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质量控制措施_第1页
材料质量控制措施_第2页
材料质量控制措施_第3页
材料质量控制措施_第4页
材料质量控制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目录TOC\o"1-6"\h\z\u1.1.材料质量控制 11.1.1.材料质量标准 11.1.2.质量控制措施 1该内容为最新国企高分中标的施工投标方案的内容,有完整各级标题和正文格式,高度契合本年度最新施工及评标标准!材料质量控制材料质量标准严抓材料质量关,材料采购前应明确质量标准以及业主要求,并据此进行采购,工程主要材料质量标准如下:施工阶段材料种类质量标准混凝土结构钢筋《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1499.2-2018)、《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17)。混凝土《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建筑用砂石中水溶性氟离子含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SN/T3911-2014)、《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防水工程防水材料《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JC/T984-2011)。质量控制措施序号内容措施1验收要求验收部门配备材料现场检验、验收所需的工具,如:卷尺、游标卡尺、坍落度筒等。现场安装地磅一部,用于材料重量的检查。做好“四验”——即:验品种、验规格、验数量、验质量。要及时和准确。对有毒和危险品与常用材料分开放置。不须入库直接运往施工现场的材料、物资(如:商品混凝土、砂石等)可在工地与施工负责人共同验收。游标卡尺卷尺电子台称坍落度筒现场地磅2验收方法核对证件订货合同、入库验收单或装箱单、单内应列明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及产品合格证、出厂(质量)试验合格证或安装使用说明书;运输部门提供的托运单,单内亦应有材料、物资名称、规格、数量、型号、发送货日期、运输单位等。实物验收“外观检查验收”。一般常用的材料、物资,查看其外形包装有无损伤、变形;抽查其外形尺寸、体重、体积,点清数量、名称、品种、规格、型号、等级和配件是否符合设计料单和订货合同的要求;要开箱检查验收的,同样检查其包装情况,内部有无碰伤,(有防震装置的检查其有否失效),附上的零件、证件是否齐全。将检查验收结果填入《设备开箱检验记录表》。拒收标准无出厂合格证或检验资料的;经验收检查发现外形损坏,质量低劣、变质、过期、“货不对板”的淘汰品或锈蚀不合格品,非本公司订购的。3材料复检项目部成立材料检测检验组,并配备经验丰富的试验管理人员2名,检测检验组由项目总工程师领导;工程开工前应根据本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应质量标准、规范、广州地区规定编制《材料检测试验计划》,并对试验人员、物资管理人员及相应分包管理人员进行交底,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材料复检程序4建账、入库、存放经过验收合格的材料、物资,记入《收料单》及《物资进场台账》内,进行物资入库、场保管的安排;仓库或堆场及其内部安放材料物资的位置、物架等,以编码来管理,即分别以“五号定位”(库号、堆场、架号、层号、位号)来安排放置;依照“三分开”(班房与材料、工具房分开;施工工具与设备分开;绝缘工具与一般工具分开)的原则,材料应与设备分开放置。为了便于管理,在内外环境具备时,材料物资应尽量集中于一个地方放置,不要过于分散;易燃、易爆及有毒性化学品,与常用材料物资分别放置;气焊、气割用的氧气瓶与乙炔气瓶,应设架垂直立放,氧气瓶外涂蓝色漆,乙炔气瓶外涂白色漆,并用文字标明,两者不能与液化气瓶或其它生温设备(电炉、取暧机)同放一处;测量用的仪表、仪器,经检验合格入库建帐后,应由测量组领出放于适当环境内保管而使用。若采购回来还未发给测量组暂存仓库时,也应放在清洁干燥的地方;材料、物资放置处,应挂有可靠的显目标识(明细牌),写明其名称、规格和数量。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要及时在牌上登记更正。现场材料堆放5保养库存材料物资除了做好保管外,还要做好保养工作以保持其使用价值和减少损耗,通过每日检查或每周盘点,发现有通风不良,温度、湿度或有害气体积聚浓度太高及有漏水、浸水、鼠咬、蚁蛀时,都要及时采取降温、拒潮、排气、垫高、调位、喷药等方法去处理;有些工具、机具的操作呈转动部位(如:轴承)或镀锌褪消的金具、用具要加防锈的,应加滴润滑油剂或喷(涂)油漆外部防锈保养。6专业分包材料管理各专业承包单位在各种材料、设备进场前必须提供相应的材料样品、相关材料质量证明资料、设备供应商必须经实地考察后,上报给土建总承包单位,由土建总承包单位统一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申请报验,并封存材料样品备查。经过批准的材料、设备才能进场;各专业承包单位在材料进场后应向土建总承包提供材质合格证等有关技术资料,并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现场取样、监理见证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必须制定和执行对材料质量要求的程序,保证材料在使用、管理、装卸、储存和运输中严格保持标识,防止损坏、变质、丢失和错用;当材料运抵现场时,要求其分承包商必须按制定材料的储存管理程序设专人负责对材料进行发放.使用和回收,并根据其标识、材料的性质分区进行堆放,以防止材料腐蚀、污染、变质;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进行特殊的贮存。7不合格品处置不合格品识别不合格品的识别主要通过现场验收及取样复检两种方法。现场验收包含对材料外观及尺寸质量等的验收识别;取样复检主要检查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不合格品标示当发现物资、工序或成品不满足或可能不满足规定要求时,采取鉴别→隔离→评审→处置→记录的步骤进行处理。经鉴定的不合格品,立即挂牌标识为不合格品,并对不合格物资进行隔离、责令不合格工序停止作业。对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表格、报告纳入书面文件程序中。一般材料不合格处理程序混凝土不合格处理程序8检测检验报告保管保管措施(1)承包商就其施工范围内的材料负检测及检测报告保管责任。各专业分包商就其承包施工范围内的材料负检测及检测报告保管责任。(2)专业分包材料检测报告原件存放于相应分包商处,但专业分包商应及时将检测报告复印件或者电子文档报总包方备案,以备查看。(3)各专业分包商应向总包商提供专职档案保管员名单,并签订检测报告保管责任状。(4)在工程开工前,根据设计图纸编制工程检测计划,检测计划报监理单位审核后实施,与项目试验员签订责任制,确保工程材料检测及时,批量准确。(5)建立建全技术资料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岗位责任制度。工程材料检测报告应由专人负责收集、组档及保管并负责外部检查时资料对接,应与资料员签订责任制。(6)建立检测资料存放目录,并根据工程资料编码原则进行编号,做到存放位置与编码同步,便于查找。(7)进行信息化管理,所有检测报告均扫描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放于项目信息中心。建立检测报告数据库,以备检查,并由保管人负责及时更新。(8)检测报告存放室应设置可靠有效的防盗措施。检测报告保管细则(1)建筑材料检测报告按分部工程进行划分存档。(2)建筑材料检测报告应根据报告编号,按时间顺序整理,不同建筑材料的检测报告应分开存放。并应编写相应目录,目录内容应包括:材料类型、规格、批号、进场日期、检测日期、是否合格等内容。(3)对检测不合格的报告,应专门存放,并附检测不合格材料处理的相关证明文件,如双倍取样复检报告或者材料退场处理记录等。(4)检测报告份数应满足相应规范及业主要求,并应为原件。9保管措施仓库、堆场的的“五防”工作(1)严禁仓库内吸烟,掉烟头或带入其他火种。也不准设置电炉、火炉一类的用具。(2)定期检查库内电源导线的绝缘是否良好。(3)仓库周围应装配有消防设施(如:消防栓、水龙头、干粉、沙箱、二氧化碳、石棉布以及泡沫等各种灭火器材)。(4)库、场外显眼的地方,应挂有防火、防盗警示牌及应急报警(119火警、110盗警)电话号码。(5)仓管人员坚持每天下班时的“一检(火种)、三关(窗、门、电源)”工作。重要仪表器材放置的仓库,应安装闭路电视监控或派专人守夜。露天材料堆场设置(1)露天材料堆场周边应做好排水措施,防止积水。(2)定期进行移位转换,检查有无积水、损伤、锈蚀、霉变或蚁蛀。(3)配置足够的遮盖措施,材料露天堆放做到“下垫上盖”。(4)可燃易燃材料堆场按相应要求配备足够灭火器材。(5)保持库场内材料物资放置整齐,堆放合理,过道畅通,存取方便,使内、外环境清洁卫生,做到规范、文明的管理。对材料进行标识(1)产品标识的内容:一般包括:名称、品种、规格、型号和等级。状态标识分为:合格、不合格、未检验、已检验或待定性。(2)标识方法:可用标签、标牌、钢印、烙字、条形码或喷(涂)油漆,整齐标设在显眼、可靠不易受损或遮盖的位置。(3)设备本身及在图纸上已有明确标识时,一般不再在实物上进行标识。(4)当材料、物资的标识模糊不清对其状态无法确认时,应在重新检验后确定标识。(5)材料、物资分割时,标识应跟着移植,补充标识。做好材料盘点工作(1)对库存材料、物资应经常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