主要家庭用水条件为主,适当兼顾其他情况的家庭。典型户的选择尽量选择用水计量较好、认真负责的家庭住户,以有水表的家庭住户为主,兼顾无水表的家庭住户。典型户的选择应兼顾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的住户,以当地主要供水方式为主,兼顾其他供水方式。对家中长期无人居住,或出租房等情况的住户,不应作为典型用水户。对没有街道(镇区)、乡、居委会、村委会、户主名称名录等数据的县级行政区,依据该县的城市化水平,并遵循典型用水户的确定原则,按样本分配标准表中相应的单元个数,人工依次选取街道(镇区)、乡、居委会、村委会和典型用水户,但选取的典型居民生活用水户总户数要达到100户。最后要将抽取的100户居民生活用水户名单填入居民生活典型用水户调查对象名录表(Q301表),形成居民用水户的调查对象名录。(二)灌区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灌区由县级普查办组织,收集现有灌区名录,将灌区分为跨县灌区和非跨县灌区两大类。对于边界不明确的灌区(如井灌区、井渠结合灌区和南方河网灌区),以行政村为单元,作为一个独立灌区处理。整理后形成灌区用水调查对象的初始名录。(1)规模以上灌区将所有跨县灌区列为调查对象;灌溉面积在1万亩及以上的非跨县灌区全部列为调查对象。在没有1万亩及以上灌区的县级行政区,可适当将规模以上标准下限调整至2000~5000亩。但规模以上灌区不包括本次普查以村为单元临时划分形成的灌区。(2)规模以下典型非跨县灌区非跨县灌区中,除规模以上灌区外,其余全部为规模以下灌区。规模以下典型灌区的选取采用分类选取典型灌区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具体步骤如下:1)获取规模以下灌区名录(含辅助信息:名称、地址、类型、面积等);2)根据水源类型(地表水和地下水)将灌区分为三种类型,即:地表水灌区、地下水灌区和混合灌区;3)根据各类灌区总数,由县普查办依据作物类型、地形条件、气候以及取用水计量程度等因素确定一定数量的典型灌区。最终确定的跨县灌区、规模以上非跨县灌区和规模以下典型非跨县灌区要形成灌区调查对象名录,并填报灌区调查对象名录表(Q302),明确调查范围,上报上一级普查机构。2、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调查对象确定工作由县级普查机构组织完成,通过收集农业部门资料、污染源普查资料和实地调查,将不同类别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单位名称、单位代码、畜禽数量等信息填入调查对象名录表Q303。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适用规模见表4-3。对于同时养殖多种畜禽的养殖场,可按照大牲畜:小牲畜:家禽=1:5:150的比例折算为小牲畜后确定其规模。被确定为调查对象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形成最终的调查对象名录,并填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调查对象名录表(Q303),明确调查范围,上报上一级普查机构。表4-3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适用规模(以存栏数计)种类规模备注大牲畜≥100头/匹大牲畜包括牛、马、驴、骡、骆驼等小牲畜≥500头/只小牲畜包括猪、羊等家禽≥15000只家禽包括鸡、鸭、鹅等(三)公共供水企业公共供水企业指通过公共供水管网,向其覆盖范围内的居民家庭、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用水户直接供水的企业和单位,包括城市(含县城)公共供水企业以及农村(村镇)集中供水企业和单位。利用自备水源,向本单位的生产区和居民区供水的企业不作为公共供水企业。对于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村、镇自来水供水单位应作为公共供水企业对待。为市区或镇区供水的同时,其供水管网延伸到农村的自来水供水企业,均作为城镇公共供水企业。确定公共供水企业调查对象的步骤包括:基础资料获取、补充核实企业信息、确定公共供水企业调查对象、形成调查对象名录。1、基础资料获取利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全国城市供水信息系统”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获取城市(包括建制市与县城)自来水企业的信息,获取城市(含县城)公共供水企业名录。利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中提取的企业名录,选择其行业代码为4610(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镇区和农村集中供水单位(不含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企业)作为其初始名录,信息应包括供水单位名称、单位代码、所在地址等。2、补充和核实农村集中供水单位信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为2008年的数据,因此需要逐个对初始名录的单位核实其真实性,确认其是否仍在运行,确认其是否属于公共供水单位,并按供水范围划分为城镇公共供水单位和农村公共供水单位。供水覆盖范围包括镇区的均作为城镇公共供水单位,供水覆盖范围仅包括农村地区的作为农村公共供水单位。此外,还需对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后新增加的镇区和农村集中供水单位,以及初始名录中遗漏的农村集中供水单位进行补充。补充的范围和内容包括:(1)向建制镇镇区范围供水的自来水供水单位;(2)向农村供水的规模较大的公共供水单位(日供水规模在1000吨及以上或供水范围内的用水人口在10000人及以上)。经核实和补充的农村集中供水单位名录,作为选取调查对象的基础。3、确定调查对象(1)所有从“全国城市供水信息系统”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获取的城市(含县城)公共供水企业,全部作为公共供水企业用水大户(2)农村集中供水单位中列入城镇类型的公共供水单位,全部作为公共供水企业用水大户。(3)农村集中供水单位中列入农村类型的公共供水单位,需根据其日供水规模和供水范围内的用水人口确定是否为公共供水企业用水大户。如果该农村公共供水单位的日供水量在1000吨及以上或供水范围内的用水人口在1万人及以上则作为公共供水企业用水大户,否则不作为公共供水企业用水大户(不需进行调查)。4、形成调查对象名录确定后的公共供水企业用水大户形成最终的公共供水企业调查对象名录(Q304),并上报上一级普查机构,为进入普查阶段做好准备。(四)工业企业工业企业用水户的调查对象确定工作主要依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资料,获取此项资料是确定调查对象的基础。公共供水企业属于工业企业,但本次要求单独调查,因此工业企业的调查对象确定不包括公共供水企业。调查对象确定的步骤主要包括基础资料获取和整理、初选调查对象、补充和核实调查对象、形成调查对象名录。1、基础资料获取和整理为确定工业企业的调查对象,需要获取的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单位代码、所在地址、行业类别及代码、用水量级别等,有条件的县级行政区也可获取企业近年的年用水量和总产值,具体见Q305表。基本信息主要从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中获取。工业行业共有38个工业大类,需要从经济普查资料中提取和整理除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代码为46)以外的所有工业大类,即:行业代码前2位为06~45的所有工业企业。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大类代码:44)中一些水力发电企业属于河道内用水,必须删除。工业企业按照用水量档次和4位行业代码进行排序,形成工业行业调查的初始清查名录。工业行业大类名称及代码见表4-4。2、初选调查对象以初始清查名录作为基础,根据工业企业用水大户和典型用水户确定方法分别选取需要调查的工业企业。(1)工业企业用水大户确定方法1)根据工业用水户的初始清查名录统计年取水量规模在15万吨及以上的企业数量,如果企业数量大于等于50个,则15万吨作为该县级行政区工业企业用水大户的下限标准;2)如果年取水量15万吨及以上的企业数量小于50个,则统计年取水量10万吨及以上的企业数量。如果年取水量10万吨及以上的企业数量大于等于50个,则10万吨作为该县级行政区工业企业用水大户的下限标准;3)如果年取水量10万吨及以上的企业数量小于50个,则将年取水量5万吨及以上作为该县级行政区工业企业用水大户的下限标准。年取水量5万吨为用水大户的最低下限标准,即便企业数量很少也不再降低标准。(2)典型工业用水户初选方案工业企业名录中除被选定的用水大户以外,剩下的作为选取典型用水户的总体。例如,某县级行政区将年取水量10万吨作为用水大户的下限,那么10万吨以下的所有工业企业作为选取典型用水户的总体。表4-4工业行业大类名称及代码类别工业行业大类名称行业代码(大类)火核电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4高用水食品制造业14饮料制造业15纺织业17造纸及纸制品业2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6医药制造业27化学纤维制造业2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3一般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9非金属矿采选业10其他采矿业11农副食品加工业13烟草制品业16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8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9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0家具制造业21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3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4橡胶制品业29塑料制品业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1金属制品业34通用设备制造业35专业设备制造业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9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1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42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4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451)类型划分由于高用水行业的单位产值用水量一般情况下高于一般工业,高用水行业对工业用水量影响较大。因此,高用水行业需分行业选取典型用水户,一般工业则作为一个总体选取典型用水户。其中,行业代码前两位为14、15、17、22、25-28、32、33的企业属于高用水行业(行业名称可参见表4-4)。如果企业数量较多时,原则上要求用SPSS软件进行抽样;如果企业数量较少或对企业类型比较了解时可直接选取一定数量的典型企业。2)抽样数量高用水工业和一般工业均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为基础,保证抽样绝对误差不超过0.15的要求进行计算,最终确定所需调查高用水企业和一般工业企业样本量(见表4-5)。若实际高用水(一般)企业总数较少时,可直接选择其中的一半企业作为样本进行调查。表4-5工业企业典型用水户样本量数量表序号高用水(一般)工业企业总数高用水(一般)工业企业样本量(绝对误差0.15)1<5025250~100323100~200404200~500455≥50050确定了高用水工业企业样本量以后,需将样本量分配到每个大类。其分配方法为:按该县每个高用水行业大类的企业数量占高用水行业企业总个数的比重进行分配。如果计算分配的高用水行业样本量小于1,则分配1个企业样本。一般工业企业不分行业调查,样本量不再分配到一般工业的每个大类。3)样本选取操作步骤工业企业选择样本主要采用SPSS软件进行选取,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GB3①整理初始清查名录及其相关的辅助信息,并删除用水大户,按4位行业代码进行排序,根据高用水企业和一般工业企业的代码(见表4-4)分别统计企业数量。=2\*GB3②根据高用水企业和一般工业企业总数量按照表4-5确定样本量,并将高用水样本量按比例分配给每个高用水工业大类。=3\*GB3③将高用水行业的每个工业大类作为一个抽样总体,其他一般工业作为一个抽样总体,分别对每个样本总体按照用水量级别排序,相同用水量级别的企业按照企业从业人员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形成若干个EXCEL文件。=4\*GB3④将每个文件导入SPSS软件,根据需要抽取的样本量进行系统抽样。4)将抽样成果形成需要调查的典型用水户名录作为初选的调查对象。3、补充和核实调查对象初选调查对象后,一方面要对用水大户进行补充,主要包括:1)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以后新建或扩建(扩大生产规模,年取水量超过用水大户标准)的且符合规模下限标准的工业用水大户;2)在经济普查资料中被遗漏的工业用水大户。此外,要核实被选择的所有调查对象。一些已经停产、倒闭的企业将不作为调查对象。对于一些典型调查对象在核实中被取消的要重新从工业企业单位名录中进行更换,以满足调查样本规定的数量要求。补充和核实调查对象时,有条件的县级行政区可以要求各企业填写年总用水量和年总产值两个指标。4、形成调查对象名录将确定好的调查对象填入工业企业调查对象名录表(Q305),形成最终的调查对象名录,明确调查范围,上报上一级普查机构,为进入普查阶段做好准备。(五)建筑业与第三产业对于第三产业用水户,考虑到住宿和餐饮业用水量较大,本次调查作为重要的用水行业对待。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用水户的调查对象确定步骤与工业用水户基本相同,也包括基础资料获取和整理、初选调查对象、补充和核实调查对象、形成调查对象名录。1、基础资料获取和整理为确定建筑业与第三产业调查对象,需要获取的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单位代码、所在地址、行业类别及代码、用水量级别等,有条件的县级行政区也可获取调查对象近年的年用水量,具体见Q306表。建筑业作为一个门类调查,门类代码为E,包含47~50大类(见表4-6)。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的基础资料显示4位代码,需将4位代码前2位在47~50之间的企业选出来,形成建筑业调查的初始名录。第三产业包括了15个门类,门类代码为F~T,每个门类包含若干个大类(见表4-6)。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基础资料中显示4位代码,需将前2位在51~98之间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选出来,形成第三产业的初始名录。2、初选调查对象建筑业只选取一定数量的建筑业企业作为典型进行调查;第三产业按照用水大户逐个调查、一般用水户进行典型调查。以初始名录作为基础,确定需要调查的建筑业典型用水户、第三产业用水大户与典型用水户。(1)用水大户调查对象确定依据初始名录,将年取用水量在5万吨及以上的第三产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作为用水大户。对于年取水量在5万吨及以上的第三产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数量很多的大城市,可适当提高用水大户的标准。(2)典型用水户调查对象确定考虑到县级行政区建筑业企业数量较少,因此不采用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对象确定,宜由县级普查机构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直接选取5~10个典型企业,如果该县级行政区建筑企业数量不足5个,则均做调查。表4-6建筑业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划分代码类别名称说明门类大类中类小类E建筑业本类包括47~50大类。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本类包括51~59大类。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本类包括60~62大类。H批发和零售业本类包括63和65大类。I住宿和餐饮业本类包括66和67大类。J金融业本类包括68~71大类。K房地产业本类包括72大类。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本类包括73和74大类。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本类包括75~78大类。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本类包括79~81大类。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本类包括82~83大类。P教育本类包括84大类。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本类包括85~87大类。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本类包括88~92大类。S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本类包括93~97大类。T国际组织本类包括98大类。第三产业典型用水户采用抽样的方式确定,抽样方法与步骤如下:1)抽样方法抽样设计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综合考虑调查精度、调查成本费用以及实际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