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对乡镇中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究:以S镇中学为例(含问卷)14000字(论文)】_第1页
【流行音乐对乡镇中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究:以S镇中学为例(含问卷)14000字(论文)】_第2页
【流行音乐对乡镇中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究:以S镇中学为例(含问卷)14000字(论文)】_第3页
【流行音乐对乡镇中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究:以S镇中学为例(含问卷)14000字(论文)】_第4页
【流行音乐对乡镇中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究:以S镇中学为例(含问卷)14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行音乐对乡镇中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S镇中学为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又为流行音乐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作为中学生这样一个思维活跃的群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加快,对于流行音乐有着更高的要求。令很多家长和教师担忧的是流行音乐所承载的音乐文化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实际上流行音乐活动能够让中学生体验到快乐,并且能够陶冶情操。思维的训练与音乐的教学活动相互结合,不但可以完成了中学音乐大纲的要求目标,还且还能够通过几种易行与有效的方法完善相关的教学内容,使音乐的活动更加的生动有趣。再者,流行音乐的教育在中学生的成长中是有着极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的音乐教育中是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多年来,传统的与固定的角色意识与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严重的影响中学流行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本文主要以S镇中学为例,研究流行音乐对乡镇中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并针对中学流行音乐教育的现状提出改进的措施,以期对我国中学流行音乐教育活动提供相关参考依据。关键词:流行音乐;教育;中学;乡镇目录摘要 I第一章流行音乐概述 11.1流行音乐的界定 11.2流行音乐的特征 11.2.1通俗性 11.2.2参与性 11.2.3快速更替性 11.2.4传播手段的科技性 11.3近三十年来流行音乐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21.3.1内地流行音乐的复苏(70年代末-1985年) 21.3.2内地流行音乐的兴起、繁荣到趋向平稳(1986年-1999年) 21.3.3新世纪流行音乐的新气象(2000年至今) 41.4流行音乐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状况 51.4.1流行音乐逐步进入中学校园 51.4.2部分流行音乐进入音乐教材 6第二章S镇中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62.1S镇中学音乐教育现状 62.2流行音乐对中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72.2.1流行音乐文化丰富了中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 72.2.2流行音乐文化为中学生形象思维提供感性经验的支持 72.2.3流行音乐文化有助于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调节 82.3流行音乐在S镇中学的音乐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82.3.1流行音乐在S镇中学学生和教师中的看法问卷调查 82.3.2问卷数据统计 92.3.3调查结果分析 19第三章流行音乐融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对策研究 203.1与时俱进,把当下流行音乐元素融入到中学音乐课堂 203.1.1把网络中的流行音乐元素融入到中学音乐课堂 203.1.2把电视电影中的流行音乐元素融入到中学音乐课堂 203.2强化自身对流行音乐的认识,提高课堂效率 213.3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选择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对流行音乐进行科学定位 21结语 22参考文献 23附录1:关于中学音乐教学与流行音乐的现状调查的问卷调查表 25附录2:关于中学音乐教学与流行音乐的现状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26第一章流行音乐概述1.1流行音乐的界定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郭声健著.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郭声健著.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1.2流行音乐的特征1.2.1通俗性流行音乐的通俗性,这是流行音乐的重要特征和功能之一。流行音乐的作品内容一般都是通俗易懂,题材大都取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流行音乐的主题多以表现爱情为主。也正是由于流行音乐的通俗易懂,才被广大社会民众所接受,也就是说,流行音乐的通俗性决定了它拥有的大众基础。人们在欣赏和演唱流行歌曲的过程中,得到了身心上的放松与精神上的享受。王思琦.“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03)1.2.2参与性流行音乐的参与性,这是流行音乐之所以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并且广为传唱的一个重要特点。流行音乐的创作题材一般都是以日常生活为主,强调个人的心理情感,特别容易引起是学生的情感共鸣。流行音乐旋律多数比较简单,歌词也非常贴近生活,比较容易记忆,而且流行音乐的歌词中一般都带有深刻的情感,在人们参与的过程中都可以满足自我的情感宣泄,从而获得一种创造性的满足感。1.2.3快速更替性这主要突显的是流行音乐的“流行”二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人们群众,特别是学生群体,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较快,也对流行音乐不断提出新的需求,这就要求流行音乐必须极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不断提高流行音乐的更新速度,加快更替的速度。也就是说,随着大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流行音乐的变更周期越来越短,之后会被更为时尚新颖的形式迅速所代替。1.2.4传播手段的科技性流行音乐传播手段的科技性,这是促使流行音乐不断发展的重要属性。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使得流行音乐的传播手段发生巨大的变化,从磁带、唱片、到卡拉OK、MTV,再到MP3等音乐播放器等高科技的发明成果,这些科技产品的出现极大地使得流行音乐在较短时间内的就可以广泛“流行”。总之,流行音乐的流行性的扩大和不断发展无法离开这些现代科技传播手段。1.3近三十年来流行音乐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我国的流行音乐从70年代革命歌曲的主流到80年代台湾歌星邓丽君走进千家万户。再到后来中国摇滚乐的诞生,以及刮遍全国的“西北风”,直至后来的校园歌曲,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音乐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曹洋.目前我国流行音乐教育现状之思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03)1.3.1内地流行音乐的复苏(70年代末-1985年)音乐和时代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70年代末到1985年的中国正在进行着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革。就在这时内地流行音乐开始渐渐复苏,终于在80年代迎来了新的春天。这个时期的流行歌曲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抒情歌曲。其中有施光南作曲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铁源作曲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王立平作曲的《大海啊故乡》。也就是在此时改革开放带来的港台流行音乐开始涌入内地,对原有的抒情歌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港台歌星开始成为人们效仿的主要对象,如邓丽君、凤飞飞、徐小凤、谭咏麟等等。《我的中国心》、《万里长城永不倒》、《酒干倘卖无》等等歌曲在国内广泛流传开来。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邓丽君,她的歌迷从60后扩展到80后、甚至是90后,乐评人丁博将邓丽君称作“大陆流行音乐的启蒙者之一”。这些港台歌星以及他们演唱的歌曲的广泛影响力对内地的歌坛的创作提供了可以参照的“模本”。唱片公司、音像公司在此时也迅速扩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1.3.2内地流行音乐的兴起、繁荣到趋向平稳(1986年-1999年)1986年是内地流行音乐复苏以来经历的一次重大转折,受美国大型贩灾义演《天下一家》和台湾献给世界和平年为主题的“明天会更好”大型演唱会的启发,由中国录音录像总社、东方歌舞团发动百名歌星在1986年5月9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办了一场献给国际和平年的大型流行歌曲演唱会。这次演唱会阵容之庞大,也是内地流行乐坛第一届百人歌星演唱会。由陈哲、小林、王健、郭峰作词,郭峰作曲的主题歌《让世界充满爱》,后来也得到广泛的传唱。这说明了内地已经出现了一大批音乐人加入到流行音乐中来。在这次演唱会上崔健用一首《一无所有》呼喊出了中国摇滚乐的第一声。以上两种现象反映出内地流行乐坛的走向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了。1988年出现的一系列影视剧中的音乐作品,形成了流行音乐的又一道风景线“西北风”。这才真正体现了民族文化对流行音乐的渗透。刘欢也因主唱后两部电视剧主题歌而红遍全国。1988年的下半年,还兴起了一种“甜歌风”的流行热潮,以李玲玉等人为代表。还有一种表现民间的但俗小调“囚歌”开始风行,“囚歌”多以思念亲人、失意、惆怅为题材,代表人迟志强的专辑《悔恨的泪》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地反响,从而也带动了一大批但俗歌曲产生,《葡萄皮》、《大冲击、大流行》等磁带相继而出,这些但俗之曲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掀起了一阵热潮,但他们绝对不可能长期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而它们都为内地流行音乐进入繁荣期做了一个极好的铺垫。此时的内地各大城市卡拉ok盛行一时,普及型的娱乐歌唱一发不可收拾,歌厅遍及全国。流行音乐在全国广泛地流行开来。进入90年代,流行音乐呈现出比上一个时期更加多元化的局面。从整体说,摇滚乐和港台歌曲仍旧是流行乐坛的主体,本土风格又形成了平民化和乡土化的两大类别,校园民谣兴起,受到广大学生的喜欢和推崇,西方流行音乐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强。1992年杨钰莹以一首《我不想说》红遍全国,并树立了新一代“甜妹子”形象;1993年李春波的《小芳》;林依轮的《爱情鸟》、《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还有火风的《大花轿》等等都达到了老少皆知的程度。总而言之,90至95年这五年是内地流行音乐的繁荣时期。张亚利.流行音乐如何引入中学音乐课堂[J].美与时代.2012(04)1996至1999年,这五年基本延续了前五年的繁荣状态,但比起前五年,显得相对平淡逊色一些。内地流行乐坛的“主战场”原来一直由北京和广州占据着,就在这个期间开始出现了分裂现象,此时中国唱片业开始进入了“百家争鸣”的状态。1996年“民工潮”的高涨使“流浪歌谣”得到了广泛关注,陈星演唱的《流浪歌》走红一时;1997年5月雅尼来到中国,在北京主办“雅尼紫禁城大型音乐会”;1997年香港回归,这年的创作热潮就形成了以“回归歌曲”为主线的发展趋势,其中《公元1997》,《一九九七,永恒的爱》、《香港,别来无恙》等歌曲也随着“回归热”的渐渐消退,也都慢慢地淡去了;1998年,那英、王菲的《相约九八》,以及比较有代表性的韩红的《雪域光芒》,那英的《征服》专辑的销量突破30万张,算是本年度的一个亮点;1999年内地流行音乐发展比较平淡,音乐唱片市场的消沉为“韩流”进入内地音乐市场提供了机会。“韩流”现象是这一年的主要聚焦点。总之,90年代后半期内地的流行音乐发展是一个相对平淡的时期,流行音乐本身也许并没有留下太多可以让人回味的东西,但是留给我们的可能是更多的回顾和思考。1.3.3新世纪流行音乐的新气象(2000年至今)进入新世纪,港台、内地的流行风格基本得到统一,流行音乐风格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内地流行音乐市场开始与国际市场接轨。网络媒体拉近了流行音乐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同时成为人们了解音乐动态发展的重要窗口,也为流行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这一阶段流行音乐的风格倾向于20世纪末就走红的台湾歌手陶晶带来的R&B风格,之后的周杰伦把R&B音乐潮流推向了高潮。这一风格的广大受众体大多数是青少年和偏年轻的群体,R&B歌手开始成为这类群体的主要的崇拜对象。这时内地的胡彦斌以及港台歌手温岚、潘玮柏等等歌手在此时便发展成为新生代的主要代表;同时港台和新加坡、马兰西亚偶像也大批出现,像林俊杰、S.H.E、陈奕迅、容祖儿、阿杜等歌手占据了内地歌坛的很重要的份额。2000年羽泉以一曲《最美》,征服了无数歌迷,这个组合成为当年的一个大亮点;同年“同一首歌”栏目推出,从最初的回放经典老歌,渐渐地扩大到音乐公益、音乐交流、音乐推广的新领域,这档节目己经发展成为妇孺皆知的内地流行音乐的重要品牌之一;尤静波:《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第541页。2001年,网上推出歌手的方式成了媒体运作的一个新的手段,雪村凭借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峰》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继雪村之后,《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等等网络歌曲创出了“网络神话”,这时网络开始成为传播流行音乐的又一重大平台;2001年一个全新的组合“女子十二乐坊”成为中国“新世纪”音乐的代表,后来她们获得第47届格莱美奖“综合类最佳新人奖”、“世界音乐类最佳世界音乐专辑奖”的两项提名,这是中国“新世纪”音乐第一次在格莱美奖中亮相。尤静波:《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第541页。尤静波:《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第543页。如果说2005年刮起的“超女风暴”让中国观众第一次认识了音乐真人秀节目,自此,各类音乐选秀节目开始风靡,甚至是达到了泛滥的地步,直至七年后2012年是音乐选秀节目的“转型年”。这一年共有十余档音乐选秀节目集体开播,无论是山东卫视《天籁之声》,还是东方卫视《声动亚洲》都纷纷举起了创新、革新音乐选秀节目的大旗,寻求突破。而白热化的竞争中,“黑马”《中国好声音》却后来居上,独占鳌头。2012年由星空华文传媒打造的《中国好声音》,正值选秀节目在中国经历“七年之痒”,迈入第八个年头。它一下便成为那年中国大地最“火”的声音,堪称一枝独秀。节目的走红的同时,平民歌手和明星评委之间零距离的沟通交流、感人的互动和温暖人心的故事在媒体上流传开来,给观众带来一场绝佳的视听盛宴,同时也传达出了极大的正能量。中国传媒大学徐帆认为,从西方引进电视选秀品牌和模式再注入中国价值观,对中国电视产业影响产生了巨大的价值贡献。至此流行音乐在网络、媒体、社会舆论等等众多媒介的推动下,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一种大众文化,从此它也必将走上一条更为宽阔的道路。流行音乐从发展至今,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从发展速度上,其他的音乐形式在广度、受众群体、传播速度上都是不具备可比性的,但是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再怎么耳熟能详,流行音乐相关联的文化产业如何如何的蓬勃发展等等,这些,对于大众来说,他们仅仅是能说出几个自己喜欢的歌星的名字,还有可以在亲朋聚会家宴、ktv唱几首自己喜欢的、会唱的流行歌曲。所以有些学者分析流行音乐已经渐渐成为娱乐时代的一个消费符号,这是流行音乐本身产生的一些负面作用。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时间还不是很长,而且良萎不齐,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展的今天,商业化下的流行音乐是否需要更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也是很多教师不愿意让流行音乐进课堂的一个原因。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运用流行音乐,它本身就是多元音乐文化中的一部分,新课程标准中还有一个理念就是理解多元文化,所以音乐教师如果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流行音乐就一定能成为音乐课堂的一个有益的补充。1.4流行音乐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状况1.4.1流行音乐逐步进入中学校园1997年以后,一些学者逐渐认识到流行音乐作为音乐的组成部分,虽良莠不齐但其中的一部分健康作品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中小学应当引入部分优秀的流行音乐进入教学中。2001年对于全国音乐教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度,这一年的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的音乐教材发到了全国38个试验区的学生手中,新编教材将流行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这对于流行音乐来说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举措。流行音乐在学校音乐教学中终于结束了“妾身不明”的状况,从阴影中走了出来。1.4.2部分流行音乐进入音乐教材随着流行音乐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逐渐成熟,在一些题材、旋律、内容上易于接受的流行音乐逐渐地被更多的人认可,音乐教材不断进行着改革。笔者将以现阶段本地区中学生普遍使用的,即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音乐教材为例,来论述教材与流行音乐的问题(见下表)。从下表可以看出,新课改使流行音乐走进中学生音乐教材,但内容上还略显不足。内容中国音乐外国音乐歌曲乐曲歌曲乐曲初一年级《七子之歌》,《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当兵的人》,《难忘今宵》《1997-天地人交响曲》《我心永恒》《蓝色的探戈》初二年级《让世界充满爱》,《走进西藏》,《唱脸谱》,《塞北的雪》,《大海啊故乡》《让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手拉手》,《给未来一片绿色》《大峡谷组曲》,《夜鹰》初三年级《祝你平安》,《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爱我中华》,《前门情思——大碗茶》《友谊地久天长》第二章S镇中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2.1S镇中学音乐教育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有着更多的时间与经济能力去关注与培养年轻的一代,而音乐是培养年轻一代的特别是中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中学生的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了社会与家长的重视,它以自身独特魅力在中学生的教育活动中占有着相当的比例。但是随着中学生音乐教育的发展,难免产生了误区。音乐教育中的功利性与社会化令中学的音乐活动失去它原有面貌。音乐在中学生的心中,已经不再是带来快乐的源泉与方式,而是一种提升自身技能的手段与方式。众多的家长与老师每天都逼着中学生们学习音乐。孩子小小的年纪就要被困在一个小小的教室里面记着大人们都难以理解的音符与乐器的使用方法。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受到了中学教育影响,心理上认为教师工作的最大的目标只是教给中学生们知识。大部分的家长也会认为,无论是中考,或者高考,音乐的成绩都不在计算的范围。所以,音乐就随便的唱一下就是了。中学的学生们每天都围着老师们的教鞭转,而上课就完全的成为了中学生们在学校生活最主要的内容,虽然我国绝大部分中学班开设音乐课,但是课型有的是敷衍的,有的是功利化,为了拿奖的,有的是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的。音乐成为了应试教育的一个奴隶。课堂上教师们对学生音乐活动评价都往往是以中学生们是否能准确无误的唱作为衡量成绩的标准,这致使许多的教师在音乐的教学上用灌输与强制方法来达到对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这不仅仅使得中学生们在音乐活动中缺少了乐趣,并且对于中学生们在今后的发展中也造成许多不良影响。2.2流行音乐对中学音乐教育的意义2.2.1流行音乐文化丰富了中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中学生听音乐实际上就是一个感知音乐的过程。根据音乐学的基本理论,音乐感知分为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音乐实践是形成音乐知觉先决条件,也就是说音乐知觉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多听、多体验、多感受音乐作品。在中学生日常生活的音乐体验中,流行音乐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学生们不仅在听音乐,也在感受着音乐文化传递出的情感,流行音乐和流行音乐文化业为中学生感知音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从与流行音乐和流行音乐文化的频繁接触中,学生们在感性的直观上获得了对音乐基本属性的认识。流行音乐文化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热情,让他们认识到了音乐的重要性,使音乐及音乐文化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总而言之,流行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学生们接触音乐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感受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热衷音乐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2.2.2流行音乐文化为中学生形象思维提供感性经验的支持形象思维是以直观现象或者表象为支柱进行的一种思维方式。欣赏流行音乐实际上是运用形象思维理解音乐及音乐文化的初级阶段,流行音乐可以唤起中小学生的感性经验,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形象思维,这些感性经验和思维能力的积累和整合,有利于促进理解音乐及音乐文化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进而将这种感性经验和思维能力引入到高雅音乐的欣赏和音乐文化的体验中。2.2.3流行音乐文化有助于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调节流行音乐本身就是十分情绪化的音乐类型,绝大部分的流行歌曲都是以抒情为主要内容,题材贴近生活,特别是有些校园民谣写的就像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比如《童年》、《朋友别哭》、《同桌的你》等等都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这些流行音乐以及其所传递的音乐文化使学生感到亲切,能够与他们的心灵相通,可以释放他们的心情,这是流行音乐文化能够和中学生产生心灵产生共振的根本原因,也是流行音乐文化有助于调节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前提条件。流行音乐文化表达的形式是丰富多样,而且大多数的流行音乐都是朗朗上口的,中学生们喜欢用流行歌曲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既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有对爱情的梦都;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伤感的抒情。还有些同学出于自尊或者自信心等方面的原因,羞于用语言的方式来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流行音乐成为了他们很好的工具,流行音乐文化成为了他们的很好的载体。另外,流行音乐通俗易懂,其所传递的音乐文化也是轻松愉快的,相对于高雅音乐而言,欣赏流行音乐无需付出太大的精力,所以中学生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余,流行音乐成为了中学生们的消除紧张疲劳的“轻松剂”。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流行音乐文化有助于中学生情绪情感的调节。2.3流行音乐在S镇中学的音乐教学中的现状分析2.3.1流行音乐在S镇中学学生和教师中的看法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对象:S镇中学初一初二年级38个班的同学,学生共2091人,初三年级因为没有开设音乐课,所以没有列入调查范围之内。问卷的发放:其中初一400名同学的选取方法是:走读班两个,抽选了初一2班,住校的班级16个班中随机抽选了初一3,5,8,11,15,17班的全体同学,剩下的15人在初一10班抽了一个小组的同学参与问卷调查。初二年的400名同学的选取方法是:按课程表顺序,抽选了初二2,9,10,11,12,14,16,17班各班各50名同学参与问卷调查。S镇中学有4位音乐教师,笔者对这四位老师进行了访谈。问卷的回收:分班回收,收回学生问卷800份,有效回收率100%。统计方法:问卷回收后,本人将学生问卷分类、分班整理,统计数据;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本人还将调查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复算;最后将全部问卷按百分比统计。2.3.2问卷数据统计2.3.2.1中学生对音乐课的看法及课堂中流行音乐的涉猎情况关于是否喜欢上音乐课的调查,初一年级共调查400人,有43%的学生表示喜欢上音乐课,有26%的学生表示不喜欢上音乐课,有31%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图2-1初一学生对音乐课的喜欢与否调查分布图关于是否喜欢上音乐课的调查,初二年级共调查400人,有45%的学生表示喜欢上音乐课,有22%的学生表示不喜欢上音乐课,有33%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图2-2初二学生对音乐课的喜欢与否调查分布图关于喜欢上音乐课的原因的调查,针对初一学生中选择喜欢音乐课的172人进行了调查,其中有36%的学生认为简单好学,没有压力,有38%的学生认为喜欢音乐,有16%的学生是因为喜欢音乐老师,有10%的学生认为音乐课本吸引人。图2-3初一学生喜欢音乐课的原因调查分布图关于喜欢上音乐课的原因的调查,针对初二学生中选择喜欢音乐课的180人进行了调查,其中有36%的学生认为简单好学,没有压力,有38%的学生认为喜欢音乐,有16%的学生是因为喜欢音乐老师,有10%的学生认为音乐课本吸引人。图2-4初二学生喜欢音乐课的原因调查分布图关于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的调查,针对初一学生中不喜欢音乐课的104人进行了调查,其中有22%的学生表示不喜欢音乐,有45%的学生表示课本上内容不吸引人,有15%的学生表示不喜欢音乐老师,有18%的学生表示对考试升学没有帮助。图2-5初一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调查分布图关于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的调查,针对初二学生中不喜欢音乐课的88人进行了调查,其中有20%的学生表示不喜欢音乐,有46%的学生表示课本上内容不吸引人,有13%的学生表示不喜欢音乐老师,有21%的学生表示对考试升学没有帮助。图2-6初二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调查分布图关于音乐老师是否会主动给学生介绍流行音乐知识的调查,初一有12%的学生表示音乐老师经常涉及这方面知识,有52%的学生表示偶尔会涉及到一点点,有36%的学生表示老师不会主动涉及,除非他们主动问老师。图2-7初一音乐教师对流行音乐知识介绍情况调查分布图关于音乐老师是否会主动给学生介绍流行音乐知识的调查,初二有14%的学生表示音乐老师经常涉及这方面知识,有51%的学生表示偶尔会涉及到一点点,有35%的学生表示老师不会主动涉及,除非他们主动问老师。图2-8初二音乐教师对流行音乐知识介绍情况调查分布图2.3.2.2中学学校对音乐课重视程度调查关于S镇中学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调查,初一学生有36%的人认为学校重视,有47%的学生认为学校不太重视,有17%的学生认为学校极不重视。图2-9初一学生认为学校对音乐课重视程度调查分布图关于S镇中学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调查,初二学生有34%的人认为学校重视,有48%的学生认为学校不太重视,有18%的学生认为学校极不重视。图2-10初二学生认为学校对音乐课重视程度调查分布图关于学校广播站经常播放哪类音乐的调查,初一学生有23%的学生选择古典音乐,有54%的学生选择流行音乐,有6%的学生选择民族音乐,有3%的学生选择戏曲,有14%的学生选择其他。图2-11初一学生认为学校广播站播放音乐类型调查分布图关于学校广播站经常播放哪类音乐的调查,初二学生有24%的学生选择古典音乐,有59%的学生选择流行音乐,有6%的学生选择民族音乐,有2%的学生选择戏曲,有8%的学生选择其他。图2-12初二学生认为学校广播站播放音乐类型调查分布图2.3.2.3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看法的调查关于对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调查,初一学生有52%的表示非常喜欢,有24%的学生表示喜欢,有12%的学生表示一般,有12%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图2-13初一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调查分布图关于对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调查,初二学生有51%的表示非常喜欢,有26%的学生表示喜欢,有11%的学生表示一般,有12%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图2-14初二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调查分布图关于对流行音乐了解程度调查,初一学生中有24%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有65%的学生表示一般了解,有11%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图2-15初一学生对流行音乐的了解程度调查分布图关于对流行音乐了解程度调查,初二学生中有23%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有67%的学生表示一般了解,有10%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图2-16初二学生对流行音乐的了解程度调查分布图关于喜欢流行音乐元素的调查,初一学生有7%的人选择歌词,有58%的人选择旋律,有25%的人选择表达的情感,有10%的人选择演唱者的个人魅力。图2-17初一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元素调查分布图关于喜欢流行音乐元素的调查,初二学生有7%的人选择歌词,有56%的人选择旋律,有27%的人选择表达的情感,有12%的人选择演唱者的个人魅力。图2-18初二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元素调查分布图2.3.2.4音乐教师的访问统计S镇中学音乐教师中很喜欢的有2人,一般喜欢的有一人,不太喜欢的有一人,这个调查结果表明S镇中学的音乐教师有一多半的人喜欢流行音乐,但是其中这一小部分教师也是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笔者通过交流了解到其中有一半是年龄偏大的教师,这些老教师不愿意主动接受新鲜事物,更不愿意改变自己固有传统的想法和做法;还剩下一半是在上大学期间专业是民族或美声的音乐教师,他们声乐演唱功底和基础都比较好,再加上受到大学期间声乐老师传统的、专业性较强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他们对于流行音乐唱法的看法是随意度比较大、不利于嗓子保护、不够专业等。这也许就是一直以来高等示范教育给师范类毕业学生带来的不是很全面的思想认识导致的结果。通过访谈,仅有一位教师在音乐课上会主动地涉及到流行音乐,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实际上这个比例还会减少,那是因为S镇中学音乐教师本身就不喜欢或者是根本就不了解流行音乐,所以在教学上对于这方面的内容才无从下手。通过访谈,只有一位音乐教师愿意亲自筛选流行音乐作为音乐课堂上有益补充。这个数据显示的比例虽然不高,但足以说明这部分音乐教师在选择流行音乐方面的态度还是有责任心的。通过访谈,显示出音乐教师对于流行音乐的相关知识基本上不熟悉,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播放音频资料的有两位,可以自己示范的只有一位,口头讲述的只有一位,这些数据表明S镇中学音乐教师在运用流行音乐方面不够积极主动,这样会让学生变的主动,导致他们自己选择流行音乐的机率增高,所以在流行音乐的专业知识、传播、示范和选择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访谈显示出有3位教师认为流行音乐对于教学是重要的,但是仅仅认为这个重要还远远不够,我们现在只达到了接纳认可的这个层次,音乐教师本身对于流行音乐的了解度不高,又何谈教给学生呢。2.3.3调查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对S镇中学的问卷调查,笔者对所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归纳和总结,调查结果归纳如下:第一,S镇中学中学生是非常喜欢流行音乐的。在调查中发现S镇中学中学生中大多数是喜欢流行音乐的。这说明流行音乐被这个群体广泛关注着,他们大多数都很喜欢流行歌曲。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在这时候他们对异性产生了朦胧的爱慕之情,青少年的情感的也需要表达和倾诉,在这一点上流行音乐与他们的情感产生了极大的共鸣,流行音乐作品旋律流畅、节奏明快简单,歌曲通俗易懂,因此备受青少年的关注和追随。第二,S镇中学中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途径基本上来源于大众传媒,对于流行音乐的辨别力不强。S镇中学的现状是只有一小部分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愿意积极主动的运用流行音乐。学生可以从课堂上汲取的流行音乐方面的知识太少,因为音乐教师本身就不了解或者从没学过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对广大音乐教师进行流行音乐相关知识的培训迫在眉睫。现在使用的音乐教材中虽然涉及到了流行音乐的作品,但是在学生的眼里,那些作品早已经过时了。由于学生不喜欢音乐教材上的作品,所以就造成只能是学生自己去选择,再加上没有专业音乐教师的正确引导,负面因素的影响会增大,这样就肯定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对于学者、专家以及中学音乐教师来说,今后探索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更好的改进教材上,这对于的编者和各位同仁来说提出了更多的新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让流行音乐发挥出更多的正面效应。第三,S镇中学中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是S镇中学中学生喜欢音乐课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试和作业的压力,或者是他们主观认为音乐课比较简单、好学,还有就是自己本身比较喜欢音乐;他们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不喜欢音乐教材的枯燥乏味方面。所以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怎样更好的改进教材,这对于编者和各位同仁来说提出了更多的新的要求。其次是部分音乐教师自身的不作为。在课堂上有时只是为了取悦学生才听一些流行音乐。甚至有些学校的音乐教师在音乐课上一个字都不说,让学生自己选择流行音乐听。以上两种现象都是极其不可取的,音乐课是我们工作的主阵地,更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良好平台,不用心好好利用这是我们音乐教育者自身的失败。第三是S镇中学中学对于音乐课的不重视和不投入。S镇中学的现状是根本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学生只能在班里上音乐课,而且教师上课都不带电子琴或手风琴,无论是讲解还是示范演唱全都是人声来代替的,欣赏课的所用的教具也只有录音机和教学磁带,在实际上课的时候,录音机是非常不方便的,听第一遍时是在课前教师提前倒好的磁带,可是上课时需要复听作品时倒磁带就特别浪费时间,再高明的音乐老师也不可能一次性倒好,这种条件实在是太滞后了。S镇中学只顾着抓升学、抓成绩,不重视音乐课以及音乐器材、设施的投入等因素,导致音乐课堂这个正式的平台不能被合理有效的利用。第三章流行音乐融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对策研究3.1与时俱进,把当下流行音乐元素融入到中学音乐课堂3.1.1把网络中的流行音乐元素融入到中学音乐课堂流行音乐具备自身的特点,我们不应把衡量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标准来把握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应当注重它们自身的音乐特性。让流行音乐进课堂,绝不是放弃教材内容而单纯地迁就学生,而是对入选教材的流行音乐进行分析和精心的挑选。挑选的标准应该是“思想性与音乐性尽可能完美统一”和具有多样性的风格特点。我们应与时俱进,有选择性的把网络的流行音乐元素融入到中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3.1.2把电视电影中的流行音乐元素融入到中学音乐课堂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搜索国内外优秀的,时代性强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把电视电影中的流行音乐元素融入到中学音乐课堂,让学生从中汲取营养,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品评,体验不同时期人们对流行音乐的需求和当时的文化趣味。如《天亮了》(韩红演唱,亲情教育主题),《桅子花开》(民谣吉他),美国民间歌曲《自兰鸽》,世界著名的法国电子音乐大师让·雅尔的音乐(中法音乐年),超级偶像后街男孩等。另外一些优秀的影视名曲以动态的形式来解说音乐,让音乐理解能力还不完善的学生能轻易的了解音乐,从而提高了对这些音乐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3.2强化自身对流行音乐的认识,提高课堂效率要实现中国音乐教育的现代化,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作为教育主体力量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富于创新智慧的开拓性教育实践。作为一名教师,要面向未来,在新的时代,要有新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师观。在知识观方面,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新环境,使知识的创新和文明的传播出现了基于知识、注重更新的新特征。这样,知识的传授从传统的过去时转向新颖的未来时。在学习观方面,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整合各种有效的信息资源,为教学服务。坚持学习,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教学,而代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式学习。在教师观方面,随着学生个人的知识来源多元化,教师不再被视作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化身,其功能主要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和激励学生探寻、发现和创造性运用知识,并与之和谐共享。教师工作由传授知识变为开发学生智慧和精神资源,职责更为全面,使命更加重要。3.3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选择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对流行音乐进行科学定位当前的流行乐坛是日新月异,变幻无穷。教师除了对流行音乐有一定的关注、研究之外,还应该给一些时间让学生来介绍一种音乐或一个音乐作品。也是为了有效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利用学生们的喜好提高对音乐的研究鉴赏能力,一方面是把流行音乐“闲适”的组织形式引入课堂;另一方面是要充分利用社会文化效应,在潜移默化中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进行音乐审美教育。另外,还有大众的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分良莠,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这些音乐有所接触并适当了解,平时可以多看、多听,耳濡目染中也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从而促使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及良好的音乐素养。结语流行音乐是众多中学生喜爱的音乐类型,流行音乐文化在中学生的生活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流行音乐文化对于中学生而言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很多学生家长或者教师,仅仅看到了其不利的一面,其对于学生生活和成长中有利的一面。对于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流行音乐文化来说,不仅可以缓解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激起他们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也会为他们的成长增添几分快乐和欢笑。本文通过对S镇中学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研究流行音乐对乡镇中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并提出流行音乐融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对策,第一,与时俱进,把当下流行音乐元素融入到中学音乐课堂,第二,强化自身对流行音乐的认识,提高课堂效率,第三,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选择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对流行音乐进行科学定位。

参考文献[1]郭声健著.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2](美)贝内特·雷默(BennettReimer)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3]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