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拟借代反衬修辞手法_第1页
比拟借代反衬修辞手法_第2页
比拟借代反衬修辞手法_第3页
比拟借代反衬修辞手法_第4页
比拟借代反衬修辞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比拟借代反衬修辞手法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第2页,共2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2.学会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

3.掌握和规范修辞手法题目的答题步骤。

第3页,共2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

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答案:拟人,“去”赋予春愁以人的情态。经典赏析第4页,共2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比拟(拟人、拟物)

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1、把人当作物来写。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2、甲物当作乙物。软红光里涌银山。这些闪电的影子,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3、把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卷帘尽放春愁去。莲农们精心培植,把满满情意栽种在每一口莲塘。作用:1.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将事物人格化,富有情趣,生动形象。

2.突出作者的情感。第5页,共2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

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答案:比拟(拟物),春愁乃无形之物,帘儿一卷,它竟象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作者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经典赏析第6页,共2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2013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第7页,共2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2013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答:韦诗: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

赵诗:借代,借“晕”代月,运用拟人,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写出了环境的凄冷。第8页,共2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部分代整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具体代抽象:南国烽烟正十年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何以解忧,惟有杜康3、门前冷落鞍马稀4、举酒欲饮无管弦。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9页,共2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合作探究:修辞手法答题模式①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

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分析)③

此手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作用,主旨)1、比拟(拟物),春愁乃无形之物,帘儿一卷,它竟象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作者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2、韦诗: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赵诗:借代,借“晕”代月,运用拟人,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写出了环境的凄冷。第10页,共2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比喻: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第11页,共2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映,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对比,反衬: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作者济时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末,时杜甫客居阆州。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学以致用第12页,共2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对比: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重点解析——对比衬托第13页,共2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合作探究:朗读诗歌,分析对比衬托手法。《九日和韩魏公》《晓至湖上》第14页,共2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妙在用三层对比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志未绝

。重点解析第15页,共2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晓至湖上⑴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5分)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亦可)第16页,共2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衬托分类正衬反衬用次要内容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用次要内容从反面衬托主要内容如用高衬更高,用好衬更好。如用动衬静,用乐衬哀,用好衬坏,用美衬丑。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乐景衬哀情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第17页,共2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准确指出下列诗句用了哪种衬托手法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以动衬静以声衬寂哀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乐景衬乐情第18页,共2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司空曙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手法。《送蜀客》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说明理由。(6分)

小试身手要点同意:第一首写山峡口落花纷飞,春日将近,用哀景写哀情,表达了诗人客中送客的悲伤的离别之情,是正面烘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