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民众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大灶火西南山蛇纹岩矿及透闪石玉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1页
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民众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大灶火西南山蛇纹岩矿及透闪石玉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2页
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民众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大灶火西南山蛇纹岩矿及透闪石玉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3页
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民众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大灶火西南山蛇纹岩矿及透闪石玉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4页
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民众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大灶火西南山蛇纹岩矿及透闪石玉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07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民众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大灶火西南山蛇纹岩矿及透闪石玉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评审意见书2019年7月12日,经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同意,青海省环境地质监测总站邀请有关专家(名单附后),对西宁丹信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民众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提交的《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民众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大灶火西南山蛇纹岩矿及透闪石玉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行了会议审查。与会专家在听取方案编制单位对方案、图件和相关附件及质询答辩的基础上,形成如下意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的,编制的基础资料扎实,符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O223-2011)及《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审查等工作的通知》(青国土资[2017]96号)的相关要求。二、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民众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大灶火西南山蛇纹岩矿及透闪石玉矿,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西南约140km的灶火河中游东支沟中东侧,行政区划隶属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管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93°58’26”,纬36°12′05"。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采矿权面积为0.42km²,开采深度由海拔4428-4148m,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开采矿种为蛇纹岩、玉2石,生产规模为60t/a。该矿山矿床规模属小型,矿山自2007年已经开始建设,2009年始采,已开采年限达10年。依据开发利用方案,剩余蛇纹岩设计利用储量1556.1t;玉矿221.2t,矿山剩余服务年限为4年,后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护及土地复垦恢复1年,本方案适用年限为5年,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自2019年02月起至2024年02月三、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现状及现场调查,矿山主要由采矿场、排土场、生活区、炸药库、矿山道路组成,矿区挖损及压占土地类型为裸地。评估区除矿山生产人员外无居民居住,矿区内有一条简易道路进出,矿区无自然保护区和旅游景点,无较重要水源地,评估区重要程度属较一般区;矿山开采规模为小型,开采主要方式为地下开采;采场矿层(体)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与区域地下水、地表水联系不密切;工程地质条件良好—较差;断层构造较发育,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形坡度为20°~35°,最大达50°,相对高差较大。该矿山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属复杂;据此,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确定为为二级是正确的。根据矿山用地范围、矿业活动影响范围和可能影响矿业活动的不良地质因素存在的范围,确定本次矿山评估面积为63hm²较为合理。四、现状评估认为:该矿山经过10年的的开采,现状条件下评估区遗留2个露天采场,发育4段不稳定斜坡(Q₁~Q₄);Q₁发育于程4206-4220m,坡脚高程4193-4205m,坡高15-20m,坡长160m,坡3度55-60°,发育程度中等,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Q2位于矿区中部,2号采矿场的东侧,为一人工开挖形成的岩质边坡,原始地形坡度35°。坡顶高程4190.7-4211.7m,坡脚高程4166.7-4180.5m,坡高24-31.2m,坡长400m,坡度55°,局部直立临空,发育程度中东侧,为矿区采矿堆渣形成的人工填方土质边坡,原始斜坡坡度35°。坡顶高程4160m,坡脚高程4081m,坡高79m,坡长600m,坡度35°,发育程度中等,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Q₄位于矿区中部地段,二号采矿场东侧,为矿区采矿堆渣形成的人工填方土质边坡,原始斜坡坡度35°。坡顶高程4160m,坡脚高程4020m,坡高140m,坡长500m,坡度35°,发育程度中等,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现状下地质灾害对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较严重;矿业活动对矿区含水(矿)层影响程度较轻;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程度严重;对矿区水土环境污染影响程度较轻。现状损毁土地面积9.38hm²hm²,损毁地类为裸地,主要损毁方式为压占和挖损,其损毁程度为重度损毁。现状评估将评估区划分为影响程度严重区(I区)和影响程度较轻区(Ⅲ区)两个区。影响程度较严重区(I区)包括露天采场21569m²、排土场54091m²、矿山道路18000m²、生活区90m²、炸药库压占土地50m²,合计面积93800m²(9.38hm²);影响程度较轻区(III区)为评估区内除影响较严重区之外的面积,面积约53.62hm²。现状调查资料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已损毁土地现状阐述较清楚,现状评估结论符4五、预测评估认为:评估范围内现有潜在不稳定斜坡4处(Q₁、Q₂、Q、Q₄),后期矿山开采及废石的堆放形成一个新的潜在不稳定斜坡Qy₁(Q₁开采形成)、Qy₂(Q₂预测引发加剧不稳定斜坡Qy₁致灾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危险性大;预测引发加剧Qy₂不稳定斜坡边坡失稳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危险性大;预测引发Qy₃不稳定斜坡边坡失稳可能性中等,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加剧Q₃不稳定斜坡边坡失稳可能性较小,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加剧Q₄不稳定斜坡边坡失稳可能性较小,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本矿山为已建矿山基建工作完成,不再进行切坡、挖方等人为活动,故预测评估矿山基建引发、加剧边坡失稳致灾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预测评估危险性小。矿业活动遭受Q₃、Q₄不稳定斜坡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预测评估矿山地质灾害对矿业活动影响程度严重;矿业活动对矿区含水(矿)层影响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程度严重;对矿区水土环境污染影响程度较轻。预测拟损毁土地面积10.473hm²,损毁地类为裸地,损毁方式为挖损和压占,损毁程度为重度损毁。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将评估区划分为影响程度严重区(I区)和影响程度较轻区(Ⅲ区)两个区。影响程度严重区(I区)包括露天采场27499m²、已有排土场54091m²,新建排土场5000m²,、矿山道路18000m²、生活区90m²、炸药库压占土地50m²,合计面积104730m²(10.473hm²)。影响程度较轻区(Ⅲ区)为评估区内除影响程度严重区之外的面积,面积52.527hm²。预测评估依据较充分,结5六、《方案》依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将矿区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I)和较轻区(Ⅲ)两个区;进一步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防治区(A)和地质环境一般防治区(C)。重点防治区包括该区包括露天采场27499m²、已有排土场54091m²,新建排土场5000m²,、矿山道路18000m²、生活区90m²、炸药库压占土地50m²,合计面积104730m²(10.473hm²)。一般防治区(C)则为上述场地以外的矿区范围,面积为52.527hm²,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划分依据较充分,复垦单元划分及分区范围较合理。复垦范围包括:露天采场、矿区道路、排土场、生活区、炸药库造成的已损毁土地范围,共计已损毁面积9.38hm²;后期开采过程中拟损毁土地面积1.093hm²。故确定复垦区面积为10.473hm²,复垦后土地利用类型为裸地,复垦率为100%。七、《方案》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对矿山进行了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确定的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原则和目标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提出的“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环境治理恢复及复垦工程”等治理恢复方案,技术上较为可行,工程部署合理,监八、根据确定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估算投资人民币总计96.82万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77.91万元,土地复垦工程经费18.90万元,经费估算编制依据较充分,经费基本合理。综上所述,该“方案”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土地利用现状叙述6较清楚,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合理,评估结论符合区内实际,提出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任务明确,治理恢复工程部署及措施可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资金投入适中,方案实施后可达到预期目的,审查予以通过;请方案编制单位按照专家意见认真修改完善后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方案评审专家组长签名二0一九年七月十二日 1第一节任务由来 1第二节编制目的与任务 1第三节编制依据 2第四节方案适用年限 4第五节编制工作概况 5 7 7第二节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9第三节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9第四节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第一节矿区自然地理 第二节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第三节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23第四节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第五节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第六节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25 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第三节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 41第四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 48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第二节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57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 第二节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第三节矿区土地复垦 61第四节含水层破坏修复 第五节水土环境污染修复 第六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第七节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 第一节总体工作部署 第二节近期5年工作安排及验收标标准 71第一节经费估算依据 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 第三节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 73第四节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 73 75第一节组织保障 75 75第三节资金保障 76第四节监管保障 77第五节效益分析 78第六节公众参与 78 80第一节结论 第二节建议 82附图:编号名称比例尺1青海省格尔木市大灶火西南山蛇纹岩矿及透闪石玉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2青海省格尔木市大灶火西南山蛇纹岩矿及透闪石玉矿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3青海省格尔木市大灶火西南山蛇纹岩矿及透闪石玉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4青海省格尔木市大灶火西南山蛇纹岩矿及透闪石玉矿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5青海省格尔木市大灶火西南山蛇纹岩矿及透闪石玉矿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6第1页第一节任务由来《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国土资[2017]96号)等有关要求,受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民众矿业开发有限公开发有限公司大灶火西南山蛇纹岩矿及透闪石玉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编制任务。第二节编制目的与任务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附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第2页第三节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第二次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年8月第二次修正);年4月第二次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修正);5、《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2011年3月);6、《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6号)(2012年12月);7、《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令)(2003年11月);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64号)(2016年1月修正);9、《青海省地质环境保护办法》(青海省人民政府第72号令)。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第3页查等有关工作的通知》(青国土资[2017]96号);4、《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金的指导意见》(财建[2017]638号)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附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12、《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O218-2006);1、《格尔木市大灶火西南山蛇纹岩矿及透闪石玉矿开采方案》(青海省地矿工程咨询中心,2010年12月);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2011年6月);省地矿工程咨询中心,2011年12月);院编制,2016年12月);木市郭勒木德镇民众矿业开发有限公司,2018年6月12日);第四节方案适用年限依据《开发利用方案》,该矿山矿床规模属小型,矿山自2007年已经开始建设,2009年始采,已开采年限达10年,现共采出蛇纹岩矿石2075.35t,玉矿293.11t。剩余蛇纹岩设计利用储量1556.1t;玉矿221.2t。结合设计的生产规模,经计算得出:服务年限为4a。程量小,按1a估算。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工程施工结束后,尚需进一步监测和管护工作,矿山位于西北高寒山区,林、草此本方案适用年限为服务年限4a另外考虑1年的治理期,总共5a,即2019年02月到2024年02月。本方案基准期以矿山正式投产之日算起,预计2019年02月。本方案应每5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义务人应重新编制本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第5页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于2018年6月12日至年6月18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矿区进行实地调查,以1:2000地形地质图为底图,采用手持GPS定点开展矿山地市郭勒木德镇民众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大灶火西南山蛇纹岩矿及透闪石玉矿开发本次工作共完成1:2000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面积0.63km²,调查路线长4.3km,填写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1份,地质地貌调查点20个,拍摄照片22帧,拍摄录像时长5分钟(表0-1)。内容单位野外工作调查面积份1地质地貌调查点个拍摄照片帧地质灾害点个4项目组对野外取得的资料进行了自检、互检后,总工办于2018年6月222018年6月23日投入室内方案和成果图件的编制。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工作程序见图0-1。第6页√第7页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第一节矿山简介第8页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民众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大灶火西南山蛇纹岩矿及透闪二、矿山企业基本情况第8页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民众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大灶火西南山蛇纹岩矿及透闪二、矿山企业基本情况海海河河*塔木乌宗郭勒木德木黑沟刺昆仑拉水水东东塘w铁路铁路西西藏河大沟科格惯格制y龙石玉矿采矿权许可证由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核准颁发,发证日期2016年12月19日,采矿许可证编号:C6328002011077120115809:有效期限自2016年12月19日一2019年12月19日。采矿权人为: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民众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规模:透闪石玉矿60t/a,蛇纹岩425t/a第二节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第三节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闪石玉矿开发利用方案》由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3年3月编制完成。方案于2013年5月经专家组审查通过,方案介绍了矿山交通(一)建设规模该矿山为老矿山,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矿山生产规模为透闪石玉矿60t/a,蛇纹岩425t/a,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为小型。(二)产品方案(三)工程布局1、采矿场采矿场:共分布两处,分别为1号采矿场和2号采矿场。现已采形成一个掌子面,长160m,高15-20m,坡度60°,坡向235°,共挖损面积4249m²(0.4249hm²)。最高开采水平+4220m,最低开采水平+4200m,最大采深20m,平均采深约15m;现在已形成有2个台阶,每一台阶高度为5m,最大边坡高度为15m,台阶坡面角60°,最终帮坡角为38°,安全平台宽度为3.0m,长200m,最宽120m。设计开采最低标高为4170m,最大标高为4240m,最大采深70m,共设计7个开采平台,每个平台高度为10m;在前期开采过程中,已开采形成的掌子面平面形态上近似长方形,开采最低水平为4182.5m,占地面积17320m²(1.732hm²)。现在已形成有3个台阶,每一台阶高度为8一10m,台阶坡面角60°,最终帮坡角为38°,安全平台宽度为3.0m,每两个安全平台设置一个清扫平台,宽度为8m,其掌子面呈长方形,现已采形成了1段坡高24-31.2m据《开发利用方案》,本矿山年排土6208t,折合2483.2m²,开采期间排土总量为1.24万m²。排土场设在矿区西北侧,地形平缓。长100m,宽50m,占地面积5000m²,堆高3.0—4.0m。由于过去未设置专门排土场,位于1号采矿场和2号采矿场的西侧在矿山基础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废石进行了不合理的堆放,形成2处废石场,其中12号废石场呈舌形,堆积面积35333m²,堆积厚度0.2-0.5m,堆积的方量约为10m,宽5.0m,占地面积50m²。容量设计为2.0t。用于矿区西南侧1处无名沟沟道右岸岸坡上,长15m,宽6.0m,占地面积间隔200m设置错车道,道路最大纵坡8%,平均纵坡不大于6.5%,最小转变半径15m。矿山道路长约3.0km,占地面积18000m²(1.8hm²)。二、矿产资源及储量依据《储量核实报告》和《开发利用方案》,按算术平均法估算玉矿334保有资源量586.21t,蛇纹岩矿334保有资源量4150.65t,按照地质可信度系数,2075.3t;玉矿586.21t×0.5;293.1t。三、矿床开采方式、方案台阶高度:10m(剥岩),3.3m(采矿);2.7m³,矿山采矿成本为:400元/t(考虑了剥采比6.3:1),其中露天纯采矿成本为α=50元/t,露天剥离成本为b=10.13元/m³,原矿价格Po为4277元/t,积比法求得n,为12.8m²,境界剥采比与平均剥采比均小于经可采矿石量:玉矿284.3t、蛇纹岩矿2013t;境界内废石量:1.24万m²;圈定境界范围:地表长220m,宽126m;底部长170m,宽80m。2、采矿方法工作平台最小宽度:20m(顶部平台);(1)剥岩数:底盘最小抵抗线4,0m、孔间距2,8m,排间距2,8m。万。排土场布置在矿区西侧宽缓地段,排土场长100m,宽50m,堆高3.0至4.0m,容纳量为1.47万,分台阶排土,台阶高2.0m,最终边坡角40°,分层压实。(五)防治水方案采矿过程中,采矿平台面应保持2~3%的坡度,向内侧倾斜,将采场雨水五、矿山废弃物处置情况(一)剥离物山开采年排土量6208t,合2483.2m³,项目排土总量=2483.2×4=9933m²预计产生废石0.9933m²万,产生的废石堆弃在排土场,堆放时由装载机推平,并层层(二)生产、生活废水114一192m,平均长146m,宽度74一114m,平均宽95m,开采垂深约23m,开采最低水平为4182.5m,目前I号矿脉在4182.5m水平仍出现,往下仍有延深;I1号矿脉平面形态上近似马蹄形,长度34一142m,平均长92m,宽度26一35m,平均宽31m,平均采深约15m。该矿山于2007年2月取得采矿证,2007年进行了基建工作,2009至今分别对两处矿体(I号矿体、I1号矿体)进行了开采,共采出蛇纹岩矿石量2075.35t,玉矿293.11t,矿山采用露天开采,公路开拓160m,高15-20m,坡度60°,坡向235°,纵坡面形态呈陡坡,共挖损面积4249m²(0.4249hm²);Q₂采掘面长400m,坡高24一31.2m,坡度60°,纵坡面形态呈陡坡,共挖损面积17320m²(1.732hm²)。由于过去未设置专门排土场,位于1号采矿场和2号采矿场的西侧在矿山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废石进行了不合理的堆放,形成2处废石场,其中1号废石场呈舌形,堆积面积18758m²,堆积厚度0.2-0.3m,堆积的方量约为5000m²;2号废石场呈舌形,堆积面积35333m²,堆积厚度0.2-0.5m,堆积的方量约为路长约3.0km,占地面积18000m²。(照片1-5)对原始地形地貌改观较大,对地照片11号采矿场及废料堆照片22号采矿场及废料堆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第一节矿区自然地理矿区属内陆极端干旱高寒气候,降水稀疏,蒸发量大,气候干燥,相对湿度40%左右;水汽含量少,大气透明度好,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无霜期短,平均日照时数一般为3096.3h,日照百分率达70%以上,据格尔木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最高气温35.5℃,最低—26.9℃,年平均气温为5.3℃;年降水量在5.04mm~135.84mm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42.8℃;年蒸发量约586.08mm~4629.6mm,年平均蒸发量为2504.1℃。盛行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8m/s,常年风沙较大。气候要素气候要素风常年主导风向W(频率15%)最大风速年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年平均气压最大积雪厚度土壤最大冻结深度蒸发量矿区位于大灶火河中游东支沟中东侧,区内及其周边范围内主要地表水系为西侧的大灶火河,为常年性河流,其它均为季节性河流,生产生活用水依赖于区的东南侧,海拔4530m,最低位于评估区西北侧,海拔3900m,最大高630m。位于评估区的中部及东南部,海拔3940—4530m,相对高差为590m,山体顶部呈尖棱状,地形坡度在35°一42°左右,呈上陡下缓,其中山体上部坡度最大,为42°,中部及下部坡度略缓,为35°,山体基岩裸露,由于该地区海拔高,岩体表层寒冻风化作用严重,寒冻风化厚度2.0一3.0m,坡面岩体呈碎屑位于矿区西北侧,地形较平坦、开阔,地面坡降60‰,海拔覆盖率小于10%,仅见耐盐、耐旱的植物,呈现出荒漠戈壁的地貌景观。黑刺、沙打旺、骆驼刺等,植被覆盖率<5%。第二节矿区地质环境背景层状大理岩,该层产状较稳定,倾向南西,倾角50°一65°,其中镁橄榄透辉2.0一3.5m的碎石。东西,断面南倾,倾角50。,断层破碎带宽15一60m。切割了除第四系以外所地震在12000年前,强度较弱,故总体而言,昆中断裂自昆仑山口,向东西两侧延伸,断裂总体向北倾,倾角50一80度不等,破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8.1级大地震所引发的破碎带,区域上大致沿本断裂距该断裂200m,大至平行于断裂走向延伸,对青藏公(铁)路,产生较大破坏,拉张破裂和凹槽最大宽度可达10m,最大陷落深度约5m,最大左旋位移约4m。来共引发过5次地震,平均约2000年即发生一次大震,最近一次是1937年的7.5级地震。昆仑山断裂曾在2000年前引发过地震,最新一次地震发生于2001年11月14日,震级高达8.1级。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5年5月峰值加速度区划图》、附录B《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征周期0.45s。(一)含水层分布及赋水性(二)地下水类型及动态特征(三)地下水开采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评估区地下水未开采。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由坡残私碎石粉土层构成,厚度0.5—3.5m,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长约94m,宽约1.05一3.68m,平推斜深23.5m,蛇纹岩脉体中可见透镜状透闪石玉脉体,由三条剖面控制,在1号部面玉石脉宽约为10.3cm,剖面附近出露长约7m;11号部面玉石脉宽约为11.0一27.2cm,剖面附近出露长约6m;Ⅲ号部面玉石脉宽约为10.13cm,剖面附近出露长约矿体倾向南西,倾角在45°-60°(1)矿石类型物成份为蛇纹石,含量大于90%,蛇纹石粒度小于0.1m,硬度4.5左右,矿石(2)矿石质量硬度4.5,体重2.50g/cm。(3)矿物成分(4)结构构造大于90%,蛇纹石粒度小于0.1mm。蛇纹石矿石主要由MgO、SiO2、H20及少量的Feo、Fe₂O₃、NiO组成。(二)透闪石特征(1)矿石类型(2)矿石质量光泽色泽滋润,水色较好,质地细腻坚韧,硬度6一6.5。在镜下鉴定见少量铁质呈细脉状,树枝状分布。矿石质量3.0g/cm。(3)矿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透闪石玉矿石的矿物成分主要为透闪石,含量大于90%,含少量铁质。个第三节矿区社会经济概况部分,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总面积118954.18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2个镇、2个乡;2017年常住人口240494人,有27个少数民族。格尔木昆仑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1]2018年9月,获得商务部“2018县。[3]2017年,格尔木市地区生产总值327.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58亿元,增长11.7%;第二产业增加值220.79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101.87亿元,增长10.0%。[4]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郭勒木德镇于1982年行政建制,2005年撤乡建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环城四周的乡镇。辖区面积2.66万平方公里,东与大格勒乡接壤,南和玉树曲麻莱县交界,西与乌图美仁乡为邻,北至察尔汗盐湖,全镇共有耕地1.95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086万亩。现有18个行政村(其中农业村13个、牧委会5个),3个自然村(撒拉村、西大滩村、八一农场)。现有党委1个,下设党支部21个,党员589名,全镇共有汉、藏、蒙、回、土、撒拉、东乡、满族等8个民族,共8844户37535人(其中流动人口18630人),少数民族占2018年全镇地区总产值为2.758亿,比上年增长17%,其中:一产5075.62万元;二产7460.98万元;三产12644.21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385元,比查办公室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02),结合项目区测绘资料,矿区涉及的土地利用类型一级地类为其他土地(12),二级地类为裸地(1207),面积为47hm²(表2-2),矿区土地权属单位为郭勒木德镇集体所有,权属性质为国有。表2-2矿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一级地类二级地类土地权属原始其他土地(12)裸地(1207)郭勒木德镇第25页第六节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收集到周边格尔市白云有限责任公司中灶火西直沟蛇纹岩与透闪石玉石矿矿山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在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于2018年6月12日至18日,对矿区土地利用现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土地资源损毁状况进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中附录E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表3-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和矿业活动对含水层、(一)评估范围的范围:矿山范围为界向外扩展10-60m,评估区面积(二)评估级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中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表3-2),确定评估区重要程度属较一般区。形坡度一般20-35°,最大达50°,相对高差较大。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中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表3-3),影响程度分级地质灾害严重生的可能性大;影响到城市、乡镇、重要线、重要工程设施及经济损失大于500万元;受威胁人数大于100人。结构破坏,产生导水通道;矿井正常涌水量大10000m²/d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矿区周围主要含态,地表水体漏失严重;不同含水层(组)串通水质恶化;影响集中水源地供水,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重。占用破坏基本农田;占用破坏耕地大于2公顷;占用破坏林地或裸地大于4公顷;占用破坏裸地或未开发利用土地大20公顷。较严重地质灾害规模中等,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受威胁人数10~100人。3000-10000m³/d;矿区(带)水位下降幅度较大,地下水呈半疏干状态;矿区及周围重;影响矿区及周围部分生产生活供水。区、城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重。占用破坏耕地小于等于2公顷;占用破坏林地或裸地2~4公顷;占用破坏裸地或未开发利用土地较轻生的可能性小;影响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万元;受威胁人3000m³/d;矿区及周围区及周围地表水体未漏失;未影响到矿区水。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小;对各类自观、风景旅游区、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轻。占用破坏林地或裸地小于等于2公顷;占用破坏裸地或未开发利用土地小于等于注:若综合评估,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别优先原则,只要有一项要素符重要区较重要区一般区1、分布有500人以上的居民集中居住区;1、分布有200-500人的居民集中居住区1、居民居住分散,居民集中居住区人口在200人以下;路、铁路、中型以上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重要建筑设利、电力工程或其他较重要建筑设施;3、矿区紧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含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或重要旅游景区(点);3、紧邻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或较重要旅游景区(点);游景区(点);4、有重要水源地;4、有较重要水源地;4、无较重要水源地;5、破坏耕地、园地。5、破坏林地、裸地。5、破坏其他土地。注: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别优先的原则,只要有一级符合者即为该级别。复杂中等简单多,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岩中径流带或地表水联系密切,老窿(窑)水威胁大,矿坑正常涌水量大于10000m²/d,地下采矿和疏于能性大。以下,矿坑进水边界条件中等,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岩溶裂隙发育带等富水性中等,补给条件较好,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3000-10000m³/d,地下采矿和疏干排水较容易造成区域含水层破坏可能性中等。层和构造破碎带、岩溶裂隙发育带等富水性差,补给条件较差,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联系不密切,矿坑正常涌水量小于3000m³/d,地下采矿和疏干排水较容易造成区域含水层破坏可体结构为主,软弱结构面、不良工程地质层发育,存在饱水软弱层或松散软弱岩层,含水砂层多,分布广,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坡失稳。构为主,软弱结构面、不良工程地质层发育中等,存在饱水软弱岩层和含水砂层,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5-10m,矿层(体)顶底板和矿基稳定性中等。良工程地质层不发育,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小于5m,稳固性较好,采场边坡岩石较完整到完整,土层薄,边坡基本不存在外倾活动断裂,导水断裂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主要含水层(带)或沟通地表水体,导水性强,对采场层(体)围岩、覆岩和含水层(带)导水性较强,对井下采矿安全影响较大。地质构造较简单。矿床围岩岩层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多,危害大。型较多,危害较大。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少,危害小。理,采动影响强烈。少,采空区部分得到处理,采动影响较强烈。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小,无重复开采,采空区得到有效处理,采动影响较轻。杂,地形起伏变化大,不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大于35°,相对高差大,地面倾向与岩层倾向基本一致。件一般,地形坡度一般20-35°,相对高差较大,地面倾向与岩层倾向多为斜交。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简单,地形较平缓,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小于20°,相对高差较小,地面倾向与岩层倾向多为反交。注:采取就上原则,只要有一条满足某一级别,应定为该级别。本矿山设计建设规模为透闪石玉矿60t/a,蛇纹岩425t/a,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中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表3-4),确定本矿山开采规模为小型。矿种类别年生产量(t/a)小型玉石矿种类别年生产量(万t/a)大型中型小型蛇纹岩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表3-5),确定本次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二级。度复杂中等简单重要区大型一级一级一级中型一级一级二级小型一级一级二级较重要区大型一级一级二级中型一级二级二级小型二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大型一级二级二级中型二级二级三级小型三级三级(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表(表3-6)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O286-2015)(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表3-7),进行地(二)不稳定边坡失稳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1号采矿场不稳定斜坡(Q₁)4206-4220m,坡脚高程4193-4205m,坡高15-20m,坡长160m,坡度55-60°,坡向235°,微地貌呈陡坡,平面形态上近似马蹄形,组成斜坡体岩性为蛇纹石大理岩,岩层产状226∠48°,岩层倾向与坡向基本一致,为顺向坡,未见与坡采矿机械、运矿车辆及矿山道路等,受威胁人数<100人,发育程度中等,危害图3-11号采场Q不稳定斜坡剖面2、2号采矿场不稳定斜坡(Q₂)该斜坡位于矿区中部,2号采矿场的东侧,为一人工开挖岩质边坡,原始地形坡度35°。坡顶高程4190.7-4211.7m,坡脚高程4166.7-4180.5m,坡高24-31.2m,坡长400m,坡度55°,局部直立临空,坡向285°,微地貌呈陡坡,平面形态上近似长方形,组成斜坡体岩性为蛇纹石大理岩,岩层产状230倾向与坡向基本一致,斜坡南侧段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为反向坡。根据调查,耒见与坡向一致的软弱结构面,但因爆破工程的影响,边坡局部存在凸起孤立的危岩,残存方量在100m²,局部可见滚落的孤石。根据现场调查及访问,该斜坡未发生过大的崩塌、滑坡等灾害,但局部偶会发生掉块;由于2号采矿场仍进行开采,现主要危害对象主要为矿山采矿人员、采矿机械、运矿车辆及矿山道路等,受威胁人数<100人,发育程度中等,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第34页图3-22号采场Q₂不稳定斜坡剖面3、1号废石场不稳定斜坡(Q₃)坡度35°。坡顶高程4160m,坡脚高程4081m,坡高79m,坡长600m,坡度35°,坡向245°。微地貌呈陡坡,平面形态上近似舌形,组的废石,呈碎块状,粒径一般为5一15cm,最大粒径30cm,其结构松散,堆积厚度0.3一0.5m,堆积方量约为3000m²。状条件下主要危害对象为矿山道路及行车安全,受威胁人数<100人,发育程度3、2号废石场不稳定斜坡(Q₄)斜坡坡度35°。坡顶高程4160m,坡脚高程4020m,坡高140m,坡长500m,坡度35°,坡向320°。微地貌呈陡坡,平面形态上近似椭圆形,组成斜坡体物质为采矿形成的废石,呈碎块状,粒径一般为5一15cm,最大粒径30cm,其结构松散,平均堆私厚度1.0—1.5m,最大堆积厚度为3高m,堆积方量约为0.8万。据现场调查访问,该斜坡主要由于过去开采2号为矿山道路及行车安全,受威胁人数<100人,发育程度中等,危害程度中等,(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号)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表(表3-6)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O286-2015)(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表3-7),进行地危害灾情险情死亡人数/人受威胁人数/人可能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大中等小00001、灾情:指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采用“人员伤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指标评2、险情:指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采用“受威胁人数”“可能直接经济损失”指标评价。3、危害程度采用“灾情”或“险情”指标评价。危险程度发育程度强中等弱大中等小危险性小危险性小(四)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采矿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后期矿山开采,将形成2个露天采场,开采过程中有引中不稳定斜坡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表(表3-8)进行预测评估。岩土体类型发育程度危害程度危险性等级弱小小中等中等中等强大大注:层状岩体主要指近似水平岩层,不包括顺向坡岩体。(1)采矿场露天开采引发不稳定斜坡的危险性预测评估不稳定斜坡2段(Qn—Q₂)。依据《开发利用方案》,矿区内共分布有2条矿体,其中2号矿体倾向西南,倾角48°,现有露采最高开采水平+4220m,最低开采水平+4200m;根据设采,露天采坑会不断形成,采坑边坡会不断增高,使不稳定边坡Q₂,坡高由15影响,岩体较破碎,加之在采矿爆破作用下导致岩体更加破碎、松散,易发生局部失稳。故引发Q,边坡失稳致灾的可能性较大,主要危害对象为采矿工人安全及生产设备等,受威胁人数<100人,发育程度中等,其危害程度中等,预1号矿体位于矿区中部,倾向西南,倾角48°,现有露采最高开采水平+4210m,设计最高开采标高为+4240m,随着对矿山矿体的不断开采,露天采坑会不断形成,采坑边坡会不断增高,使不稳定边坡Qn,坡高由24—31.2m增加岩体较破碎,加之在采矿爆破作用下导致岩体更加破碎、松散,发生局部失稳致灾可能性大。故引发边坡失稳致灾的可能性大,主要危害对象为采矿工人安全及生产设备等,受威胁人数<100人,发育程度强,其危害程度大,预测评估(2)排土场堆土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由于过去基建和采矿过程中,未设计专门的排土场,位于1号采矿场和2新建排土场设在采矿西北侧,排土场面积约0.9907hm²,容量约2万m²,排第38页采矿人员、采矿机械及运矿车辆安全,预测评估排土场堆土引发Q不稳定斜坡(3)矿山基建引发边坡失稳致灾的危险性预测依据《开发利用方案》并结合现场调查,本矿山为已建矿山,2007年已完致灾的可能性较大,受威胁人数<100人,发育程度强,危害程度大,预测评估三、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一)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矿区主要地下水类型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矿山开采境界标高为四、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现状分析与(一)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现状分析(二)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预测分析中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预测评估矿业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严五、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预测(一)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矿区主要地下水类型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矿山开采境界标高为估年产生50m²左右,堆放后经大气降水淋滤后,会对生态环六、矿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区(一)矿区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分区根据现状评估结果,将评估区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区(Ⅲ)二个区(附图01)。该区包括露天采场21569m²、排土场54091m²、矿山道路18000m²、生活区(二)矿区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分区(Ⅲ)2个区(附图03)。该区包括露天采场27499m²、已有排土场54091m²,新建排土场5000m²,、矿山道路18000m²、生活区90m²、炸药库压占土地50m²,合计面积104730m²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Ⅲ)该区为预测地面露天采场以外的评估区,面积约525270m²(52.527hm²)。第三节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1)基建期,主要是矿区建设以及采掘场地表剥离以及剥离物的堆放,对(2)土地的损毁方式主要为挖损、压占。(3)生产期,矿石开采对土地的损毁主要表现是挖损矿石、料堆放形成压(4)矿山开采结束后,对采掘场进行道路及平台平整、对边坡进行修正及(一)已损毁土地范围确定(二)土地破坏方式(三)土地破坏面积、土地类型根据实际调查,矿业活动中采矿场挖损土地2.1569hm²,损毁程度为重度;排土场占压土地5.4091hm²,损毁程度为重度;矿山道路占压土地1.8hm²,损毁程度为轻度;生活区0.009hm²,损毁程度为轻度;炸药库压占土地0.005hm²,损面积(hm²)土地类型土地类型压占挖损挖损压占中度损毁压占中度损毁生活区压占炸药库压占小计(四)损毁程度划分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颁布的《土地复垦规定》,一般把土地破坏程度预测等级确定3及标准:一级(轻度破坏)、二级(中度破坏)、三级(重度破坏)。评价因素的具体等级标准目前国内外尚无精确的划分值,本方案根据青海省类似工程的土地破坏程因素调查情况,参考各相关学科的实际经验数据,采用主导因素法进行评价及划分等级,具体损毁程度评价因素及等级标准件(表3-13)和(表3-14)。轻度挖损中度挖损重度挖损挖损面积中度损毁压占面积压占区堆积高度硬化面积(五)损毁程度评估现状条件下本矿山为在采矿山,其基建项目均已施工修建结束。开采区挖损及占压(其它土地、裸地石砾地)面积为9.38m²。依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DZ/T1031-2011)中的6.4.1、6.4.2、6.4.3参数确定,现状评估矿业活动对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预测矿业活动中矿山挖损、占压累计损毁裸地面积(hm²)压占挖损挖损(12),二压占中度损毁压占中度损毁生活区压占炸药库压占中度损毁小计第四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一)分区原则控制,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并按照区内相似,区间相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O223—2011)要求进行(二)分区方法(DZ/TO223—2011)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表(表3—16),将评估区划分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重点防治区(A)和一般防治区(C)两个区(附图06、表3—17)。第44页重点区重点区重点区重点区次重点区次重点区重点区次重点区一般区注: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结果不一致的采取就上原则进行分区(三)分区评述该区包括露天采场27499m²、已有排土场5山道路18000m²、生活区90m²、炸药库压占土地50m²,合计面积104730m²受Q-Q段不稳定边坡失稳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预测第45页该区为预测地面露天采场以外的评估区,面积约525270m²(52.527h分区编号响程度等级重点防治区天采场27499m²、已有54091m²,新建5000m²,、矿山道路18000m²、生活区90m²、炸药50m²,合计面积104730m²(10.473hm²)。矿区水文地质含水层、地下水集中育,地貌单元类型较多,地形起伏变化大,自然排水条件一20-35°,最大大于C中露天开采矿山地度分级表(表3-3),育程度中等,危害程度中等,危险发不稳定边坡失稳致灾可能性小,层、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程度较轻;的影响严重。防治区该区为预测估区,面积约景观、含水层影响较轻,对水土环境污染较轻。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不发育,预测景观、含水层影响较轻,对水土环境污染较轻。(一)复垦区确定开采过程中拟损毁土地范围,露天采场、排土场新增损毁土地面积1.093hm²;永久性建设用地的面积为零。故确定复垦区面积为10.473hm²(表3-18)。(二)土地复垦责任范围损毁面积损毁类型露天采场挖损中度损毁压占生活区压占炸药库压占中度损毁压占因此复垦责任范围为压占、挖损的范围,总复垦面积约10.473hm²,复垦率为(一)土地类型调查资料,复垦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原一级地类为其他土地(12),二级地类为裸地(1207)。(二)土地权属第48页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围内土壤资源较匮乏,植被覆盖率小于5%,矿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2.3mm,年平均蒸发量为2092.5mm,是年均降水量的11.5倍。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型单一,原一级地类为其他土地(12),二级地类为裸地(1207),所以只首先根据《青海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青财建字[2007]517号),项目资金由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民众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全额矿区矿业活动对区内裸地进行了开挖及地表废石的第二节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复垦区挖损、压占总面积10.473hm²,现土地利用类型一级地类为其他土地(12),二级地类为裸地(1207)。土地进行科学分析与预测的基础上,评价待复垦土地对于特定利用类型的适宜(一)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原则对于复垦区被损毁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既要考虑它的自然属性(如土壤、气候、地貌、损毁程度等),又要考虑它的社会属性(如种植习惯、业主意愿、社会需求和资金来源等),二者相结合确定复垦利用方向。(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依据(三)适宜性评价过程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主要是为了确定土地的适宜性用途和指导复垦工作有第51页单个因子适宜性等级最小(限制性等级最大)的因子确定土地宜耕、宜林和宜草度后,确定待复垦区复垦方向优先考虑原地貌恢复为裸地(附图05)。编制人员通过现场调查访问的方式了解并听取了矿上相关负责人及工人的矿区气候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日温差大,四季不分明。冬季酷寒而漫长,夏季短暂而凉爽。据格尔木市气象站气象要素统计资料显示:区域内年气温-10.9~16.4℃。其中1月份温度最低,平均气温-10.9℃,7月底至8月初气温最高,极端最高气温为34.7℃。矿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2.3mm,降水量年内分布极不均匀,其中5~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81%以上,6~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冬季干冷少雪,10月~翌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3%左右,而又以11月为最少,降水量只有1.2mm左右。年平均蒸发量为2092.5mm,是年均降水量的11.5倍。低矮草本植物生长为地衣、苔藓、芨芨草、披碱草等,植被覆盖率5%以下。无可耕农田,无固定居民点。矿区土地类型为未利用地,由于干旱少雨,在基岩(三)评价单元划分(四)评价体系(五)各单元适宜性等级评定结合矿山的实际情况和上述依据,制定适宜性评价标准,见表4-2。序号限制因素及分级指标1地表物质组成1等1等1等砾质N3等或NN21等1等1等1等或2等1等或2等N3地面坡度1等1等1等5°~25°1等1等25°~45°N2等或3等N3等或NN4率1等1等1等1等2等或3等NN④各评价单元土地质量状况及等级评定结果在对项目土地质量调查的基础上,将参评单元的土地质量分别与复垦土地主要限制因素的评价等级标准对比,若限制最大,适宜性等级最低的土地质量参评项目决定该单元土地适宜等级。示:区域内年气温-10.9~16.4℃。其中1月份温度最低7月底至8月初气温最高,极端最高气温为182.3mm,降水量年内分布极不均匀,其中5~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81%以上,6~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冬季干冷少雪,10月~翌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3%左右,而又以11月为最少,降水量只有1.2mm左右。年平均蒸发量为2092.5mm,是年均降水量的11.5倍。区内大部分基岩裸露,植被稀少,整个矿区基本为荒芜山区,仅有少量耐旱低矮草本植物生长为披碱草等,植被覆盖率5%以下。无可耕农田,无固定居民点。矿区土地类型为未利用地,由于干旱少雨,在基岩表面覆盖薄层石砾,矿的裸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表4-3)。露天采场、矿山道路、生活区、炸药库、因素有效土层高山流石坡土壤高山流石坡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无因素气候类型因素天然降水区域水源供给无无中度损毁部门意见土地主管部门意见防治边坡稳定为主,与周边景防治边坡稳定为主,与周边景观复垦区待复垦土地土壤类型为高山流石坡土壤,土壤属低原则,确定本项目损毁土地复垦方向为裸地(六)最终复垦方向确定(一)表土供需平衡分析(二)水资源平衡分析四、土地复垦质量要求一、目标任务项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工程的目标主要是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析1、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得到有效防治,治理率达到100%,使评估区内不存在2、受破坏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恢复,恢复率达到100%。(二)任务二、主要技术措施(一)矿山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二)含水层保护措施(三)地形地貌景观保护措施(四)水土污染预防措施矿区主要固体废弃物有采矿过程中的废石及生产人员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生(五)土地复垦预防控制措施一、目标任务(一)目标(二)任务3、闭坑时,对1、2号采坑进行平整,平台坡度角度小于15°、最终台阶二、工程设计及技术措施(一)不稳定斜坡边采边治边监测工程取刷坡工程措施,需刷坡面积13434m²刷坡平均厚度按0.5m估算,刷坡方量估(二)排土场铅丝笼块石挡墙工程1号采区底部排土场,设置高2.0m,底宽1.5m,上口宽1m,长245m,体积2号采区底部排土场,设置高2.0m,底宽1.5m,上口宽1m,长283m,体积新建排土场,设置高2.0m,底宽1.5m,长179m,上口宽1m,体积448m³。(三)露天采场的截排水沟工程1号采区在设计露天采场设置一道截排水沟,排水沟长247m。断面为倒梯2号采区在设计露天采场设置一道截排水沟,排水沟长431m。断面为倒梯(四)网围栏、警示牌工程样警示牌,材料为铁皮板,规格为2.5×1.0×0.2m,共设置6块挂放在网围栏第61页工程名称备注Qn-Qy₂、Q₃、Q₄、Qv₃不稳定程下采取刷坡工程措施,刷坡平均厚度为0.5m,估算刷坡方量6717m²1号采区底部排土场,设置高2.0m,底宽2号采区底部排土场,设置高2.0m,底宽止崩塌滑坡失稳。露天采场的截排水沟工程1号采区在设计露天采场设置一道截排水沟,排水沟长247m。断面为倒梯形,顶宽1.0m、底宽0.6m、深0.5m,用挖掘机就地挖掘,工程量99m³。沟,排水沟长431m。断面为倒梯形,顶宽1.0m、底宽0.6m、深0.5m,用挖掘机就地挖掘,工程量172m³。用挖掘机就地挖掘网围栏警示牌规格为2.5×1.0×0.2m³,挂放网围栏,6块第三节矿区土地复垦(一)目标因挖损、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依据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通过对不同评价单元的汇总分析,复垦责任范围内复垦土地面积为10.473hm²,复垦率为100%,将矿山活动损毁土地复垦为裸地。(二)任务按照矿区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和复垦方向要求,采用工程技术措施、生物和化学措施及监测措施,恢复破坏土地的生产能力和实现矿区生态平衡。根据该矿山已建和待建主要工程的建设内容、实方向为裸地。认为本矿山的土地复垦工程主要为:道路平整工程(附图05)。(一)土地平整及回覆工程设计25000m²(2.5hm²),平均平整厚度20cm,平整工程量为5000m²,平均推距20m。平整面积18000m²(1.8hm²),清理工程量7200m²,清理的同时对表部进行平整。对生活区、炸药库进行平整,使区内地形坡度不大于15°,地面高差不大于0.5m,削高补低复平整压占面积140m²(0.014hm²),平均平整厚度为0.3m,(一)工程技术措施复垦前需拆除建(构)筑物,主要有活动板房、砖瓦结构房屋、彩钢易房积矿区土地复垦主要工程量:土地平整工程(表5-3)。工程名称备注整面积25000m²(2.5hm²),平均平度40cm,平整面积18000m²(1.8hm²),清理工程量7200m³,地形坡度不大于15°,地面高差不大于0.5m,削高补低复平整压占面积140m²(0.014hm²),平均平整厚度为0.3m,平整土方量为42m³。第四节含水层破坏修复第五节水土环境污染修复矿区主要固体废弃物有采矿过程产生的废石及生产人员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第六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一、目标任务(一)地质灾害监测(二)土地资源与地形地貌景观监测三、主要工程量备注不稳定斜坡不稳定斜坡变形8监测方法:天气时每天预测露天采场区5一、目标任务二、措施和内容(一)监测措施段为2019a至2024a,主要监测区域为露天采场、矿山道路、排土场、炸药库、(二)监测原则第66页(三)监测方法果监测一次;管护期,每年监测频次控制在1次左右。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工作量(表5-5)表5-5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工作量备注1生活区生活区场地平整效果1炸药库炸药库场地平整效果11第68页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根据矿山服务年限和开采计划依据,每5年要对矿垦进行补充修编一次,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第一阶段:生产防治期(2019.2~2023.2),为矿山生产防治期,主要工作第二阶段:生产防治期(2023.2~2024.2),此时矿山开采结束,主要进行第二节近期5年工作安排及验收标标准的监测工作。具体工作量建表6-1、6-2、6-3。表6-1近期5年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量表序号工程措施工程量一拦石坝1土方开挖2m3块石二1土方开挖2土方外运(500m)四不稳定斜坡刷坡治理1五网围栏、警示牌工程1设网围栏m2警示牌块6六地质环境监测次序号工程措施 1土地损毁监测次近期5年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施工验收标准见表6-3表6-3近期5年矿山部署工程验收表序号工程项目间阶段11号采区底部排土场,设置高2.0m,底宽1.5m,上口宽1m,长245m。置高2.0m,底宽1.5m,上口宽1m,长283m。新建排土场,设置高1号采区体积613m³2号采区体积708m.新建排土场体积2露天采场、排土场截水沟断面为倒梯形,总长度678m,顶宽1.0m、底宽0.6m、深0.5m。挖309m³。3Q₄、Q₃不稳定斜坡刷坡治理2019.2~终坡面角小于帮坡角60°最终坡面角小于帮坡角60°42019.2~1.3m,警示牌为钢筋混凝土结深0.5m.布设网围栏总长1671m,警示牌6块52019.2~每年提供一份检测报告地质环境监测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第一节经费估算依据采用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和国土资源部财综[2011]128号文颁布的《土地开机械费增加25%和55%高海拔降效系数。知》[2018]32号。(一)人工预算单价工预算单价计算标准和方法计算,其中,地区津贴取费基数参照青海省水利厅(二)材料预算单价根据2018年第四季度青海省公路工程定额站“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汽材料原价参考西宁地区2018年第4期格尔木市地区材料指导价,加上到工地的运杂费和采保费后作为工地预算价,“第4期材料指导价”中没有的价格,(三)水电进入工程的价格风水电单价为分析计算价,水价取2元/m³,电价取0.65元/kwh。(四)取费标准施工费用中包括直接费(直接费+措施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设备购置费指在土地复垦过程中,因需要购置各种永久性设备所发生的费监测费指在复垦方案服务期内为监测土地损毁状况及土地复垦效果所发生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779108元,其中建安工程投资645192元,占总投资83%,其他费用111224元,占总投资13%,不可预见费22692元。详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估算书(附件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估算书(附件四)。第三节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资189046元,其中建安工程投资156478元,占总投资83%,其他费用27062元,占总投资13%,不可预见费5506元,占总投资1%。详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估算书(附件五)。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估算书(附件五)。第四节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工程经费和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两部分组成,其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779108元,土地复垦工程经费189046元,合计工程经费968154元(表7-1)。费用(元)单项费用小计治理工程建安工程费其他费用不可预见费建安工程费其他费用不可预见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总经费为889218元,在方案实施前要落1、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修建排水沟、挡土墙工程经费约需要444782元。2、2019年6月-2023年02月警示工程及监测工程,经费约需要6938元。3、2023年02月至2024年02月工程、监测与管护工程等,经费约需要327388元。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复垦实施管理机构应协调本项目的土地复垦方案与主体工程及其他有关方案的管理,向上对国土资源厅与区(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向下对土地复垦工程实施之一,制定阶段土地复垦计划及年度土地复垦实施计划,每年年底向项目单位以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土地损毁及损毁土地复垦情况。大限度减少建设活动对土地的损毁,保证损毁土地及时复垦。第三节资金保障第77页在矿山环境治理和复垦工程验收阶段,对于未满足管护期限以及管护要求的工并根据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技术的不断完善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逐步落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二是使治理区的每一块土地确确实实要发挥作用和产生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一、经济效益二、社会效益三、环境效益况,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本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开展了公众参与点,制定了前期公众参与计划。调研的对象包括格尔木市相关管理部门及当地大量的公众信息和建议对本线设计的完善也有很大的作用。同时,需要加强引导公众参与土地复垦工作,积极宣传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使社会各界人士形成复垦土地、保护生态的意识。要深入开展土地基本国情和国策教育,加强土地复垦法规和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土地复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树立依对项目区内损毁土地复垦后利用方向、复垦土地植被选择及配置模式进行咨询第九章结论与建议闪石玉矿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西南约140km的灶火东经93°58′26”,纬36°12′05”。矿区距海西州格尔木市140km,距省会西宁940km。沿格一茫公路西行100km,下便道南行约40km可达矿区,交通岩、玉石,生产规模为60t/a。依据开发利用方案,矿山服务年限为4年,本方案使用年限为5年,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自2019年02月起至2014年02月止。(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I)该区包括露天采场21569m²、排土场54091m²、矿山道路18000m²、生活区(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区(Ⅲ)和较轻区(Ⅲ)2个区:(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I)山道路18000m²、生活区90m²、炸药库压占土地50m²,合计面积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