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假买假行为规制研究_第1页
知假买假行为规制研究_第2页
知假买假行为规制研究_第3页
知假买假行为规制研究_第4页
知假买假行为规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假买假行为规制研究一、引言一直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下的经营者制假售假的行为非常嚣张,例如“瘦肉精”、“毒奶粉”、“毒胶囊”等恶劣事件不断发生,这些恶劣的售假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于是,知假买假者的知假买假行为也随之而起。由于我国在知假买假方面的立法空白,各法学界对知假买假行为的争议不断。有人支持,认为这是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当然也有人反对,认为这只是纯粹的牟利行为,不应该鼓励此种行为。因此,笔者不惴浅陋,试图从知假买假者是否为消费者、交易过程中是否存在欺诈以及知假买假行为是否符合法律道德的要求等方面,分析我国现如今对知假买假行为的规制以及不足之处,探讨出规制知假买假行为的方式以及对立法的建议。对知假买假行为定性的学术分歧(一)知假买假者是否为消费者对于知假买假行为定性的争议焦点,知假买假者是否属于消费者这个主体资格,是一个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争议焦点。有法学学家认为不能将知假买假者当成一个正常的消费者看待;而有的法学学家则认为应当将知假买假者视为一个正常的消费者。第一种观点认为不能将知假买假者归类于普通消费者。因为知假买假者是在明知产品或者服务不达标的情况下进行购买产品或者服务,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这种行为获取高额赔偿金,为自己牟取利益。如果将其归类于消费者,无疑是从法律上对这样的行为进行鼓励,然而这将引起社会和市场上的混乱,更是会造成司法资源严重浪费。第二种观点认为知假买假者应当归类于普通消费者。根据消费者的概念,知假买假者是符合消费者的条件的。并且设置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目的就是针对经营者在交易中出现的消费欺诈行为,提高其违法成本,从而达到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市场经营者行为的目的。因此将知假买假者定义为普通消费者就是理所当然的。笔者认为,两个观点都言之成理,但又有各自的不足之处。孟德斯鸠说:“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如果不将知假买假者视为消费者,那么知假买假者的权利又无法得到实现,这并不是自由的体现。而且市场上的制假售假行为也会因而更加猖狂。如果将知假买假者定义为消费者,就会涌现出更多人通过知假买假行为进行牟取利益,那么这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部分经营者根本没办法承担高额的赔偿。因此,对知假买假者是否为消费者这个问题不应该进行“一刀切”,而是需要进行明确的区分。笔者偏向支持知假买假者是消费者这一观点,知假买假者即使是在明知的情况下进行购买劣质产品,但其权利不应该因为“明知”这一情况而被剥夺。而且将知假买假者归类于消费者,并不必然导致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后果。(二)交易过程中是否存在欺诈第一种观点是指交易过程中存在欺诈。因为经营者具有保证产品是合格产品的义务,当经营者通过语言文字,甚至是一定的肢体动作,在交易过程中基于主观故意进行的虚假描述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就属于一种欺诈。在此过程中,知假买假者的真实意图并不影响经营者欺诈行为的成立。第二种观点是指交易过程中不存在欺诈。欺诈的定义是能够造成对方的混淆,而令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而进行某种行为的主观故意。但是知假买假者在购买过程中已经是知晓该产品存在质量瑕疵,不能将其购买行为视为是基于错误认识而进行的行为,故不能将经营者与知假买假者之间的交易行为认定为欺诈。甚至可以说,知假买假者就是为了利用知假买假行为进行牟取不正当的利益,不想要从事一份正常的工作,以此为生。这其实就是一种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可能会导致其购买行为无效,即买卖合同也不能成立。这样来说,知假买假者也当然不具备消费者的身份。我认为经营者与知假买假者的交易过程中是存在欺诈行为的。从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看,判断是否构成欺诈需要满足以下这些条件:第一,经营者在交易过程中是否具有欺诈的主观故意。第二,经营者是否具有实际的欺诈行为,即作出虚假描述或是隐瞒真相等行为。第三,购买者是基于销售者的欺诈行为才进行的交易。第四,购买者因为该不合格的产品或者服务受到了实际损害。然而在交易过程中,经营者具有欺诈的故意,这是毋庸置疑的。欺诈是一种行为,并不以购买者的认识错误作为条件。(三)知假买假行为是否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确切不移,知假买假行为在普通消费者眼里是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的。经营者售卖了不符合要求产品的行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且在法律上,经营者此种行为也是违反了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当然,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了他人利益的知假卖假行为,是不遵守诚实信用原则的,当然也是不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的。因而即使知假买假者是抱着牟取利益的目的去做这件事情,但在知假买假行为实际上是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当然是属于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的行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知假买假行为是不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的。从法律上看,惩罚性赔偿制度是为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购买到不符合产品要求的劣质产品时,能够保护自己权益得到赔偿而设置的制度,并非是为了知假买假者能够利用此制度进行牟取私利。知假买假行为作为一种存在价值悖论的行为,已然不能称为一种正当合法的行为。而从道德上看,知假买假者的知假买假行为大多数是为了通过钻法律漏洞而牟取个人私利。然而普通群众对通过知假买假进行牟取私利的行为是难以接受的。本人观点是知假买假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经营者在交易过程中的欺诈行为才是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而知假买假行为虽然是在明知的情况下购买劣质产品,但没有法律明文规定这样是不可以的。“法无明文规定即可为”,法律上未对知假买假行为进行禁止,知假买假行为当然就是符合法律的要求。而在道德上更是不可置疑的。人生而自私,如果因为知假买假者存在牟取私利的私心,就判定知假买假行为是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未免过于武断。且不说诉讼是普通群众的一项基本权利,就知假买假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制假售假行为进行打击,这就是符合道德要求的。三、我国知假买假行为规制现状及不足(一)我国知假买假行为规制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上出现的商品品种应有尽有,但是在市场监管环节的漏网之下,也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假冒伪劣产品,伴随其产生的产物就是知假买假现象的出现。我国出现的第一例知假买假案件是1995年的王海案,当时王海认为其在华联商夏所购的电话台灯的电话部分有四项内容不符合国家的强制性规定,以此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华联商夏双倍返还购灯价款。自此开始,知假买假行为就一直成为我国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问题。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司法实务中,对于知假买假行为的定性尚存在在一个模糊地带,全国各地的法院在审理案情相似的知假买假案件时候,有些案件的商品购买者获得胜诉,然而有些案件中的知假买假行为却并没有得到认可。1994年颁布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过数次修改,但对于知假买假行为仍未作出明确的规定。类似知假买假者是否隶属于消费者,适不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等问题在法学各界仍是各持己见。2013年12月23日发布的,于2014年3月15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的观点支持了知假买假行为的相关规定。即第三条“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一条法条就是明确地支持了在食品药品领域的知假买假者。而部分地方中院高院的规定则是不支持知假买假行为。深圳市中级法院在2016年2月份出台了相关规定,不支持知假买假者的赔偿请求;重庆市高院在2016年3月份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认为知假买假者请求获得惩罚性赔偿是违反诚实守信原则的,也是不予支持;江苏省高院于2016年12月也在讨论纪要中表明仅在食品药品领域支持知假买假行为,而在其他的商品中对知假买假行为则不再予以支持。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990号建议的答复意见》中否认了知假买假者是受到欺诈的消费者这一说法,并且知假买假行为逐渐形成职业化的趋势,惩罚性赔偿制度已然成为知假买假者为自身牟利或借机对商家进行敲诈勒索。甚至有过分的知假买假者利用知假买假行为进行司法诉讼活动并且从中获得了惩罚性赔偿,尝到了利益的甜头,又再次进行交易,想要以这种方式进行谋取利益。像这样的行为严重违背了我国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是一种不诚实守信且遭人唾弃的行为。此类人无视司法权威,这种行为也浪费了司法资源,法律绝不支持这种牵萝补屋、剜肉医疮的维权方式。由此可见,最高院对知假买假行为不是一味地支持,而是在食品药品领域支持,但在其他商品上会有所限制。(二)我国知假买假行为规制不足之处如今对知假买假行为的处理仍然是存在“同案不同判”的情况。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看到的判决是各有不同,例如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院在徐静、郴州谷诗贸易有限公司侵权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中明确支持了知假买假行为,而2020年江苏省高院在孙海涛与昆山京东尚信贸易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申诉、申请民事裁定书中仍然支持了二审的判决,认为孙海涛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保护的“消费者”,对其十倍赔偿的主张不予支持。可见,我国司法界对知假买假行为仍然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态度。尽管最高院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990号建议的答复意见》中表明除食品药品领域外,对其他商品的知假买假行为不应该支持知假买假行为,但各级法院仍然有各自的见解和判断。目前,我国对于知假买假行为的法律规定仍然存在不足之处。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对知假买假者是否为消费者的定义较为模糊不清。在我国备受争议的知假买假行为的实行者中,并非只有在消费一方较为弱势的消费者个人,还有一部分专门成立的知假买假组织。对于这些知假买假组织是否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保护的对象,我国司法界还未正式定论。二、各个地区或者学者对知假买假行为的认定不一致。根据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查阅到的案例,在2017年一共有1980个案例,2018年有1728个案例,2019年有1144个案例,可以看出关于知假买假的纠纷,近几年都有不少的案例。从查阅过的大部分关于知假买假的判决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法院对知假买假行为的态度是不一致的。三、普通消费者进行维权活动的成本昂贵。消费者的利益在受到损害的时候,通常的解决方式并非是直接通过诉讼,除了向法院起诉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途径去解决。但是多种解决方式并没有降低消费者维权的难度。尤其当消费者购买了价值不高的商品时,维权所付出的代价反而比被损害的利益更大,因此一部分消费者会因为这个原因选择自己吃这个“哑巴亏”,从而不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四、完善我国知假买假行为规制的建议(一)区分良性知假买假与恶性知假买假如今我国对待知假买假行为的态度仍然处于一个立法空白的阶段,当然,众所周知,消法中对食品药品领域的知假买假行为是支持的,而对其他的商品则仍是未有法律法规进行明确规定。立法者未对知假买假行为进行明确的规定是有原因的,各界对知假买假行为的态度不一,例如在销售者看来,小小的瑕疵不应该导致大额赔偿的后果,这使商家在现如今的经济背景下不能得到一个良性的发展;在知假买假者看来,法无禁止即自由,即使是明知,但这是作为普通消费者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属于自己的利益;在法院这方面来说,这是拥有自由裁量权的表现,增加了法官的工作量,但也容易导致滋生腐败的后果;而在法学学术界,各个学者都持有自己的观点,各执一词。我认为应该对知假买假行为进行区分,人有善恶之分,那当然知假买假行为也可以区分其是良性还是恶性。何为良性知假买假行为?不可否认,良性知假买假行为是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既能够维护知假买假者自身的正当权益,也能够对不诚信的经营者进行威慑,从而使其减少违法行为。良性知假买假行为甚至可以对市场监管的不足进行弥补,这也是其一种积极的作用。然而,何又为恶性知假买假行为?对于多次购买以期获取高额赔偿金等不良目的的恶性知假买假行为,却让人感到十分担忧。恶性知假买假行为不仅在向群众输入一种能够通过这种活动进行谋生的错误思想,同时还将严重浪费司法资源。不敢想象,如果当恶性的知假买假行为被法律和社会所认可或者习惯,目的为获取利益的恶性知假买假行为成为一种职业,那么这将会产生一种恶劣的关系连接着劣质产品和知假买假者,即劣质产品越多,知假买假者能够获利得越多。对于这种恶性知假买假行为,无论是立法机关还是司法机关,都应当明确的给出一个否定的态度。(二)明确知假买假者与经营者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一般遵循的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知假买假行为的诉讼活动中也是不例外的。法院在审理有关知假买假行为的案件时,需要对知假买假者是否具有消费者身份、交易过程中是否存在欺诈行为、购买目的是否是生活消费、以及产品是否存在瑕疵等等。那么,这些需要哪方进行举证证明的,应该进行明确规定。例如知假买假者主张惩罚性赔偿时,就应当对销售者在交易中存在欺诈行为进行举证,要向法院提交构成欺诈的要件进行举证证明。一般情况下,知假买假者在进行知假买假行为时,已经对要购买的商品具有可以一定的认识,那么这将会对知假买假者主张自己被欺诈产生一定的难度。知假买假者还应该对自己所购买的产品存在瑕疵或危害程度进行举证,证明购买该商品对自己所造成的伤害以及伤害程度等。而销售者一方也同样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需要承担举证责任,例如当销售者反对知假买假者的主张,或者主张知假买假者不具有消费者身份等,都应该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法院在对双方的举证责任分配中,也应该审慎进行。(三)给予法官适度的赔偿额度自由裁量权惩罚性赔偿,又被称为示范性赔偿或者报复性赔偿,是指由法院所作出的赔偿金数额超出实际的损害数额的赔偿。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也对食品药品领域的知假买假行为也作出了相应的赔偿数额的规定。这些惩罚性赔偿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具体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两倍赔偿、三倍赔偿以及十倍赔偿。十倍赔偿是《食品安全法》的特别规定,众所周知,食品安全比一般的普通商品更为重要,因此《食品安全法》提高了惩罚性赔偿的数额。可想而知,大部分知假买假者愿意浪费自己的时间去买假货,然后进行诉讼活动,这些两倍、三倍、十倍的赔偿数额就是吸引这些知假买假者的原因。当然,在食品药品领域,这些稍有不慎就会危及自身身体健康的产品,制定具体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是有利于食品药品领域的商家能够更谨慎的制作产品。然而,如果其他领域的商品,可以将惩罚的赔偿额度交由法官根据案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事实理由去判断究竟是否应当要求销售者大额赔付。(四)建立消费维权公益诉讼制度消费者在买到不良产品时,如果由消费者个人通过诉讼活动进行维权,所付出的维权成本会比较高。当购买商品的数额较少时,可能获得的赔偿数额比维权成本还低,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很多的消费者宁愿安慰自己“吃一堑长一智”,而放弃维权。然而知假买假者可能对诉讼活动已经较为熟悉,当然不会让自己吃亏。但是这样的行为很容易打击中小企业或者是独立经营者,更何况知假买假者通过维权而获得的利益,看起来是由销售者来赔偿,但实际上销售者是生意人,根本不可能让自己吃亏,如果让知假买假行为职业化,就会导致销售价格上升,最终还是会由普通消费者买单。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中国消费者协会可以为了维护众多的消费者而向法院起诉,进行司法维权。不言而喻,我国的立法机关对于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的适用仍然持限制适用的态度,打算将公益诉讼主体范围只局限于中国消费者协会和省级消费者协会。但其实,除了这些半官方的组织,授予普通的消费者团体原告资格,让这些消费者团体为少数的消费者个人进行维权,既节约了消费者个人的时间成本和诉讼成本,又能维护公平公正和社会秩序,也会减轻我国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的工作压力。当然,这样的消费者团体要经过严格的资格评审,要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不能与销售者一方有任何的利益关联,否则也很难维持公平公正和社会秩序。(五)《消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第五十五条规定如果销售者一方在售卖产品或者提供服务时有欺诈行为的,就应该按照购买者的要求增加两倍、三倍或者十倍的损失赔偿,而不足500元的,则按照500元赔偿。先不论此类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是否为作为普通群众的消费者所知,就算是知道,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可能不会去实现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原因在前文已经提到过。那么应该如何对该规定进行完善呢?首先,建议在金额的制定上不要有一个类似“五百、两倍、三倍”的固定值,可以尝试规定一个比例。因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并不同步。第二,可以扩大惩罚对象的范围,销售方只是其中的一方,但是包括生产者、运输者、仓储者甚至包装者等等在内的全部侵害责任方,都应该进行追责。能够使每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