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清的制备(实验)_第1页
抗血清的制备(实验)_第2页
抗血清的制备(实验)_第3页
抗血清的制备(实验)_第4页
抗血清的制备(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抗血清的制备(实验)选择合适的抗原分离纯化抗原选择免疫动物确定免疫方案和程序免疫动物采血分离血清抗血清的纯化与鉴定抗血清制备的基本流程第2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设计实验方案的设计1.设计本实验的理由(实验目的)。2.实验方案设计。3.可行性(理论、人员、实验条件等)。4.创新性。5.本实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6.预期目标。每个组交一份实验方案(3-4个同学一组)第3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论文式实验报告一、题目的选择1、准确、具体、简洁、醒目,使人一目了然,引起重视2、作者与单位(班级),并注明所在班级和指导教师姓名。3、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是对论文主要内容和观点的概括第4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论文式实验报告二、关键词又称主题词或索引词,一篇论著(论文)一般选用2~5个关键词第5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论文式实验报告三、引言(前言)引言是论文正文的开场白1、引起读者对本论文的兴趣。2、为读者提供理解本论文所需的背景资料。第6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论文式实验报告四、材料与方法材料1、实验对象2、实验材料3、实验分组4、实验过程和方法6、数据处理等内容。第7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论文式实验报告五、结果:结果是实验研究成果的结晶第8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论文式实验报告六、讨论1.11.21.3对实验结果解释和评价第9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论文式实验报告七、参考文献期刊:著者.文章名.刊物名称,卷或年(期):文章的起讫页码书籍:编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年份第10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颗粒性抗原的制备(2%~5%RBC的制备)(1)静脉采血2-3ml,注入抗凝管中,轻轻混匀。(2)洗涤RBC将上述抗凝血移至10ml试管中,加入NS6-7ml,混匀,2500r/min离心5min,去上清。重复上述操作三次,最后一次去上清后,将红细胞配制成2%~5%的RBC悬液。第11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取上述RBC悬液1ml免疫家兔。免疫部位:静脉、皮内、皮下等。每只兔子免疫8~10点,每点0.1ml左右。每隔2~4天免疫一次。第12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班免疫时间表每隔2天免疫一次第13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班免疫时间表每隔3天免疫一次第14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班免疫时间表每隔4天免疫一次第15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心脏采血10ml,凝固后,分离血清(2000转/min,5分钟)。4、取两支小试管并以A、B标记之,将上述血清一半加入A管,另一半加入B管。将A管置于56℃水浴箱30分钟(灭活补体)。第16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抗血清效价的鉴定。凝集试验和溶血反应第17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凝集反应第18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实验原理指颗粒性抗原(RBC)与相应抗体特异结合,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第19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试管凝集试验过程1.取洁净小试管8支,排列于试管架上,依次编号。2.向各管中加入生理盐水200ul。第20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向第一支试管中加入A管血清200ul,充分混匀,吸出200ul放入第二管,混匀后取出200ul加入第三管中,如此类推直至第七管,混匀后取出200ul弃去。第八管不加血清,为生理盐水对照管。至此,第1~7管的血清稀释度分别为:1:2,1:4,1:8……1:128。这种稀释方法称为连续倍比稀释法,为免疫试验中常用的稀释方法。第21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向每管加入200ul2%RBC悬液,此时每管的液体总量为400ul,血清稀释度又增加1倍。5.摇匀,置37℃30min。(取出试管1500r/s30秒)观察结果。第22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试管凝集操作程序(倍比稀释法)管号12345678对照生理盐水200200200200200200200200血清200200200200200200200RBC200200200200200200200200终稀释度1/41/81/161/321/641/1281/256--弃去单位:uL第23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结果判断]选择适当的光暗对比背景,先不要振摇,观察管底凝集物的范围和上清液的浊度。然后轻轻摇动试管,注意观察凝集颗粒的大小、均匀度等。每一试管的观察,都应与对照管进行比较。盐水对照管诮无凝集现象,轻轻摇动试管则RBC分散成均匀混浊;而凝集块则沉于管底,轻摇时不易散开,凝集程度通常以“+”表示:第24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很强,全部RBC凝集,凝集块全部沉于管底,液体澄清。“3+”强,RBC大部分凝集并沉于管底,液体稍混浊。“2+”中等强度,RBC大约一半凝集,液体较混浊。“+”弱,仅少量RBC凝集,液体明显混浊。“--”不凝集,液体混浊与对照管相同。只要待测血清管出现“2+”以上的凝集现象,即可判断为反应阳性;以出现“2+”凝集的最大稀释度为待测血清的抗体效价。第25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溶血试验第26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实验原理

溶血反应是指补体参与的抗体致红细胞的溶解反应.参与反应的成分有红细胞、抗红细胞抗体,也称溶血素、补体。第27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溶血反应实验过程1.取洁净小试管8支,排列于试管架上,依次编号。2.向各管中加入生理盐水200ul。第28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向第一支试管中加入血清200ul,充分混匀,吸出200ul放入第二管,混匀后取出200ul加入第三管中,如此类推直至第七管,混匀后取出200ul弃去。第八管不加血清,为生理盐水对照管。至此,第1~7管的血清稀释度分别为:1:2,1:4,1:8……1:128。这种稀释方法称为连续倍比稀释法,为免疫试验中常用的稀释方法。第29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向每管加入200ul2%RBC悬液,此时每管的液体总量为400ul,血清稀释度又增加1倍。5.摇匀,置37℃30min。观察结果。第30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溶血反应操作程序(倍比稀释法)管号12345678对照生理盐水200200200200200200200200血清200200200200200200200RBC200200200200200200200200终稀释度1/41/81/161/321/641/1281/256--弃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