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现手法结构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诗歌表现手法结构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诗歌表现手法结构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诗歌表现手法结构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诗歌表现手法结构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专题

表现手法、结构技巧

1/27课前准备1、自行完成学习任务中活动一、二、三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归纳总结各小组答案3、补充完善各自答案4、回顾诗歌鉴赏练习中考查关键点2/27掌握并能区分常见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2.准确分析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在诗歌中利用及作用;3.掌握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类答题步骤。学习目标3/27艺术手法、表示技巧、表示特色、表现手法:

①抒情手法②描写手法③其余常见表现手法④修辞手法4/27

1、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

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用典借古讽今2、描写手法:虚实关系(虚实结合,想象)动静关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白描(意象叠加)、细节描写、点面景物观察∕描写角度:(远近、高低、俯仰、视、听、嗅、感觉、色彩……)侧面描写、正侧面结合3、其它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正,反)、象征、比兴、联想、想象、抑扬、小中见大表现手法5/27对比与衬托区分?把两种对立物或一个事物两个对立面列举出来,造成鲜明对照,这种修辞格就叫对比。

两种对立物对比,能够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同丑对立,给人以鲜明印象。如:

例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两种对立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所以,衬托,尤其是其中反衬,有些人往往将它与对比混为一谈,其实衬托与对比界定与区分还是比较显著。借用某种详细形象事物暗示特定人物或事理,以表示真挚感情和深刻寓意,这种以物征事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针对整首诗歌而言)

6/2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思索:这首词采取最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具体说明。(4分)虚实结合。

词上片是写现实,写尽了词人相思之苦,能够说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下片一开始由现实进入梦境,写出了词人在梦中看见亡妻样子,词人多少相思苦痛蕴含其中;

最终一句又从梦中回到现实,表示了词人无法与亡妻相见彻底绝望。7/27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思索:尾联在全诗内容和结构上作用是什么?(4分)内容:思乡之情,反应了诗人留恋故乡真挚感情,才离开故乡很快,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路上。结构:与首联中“客行悲故乡”照应。8/27临江仙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元好问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上片:回想畅游大明湖情景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湖上荷花初展娇容,绿叶田田红妆翠盖木兰舟。“红妆”、“翠盖”则呼应开篇“荷花”、“荷叶”。在红绿掩映之间。湖上泛舟之人,十分惬意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借美景衬托人物美好风流,借美景衬托与友人相聚畅游欢乐之情

9/27临江仙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元好问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下片:与友人天各一方离别惆怅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借明月这一意象表示对友人思念之情

——借景抒情一尊白酒寄离愁。以借酒消愁来表示思而不见痛苦

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寄情流水去问候远在东州友人

——拟人10/27临江仙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元好问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思索:★上阙主要利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其作用。(4分)衬托。借美景衬托人物美好风流,借美景衬托与友人相聚畅游欢乐之情,以突出两人深厚友情。11/27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夜深归客依筇行,“夜深”——直接点明诗题“夜”“依筇行”——刻画出归客倚杖蹒跚而行身影,拄杖而行疲惫之态

冷磷依萤聚土塍。“冷磷”(鬼火)“萤”(流萤)——夜土塍——归家途中,行走于村外野地

村店月昏泥径滑,“月”——夜“泥径滑”——泥径中孤身前行艰难(归家心切)竹窗斜漏补衣灯。

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怀乡思归急迫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关切和思念之情12/27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筇:此代指竹杖。(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结合全诗简明赏析。(6分)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

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疲惫之态。

随即,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艰难表现出归家心切。

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衬托出游子深夜归家复杂心情,意味深长。本诗用“夜归”统摄全篇,应把握时令是“夜”和事件是“归”,所以要找出“夜”中意象,和“归”中意境。13/27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明赏析。(4分)

这幅画面描绘是诗人想象(见到)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

诗人那怀乡思归急迫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14/27【课堂小结】1.表现手法答题步骤:①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

结合诗句阐释怎样利用了这种手法。(分析)③

此手法有作用。(内容、感情)。注意:手法使用往往是综合性,但要分清主次。结合诗句分析要详细,不能脱离诗句本身架空分析。总结概括要力争准确,重复筛选取词。15/27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新年中思念故乡心情更为急迫,独在天涯海角怎不叫我潸然落泪?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自己年事已高,却遭贬而居于卑位。新年伊始,春归人间,自己却羁绊天涯。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在岭南早晚只能与猿猴相依作伴,或与江边杨柳共同领受风烟侵吹。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我像西汉贾谊被贬为长沙太傅,不知今后还要几年才有还乡机会。——贾谊有济世匡国之志却为权贵谗毁,被流放后任长沙王太傅。诗人借这个典故暗指自己因谤被贬,抒发与贾谊“同是天涯沦落人”感叹,并担心滞此难返,产生了“从今又几年”忧虑。16/27新年作[唐]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注】此诗作于至德三年(758)作者因事由苏州长洲尉被贬潘州(今广东茂名市)南巴尉之时。(1)诗歌颔联利用了什么样表示技巧?表示了怎样思想感情?请作简明分析。(5分)诗歌颔联利用了对比表示技巧。“老至”与“居人下”对比,写自己年事已高,却遭贬而居于卑位。“春归”与“在客先”对比,写新年伊始,春归人间,自己却羁绊天涯。表现是谪迁岁月中忧愁心境和佳节将至伤感情怀。17/27新年作[唐]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2)诗歌尾联利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请作简明分析。(5分)

诗歌尾联利用了贾谊典故。贾谊有济世匡国之志却为权贵谗毁,被流放后任长沙王太傅。

诗人借这个典故暗指自己因谤被贬,抒发与贾谊“同是天涯沦落人”感叹,并担心滞此难返,产生了“从今又几年”忧虑。

18/27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注】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北宋灭亡后,陈与义流离逃难,备尝艰辛。这首词作于绍兴五年(1135)前后,是他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当初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岁。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爱国诗篇。思索:★词上阕用了衬托手法,请结合词内容详细分析,并说明其作用。(5分)①上阕中以“长沟流月去无声”衬托“吹笛到天明”,(1分)以无声之月衬托狂欢之笛声。(1分)②写尽了旧时朋友相聚、宴饮游乐盛况,突出了“豪英”们午桥夜饮豪酣之态。(2分)③这种亢奋豪情与下阕“二十余年如一梦”感伤形成情绪上跌宕。(1分)19/27

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一个蓬头稚面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斜着身子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身子路人借问遥招手,听到有过路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外貌动作心理20/27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5分)

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表现垂钓小儿聪明(灵巧),天真可爱;

“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聪明(灵巧)。21/27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22/27首句:华清宫外大雪(刺骨寒意)“飞”:含有动态美感,绘出了离宫禁城四郊朔风咆哮,雪花飞舞景色;“暗”:从色彩角度写出大雪排空而至威势,由视觉感受勾出触觉感受,令人极易从诗歌画面中领会到宫外刺骨寒意,给人一个凛冽感。二、三句:华清宫内温暖、融融春意。“便”:从时间角度传神地写出了雪落宫苑快速溶化、消失情景。宫中温度较高,树木常年青绿。四句:统治者不知道外面严寒。一国之君不知严寒滋味,又怎么能够对国事明察秋毫、对人民苦乐谨记心上呢?(鞭挞了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统治者)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对比23/27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宫外:飞雪阴云,分外严寒宫内:温暖如春绿树掩映对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统治者鞭挞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24/27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1)★两首诗描写了不一样时期伯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利用了哪种相同表现手法,并作简明说明。(4分)①两首诗都利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