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检查_第1页
血液系统检查_第2页
血液系统检查_第3页
血液系统检查_第4页
血液系统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血液系统检查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查(血常规检查)第2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及增殖示意图第3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RBC计数

Hb测定

WBC计数及分类

PLT计数

血常规第4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RBC计数和Hb的检验

【参考值】

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成年男性(4.0~5.5)×1012/L120~160g/L

成年女性(3.5~5.0)×1012/L110~150g/L

新生儿(6.0~7.0)×1012/L170~200g/L

第5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意义】

(一)RBC及Hb增多

1、相对性增多:各种原因致血液浓缩一、RBC计数和Hb的检验第6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RBC及Hb增多

2、绝对性增多:

(1)继发性RBC增多症:非造血系统疾病所致。主要是Epo增多。

1〕Epo代偿性增多:缺氧。

2〕Epo非代偿性增多: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患有关。(2)原发性RBC增多症:真红。

一、RBC计数和Hb的检验第7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RBC和Hb减少即贫血

贫血分度:临床上还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四级:轻度:HB<低限至90g/L;中度:60~90g/L;重度:30~60g/L;极度:<30g/L。一、RBC计数和Hb的检验301209060HBg/L轻度中度重度极度第8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RBC和Hb减少即贫血

1、生理性减少

2、病理性减少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将贫血分为三大类一、RBC计数和Hb的检验第9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0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红细胞形态学改变

正常红细胞形态: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在血涂片中见到为圆形,大小较一致,直径6~9μm,平均7.5μm。中央呈淡染区,大小约相当于细胞直径的1/3~2/5左右。

1、大小异常(1)小红细胞(2)大红细胞(3)巨红细胞(4)红细胞大小不均

一、RBC计数和Hb的检验第11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红细胞大小改变第12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红细胞形态学改变

2、形态异常(1)球形细胞(2)椭圆形细胞(3)口形细胞(4)靶形细胞:地中海贫血(5)镰形细胞(6)泪滴形细胞:原发性骨髓纤维化(7)棘细胞:棘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无ß脂蛋白血症)、脾切除后、酒精中毒性肝病、尿毒症等(8)裂细胞(9)红细胞缗钱状形成:多发性骨髓瘤一、RBC计数和Hb的检验第13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红细胞形态异常第14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RBC计数和Hb的检验4、结构的异常:和溶血相关(1)嗜碱性点彩(2)Howell-Jolly小体(3)Cabot环(4)有核红细胞(三)红细胞形态学改变3、染色反应的异常(1)低色素性(2)高色素性(3)嗜多色性第15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红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第16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染色质小体、卡波氏环、嗜碱点彩红细胞第17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循环血液中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杆状核分叶核二、WBC计数和WB

C分类计数第18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概述】【参考值】

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临床意义】(一)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占50~70%第19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细胞类型百分数%绝对值中性粒细胞

杆状核0-50.04-0.5

分叶核50-702-7嗜酸性粒细胞0.5-50.05-0.5嗜碱性粒细胞0-10-0.1

淋巴细胞20-400.8-4

单核细胞3-80.12-0.8第20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

(1)生理性增多:

(2)病理性增多:

①反应性增多可见于:1)急性感染或炎症

2)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3)急性溶血

4)急性失血

5)急性中毒

6)恶性肿瘤

7)其他

二、WBC计数和WBC分类计数第21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中性粒细胞增多

(2)病理性增多:

②异常增生性增多见于:

1)粒细胞白血病

2)骨髓增殖性疾病

2、中性粒减少

(1)感染性疾病(2)血液系统疾病(3)物理、化学因素(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5)其他

二、WBC计数和WBC分类计数(一)中性粒细胞第22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变态反应性疾病。(2)寄生虫病:尤其是寄生在肠道外组织的寄生虫,以及寄生在肠道的钩虫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更为显著。(3)皮肤病。(4)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5)某些恶性肿瘤:尤其是肿瘤转移或有坏死灶的恶性肿瘤。

二、WBC计数和WBC分类计数(二)嗜酸性粒细胞第23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6)某些传染病:传染病感染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唯有猩红热的急性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7)其他: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低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8)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其临床意义较小。

二、WBC计数和WBC分类计数(二)嗜酸性粒细胞第24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仅占白细胞分类中的0~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慢性溶血及脾切除后。

二、WBC计数和WBC分类计数(三)嗜碱性粒细胞第25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淋巴细胞增多

婴儿出生4~6天后淋巴细胞可达50%,至4~6岁时,淋巴细胞比例逐渐减低,此为儿童期的淋巴细胞生理性增多。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见于:(1)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2)肿瘤性疾病: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3)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4)移植排斥反应。

二、WBC计数和WBC分类计数(四)淋巴细胞第26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3、异形淋巴细胞:

见于病毒感染。

二、WBC计数和WBC分类计数(四)淋巴细胞第27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单核细胞增多

(1)某些感染:如疟疾。(2)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3)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2、单核细胞减少

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

二、WBC计数和WBC分类计数(五)单核细胞第28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参考值】

百分数:成人0.005~0.015

(0.5%~1.5%,平均1%)

绝对值:(24~84)×109/L三、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第29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意义】1、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网织红细胞的增减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的情况,故也间接地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1)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2)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2、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和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3、作为病情观察的指标。三、网织红细胞计数第30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红细胞沉降率(ESR)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参考值】

成年男性0~15mm/1小时末成年女性0~20mm/1小时末四、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第31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意义】

(一)生理性变化新生儿血沉较慢,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后、老年人血沉加快,高原地区居民血沉低于平原地区。

(二)病理性变化

1、炎症性疾病:①急性细菌性炎症时,血中急性时相反应物质迅速增多。②风湿热为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炎症。血中纤维蛋白原及球蛋白含量增加,故临床上常用血沉率作为观察风湿热及结核病有无活动性的参考指标。

四、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第32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病理性变化

2、组织损伤及坏死。

3、恶性肿瘤。

4、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

5、贫血血沉的加快并不与红细胞的减少成正比。

6、高胆固醇血症。四、红细胞沉降率测定【临床意义】第33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血细胞比容测定【参考值】

微量法:男0.467±0.039L/L;女0.421±0.054L/L

五、血细胞比容测定和有关参数的应用

第34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血细胞比容测定

【临床意义】

血细胞比容测定可反映红细胞的增多或减少。

1、血细胞比容增高

在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使红细胞相对性增多时。

2、血细胞比容减低见于各种贫血。五、血细胞比容测定和有关参数的应用

第35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MCV系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以飞升(fl)为单位。

【参考值】

血细胞分析仪法:80~100fl五、血细胞比容测定和有关参数的应用

(二)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第36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MCH系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以皮克(pg)为单位。

【参考值】

血细胞分析仪法:27~34pg。五、血细胞比容测定和有关参数的应用

(二)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第37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MCHC系指每升血液中平均所含血红蛋白浓度(克数),以g/L表示。

【参考值】

320~360g/L(32%~36%)。五、血细胞比容测定和有关参数的应用

(二)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第38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9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血小板计数第40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小板计数(PLT)健康人血小板数比较稳定,一日之间、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差别。减少:生成障碍、破坏过多、消耗增多、分布异常、假性减少增多:原发增多、继发增多第41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血涂片及骨髓象外周血涂片检测(血液病血常规):用来观察外周血细胞形态、数量。是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血常规的镜下检测补充。检测内容包括:白细胞如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第42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骨髓涂片检测:

1、骨髓增生程度,G:E,骨髓小粒及脂肪油滴有无及分度。

2、粒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淋巴细胞系统、单核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浆细胞系统以及其他细胞(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纤维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组织嗜碱细胞、退化细胞等)的形态及比例。血小板的情况。

3、骨髓小粒

4、有无转移瘤和寄生虫。第43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4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5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6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7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骨髓病理检测:在高倍镜下观察骨髓的组织结构和各成分的分布及相互关系。第48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细胞组织化学染色以形态学为基础,运用化学或生物化学技术研究细胞内化学成分的分布及变化的检测方法。对某些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意义。第49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有:

1、过氧化酶又称髓过氧化酶(Myeloperoxidase,MPO或POX):阳性为棕黑色。用于急性白血病的鉴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为阳性,其中M3为强阳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为弱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阴性。第50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1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2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非特异性酯酶(NSE):包括中性非特异性酯酶(α-NAE,棕黑色)、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棕红色),碱性非特异性酯酶(α-NBE,棕红色)。意义: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强阳性,且能被氟化钠抑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弱阳性或阴性,不被氟化钠抑制。第53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4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特异性酯酶(SE):阳性红宝石色颗粒。意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阳性或强阳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阴性。慢粒急粒变阳性增强。第55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6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苏丹黑B染色(SBB):阳性为黑色。意义:和POX基本一样。第57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阳性为灰黑色或黑色。计算阳性率和积分值:阳性率:计数100个中性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观察其阳性细胞的个数,即为阳性率。(正常值<40%)

阳性指数:(+)×1+(++)×2+(+++)×3+(++++)×4的总和。(正常值40-80分)意义:升高见于严重感染,类白,急淋,骨纤,真红,再障,ITP,淋巴瘤等。降低见于慢粒,急性粒细胞白血病,PNH。故可用于慢粒和类白、骨纤;再障和PNH;急粒和急淋的鉴别。第58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9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糖原染色(PAS):阳性为红色。可以计算阳性率和阳性指数。意义:(1)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系统的原、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粒细胞系统的原粒细胞、原单核细胞和大多数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自早幼粒阶段以后的粒细胞和幼单核细胞可呈弱阳性反应。(2)急淋、红白血病、戈谢病的原始细胞呈强阳性反应或阳性反应;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MDS亦可呈阳性反应;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良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尼曼-皮克细胞呈阴性反应或弱阳性反应。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幼红细胞为阴性反应。偶有个别幼红细胞呈阳性反应。(3)帮助鉴别不典型巨核细胞和霍奇金细胞,巨核细胞呈强阳性反应;霍奇金细胞呈弱阳性或阴性反应。(4)帮助鉴别白血病细胞和腺癌骨髓转移的腺癌细胞,腺癌细胞呈阳性反应。第60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61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酸性磷酸酶染色(ACP):阳性酶活性部位出现红色沉淀,胞核为蓝色。意义:1、鉴别戈谢细胞和尼曼-匹克细胞,前者阳性,后者为阴性。2、多毛细胞白血病为阳性反应,且耐L-酒石酸的抑制作用。淋巴肉瘤细胞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淋巴细胞,酸性磷酸酶染色也呈阳性反应,但此酸可被L-酒石酸抑制。3、T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而B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第62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铁染色(Fe染色):阳性为淡绿色。细胞内铁观察有核红细胞;细胞外铁观察骨髓小粒及网状细胞。意义:(1)铁低见于缺铁性贫血;(2)铁高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白血病、感染和多次输血病人;(3)环形铁粒幼细胞(RS),环铁大于15%,见于RAS。第63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64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细胞化学染色小结:POX: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强阳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弱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阴性。PAS: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为弱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强阳性,呈团块状。NS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阳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阳性且能被氟化钠抑制。细胞内外铁染色:提示缺铁情况。第65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出血、血栓性疾病的检查1、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apillaryresistancetest,CRT)2、出血时间测定(bleedingtime,BT)3、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PTC)4、血块收缩试验(clotretractiontest,CRT)一、血管壁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试验第66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血小板数量和功能

1、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PCT)2、血小板粘附功能(plateletadhesivenesstestPAdT)3、血小板聚集功能(plateletaggregationtestPAgT)4、血块退缩试验(clotretractiontest,CRT)第67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凝血障碍的检查1、凝血时间(clotingtime,CT)2、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epartialthromboplastin,APTT)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lasmaprothrombintime,PT)4、纤维蛋白原测定(fibrinogentest)5、凝血酶时间测定(thrombintime)6.复钙交叉试验(crossrecalcificationtest,CRT)第68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一级筛选试验第69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出血时间(bleedingtime,BT)[参考值]

Duke法1-3min>4min为延长

Ivy法2-6min>7min为延长

BT测定器法6.9±2.1min>9min为延长[意义]BT长短主要受血小板因素和血管壁因素的影响

第70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意义]

BT延长

血小板明显

<50

109/L

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无力症或药物影响(如阿斯匹林、潘生丁)

血管壁异常: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综合:血管性假性血友病(VWD)、DIC第71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BT缩短①某些严重高凝状态或血栓性疾病②心梗、脑梗、DIC高凝期第72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凝血时间(clottingtime,CT)

[参考值]

6-12min(试管法)[意义]内源性途径因子测定的初筛试验延长:

1.因子Ⅷ、Ⅸ、Ⅺ严重减少,如血友病

2.凝血酶原严重减少,如严重肝病,阻塞性黄疸

3.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如DIC、纤溶亢进、先天性缺乏缩短:

高凝状态(hypercoagulationstate)如血栓性疾病第73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血小板计数参考值:(100~300)×109/L

意义:

(1)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血小板分布异常(2)血小板计数增多:原发性增多,反应性增多第74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凝块血小板血栓收缩蛋白纤维蛋白网收缩血清被挤出血块缩小加固[原理]

4、血块退缩试验

(clotretractiontest,CRT)第75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参考值]

30min-1h开始退缩

18h-24h完全退缩

退缩完全:

析出的血清全血量

40-50%第76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意义]1.主要用于血小板功能测定的初筛试验2.退缩不良见于:

a)血小板功能异常或量

(尤其<50

109/L)

b)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

c)严重FⅧ、FⅡ缺乏第77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apillaryresistancetest)

方法:(略)

意义:阳性:血管壁结构和(或)功能缺陷,血小板的量和(或)质异常,血管性血友病第78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一级筛选试验临床意义及应用

参考范围实验名称可能原因

1.出血器法4.8-9BT血管

2.试管法4~12minCT凝血因子

3.100~300×109/LPC血小板

4.完全收缩/24hCRT抗凝物质

5.10个出血点以内毛脆

6.比服药前延长2’以内Aspirin耐量

必要时测血小板粘附试验或聚集试验

第79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二级筛选试验第80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血浆凝血酶原

(Prothrombintime,PT)[原理]

组织因子(兔脑、胎盘、肺组织浸液)Ca2+

血浆[参考值]QUIK法:11-13s

第81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意义]

为外源性途径的筛选试验延长:

PT延长主要见于I、II、VII、V、X因子减少,如肝病、DIC等

1.因子II、V、VII、X单独或联合缺乏

2.严重纤维蛋白原降低(尤其<1g/L时)

3.Vitk缺乏症、严重肝病

4.纤溶亢进(如DIC后期)

5.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加,如SLE6.口服抗凝剂的首选监测指标:INR2-3第82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缩短:

高凝状态(hypercoagulationstate)第83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原理]

XII因子活化剂

Ca2+、磷脂(替代PF3)

血浆

[参考值]

30-45秒(或与正常对照相差5秒以内)

>正常对照10s以上者延长

<正常对照5s以上者缩短★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第84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与CT意义相同延长:

1.主要检测内源性途径的凝血因子缺陷(如Ⅷ、Ⅸ、Ⅺ/血友病甲、乙、丙)

2.其次检测第二、三阶段因子,如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

3.严重肝病、DIC.4.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

5.普通肝素应用的首选监测指标

[意义]第85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缩短:高凝状态(hypercoagulationstate)(脑血栓、心梗、DIC高凝期)第86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3、凝血酶凝固时间

(thrombinclottingtime,TT)

[原理]

标准凝血酶

血浆

[参考值]

16-18s

超过正常对照3s为延长第87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意义主要检测凝血过程第三阶段TT延长主要见于抗凝血酶物质存在,DIC时延长。

1.纤维蛋白原质与量异常

2.FDP增多,如纤溶亢进

3.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如AT-Ⅲ、肝素样物质

4.异常球蛋白增多,如多发性骨髓瘤第88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FG)[参考值]

双缩脲法:2-4g/L

<2g/L或>4g/L为异常[意义]

减少:

1.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2.DIC(消耗过多)

3.严重肝病增高:

1.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急性炎症手术创伤、恶性肿瘤等

2.生理性:部分正常老人,妊娠晚期第89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参考值]

正常人阴性(plasmaprotamineparacoagulation

testPPPT,3P试验)第90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意义]阳性:

1.提示血中FDP增多,见于DIC/纤溶亢进

2.溶栓治疗后

3.假阳性:大出血(创伤、手术、咯血、呕血),恶性肿瘤、人工流产等阴性:

1.正常人

2.原发性纤溶

3.DIC晚期第91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FDP(FibrinogenandFibrinDegradationProducts)是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总称。增高表明体内纤溶亢进,但不能鉴别原发和继发纤溶。

Latexmethod

参考值:

5

g/ml

3.FDP(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的测定第92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特征性产物,是继发性纤溶的标志。增高是诊断DIC的辅助条件之一。但在深部静脉血栓、肺栓塞、动脉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时也增高。

Latexmethod

参考值:0.5g/ml4.D-Dimer的测定第93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1、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具有A或B抗原,血清中是否存在抗A或抗B抗体,ABO血型系统可分为四型。第四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第94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2、ABO血型的亚型

ABO血型系统中重要的亚型是A抗原亚型。

A亚型:A型中主要的亚型有A1和A2。A1亚型的红细胞上具有A1和A抗原,其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A2亚型的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其血清中除含抗B抗体外,尚可有少量的抗A1抗体,故A1与A2两亚型之间的输血可能引起输血反应。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第95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3、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1)ABO血型鉴定:(2)交叉配血试验:

4、ABO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

(1)在输血上的意义:(2)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3)ABO血型与器官移植: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第96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二、Rh血型系统6种最常见的基因型,其中d基因不产生抗原,CE/ce基因是紧密连锁基因共同遗传,因此最为重要的是有无D基因,即红细胞表面有无表达D抗原,有则为Rh(D)阳性,反之为Rh(D)阴性。1、Rh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第97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二、Rh血型系统RhNegBloodRhPosBlood2、Rh血型系统的鉴定Rh抗体主要是不安全抗体,在Rh抗原中,抗原性最强、出现频率高、临床意义较大的是D抗原,故一般只作D抗原的鉴定,粗略地分为Rh阳性及阴性两类。第98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Rh血型系统所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2)新生儿Rh溶血病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二、Rh血型系统3、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第99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的代偿造血功能不足以补偿其损耗时所发生的一类贫血。正常人骨髓具有的代偿造血能力,当溶血程度较轻,骨髓代偿能力足以补偿红细胞的损耗时,可不出现贫血,称为代偿性溶血病。第五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第100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大多是遗传性的,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生症,但也可有获得性的红细胞膜蛋白结构的缺陷,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第五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一、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第101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二)红细胞外来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溶血可因免疫因素(如自身免疫、药物免疫、同种免疫等)、化学因素、物理和机械因素、感染因素等作用于红细胞而发生,这一类溶血性贫血都属于后天获得性的。第五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一、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第102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按溶血发生的主要部位分类:(一)血管内溶血(二)血管外源血。第五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一、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第103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加的依据

1、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的有关检验(1)红细胞寿命测定:是确诊溶血性贫血最直接而确定的证据。(2)红细胞形态改变:某些溶血性贫血的血片中可见到红细胞破裂的征象,常可为病因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3)血浆乳酸脱氢酶测定:LDH1、LDH2释放入血,使乳酸脱氢酶增高。第五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二、溶血性贫血确诊的实验室检验第104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加的依据

2、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的有关检验(1)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检验:

【参考值】<50mg/L(1~5mg/d1)

【临床意义】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增高。血管外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正常。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可轻度增高。

第五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二、溶血性贫血确诊的实验室检验第105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加的依据

2、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的有关检验

(2)血清结合珠蛋白检测:

【参考值】0.7~1.5g/L(70~150mg/d1)

【临床意义】各种溶血时血清结合珠蛋白均有减低,以血管内溶血减低为显著。

第五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二、溶血性贫血确诊的实验室检验第106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加的依据

2、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的有关检验(3)血浆高铁血红素清蛋白检测:

【正常结果】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结果表示为严重血管内溶血,此时结合珠蛋白已消耗殆尽。第五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二、溶血性贫血确诊的实验室检验第107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加的依据

2、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的有关检验(4)血红蛋白尿检验:血红蛋白尿通常抵见于急性血管内溶血发作后的首1~2次尿中。肉眼观察液呈樱红色,酸性尿时,部分血红蛋白被氧化成为高铁血红蛋白,使尿液呈棕黑色。将尿液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进行隐血试验呈阳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二、溶血性贫血确诊的实验室检验第108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加的依据

2、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的有关检验

(5)含铁血黄素尿试验(Rous试验)

【原理】含铁血黄素的铁离子在酸化的低铁氰化钾溶液中作用,生成呈蓝色的铁氰化铁,即普鲁士蓝反应。如尿液中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含有含铁血黄素,用尿沉渣进行此反应,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沉渣中有呈深黄色物质即为阳性。

【正常结果】阴性第五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二、溶血性贫血确诊的实验室检验第109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加的依据

2、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的有关检验(5)含铁血黄素尿试验(Rous试验)

【临床意义】慢性血管内溶血可呈现阳性,并持续数周。常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在溶血初期,肾小管上皮细胞尚未充分将再吸收的血红蛋白转变为含铁血黄素,以及含有含铁血黄素的上皮细胞尚未衰老脱落,因此本试验暂可呈阴性。第五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二、溶血性贫血确诊的实验室检验第110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加的依据

3、胆红素代谢异常的表现

(1)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2)尿中尿胆原排泄量增高,尿胆红素阴性。第五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二、溶血性贫血确诊的实验室检验第111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显示红细胞代偿增生的依据

1、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

2、外周血涂片中见到提示骨髓中红细胞系增生旺盛的红细胞形态改变,如红细胞大小不均、出现嗜多色性红细胞、点彩红细胞、有核红细胞等。

3、增生性贫血骨髓象。第五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二、溶血性贫血确诊的实验室检验第112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五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三、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一)红细胞渗透脆性

【原理】是测定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氯化钠溶血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即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它与红细胞膜面积与红细胞容积的比值有关。如红细胞膜面积减少,使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减少,红细胞厚度增加,逐渐趋向变为球形,则对低渗氯化钠溶血的抵抗力也减少,易于溶血,称为渗透脆性增高。反之,抵抗力增强者称为渗透脆性减低。第113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红细胞渗透脆性

【参考值】

开始溶血:0.42%~0.46%(4.2~4.6g/L)NaCl溶液完全溶血:0.28%~0.34%(2.8~3.4g/L)NaCl溶液

【临床意义】

1、脆性增高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2、脆性减低常见于海洋性贫血,也可见于缺铁性贫血第六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三、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第114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酸溶血试验

【原理】酸溶血试验又称Ham试验或酸化血清溶血试验。正常人红细胞于自身血清中,在弱酸性(pH6.6~6.8)条件下,经37℃孵育1小时后不发生溶血现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病人的红细胞膜对补体敏感,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血清中(内含补体及备解素),经孵育后可呈现溶血现象。如血清先经灭活(补体被破坏),就不出现溶血。第六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三、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第115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三)酸溶血试验

【临床意义】正常人本试验结果呈阴性。但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具有特异性,本试验常为阳性,假阳性少,故可作为此病的诊断依据。第六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三、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第116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蔗糖水溶血试验

【原理】蔗糖水溶血试验的原理与酸溶血试验相似,也属于检测补体敏感型红细胞的一种试验。蔗糖溶液离子强度低,经温孵育后可加强补体与红细胞的结合,使对补体敏感的红细胞膜上形成小孔,遂使蔗糖进入红细胞而导致溶血。第六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三、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第117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蔗糖水溶血试验

【临床意义】正常人本试验结果阴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常呈阳性反应。本试验较酸溶血试验为敏感,但特异性不强。故本试验被用作

PNH诊断的筛选试验,如呈阳性再做酸溶血试验以进行确诊。第六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三、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第118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抗人球蛋白试验

【原理】抗人球蛋白试验,又称Coombs试验,是检查温反应性抗体(不完全抗体)敏感的方法,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重要试验。在AIHA病人的血清中,常含有抗自身红细胞的不完全抗体,且多已与表面附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结合,使之成为致敏红细胞。由于此种不完全抗体是7SIgG,分子长度均短于25nm,故致敏红细胞在盐水介质中并不出现凝集。但在致敏红细胞的盐水悬液中,加入用人血清球蛋白免疫家兔所获得的抗人球蛋白血清,抗人球蛋白抗体通过与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相结合,将已致敏的红细胞相互联接起来而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此即抗人球蛋白直接试验阳性,用以证实病人红细胞表面有不完全抗体存在。第六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三、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第119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抗人球蛋白试验

【原理】间接试验是检查病人血清中有无游离的不完全抗体。先用Rh0(D)阳性O型的正常人红细胞与病人的血清在37℃条件下致敏处理,如血清中存在游离的不完全抗体即被红细胞吸附成为致敏红细胞。然后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如出现凝集即为抗人球蛋白间接试验阳性。第六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三、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第120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抗人球蛋白试验

【临床意义】

1、正常人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间接试验均呈阴性。

2、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常呈直接试验阳性反应。

第六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三、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第121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抗人球蛋白试验

【临床意义】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大多属于温抗体型(主要为IgG),但也有小部分属于冷抗体型(主要为IgM)。故必要时应于4℃条件下进行试验以检出其冷抗体,否则会导致假阴性反应。第六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三、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第122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抗人球蛋白试验

【临床意义】4、由于病人不完全抗体的性质不同、含量不一,以及所用抗血清效价的影响,本试验的检出阳性率也不一致。故除用多价的抗人球蛋白血清进行试验外,必要时需加用单价抗血清,以提高检出阳性率。第六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三、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第123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抗人球蛋白试验

【临床意义】

5、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主要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常用于Rh或ABO型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的母体血清中不完全抗体的检测。因其敏感性差,很少用于AI-HA的诊断。

6、本试验阳性还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淋巴瘤、恶性肿瘤、甲基多巴及青霉素型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第六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三、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第124页,共14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抗人球蛋白试验

【临床意义】

7、本试验较易发生假阴性反应。除技术性因素导致假阴性外,还可有其他原因使典型的AI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