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精确标准检查程序_第1页
MF精确标准检查程序_第2页
MF精确标准检查程序_第3页
MF精确标准检查程序_第4页
MF精确标准检查程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oldflow精确分析标准检查程序1、检查网格质量2、检查产品壁厚3、检查流道系统4、检查冷却系统5、检查成型系统6、检查充填和保压7、检查收缩和翘曲检查网格质量

-确保没有网格的缺陷;高纵横比,交叉单元,未取向单元等

-确保单元取向是正确的

-确保流道系统已经创建

-确保冷却系统已经创建

-确保充填时间和冷却时间设置为自动状态

-检查分析日志(AnalysisLog)文件中的警告和错误提示等信息检查产品壁厚检查网格模型壁厚是否与实际产品壁厚吻合检查流道系统确保浇口部位至少有3个梁单元(Beam)或3行三角形单元当浇口部位宽度高比大于4:1时,确保浇口部位采用四面体单元或者三角形单元确保MF中的浇口和流道尺寸与实际成型的产品或者模具尺寸一致检查流道系统确保冷却水路的位置和尺寸与实际模具一致确保冷却剂种类(水、油(oil)等)与实际成型一致确保冷却剂流速与实际成型一致确保分析用模具材料与实际模具材料一致,需要特别注意分析用模具嵌件材料确保穿过分析用模具嵌件的水道或者流道的材料属性与实际模具水道或者流道一致确保模具边界已经创建,并确保模具边界网格取向正确检查成型材料确保分析用材料牌号与实际成型一致添加不同着色剂将影响材料属性,因为绝大多数材料的流变参数以及收缩数据是在没有加着色剂情况下测试确保在分析有纤维填充的塑料成型时,激活纤维分析选项确保双层面或者中性面分析时启用了修正的模内残余应力(CRIMS)收缩模型或残余应变收缩模型检查充填和保压采用绝对螺杆曲线分析时,确保正确的注塑机被选用确保分析用保压曲线和实际测得的保压曲线一致确保分析用的溶体温度是空射温度和不是料筒加热片的温度确保分析用模具表面温度是实际测得的模具表面温度,而不是模温机设定温度或冷却剂温度。当不作冷却分析时,正确的模具表面温度极为重要确保注射速度控制与注射压力控制的切换(V/P)点设置正确检查充填和保压确保冷却时间未设置为自动,特别是未做冷却分析时确保冷却求解器参数几何影响因素设置为理想,但此项往往由于计算机的限制难于实现当采用四面体网格进行冷切分析时,确保网格聚合选项关闭设置正确的开模时间检查收缩和翘曲当被分析产品存在角效应时,确保考虑角效应选项打开确保收缩率在材料数据库中测试收缩率范围确保翘曲测量的锚平面(anchorplane)与实际测量翘曲基准一致概述

塑料成型是个复杂的过程,成型品质量受制品设计、模具设计、工艺条件、材料性能等因素影响。上述因素的影响是互相关联的,导致塑料成型过程中的变量较多,因此对作为塑料成型CAE分析的MF而言,其涉及的知识点也相当多,除了上诉四个因素之外,分析人员还必须对有限元分析的基础理论和分析结果的前后处理熟悉,这就对MF工程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不能单纯的认为MF仅仅是MF工程师的工作,MF必须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PLM)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

在PLM实施过程中MF作为一个重要的阶段,企业应该根据其产品的特点建立MF设计质量体系的标准,用以指导MF在PLM过程中的实施,才能发挥出MF的最大功效。

下面即以某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企业的标准为例来说明企业建立MF质量体积标准的过程。一、目的

制定公司内部模流分析作业流程和质量标准,提高模具分析小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二、适用范围

本流程和标准适用于公司自主设计的所有塑料零件和客户委托分析的所有塑料零件。三、参考文件

《Moldflow联机帮助文件》、《Moldflow设计指南》、《Moldflow标准化应用手册》四、作业流程和标准1、合理的分析优化流程:明确分析目的输入模型准备模芯前处理网格划分网格修理材料选择浇口、流道建模填充分析优化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填充分析优化冷却系统建模冷却分析优化保压分析优化翘曲分析优化分析结果确认制作分析报告第三阶段第四阶段输出作业标准:1)明确分析目的设计人员提交分析数据时必须填写《模流分析工作单》,写明项目名称、零件编号、零件名称、成型材料、分析要求、希望完成时间等,交项目经理审核分析人员接到《模流分析工作单》后必须同设计人员一起做分析数据进行确认,确认内容为:模型形状和结构、外观面质量要求、浇口禁止区域、二次加工(涂装、电镀、摩擦焊)、变形允许方向和公差、重要装配尺寸1、模芯准备单个零件模型包含多个实体时必须进行布尔运算合成一个实体分析模型Z轴方向必须为开模方向,模具中心定位于绝对坐标系原点模芯输出为*.catpret、*.x-t、*.stp文件2、模型前处理Cad

Doctor(对双层面)模型修复标准:自由边0、自交边0、重叠面0、自交面0、狭长面0模型简化标准:移除R小于壁厚1/2的圆角、移除C1以下倒角、移除φ3以下的空、移除1以下的台阶面、移除φ3以下的柱子、移除0.5以下的凹面Hypermesh系统(对中性面)除模型边缘外其他位置的自由边必须修复柱子和加强筋与面相交的线必须修复成T连接边3、网格划分双层面(meshedinsynergy)匹配率90%+-2%,网格数量大于1.5万小于15万。网格数量推荐:前保险杠12万、后保险杠10万、仪表台15万、车门板12万、副仪表台8万、格栅8万、牌照板5万、亮饰条5万、轮眉/轮罩5万、扰流板4万、立柱装饰件4万、门内板饰件4万、仪表台饰件3万、侧围饰件3万、杂物盒3万、其他小件2-3万b)网格数量推荐值:前保险杠12万、后保险杠10万、仪表台15万、车门内板12万、副仪表台8万、格栅8万、牌照板5万、亮饰条5万、轮眉/轮罩5万、扰流板4万、立柱饰件4万、门内板饰件4万、仪表台饰件3万、侧围饰件3万、杂物盒3万、其他小件2-3万中性面(meshedinHypermesh)网格数量大于1万小于10万网格数量推荐值:前保险杠6万、后保险杠5万、仪表台8万、车门内板7万必须先赋予网格厚度后方可输出udm文件3D(meshedinsynergy)网格数量小于150万网格层数:普通6层、纤维分析8层、气辅分析气道部分12层网格数量推荐值:格栅80万、车灯40万、门把手20万4、网格修复双层面修复标准:自由边0、多用边0、未配向单元0、交叉/重叠单元(不包括流道)0、塌陷面0、中心过近单元0、平均长宽比3、最大长宽比15以内、网格厚度与产品壁厚一致最大长宽比推荐值:仪表台15、保险杠/车门内板12、格栅/副仪表台12、牌照板/亮饰条/轮眉/轮罩/扰流板/立柱饰件10、门内板饰件/仪表台饰件/侧围饰件/杂物盒8、其他小件6中性面修复标准:自由边0、未配向单元0、交叉/重叠单元(不包括流道)0、塌陷面0、中心过近单元0、平均长宽比3、最大长宽比15以内、网格厚度与产品壁厚一致。最大长宽比推荐值:仪表台15、保险杠/车门内板12、格栅/副仪表台123Da)修复标准:塌陷面0、最大长宽比50以内6)材料选择优先选择材料库中的材料替代料优先选择同种类、同厂商、熔融指数接近的材料,其次比较下列特性:熔融温度、转变温度、比热、热传导率、弹性模量、泊松比材料选择推荐:PP+EPDM+T20上海普利特C3322T、PP/PE道达尔石化XE-1012、PP+PEIdemits(出光)石化J-736H、ABS(防火级)CHIMEI(奇美)PA765A、ABS(电镀级)CHIMEI(奇美)PA757、POMPolyplastics(宝理)M90-44浇口、流道建模·浇口位置浇口不允许直接放置于产品外观面浇口优先放置于壁厚较厚区域,远离壁厚较薄区域和骨位多浇口必须遵循均匀分布的原则,确保流动平衡浇口数目满足材料的流长比要求,越少越好必须保证型腔压力不超过70Mpa浇口数目推荐:前保险杠/后保险杠3~5、仪表台4~6万、车门内板3~5、副仪表台2~3、格栅3~4、牌照板/亮饰条2~3、轮眉/轮罩1~2、扰流板3~4、立柱饰件/门内板饰件2~3、仪表台饰件/侧围饰件1~2、其他小件1~2浇口形式和尺寸侧浇口:宽2~6mm,厚1~3mm(≤0.75t),长1~5mm点浇口:直径0.8~1.6mm,长0.5~1.5mm扇形浇口:宽10~25mm,厚1~3mm(<0.75t),长8~15mm流道形式和尺寸热流道转冷流道:主热流道直径6~16长度30~60,分热流道直径6~16,垂直热流道直径6~16长度50~500,热嘴直径Φ2~6;垂直冷流道4~16长度20~50,锥度1~5°,分流道直径Φ4~1661冷流道(三板模):主流道直径Φ3~7,锥度1°,分流道H4~1013.5~8J3.5~8,垂直分流道直径3~6,锥度1°冷流道(二板模):主流道直径Φ3~7,锥度1°,分流道直径3~10主流道、热主流道必须位于模具中心方向流道形式和浇口尺寸推荐产品流道形式流道尺寸

浇口尺寸主流道分热流道垂直热流道热嘴垂直冷流道冷分流道浇口形式长宽厚直径长度直径长度直径长度仪表台热转冷φ1660φ1616(*8)200φ5φ6-1440φ14扇形10202~3保险杠热转冷φ1560φ1515(*8)200φ5φ6-1440φ14侧浇口10122车门内板热转冷φ1560φ1515(*8)200φ5φ6-1440φ14扇形10202~3格栅热转冷φ1450φ1414(*7)150φ4φ5-1230φ12侧浇口8102扰流板热转冷φ1450φ1414(*7)150φ4φ5-1230φ12侧浇口8102副仪表台热转冷φ1250φ1212(*6)100φ3φ4-1030φ10侧浇口682亮饰条热转冷φ1250φ1212(*6)100φ3φ4-1030φ10侧浇口682牌照板热转冷φ1250φ1212(*6)100φ3φ4-1030φ10侧浇口682轮后、轮罩热转冷φ1040φ1010100φ3φ4-820φ8侧浇口682

注:1、括号内带*的数字为针阀式浇口内径尺寸;

2、主流道长度L+-10;垂直流道长度L+-30;垂直冷流道长度L+-10单元要求Beam单元长径比1.5~2,浇口至少三个单元,网格浇口必须定义为浇口属性扇形浇口附近的点要用连接器与浇口中心点连接填充分析优化工艺条件模具温度:材料库中推荐值士10℃,不允许超出最大最小值范围熔融温度:材料库中推荐值士10℃,不允许超出最大最小值范围65开模时间:默认5s,允许变化范围+1s/-3s注射时间:型腔充填时间+流道充填时间,型腔充填时间取成型窗口分析结果中质量:XY图推荐模温和料温条件下曲线最高点对应的时间,变化范围保证质量值在0.5以上,流动前沿温度在士10℃以内;流道充填时间为流道体积除以型腔填充速率所得时间工艺条件V/P切换位置范围为95%~99%充填体积,设定值标准为自动分析位置士0.5%保压曲线:填充压力80%,10-20s分析结果确认充填时间:实际填充时间与设定注射时间值偏差在0.5s以内;无短射V/P切换压力:低于注塑机最大注射压力,推荐值ABS≤120Mpa、PP≤90Mpa、PC≤140Mpa锁模力:低于注塑机最大锁模力的85%,锁模力经验公式锁模力=总投影面积X型腔内平均压力系数(吨)型腔内平均压力系数:PP0.3、ABS0.35、PC+ABS0.4PC0.5、POM0.5、PA66+GF30%0.5充填结束时的压力:型腔压力差值在40Mpa以内熔接痕:外观件不允许明显熔接痕(汇合角≤90°),结构件受力部位不允许熔接痕流动前沿温度:变化在材料熔融温度范围内,建议不超过20℃壁上剪切应力:壁厚方向的剪切应力小于材料允许的最大剪切应力冷却系统建模冷却管布局 模具温度:材料库中推荐值士10℃,不允许超出最大最小值范围冷却管与产品表面的距离为2.5~3D,冷却管之间距离为3~5D冷却管径系列标准:6、8、10、12、14考虑模具实际加工,优先考虑水路再布顶针,水路要合理避开镶件受模具结构影响,水路不能直接从螺丝柱和安装卡扣下面通过,最少留出5mm避位隔水板设计曲线须重合或者呈倒“V”形曲线顶部尺寸比孔的最顶端尺寸少½孔的直径隔水板直径为管道直径的1.414倍模具边界(推荐创建)模具边界不可与冷却管相交,须超过冷却管1~5mm模具边界参考实际模胚尺寸构建铍铜镶件(可选项)镶件网格必须与产品网格重叠并匹配,并且延伸到镶件底面

b)必须正确定义镶件网格属性

c)镶件通水路时,删除相交的网格单元要求a)冷却管长径比2.5~3每一条冷却回路必须指定一个冷却液入口检查水路有效性和baffle有效性9)冷却分析与优化工艺条件模具温度:材料库中推荐值士10℃,不允许超出最大最小值范围熔融温度:材料库中推荐值士10℃,不允许超出最大最小值范围开模时间:默认5s,允许变化范围+1s/-3s冷却管与产品表面的距离为2.5~3D,冷却管之间距离为3~5D注射+保压+冷却时间:指定方式:默认30s,可变范围20~50s,推荐值:仪表台50s、车门71内板50s、前保险杠/后保险杠45s、副仪表台40s、格栅40s、牌照板亮饰条35s、轮眉/轮罩35s、扰流板35s、立柱饰件/门内板饰件30s、仪表台饰件/侧围饰件30s、其他小件25s自动方式:顶出温度=材料顶出温度士5℃,不允许超过转变温度;冻顶出时冻结层百分比=80%士10%冷却介质设定冷却介质温度比目标模温低10℃~20℃冷却介质属性:目标模温90℃以下选择水,目标模温90℃以上选择油冷却介质雷诺数:默认10000,可变范围3000~10000分析结果确认冷却回路介质温度:温度变化值在2℃~3℃以内冷却回路管壁温度:温升值在5℃以内温度,模具:模具表面温度与目标模温差异值在士10℃内,单侧模面温度差异在10℃以内,模温高于冷却介质温度不超过5℃温度,制品:制品表面温度与目标模温差异值在士10℃内,单侧表面温度差异在10℃以内,制品表面温度高于冷却介质温度不超过10~20℃平均温度,制品:制品平均温度低于材料顶出温度产品冷却系统尺寸冷却管直径冷却管与产品表面距离冷却管间距隔水板直径隔水板间距仪表台φ1440702080保险杠φ1440702080车门板φ1440702080格栅φ1235601860扰流板φ1235601860副仪表台φ1235601860亮饰条φ1030501450牌照板φ1030501450轮眉、轮罩φ1030501450其它内饰件φ820401240水路推荐设置值:保压分析与优化工艺条件初始保压压力设为80%填充压力,时间10~20s保压曲线绘制:1段恒压,压力为初始保压压力值,时间取填充末端压力最大值时刻与压力为0时刻中间点减去V/P切换点时间;2段衰减,压力衰减到0,时间取浇口凝固时间减去(V/P切换点时间加恒压保持时间)据顶出时刻体积收缩率变化调整衰减段数及衰减快慢程度分析结果确认a)冻结层因子:保压时间必须大于浇口凝固时间压力曲线:传递到填充末端的压力值必须达到:PP28Mpa、ABS35Mpa、PC+ABS40Mpa、POM40Mpa,(公差士2Mpa)顶出时刻体积收缩率:填充末端顶出时刻的体积收缩率应小于经验数值:PP6%、ABS3%、POM6%、PC+ABS4%、PMMA4%、PA66%d)体积收缩率路径图:沿流动路径上的体积收缩差异应在2%以内保持压力:型腔内保持压力差异应不超过25Mpa压力XY图:流动路径上各点压力曲线形状接近缩痕,指数:缩痕指数差异应在1%以内.翘曲分析与优化确定收缩与翘曲翘曲量的测量基准(锚平面)与实际产品测量基准一致翘曲方向和翘曲量在设计允许的范围以内线性收缩率的值须在材料商提供的范围内决定翘曲原因冷却不均匀:产品厚度方向模腔两侧温度差异收缩不均匀:不同区域之间收缩率变化取向不均匀:玻纤取向的平行与垂直方向之间的收缩差异体积收缩率路径图:沿流动路径上的体积收缩差异应在2%以内保持压力:型腔内保持压力差异应不超过25Mpa压力XY图:流动路径上各点压力曲线形状接近缩痕,指数:缩痕指数差异应在1%以内

翘曲分析与优化确定收缩与翘曲翘曲量的测量基准(锚平面)与实际产品测量基准一致翘曲方向和翘曲量在设计允许的范围以内线性收缩率的值须在材料商提供的范围内决定翘曲原因冷却不均匀:产品厚度方向模腔两侧温度差异收缩不均匀:不同区域之间收缩率变化取向不均匀:玻纤取向的平行与垂直方向之间的收缩差异降低翘曲的手法冷却不均匀:优化模具冷却系统设计、优化冷却工艺条件收缩不均匀:改变产品壁厚、改变浇口位置和数目、改变产品结构优化保压曲线取向不均匀:改变浇口位置和数目

分析结果确认所有分析优化完成后,分析人员必须与设计人员一起确认分析结果,并由项目经理和分析主管对结果进行审核

制作分析报告所有分析报告必须使用公司统一的模板,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分析说明产品外形尺寸、产品体积、分析目的、产品图片分析说明产品外形尺寸、产品体积、分析目的、产品图片材料特性模温、熔融温度、转变温度、顶出温度、剪切应力允许极限值、剪切率允许极限值、PVT曲线、粘度曲线网格统计信息网格类型、网格数量、匹配率(双层面)、网格厚度(中性面和双层面)模具设计方案模具类型、流道和浇口尺寸、冷却水路布局工艺条件最佳成型窗口、注射时间、IPC时间、模温、熔融温度、冷却液温度、V/P切换点、保压压力时间、保压曲线结果解释

a)充填时间:从型腔开始充填到结束中间8个阶段的充填时间图动态充填结果充填时间云图文字说明充填不良问题流动前沿温度:产品正反面流动前沿温度分布图片流动前沿温度过低/过高(低于/高于熔融温度范围)局部放大图片文字说明流动前沿温度分布不良问题熔接线:产品外观面熔接线汇合角度图(透明显示)产品外观面熔接线结果与充填时间结果叠加图外观熔接线明显位置以箭头标示并附加文字说明气穴:产品正反面气穴分布图片(透明显示)流动前沿汇合形成包气时的填充时间结果图文字说明气穴分布状况及重点排气位置e)压力分布结果:V/P切换时的压力结果图充填结束时刻压力结果图V/P切换时刻的型腔压力结果图(隐藏流道)V/P切换时刻的流道压力结果图(隐藏型腔)压力分布动态结果图(Pressure)文字说明压力分布状况,型腔最大压力,流道压力损失情况注射位置压力曲线XY图整个成型过程注射压力曲线结果图文字说明最大压力及压力测量点锁模力曲线(1)整个成型过程锁模力曲线结果图文字说明最大锁模力和适合的注塑机吨位温度,模具:正反面模具表面温度分布图片模具表面温度过高(高于顶出温度)局部放大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