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意识及人性价值反思_第1页
论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意识及人性价值反思_第2页
论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意识及人性价值反思_第3页
论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意识及人性价值反思_第4页
论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意识及人性价值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王安忆的小说“三恋”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女性形象。小说以女性的爱情故事为切入点,《荒山之恋》写出了女性对纯真爱情的大胆追求,《小城之恋》展示了女性的真挚感情和欲望,《锦绣谷之恋》则展现了女性对精神恋爱与独立人格的向往。王安忆通过这三部小说深入探寻了女性的情感世界和意识觉醒,对传统女性形象进行了新的塑造,向读者展示了女性在面对两性关系和自我状态时的思考,写出人的复杂本性并对人性进行了反思。小说“三恋”对人性的探索,标志着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也展现了女性对美好人性的向往与追求。关键词:王安忆“三恋”女性意识人性价值AbstractWanganyi'snovel"threeloves"createsadistinctivefemaleimagefromauniquefemaleperspective.Thenoveltakeswomen'slovestoriesasthestartingpoint.Loveinabarrenmountaindescribeswomen'sboldpursuitofpurelove,loveinasmalltownshowswomen'ssincerefeelingsanddesires,andloveinasplendidvalleyshowswomen'syearningforspiritualloveandindependentpersonality.Throughthesethreenovels,WangAnyideeplyexploredtheemotionalworldandconsciousnessawakeningofwomen,madeanewshapingofthetraditionalfemaleimage,showedthereadersthethoughtsofwomeninthefaceofgenderrelationsandself-states,wrotethecomplicatednatureofpeopleandreflectedonhumannature.Theexplorationofhumannatureinthenovel"threeloves"markstheawakeningofwomen'sindependentconsciousness,andalsoshowswomen'syearningforandpursuitofbeautifulhumannature.Keywords:WangAnyi;"threeloves";femaleconsciousness;human;values目录引言 1TOC\o"1-2"\h\u一、“三恋”中的女性意识书写 页论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意识及人性价值反思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受到社会经济动荡及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所表现的题材领域越来越丰富和全面,许多限制和禁忌不再成为问题,王安忆创作的“三恋”,即三部中篇小说《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正是成书于这个时期。时值改革开放初期,所以“三恋”引起社会褒贬不一的争议而被归入当时的“性题材”文学创作中,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三恋”以大胆的笔墨书写女性的生命本能,写出了三个不同的女性分别审视情爱、性爱和婚姻后展开各自追求的情爱故事。王安忆关注当时女性的内心感受,注重对女性心理世界的挖掘,因此“三恋”刻画的女性形象不再局限于传统,而是以女性意识的觉醒为最大特点,展现出人物的真实欲望和独立人格的一面。王安忆把爱情故事的内核深入到对人性价值的探索与反思,超越了许多只停留在现实表象的作家,在对女性意识和人性认知的探索上开辟出一条独特的道路。透过解读“三恋”,读者能够感受到女性对美好人性的向往与追求,同时感受到作品对于情感生活和美好生命的诚挚书写。一、“三恋”中的女性意识书写(一)“三恋”中女性意识的内涵王安忆在创作追求上,特别注重对“心灵世界”的书写,她超越了许多只局限于表现现实生活层面的作家,为人性层面的探索开拓了道路。王安忆对于爱情有自己的见解,认为爱情“既有现实的一面,又有精神的一面,特别适合小说这种东西”在她的笔下爱情呈现出独特的风格[1],既是作家探悉人性的内涵,也是考察两性关系的切入点。王安忆作为一个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女性作家,她对女性自身生存与命运的问题有了新觉醒,她的作品多站在女性视角进行创作,为女性发声,塑造了很多有别于传统的新型女性形象,她们不仅人物性格各异,而且敢于大胆展示自我,具有鲜明的反抗意识,如:早期的作品“雯雯系列”,擅长塑造清纯文静的少女形象;到中期的作品“三恋”,集中塑造了三位女性意识觉醒的新女性形象;再到后期的作品《长恨歌》,其中的王琦瑶解放自我,通过不同男性来满足自我生存的需求,呈现出一个充满欲望与野心,摆脱传统的刻板的女性形象。作者在小说创作中,勇敢面对人最本能的“性”,“三恋”以大胆的笔墨书写人的生命本能,向读者展现了人性的弱点与欲望。王安忆创作“三恋”的初衷是想以性反映人性,“三恋”中,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墨把两性关系中的生命本能和心理写得无可挑剔,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性爱状态,具有哲理性的探索,“三恋”在体现女性意识觉醒与蜕变的同时也讴歌了人性的回归。小说“三恋”的创作意义,与其说它讲述的是两性之间的爱情,倒不如说是对女性意识觉醒的书写,书写着新一代女性命运的光芒,写出了女性意识的真实内涵。“三恋”里用一个个不同的故事塑造了不一样的女性形象,女性意识的变化从“性—恋—爱”三个由低到高的层次进行蜕变,由刻画女性形象展现鲜明的女性意识,由女性不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和展现自我的心理路程完成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蜕变,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怀。《小城之恋》中一对没有精神内涵的男女却因为自身原始欲望驱使而交织在一起,恋爱是处于原始欲望本身,作者大胆塑造一个勇于宣泄爱欲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大胆表现爱欲的女性形象塑造进而对女性的性意识进行刻画,这是女性意识较低层次。站在女性视觉上展现了女性独立的性欲望,站在传统道德伦理视觉审视是对传统性压抑女性的反抗,也是人性的悲哀。《荒山之恋》中王安忆通过女性实现理想爱情来完成对女性自我觉醒的塑造,小说男女主的爱情趋向肉体与灵魂的结合,是具有精神追求的理想爱情,为追求真爱双双选择殉情,小说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主动追求真爱,勇敢实现爱情的女性形象,展示女性对待爱情的坚定,这是女性意识较高层次,也是女性独立主体意识的体现,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反抗体现在两性关系中的女性从被动变成主动。《锦绣谷之恋》中,女主人公追求的是在精神与心灵进行沟通与交流的爱情,在作者飘逸和抒情的叙述下,女主通过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获得精神上的富足,爱情于她而言只是纯粹的精神之爱,男人于她而言只是更新自我的工具,女性从男性世界中独立出来,并与能够与男性进行地位平等的心灵对话,塑造一个充满理性,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想象,这是女性意识形态的最高层次。“三恋”从性到恋再到爱的从低到高的层次推进描写,表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蜕变。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统一为“她”和“他”,作者以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使得小说中的人物独立性凸显,淡化了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系统,让女性与男性一样拥有平等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女性的生存现状和内心世界,“三恋”通过对女性心理的层层挖掘,彰显她们的人性本质。总而言之,“三恋”中充满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观点,以其独特的女性意义大胆展示了女性的真实心声。(二)“三恋”中女性意识的特点所谓女性意识就是女性自我觉醒的产物,由女性经过个人成长经历、心境发展过程和对人与社会的自我感悟而萌发的自我意识,女性作为一个生命独立个体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然人,而王安忆笔下的女性则从两性中的一方自然人蜕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女人。在世俗化的时代背景下,王安忆把爱情视为生活的一种调剂品,尝试用爱情来探索人性的内涵,将她虚构的故事向人们展示当代女性意识觉醒的真实性,忽视女性在时代当中的地位和价值,大胆表现女性的欲望和理想的同时又深刻反映女性痛苦与快乐交替的心理状态。王安忆通过对两性关系的细腻描写,不仅仅反映人性的本质,还把女性意识从生活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实现了女性意识发展的突破与飞跃[2]。在“三恋”中,我们可以发现王安忆笔下的女性意识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对女性传统角色的厌弃。传统的女性角色是以男权为中心进行话语叙事的,女性扮演的角色往往都要以男性为中心来转移,简而言之,在传统的观念里,女性就是男性的附属品,“妻子”、“母亲”更是女性在历史长河上亘古不变的角色,即使是伟大的形象也摆脱不了哺育后代的使命,女性早已被既定角色淹没,没有一丝属于作为女人的色彩。《荒山之恋》里金谷巷女孩成为人母也没有从她身上体现出母性的光辉,甚至不惧怕丈夫背后伟大的“夫权”背叛家庭发展婚外恋,勇敢去追求理想爱情;《锦绣谷之恋》女主也是如此,与作家的邂逅便彻底忘记家里丈夫的存在,忘我投入精神恋爱当中,“三恋”中女主们释放了压抑已久的欲望,从对传统角色的厌弃中实现自我。第二,女性意识的觉醒超越传统道德规范。传统的道德伦理在很多文学创作中一直束缚着女性的行为和情感,如若违背道德,女性的下场一定是不好的结果,但“三恋”中女主人公们的行为大都超出了正统的道德规范:《小城之恋》中的女主人公在性意识觉醒后,她违背了道德伦理毅然决然地沉沦在肉体的快感里,《荒山之恋》与《锦绣谷之恋》的两位女性也都背叛了自己家庭沉迷于不道德的婚外恋。王安忆在小说中没有把情感道德问题归咎于男女任何一方,只是进行客观公平的讲述,而传统创作的习惯总是将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归咎于女性一方。第三,凸显女性的救赎功能。在传统的文学创作和历史上,女性往往都是弱势的、被拯救的一方,而不是救赎者,在“三恋”中,王安忆让女性强大起来,成为了自我救赎与救赎男性的角色[3]。《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里的女主都有自我救赎的表现,前者在伟大的母爱底下拯救了沉沦欲望、一发不可收拾的自己,后者则在具有自我救赎意识的女性性别意识中更新了自我认知,而《荒山之恋》里的金谷巷更是将男主从软弱中拯救出来勇敢面对死亡,而她的自我救赎则是让自己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直视死亡以实现理想中的爱情,“死亡”是对她自我生命价值的完成,让爱情在死亡中得到升华。二、站在女性立场的人性审视(一)《荒山之恋》:对纯粹爱情的大胆追求《荒山之恋》讲述的是四个人的故事,也是两个家庭的故事,是一个有着生活原型的爱情悲剧,小说里主要讲述的是一个谦卑体弱拉大提琴的男人与一个在金谷巷长大并且魅力与智慧并存的女孩两个人的情爱悲剧。故事中的男主人公“他”从小就活在爷爷的威严之下,被大哥保护着,贪念母亲的爱护,离开了他们,就显得懦弱无比,路都走不好了,迷茫着前方的路,对他而言,前方就是充满着各种黑暗,而金谷巷长大的女孩则截然不同,从小就是个美人坯子,爱打扮,聪慧伶俐,受到母亲的影响,她小小年纪就把与男孩们相处的技巧拿捏的十分适当,让男孩们对她又爱又恨。他们在最好的青春年华里并没有相遇,而是在各自都成家之后,有了小孩,有了平淡的家庭生活之后,在双方都被调去文化宫工作时相遇了,也就在那个时候,慢慢地开始了他们的故事,展开了一段大胆狂热的令人难以接受的婚外情。《荒山之恋》里的他很软弱,心里面敬佩着、爱着自己的大哥,想亲近着大哥,却又胆怯不敢面对大哥,他敬畏着在家族里面威风凛凛的爷爷,常常会在一个人的时候想起在黑暗深处,一双鹰隼般犀利的眼睛,正是因为他的软弱与胆怯,直接展现在一个女人面前,在没有完全体验到爱情的滋味便与给予他母亲般体贴的她结为夫妻,她的出现只不过是他的一种救赎,为了给卑微胆怯的自己一个温暖的避风港,为了满足自身的身体欲望,建立了一段不存在基本爱情的婚姻。她给了他渴望已久的对母亲的依恋,在精神上满足了他的恋母情结,成为他的“母亲”,在肉体上又满足了他的欲望,这是建立在没有爱情基础之上的婚姻,这也是他们婚姻悲剧的原因,同时也为他以后遇见金谷巷的女孩并产生爱情火花埋下了伏笔。王安忆通过对金谷巷女孩成长过程中的描写,突出了女孩个性张扬外露和性情大胆主动的性格特点,更是通过对女孩能与不同男人的周旋来突显出她的魅力与对男生征服的强烈欲望。金谷巷的女孩聪明又漂亮,追求她的男孩多不胜数,她极享受着自己挑逗男孩们和被挑逗的乐趣,但是在她自己心里却明白着自己想要的爱情,即使她后来征服了与自己旗鼓相当的“战利品”丈夫,也并不安分于这段婚姻,这只不过是满足了她征服的欲望,即使她成为了母亲,即使她的丈夫婚后给予了她一定的自由又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她,也不妨碍她对自己外在形象与内心需求的过多注重。她与传统女性不同,她不屈服于传统的男权文化规定的婚姻制度,并不认为婚姻是女人一生最终的归宿,而是一直向往和追求着自己真正的爱情。所以当她遇到了他,她才开始懂得什么是“爱”,他的不理睬再次激起她内心深处的征服欲,在这场游戏的角逐中,没有输赢,他们两人都陷进了这段不道德的婚外恋,他们的相爱让两人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金谷巷女孩也是他的救赎,因为她的存在,让他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勇气,一同与心爱的她殉情于荒山之中。在《荒山之恋》里,王安忆想要通过对金谷巷的女孩执着追求真爱和不惜生命去实现理想爱情的描写,来完成女性的自我塑造[4]。从对金谷巷女孩成长过程、婚后生活、遇见真爱的细腻描写体现出女孩的女性意识的提高,她的理想爱情,是人与人最真挚的感情。当他们抛开各自家庭忘我地投入这份感情,金谷巷女孩其实是这段感情的主动者与引导者,她对真爱的感情已从肉体和心灵上升到精神层面,所以当他们知道这段感情是不会被世俗和道德所认可的时候,他们苦苦挣扎又无可奈何,当面对各自亲人迫切分离他们的时候,他们感到绝望,金谷巷女孩为了能够一直与心爱的他在一起,宁可“生不能同时,死同日”[5],为与他永恒在一起情愿以生命为代价,最终她实现了爱情,印证了书里的话“女人爱男人,并不是为了那男人本身的价值,而往往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爱情的理想”[6]。她那纯粹的爱,超越了生死,王安忆对于她是给予欣赏与肯定的,她积极主动追求自己渴望的爱情,用死亡成全自己爱情的行为,体现出她的一种独立的自我反抗意识和女性意识的觉醒,这也是女性实现自我的一种最高境界。(二)《小城之恋》:个体感情与肉体欲望的展示与《荒山之恋》用生命去追求纯粹的爱情不同,《小城之恋》围绕着“性”为主题讲述了一对男女对自己欲念无法克制酿成的悲剧。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城里的一个剧团,一对文化程度不高又正值青春期的青年,二人不管是在空旷的练功房还是冷清的澡堂里都朝夕相对,陪伴他们自己的是双方,懵懂的他们随着年龄得增长出现了正常不过的生理需要,欲望使他们对彼此身体产生了渴望,这股本能的欲望找不到正常的宣泄与情感寄托,他们以为只要拼命练功与不断争吵就能够消磨内心膨胀的欲望,可是当他们抵不过本能和欲望的控制初尝到性爱的滋味,他们疯狂沉沦在肉体的快感之中,他们之间产生的爱包含着浓重的性,出于动物原始的本能欲望,没有更深层次精神上的交流。作者大胆地书写着人的生命本能,用“性”表达出人性的回归,她把女性最真实的一面向人们展示,《小城之恋》中对于爱情与世俗都处于懵懂困惑的她,并不是一个蒙昧压抑自我的传统女性,而是一位新时代女性的代表,她大胆表现自己的欲望需求,作者通过对女主的心态与心理变化的细腻描写,从心理、视觉等多个角度对女主经历情欲前后的成长进行刻画,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大胆独立的女性形象,呈现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王安忆把爱情分为两种,即精神和物质这两个方面,爱情的物质内容就是性,《小城之恋》强调的就是欲望的强大,足以反映人性。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男女主人公的本能欲望,企图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性”是人的本能,从“性”即可看出人性,性对于女性来说并不是如同封建社会一般羞于谈论[7]。为此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冲破传统束缚又充满爱欲的女性形象,小说里的女主角正如书里说的那样“她长成了个大人似的,却依然孩子脾性”,文化程度不高又头脑简单的她,对为人处世一概无知,她天真地可以逗小孩说爸妈的床笫之事,人们听闻色变,她却不以为然,笑得前仰后合;她不懂与人相处,狐臭也觉着稀罕,拥有直率单纯性格的她没有半点虚伪,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于她而言是不会成为她的束缚和牵绊。小说里“他们并不懂什么叫爱情,只知道相互是无法克制的需要”[8],说明对性没有忌讳的她,被欲望主宰着思想和理性,那个被压抑已久的身体和人性一触即发,一发不可收拾地为满足需要疯狂放纵着她的欲望,作者给她的行为赋予了价值,她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冲破了几千年的封建枷锁,她为追求自己的欲望解放了人的本性,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她的快感战胜了传统伦理,这是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人是不断为满足自身需求而进步和发展的,这值得人们去思考。小说的结尾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象征性意义,是对男女主人公不同的生理结构导致不同的人生结局的一个总结和隐喻。小说里的她,后来为了摆脱所谓的“爱”选择去死,慢慢在“自杀”的道路中感悟出生命除了“爱”,还有更美好的事情等待着自己,她不再顺从内心的欲念,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当他们的欲念有了生命意义的果实,作家前面描写的性爱笔墨在作品的最后成了升华女性意识的铺垫,她因为新生命的到来拥有了自我救赎的功能,新生命把她与肉体欲望彻底隔离了,周围的一切变得澄明起来,这是伟大的母爱对性德升华与超越,她变得更加干净纯净了,母性的皈依让她奇迹般生还了,她最终选择了自我,以女人独立的姿态站在大众面前。而男主却继续沉沦在欲望的最深处,失去了自我,他的自私懦弱让他无法感受到生命给予的责任与新的生活,所以只能够被欲望吞噬。王安忆在小说最后,为女性指明一条自我救赎的路,她把母爱的伟大与神圣赋予了女主人公,强化了女性生命中母亲角色的本能,把男性摆在自私无能的位置上,显示了作者鲜明的女性立场,欲望把男性战胜,却被女性征服。小说告诉我们:人只有在这种两性肉体的战争中战胜自己,认清自己,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大写的“人”[9]。(三)《锦绣谷之恋》:精神恋爱与独立人格的展现《锦绣谷之恋》与《荒山之恋》虽然同样讲述的都是婚外恋,但前者与后者不同的是,这一段婚外恋是充满理性的,故事里的女主人公更加看重精神上的恋爱,他们之间在肉体上的接触仅有唯一的一个额头上的吻和牵手,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恋爱,没有像《荒山之恋》里的男女主人公那样做出肉体越轨和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这个故事讲述的婚外恋更像是“柏拉图式”的纯粹精神恋爱。小说《锦绣谷之恋》讲述了一位文化素质很高的女编辑对自己平庸琐碎的家庭婚姻生活充满厌倦与乏味,她与一个男人终日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对男性的熟稔程度早已消失了性别的差异,互相勾不起对方的兴趣,她更是麻木了自己作为女性的感觉。一次的庐山之行,她邂逅了身为作家的他,内心对他的怦然心动让她沉静已久的心重新燃起了她对自身的女性认识,但是这段恋情只局限于锦绣谷,离开了庐山,所有的美好都如泡沫般破灭,一切回归平淡的现实,双方回到生活的原轨,她从这段短暂的恋爱里更新了自己,让她重获“新生”,他不仅让她唤起对自己女性性别的意识,也让她重新认识自我。书里说“她爱和他在一起的这个自己更超过了爱他”,确实如此,她爱自己重获新生般的那种精神状态,由此看出,王安忆在创作中关注的并不是没有意义的爱情故事,而是擅长发掘隐藏在故事背后的人性内核,书中作者把目光都投射在女主人公身上,“他”和“丈夫”都是为了衬托她的独立人格和实现自我而存在。女性作为一个生命的独立体,都有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不管是金巷谷里追求真挚的爱情的女孩,还是勇敢大胆展示自己原始性欲的女孩,她们通过男性这样的媒介来成就新的自己。如《锦绣谷之恋》里的她是“三恋”女性中具有最为强大的精神力量的一个,她的追求也是三位女性中女性意识觉醒程度最高的追求,通过与两个男人的交往,她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不像其他人那般把为满足自己身体或心理的精神寄托放在男人身上,《锦绣谷之恋》里的她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作者把《锦绣谷之恋》书写成是对人性的升华,把爱情上升到精神层面,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觉去俯视她的生活,把这种精神性的爱情刻画得无比细致微妙。在小说里,作者一直强调女编辑的想象和感觉,具有一种明显的象征意义,他们短暂的爱情完全可以存在于她一个人身上的男女关系,即是由女编辑想象而臆生出来的关系,恋情的进程全由靠她的想象与感觉来推动,短暂的邂逅让她重拾全新的自己,于爱情没有肉体的欲望,只有精神与心灵的交流,仅仅如此便让她重新悟出生命的希望与乐趣,她爱上了真实的自己,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她不像传统女性完全把男人当做自己的精神寄托,不把自己当成男人的附属品,利用感觉与想象把沉寂已久的她向新的方向进行自我突破,靠一个人的精神力量足以实现自我的超越。不可否认,《锦绣谷之恋》向人们展示的是自我更新和自我救赎,所谓的女性意识,王安忆又把她分析为女性的独立自主意识,当女编辑面对乏味枯燥的生活而怜悯自己的时候,作者又为她指出一条救赎之路。作者简单描写她与丈夫平凡乏味的生活,相互熟悉得没有新鲜感,充满柴米油盐味道的琐碎生活将她优雅高贵的气质磨失殆尽,为了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而充满怨气,不停歇找丈夫麻烦与争吵,与丈夫漠漠相对是她婚姻的宿命,她的生活已经形成一套机械系统,她犹如进入了轨道的一个小小的行星,她的生活灰暗得没有一点儿色彩[10]。走出家庭的她如死灰复燃般恢复了被婚姻掩盖的优雅高贵气质,美丽的邂逅成为了她自我救赎形成独立人格的工具,她摆脱了以男性为主的精神世界,从中完成了自我独立的人格觉醒,这是女性意识中的最高层次。作者对小说的书写侧重点在于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他希望所有女性能够勇敢追求自己渴望的美好事物,以自我为中心,不受旁人左右。《锦绣谷之恋》揭示的不单只是女性意识向最高层次发展的趋势与方向,还针对现实社会当中两性相互吸引,人与人之间难以相处等各种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解读。三、“三恋”中人性探索的价值(一)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中国几千年来的男权统治,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对女性加以绝对控制。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使不少女性卑躬屈膝、妄自菲薄,造成女性依附、顺从、自我萎缩的性格,以致无法形成自主意识,无法认识自我价值需求所在[11]。王安忆笔下“三恋”中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产生于改革开放的背景之下,正逢着一场关于思想、文化、社会的重大转型,开放的视野为她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三恋”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主要通过两性性欲和生命欲望建构,即从女性自主意识的生理和心理觉醒开始。一方面,在根深蒂固的传统男权观念下的女性大多处于麻木状态,而王安忆则选择站在女性视角来描写女性的生理意识觉醒,其笔下“三恋”的女性拥有自主意识地去冲破封建的禁锢,大胆展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三恋”创作目的是把屈服在男权社会的女性身体从黑暗压抑的环境中释放出来,通过对女性性欲的描写唤起女性的自我认识,关注自我欲望,培养自我意识。首先,《小城之恋》用大量笔墨来描写主人公“她”,她的身材发育快于同龄女孩,性意识萌发让她有了主动追求肉体需要的欲望;其次《荒山之恋》的“她”则是致力于追求肉体与灵魂结合的真爱,成为两性关系中的主宰者;最后《锦绣谷之恋》的“她”,经历婚外恋后复苏了沉睡已久的性别意识[12]。王安忆借助女性性欲的生理意识对女性重新孕育,升华女性自我意识,书写女性的性欲追求,帮助作品中的一系列女性完成对自我认同的更新,重新还原真实的自我,引发女性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另一方面,在让女性意识彻底觉醒的因素里,王安忆认为心理意识所占的比例比较重,所以王安忆非常注重其笔下的女性们的心理活动和心路历程,女性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着自主意识,然后觉醒,顿悟到女性是独立的个体,不必依附于男人而存在[13]。比如《小城之恋》中的女主人公,独自走完了从开始萌发性意识,继而饱受沉沦肉体的精神折磨,最后焕发母爱光芒的心路历程;又比如《荒山之恋》中的女主人公“她”,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产生了越来越清醒的自我意识,越来越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为了得到纯粹的爱情和自己想要的一切,可以不惜代价;再如《锦绣谷之恋》中的“她”,她对现实婚姻中枯燥乏味的生活感到厌恶,一场邂逅,用纯粹的精神恋爱复苏了激情,唤醒了自我,开始重新正视自己的内心和需求(二)对美好人性的追求所谓人性,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属性,王安忆把人性与爱情巧妙结合在一起,既使得小说中的爱情呈现独特的风格,又借用故事表达永恒的人性内涵,散发出人性的美好。作者站在女性视角的叙写方式并没有因为一味地张扬女性意识的觉醒而忽视对人性内涵的关注。小说“三恋”为我们呈现的是女性在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永不止步的追求,女主人公们所追求的东西,与金钱功利的物质无关,只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解放。王安忆塑造的“三恋”女性形象在自我追求过程中觉醒,并且得到思想上的“净化”和强大,如与男性交往时充当领导者、母性的皈依、性意识的萌发、独立人格的精神、违背道德的反抗等等,把对这些描写的理解上升到审美的层次,就是展现她们对美好人性追求的一面。女主人公们为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不顾一切,甚至违背传统的道德伦理,为的是把被压抑已久的渴望释放出来,她们用尽全身力量甚至不惜生命代价去发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小说中的她们不为任何人而活,她们正如新时代的我们每个人一样,希望能为自己而活,为生命意义本身而存在,因此三部小说里都有着对女性共同向往的美好理想的渴求。“三恋”女性的精神需求,促使了人性中美好一面的发展,这些人物形象展现出人性的光辉,不论是追求真爱的“她”,还是沉沦欲念的“她”,都未曾为达到目的而伤害任何人,心存善意的她们宁可选择自杀的方式来结束生命,去达到她们的理想,也不损人一分一毫,善良共存于她们心中。“三恋”这三部小说通过对爱情的描写挖掘出人性美好的一面,带领读者更深入地对人性进行有益探索,讴歌人性的同时又抨击传统世俗的观念,呼唤人的平等和女人的尊严,剖析人性的真实心理,展示了女性生命历程的本真图景。四、结语王安忆笔下的“三恋”站在女性立场,以独特的手法抒写着爱情故事,通过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