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与史记_第1页
司马迁与史记_第2页
司马迁与史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第第页司马迁与史记

一、司马迁生平

司马迁,前145前87,字子长,夏阳人(现山西韩城)。

其父司马谈是为学问渊博的学者,这对司马迁的早期训练无疑有重要意义。汉武帝时司马谈任太史令。司马迁10岁,是从孔安国、董仲舒学习儒家经典。20岁,开头了第一次壮游。寻访传奇中的遗迹和历史人物的旧址。回到长安仕为郎中,以后又奉使或侍从武帝,游历了很多地方,脚印     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广泛的游历,开拓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丰富了他的阅历,对后来《史记》的写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公元前110年,司马谈去世,临终前,把著述历史的未竟之业作为遗愿嘱托给司马迁。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任其父的太史令之职,开头阅读国家档案,讨论各种史料,潜心于著史。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汉将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武帝和众朝臣纷纷斥骂李陵。司马迁便陈说李陵投降乃出于无奈。司马迁的辩护,触怒武帝,他因此惨受宫刑。对于司马迁来说i,这是人生的其耻大辱,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在极度苦痛中,他隐忍苟活,发愤著书,借以洗雪屈辱,求得生命价值的最高实现。公元前93年,太始四年,完成了《史记》这部空前的巨著。

此后,其事迹不详,大约卒于武帝末年。

二、《史记》的史学价值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汉末始被称为《史记》。

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历史著作

史记的取材,上自传奇中的皇帝时代,下至司马迁本人生活的汉武帝时代,空间则包括了西汉王朝的全部地域。司马迁对3000年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倾注了全部的心血,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全书130卷,52万余字,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五种体例构成,首创以记传为主的史学体裁。

本纪叙述历代君王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

表则用表格的形式列出历史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

书史天文、历法、水利等特地制度的记载

世家是世袭贵公子以及孔子、陈胜等产生过重大历史影响的人物传记

列传是帝王诸侯之外的人物传记,还有记载了中国边远地区各民族的历史。

五种体例,相互协作、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表达体系。

1以人为中心观照、端详、记载历史

关注人物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关注人物的心灵和命运。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三教九流、平民百姓,这表明司马迁熟悉到不同阶层人物的不同历史作用,历史的进展是人对物资利益和生存条件的追求。

2、“秉笔直书”和理性的批判精神

不屈服于帝王和制度的淫威,描写人物,确定其功绩,揭露其劣迹,甚至包括当代帝王。这种批判所持的是历史标准,他以巨大的人文士气,摒弃主流价值取向和正统道德原则,让自己成为真实历史的观看者和叙述者。

三、《史记》的文学价值

《史记》是一部历史名著,同时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

1、探究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逆境

1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探究天道和人道的联系,通晓古今往来的历史演化。的写作目的,不仅意味着总结历史,也意味着通过描写历史人物及其活动,形象地反映和推究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逆境,这些正是文学的终极目的。

2抒发自我情怀

一部《史记》,到处浸透了本人简单的人生感受、苦痛的内心体验和肤浅的美学追求。

3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

《史记》中的许多传记是由一系列生动的故事构成,故事又在尖锐的冲突冲突中绽开,各种人物根据故事进程和叙事规律粉墨登场,各显本色,彼此对比,共性鲜亮,引人入胜。

4对“死亡”这一文学母题的思索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正是基于对死亡的剧烈关注和深刻思索,司马迁特殊表现人物的悲剧性格和悲剧命运。在他的笔下,项羽、李广、屈原、荆轲等等,并无必死得理由,却自觉地为抱负、为信念、为人格、为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